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黄勇:Java在未来的很长⼀段时间仍是主流(把⽼板当情⼈,把同事当⼩
孩,把客户当病⼈)
2015-09-06 13:18
摘要:本⽂采访了现任阿⾥巴巴公司系统架构师黄勇,从事近⼗年的JavaEE应⽤开发⼯作。采访内容包含了技术⼈⽣、IT职场、程序员、Java Web框架、研发管理、敏捷开发、开源等问题,希望你在技术这条路上不孤单。
【编者按】⼀个普通的技术⼈讲述不平凡的技术⼈⽣路。黄勇,在⼯作⼗年后,写了⼀本书:,这本书是给他⼗年技术路的最好礼物,今天我们有幸采访了黄勇,请他谈⼀谈他的⼀路⾛来,也就技术⼈员发展的⼀些问题进⾏讨论,以及分享他在研发管理、敏捷开发⽅⾯的研究。
本⽂内容很丰富,如果能够⽤⼼花时间读⼀读,不仅对你的IT职业⽣涯、技术积累等有所帮助,也会产⽣⼀种前⾏的推动⼒,因为成功的⼈依然在努⼒。也请那些在拼搏的IT ⼈,请继续「相信梦想的⼒量」。
在 Web 开发⽅⾯,Java 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初学者如何从零开始写Java Web框架?黄勇⽼师将携《架构探险——从零开始写Java Web框架》⼀书,接受⽹友们关于Java Web 框架的相关提问,与此
同时,也欢迎⼤家来与黄勇⽼师交流技术⼈员⼊⾏、⼼态、技能,以及敏捷开发、开源等⽅⾯内容。
敬请关注:的第⼆⼗⼆期:
黄勇(),从事近⼗年的 JavaEE 应⽤开发⼯作,现任阿⾥巴巴公司系统架构师。对分布式服务架构与⼤数据技术有深⼊研究,具有丰富的 B/S 架构开发经验与项⽬实战经验,擅长敏捷开发模式。国内开源软件推动者之⼀,Smart Framework 开源框架创始⼈。热爱技术交流,乐于分享⾃⼰的⼯作经验。著有《架构探险——从零开始写Java Web框架》⼀书。
我的⼗年技术之路
CSDN:请和⼤家介绍下你和⽬前所从事的⼯作。
黄勇:⼤家好,我是黄勇。
我⽬前从事分布式服务架构的设计与开发⼯作,在阿⾥的⼤数据平台上进⾏应⽤程序开发。我们整个系统架构采⽤了“前后端分离”的思想,前端关注数据展现,后端关注数据⽣产,通过 REST服务将前后端整合起来,所有的应⽤都是⽆状态的,可以做到⽔平扩展。我们将整个系统拆分成许多“微服务”,服务之间通过统⼀的接⼝来调⽤,每个服务是通过容器技术进⾏隔离,此外服务可发布到统⼀的服务管理平台上,可通过该平台监控每个服务的运⾏状态与⽣命周期事件,并为服务调⽤者提供了服务发现
的能⼒,可对服务进⾏平滑升级。
阿⾥有许多优秀的中间件与基础服务,可以快速帮助我们搭建应⽤系统,⽽且这些技术在阿⾥内部全是开源的,⼤家可以通过源码和⽂档学习到很多有价值的经验。阿⾥也提供了浓厚的技术氛围,每位同学都⾮常专注于⾃⼰的⼯作领域,⼤家对⼯作⼀丝不苟,相互配合,⽅向⼀致。
CSDN:你是如何⾛上技术这条路的?
