数字社区
tougao2@chinaitedu
64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广东省韶关市教育局教研室
吴秉健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深度学习
主论博文使我对近些年的网络学习有所反思。从本世纪开始到现在的十多年间,全国各地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教学经历了从课程整合到课程深度融合的变化。教育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洪荒之力在于推动“三通两平台”的普及应用,目前的重点是通过数字化云平台的应用推动移动学习资源的供给侧变革。该变革的主要特点有:①教学硬件设备接入互联网经历了三个阶段:校校通、班班通和人人通。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移动存储介质从磁盘、光盘、U盘发展到云盘(云平台)。③教学手段从计算机投影、互动电子白板发展到平板和智能手机等教学移动终端应用。④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应用经
历了教师单机制作和教学应用、上传共享后的下载整合应用、数字化平台课程资源的碎片化定制和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的嵌入应用。⑤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即教师优化教学过程、学生转变学习方式。⑥学生信息技术人人通嵌入式的学习方式,即翻转学习、混合学习、无缝学习。
移动学习资源的供给侧变革就是要满足课程资源在数字化平台中的流转。课程管理系统(CMS)和学习管理系统(LMS)这两大平台的深度融合是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必然选择。学校和教师推进信息化教学的洪荒之力在于推动学生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理念下的深度学习:①采用“联通主义”打消“行为主
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三者之间的隔阂。平台学习录入师生的数字化身份,更有利于开展平台深度学习的实证研究。②慕课和微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应用成果成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课程的载体,有利于教师体验碎片化知识的远迁移学习,从而促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③在师生移动学习技术“人人通”的情形下,课程管理系统(CMS)和学习管理系统(LMS)两大平台有优质微课资源嵌入能动态获取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及其相关的测量评价数据。④将数字化平台的预设资源与学习空间“人人通”交互生成的生成性资源对比,有利于通过评价数据干预教学设计,通过数字化平台的自适应技术为个性化学习探索不同的学习路径,从而能包容学生的各种学习步调。⑤平台学习要从单纯的离身认知思维转向与具身认知思维并重。就像案例中的孩子,他虽然每天都根据数字化APP进行课程的学习,但是却没有得到教师对典型问题的归纳提示,也没有接收到同伴们对解题思路的研
it课程资源究和讨论。离身认知在这样“孤独”的学习中,渐渐成为学习的“独行者”。
总之,平台学习要从单纯的虚拟现实环境转向增强现实环境以及混合学习环境,进而提升学生的具身认知能力。因为身体是认知的基础,具身思维让我们认识到身体是行为的承载工具,身体认知与知识的获得、技能的获得和情感的体验都密切相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