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
实践与思考
福建厦门第二外国语学校张理想
裴颇特曾经说过:如果一种技术在教学中的引进是如此的轻易而举,以至于我们可以轻松地把它纳入到教学中,而不需要多大的调整,那这种技术肯定不会引发教学的变革.的确,如果只是那种利用静态投影黑板搬家式的上课方式,或用计算机而非答题纸来呈现与原来一般无二的练习题,表面上效率提高了,实则仍为“填鸭式”.所以,我们认识到教师要将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中,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
我校在多媒体及网络硬件建设上于2003年完成,现每班都有大屏幕液晶投影和实物投影仪.教师从最初的个别用到多数用,从网上下载用到自己开发用,几年来,教师在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特别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等几方面作了初步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某些课型,多媒体教学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但仍不能引起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改变.因而教师加强理论的学习,转变教学观念、积极的实践探索为当务之急.为此,我校数学组于2005年8月开展了“信息技术与高中课程整合模式研究”课题实验.
1实施方法
1.1积极寻求专业支持
开学初,学校聘请专家、行家来校讲座、与教师互动交流,开展了以骨干教师主持,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案例分析,使大家了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不同途径和方式,了解整合的方法与整合的模式,强化教师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意义的理解,从而自觉地把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应用于日常的教研、课堂教学中1.2充分借助先进技术
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学习信息技术和教学技术,使数学教师熟悉和亲身体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习环境,形成信息技术是现在及未来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意识,从而自觉地在以后自己的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作为有力的工具.我们在分析比较了几种教学软件后选择以“几何画板”、智能“Z+Z”平台作为工具,因为利用它们开发课件制作周期短,为体现某个几何性质在制作上只需几分钟,拖动图形过程中几何性质不变,易于师生思维同步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与探究,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差异.
强化校本教研
以教研组为单位观摩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课或课堂实录,分析他人整合成功的经验,发现他人在整合中的不足或值得思考的地方,深入探讨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机、环节和作用以及教师的作用.备课组在每周的备课会上利用网络和教学软件进行教研与教学,试题开发和寻解
题思路,让信息技术自然溶入于教育教学中.
1.3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每个教师选择一课时进行网络或多媒体环境下的说课与教学设计.通过网络或其它媒体查与该课题相关的教学设计、教案、说课稿和课件等资料,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自己的理解,利用所选课题资料撰写说课稿和教学设计,教研组成员结合一定的经验或所学理论探求改进途径,形成一个依新理念基于信息技术的整合设计方案.鼓励教师多开网络教学观摩课,并在评述、交流中提高信息技术教育能力.收集教师网络教学说课稿、教学设计、论文与反思,力求一年后结集成册.建立网络教学智能测试系统题库及相应课件资源库,为建立学科网络在线教学平台收集素材.
2实施课例
居于ASP局域网下的网络教学课例:
《函数sin()
y A x
ωφ
=+的图象》有四个例题,分别用五点法作出y x
=(=和
it课程资源4.
sin
A A2
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