黄勇:2006 年⼤学毕业,我离开了母校武汉理⼯⼤学,在院长薛胜军⽼师的推荐下,我来到了上海,这个对于我来说⾮常陌⽣的地⽅。我有幸加⼊了⼀家名为“动量软件”的创业公司,这家公司的⽼板曾经是亚信科技的 CTO,他也是普元软件的创始⼈兼 CTO,他的名字叫黄柳青,他也是薛⽼师的⼤学同学。于是就这样,我的⽼板成为了我的⽼师,我习惯叫他黄⽼师,包括公司其他资深的同事也成为了我的⽼师,因为我很想他们⾝上学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刚开始⼯作的时候我学习了什么是云计算?什么是 SaaS、PaaS、IaaS?我们花了三年时间开发了⼀款名为 ODE 的 PaaS 平台,让⽤户可以在该平台上量⾝定制⾃⼰的软件,最终为客户提供基于 SaaS 的产品。确实很骄傲,那时我们已经在做云了,只是没想到后来云会在中国得到这么好的市场,可能当时只有黄⽼师⼀个⼈想到了吧。
在 2008 年,我为公司拿回了“第⼀桶⾦”,这也是我从程序员转向项⽬经理的⾥程碑。当时我带领团队远赴深圳,为国信证券公司开发经纪⼈管理系统,这个项⽬对于我个⼈⽽⾔却是⼀笔⾄⾼⽆上的财富,我开始学习如何与⼈打交道,如何做需求分析,如何将需求转变为技术,如何带领团队⼩伙伴⼀起⼯作。学到了太多太多,但我依然选择在我⼯作第四个年头⾥离开了动量软件,我刚加⼊动量软件的时候,公司只有 5 个⼈(包括⽼板和前台),当我离开动量软件的时候,公司已经有 200 ⼈左右了。感谢黄⽼师!我在他⾝上学到了很多,他的思想和态度直到今天都还在影响着我。
我的第⼆份⼯作还是选择了我最熟悉的证券⾦融⾏业,同样也是⼀家创业型公司,在这家公司⾥我担任了技术经理,管理了整个技术团队,从项⽬的售前到售后,我都亲⾃带领团队来完成。虽然在这家公司我只做了两年,但在这短短的时间⾥,我学会了如何提⾼开发效率、如何培养技术团队、如何选拔技术⼈才、如何建⽴企业⽂化。但最后我发现了⼀个问题,越是想做好,越是很难做好,为了做成⼀件事情需要做很多的尝试,做事情缺乏正确并有效的⽅法。
回想我⼯作的前六年时间⾥,我⼀直都是在创业公司⾥成长,虽然可以快速学到东西,但似乎很难学到更加规范的做事⽅法。于是我选择了新的⼯作机会,来到了 TCL 通讯,这是⼀家相当⼤的公司,公司的研发管理流程来源于法国阿⾥卡特公司。我在公司担任 Java 架构师职位,也算是整个 Java 团队的技术负责⼈,虽然团队并不是特别地⼤。我在这家公司做了三年,学到了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如何按标准流程去做事、如何设计系统架构、如何进⾏异地⼯作、如何跨团队⼯作、如何⽤英⽂来沟通。
说实话,当时我没有任何的⼯作压⼒,可以按时上下班,从来都不会加班。虽然⾃⼰空闲的时间很多,但我并没有选择去浪费时间,⽽是开始写点技术博客,也正是因为这些技术⽂章,才改变了我后续的职业发展道路。
我清楚的记得,那是在 2013 年 9 ⽉ 1 ⽇,我在开源中国(oschina)⽹站发表了我⼈⽣的第⼀篇博⽂,这篇⽂章影响了我后续两年。其实说句⼼⾥话,当我第⼀次写这篇⽂章时,我⼼⾥是没底的,这个框架只是根据⾃⼰的理解做出来的⼀个设想,当时甚⾄连⼀⾏代码都没写过。我的想法是先将这个思想发表出来,让⼤家讨论起来,我会做⼀个决策,然后再亲⾃做具体实现,最后我会将实现过程通过博⽂的⽅式展现给⼤家,后续⼤家会对我的实现进⾏点评,我会基于⼤家的建议进⾏改善。整个开源过程正好与敏捷的思想是⼀致的,有效沟通、⼩步快跑、拥抱变化、不断改进。
也许就是我的技术⽂章吸引了很多⼴⼤读者,这⾥⾯不排除想邀请我加⼊的其它公司。我在 2014 年离开了 TCL 通讯,加⼊了易传媒。为什么我要放弃如此舒适的⼯作环境,去加⼊⼀家还在不断拼搏的企业呢?其实我看到的是未来互联⽹的发展趋势,⼴告程序化交易以及⼴告与⼤数据的结合,未来最值钱的⼀定是数据。抱着这样的信⼼,我加⼊了易传媒,担任系统架构师职位。当时易传媒正处于技术转型的初期,需要将 .Net 全部迁移到 Java,这件事情对于我⽽⾔是⾮常有挑战的。我的做法是:第⼀步定义开发规范与流程,第⼆步培养核⼼技术⼈员,第三步分阶段进⾏改造。仅半年时间,我们所有的产品成功地迁移到了 Java 平台,结果出乎⼤家的想象。公司市场也⾮常不错,产品得到了业界
的认可,订单数源源不断,⼤家每天都很忙碌,但却很开⼼。⽽易传媒的“易家⼈”企业⽂化,让我所感动,不管是核⼼技术部门还是其它⽀持性部门,⼤家就像⼀家⼈⼀样,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
直到 2015 年初,阿⾥巴巴与易传媒建⽴了合作关系,两家公司进⾏了深度合作,易传媒公司与阿⾥妈妈事业部进⾏了整合,新阿⾥妈妈从此诞⽣了,于是我也成为了阿⾥巴巴的⼀员,⽬前负责阿⾥妈妈⼤数据品牌营销产品的系统架构⼯作。就在两家公司整合的过程中,我完成了⼈⽣中的处⼥作《架构探险 —— 从零开始写 Java Web 框架》这本书,⽬前该书正在各⼤⽹上书店售卖,我真⼼希望这本书能对⼀些想成为架构师的程序员们有所帮助,由于我个⼈⽔平有限,⼜是第⼀次写书,写得不好的地⽅还请⼤家多多包涵。
CSDN:上⾯提到,写博客给你带来的收获颇多,能不能分享下技术⼈如何写博客?⼜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
黄勇:我认为技术⼈员写博客需要注意以下⼏点:
1. 思路要清晰,⽂章要有明确的⼤纲与标题。
2. 对于实战类型的⽂章,需要分步骤来描述。
3. 多⽤短句,少⽤长句,能⼀句话说明⽩,就不⽤两句话。
4. 对于不太好理解的内容,最好能打⽐⽅来说明。
5. ⽂章末尾需要有总结,⽤最精辟的语⾔归纳出这篇⽂章的主要内容。
写博客⾸先是对⾃⼰所学知识的⼀个总结,此外,也为其他读者提供了很好的教程,知识得到了⼴播与传递。
CSDN:技术⼀条不归路,选择了这条路是否有过放弃的想法?
黄勇:做了⼗年的技术,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它,相反,我⾮常热爱它,因为我⼀直以来都很喜欢学习,希望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样遇到了具体的技术问题,可以随时从⾃⼰积累的知识库中到最佳的解决⽅案。此外,⽬前我在公司虽然不怎么写代码了,但我还是会利⽤⾃⼰⼯作闲暇之余写⼀点开源项⽬或者代码框架等。
CSDN:你⼯作过很多⼤⼤⼩⼩的公司,你认为公司最值钱的东西是什么?
黄勇:我认为是实实在在做事情的程序员们。
他们虽然⼯资不⾼,每天坐在位置上敲着代码,在很多⼈眼中被称为“屌丝”或“宅男”,但我认为恰恰就是这些⼈,他们才是公司最有价值的⼈。
他们有⾃⼰的理想,希望能够通过⾃⼰的努⼒,从中得到那⼀点点所谓的成就感;
他们需要理解产品经理真正的意图,把想法变成现实,让产品真正落地;
他们更容易把握细节,⽽这些细节往往决定着产品的命运与成败;
他们突如其来的跳槽,对我们的项⽬的交付有直接的影响;
他们在⼀起⼯作的⽓氛,能体现技术公司的⽂化与底蕴。
由此看来,对程序员的重视是相当有必要的,我们需要关⼼每⼀位程序员的职业发展,让他们在团队⾥能够充分地发挥出⾃⼰的能⼒。
我们也需要对他们倍加关注,挖掘出有能⼒、肯吃苦、敢担当的⼈,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成为技术领袖。
互联⽹技术公司需要⼤量这样的程序员:
他们是⼀有着技术信仰的⼈,他们是⼀热爱编程的⼈,他们是⼀不解决问题睡不好觉的⼈;
他们不是打杂的,不是外包,更不是⼯具;
他们不喜欢被忽悠,不喜欢被冷落,更不喜欢被驱动;
他们需要尊重,需要培养,更需要激情!
CSDN:你能具体说说程序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吗?
黄勇:我个⼈是这样理解真正的程序员的:
1. 深爱技术,⼀天不写代码⼿就会痒,就喜欢那种成就感;
2. 为了⼀个问题可以废寝忘⾷,有时会在梦中都能写代码;
3. 代码洁癖症患者,喜欢优雅代码,写代码就像写诗⼀样;
4. 善于分析问题,能快速看清问题的本质,并动⼿解决它;
5. 喜欢研究优秀源码,学习⼤师的杰作,善于归纳与总结;
6. 有⾃⼰的开源项⽬或技术博客,喜欢学习,更喜欢分享;
7. 会关注技术圈⼦的新闻动态,时常会参加线下技术沙龙;
8. 知道软件开发不是⼀个⼈在战⽃,更需要的是团队协作;
9. 保持良好健康的⼼态,⽤⼀颗积极向上的⼼去拥抱变化。
CSDN:⼗年的职场之路坚持不易,能够分享下你的「IT 职场」经验?
黄勇:时光飞逝,我事业中第⼀个⼗年已然结束了。在这⼗年⾥,让我收获了很多,跟⼤家分享⼀下我在 IT 职场⽅⾯的⼀些个⼈经验,不⼀定对每个⼈都实⽤,请⼤家仅作参考吧。
⼤家既然都是做技术的,那我们不妨先从技术这个话题开始说起吧。我要与⼤家分享的第⼀点经验就是:
1. 把技术当成⼯具
技术这东西,其实⼀点都不神秘,它只不过是⼀个⼯具,⽤这个⼯具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就这么简单。
我们每天在⾯对技术,市⾯上也有很多技术,真的没有必要把这些技术都拿过来学习⼀遍,然后想办法个场景去应⽤它。如果真的这样做了,那么只能说明技术不是⼯具,⽽是玩具,技术不是这样玩的。
我们应该从另⼀个⾓度来看待技术,不妨从⾃⼰的实际⼯作环境出发,现在需要什么,我们就学什么,⽽不要漫⽆⽬的的追求⼀些新技术。当然,对于新技术还是需要有所关注的,⾄少需要知道这个新技术是⼲什么⽤的,⽽且还要善于总结,将有价值的技术收集起来,以备将来使⽤,当需要使⽤的时候再来深⼊研究。
⼈的精⼒是有限的,⼈的⽣命也是短暂的,要善于利⽤⾃⼰的时间,合理地学习技术。
不要把技术看得那么重要,别把它当回事⼉,把它当⼯具就⾏了,它就像我们写字的笔⼀样,⽤铅笔能写字,⽤钢笔⼀样能写字。
作为⼀名技术⼈员,除了学习与应⽤技术以外,还需要为⾃⼰做⼀个正确的职业规划,清晰认识⾃⼰究竟属于哪种技术⼈才,是技术专家类型的,还是技术管理类型的。路到底该怎么⾛?需要⾃⼰做出决定。
在我们职业路线上,最重要的⼈莫过于⽼板(我指的⽼板可以是公司⼤⽼板,也可以是⾃⼰的顶头上司),对待⾃⼰的⽼板,我也有⼀些经验:
2. 把⽼板当成情⼈
⼤家应该⾮常清楚,情⼈是需要浪漫的,浪漫是需要惊喜的。⽼板其实跟情⼈⼀样,也是需要惊喜的。
我们做下属的,要懂得到合适的机会给⽼板带来惊喜。我们跟情⼈谈情说爱,这是⼀种很好的沟通⽅式,可别忽略了跟⽼板“谈情说爱”,我们需要与⽼板保持良好的沟通,这种沟通并不仅仅是溜须拍马。
讲⼀个真实的故事吧。记得曾经我的⼀位同事,技术⾮常好,做东西⾮常快,质量也很⾼,同事们都觉得他是⽜⼈,但他从来都不懂得在⽼板⾯前表现⾃⼰,⽼板也只是觉得他是可以做事的,但升职加薪的事情往往总是不会优先考虑他。
⼤家很定会问:怎样在⽼板⾯前表现⾃⼰呢?其实⽅法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我先提供三招吧:
第⼀招:在给⽼板做程序演⽰的时候,不要只是单纯的演⽰,不妨先⽤⼀个 PPT,简单表达⼀下⾃⼰的解决⽅案,然后再做演⽰,这样效果会好很多。⽼板会认为⾃⼰是花了⼼思的,是想把事情做得更好的。
第⼆招:把⾃⼰每天的⼯作简单记录⼀下,每周汇总⼀次,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板,让⽼板知道⾃⼰每天在做什么。每⽉写⼀篇本⽉⼯作总结与下⽉⼯作计划,同样发邮件给⽼板。年底可以写⼀个年终⼯作总结,打印出来,悄悄地放在⽼板的桌⼦上。
第三招:借汇报⼯作为理由,定期请⽼板出去吃饭,制造⾯对⾯单独沟通的机会。在谈话过程中,强调⾃⼰愿意帮助⽼板分担⼯作压⼒。
对待⽼板其实很简单,只要能帮他做事,⼜能让他开⼼,他基本上就搞定了。⽼板搞定了,⾃⼰的职业发展才会平步青云。但千万别忽略了还有⼀⼈,他们或许是⾃⼰的团队战友,或许是⾃⼰的竞争对⼿,没错!他们就是同事。如何处理同事关系呢?以下便是我的经验:
3. 把同事当成⼩孩
处理与同事关系,其实⽐处理与⽼板关系要稍微复杂⼀点,因为同事有多种⾝份,他们可以是队友,也可以是对⼿。如果⼤家在⼀起做同⼀个项⽬,那么这样的同事就是队友;如果为了竞争某个项⽬、岗位、资源,导致同级别的同事之间发⽣利益上的竞争,那么这样的同事就是对⼿。
对于队友⽽⾔,要学会主动给他们提供帮助,让⼤家能够体会到团队协作的⽓氛,在⼀起学习,在⼀起成长,在⼀起分享。可以时常跟⼤家⼀起聚餐,买点零⾷让⼤家品尝。
队友关系往往⽐较好处理,关键在于⾃⼰能否真正懂得去分享。很多技术⼈员,最不愿意的就是分享,因为担⼼⾃⼰花了很多精⼒学到的知识,分分钟就被别⼈学会了,⾃⼰失去了优势。这种⼼态最好不要在团队⾥产⽣,这样只会让⾃⼰变得越来越封闭,越来越渺⼩,队友们也会逐渐排挤⾃⼰。
对于对⼿⽽⾔,要想办法让⾃⼰成为他的兄弟,告诉他,咱们是兄弟,应该相互帮助。如果有机会,可以在⽼板⾯前,当着对⼿的⾯,夸奖⾃⼰的对⼿。做出这样的⾏为,其实并不会让⽼板觉得⾃⼰不
如对⼿,⽽会让⽼板认为⾃⼰在⽤⼼去容纳对⼿。⼤家在⼀起⼯作,就是⼀种缘分,都是跟⽼板打⼯的,真的没有必要搞得不愉快。
其实同事就是⾃⼰的⼩伙伴,不妨把他们当成是单纯可爱的⼩孩吧,⽤⾃⼰的⼼去“收买”他们。
⽼板与同事,他们都是公司内部的⼈,不管怎么说,⼤家都在同⼀条船上,⼤家可以关上门吵⼀架,只要事情能够解决就⾏。但对于我们的客户⽽⾔,就需要⽤另外⼀种⽅法来处理好关系了。我是这样认为的:
4. 把客户当成病⼈
客户有需求,但没有技术,⽽我们有技术、有经验、有产品,正好可以帮助他们实现需求,从⽽提⾼他们的⼯作效率,这样客户才会⼼⽢情愿地把钱放⼊我们的⼝袋。所以,在客户⾯前,我们要表现出⾼超的专业精神,不要被客户牵着我们的⿐⼦⾛,我们在客户⾯前就是技术权威,就需要这样的⾃信。从服装、⾔⾏、邮件、⽂档等各个⽅⾯,都要做到专业。
我们打算把⾃⼰的产品卖给客户的时候,千万不要⼀上来就对⾃⼰的产品夸夸其谈,这往往会让客户感到厌烦。我们不妨先告诉客户,他们已经“⽣病”了,⽽且病得不轻,如果不及时⽤药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也就是说,要让客户意识到⾃⼰现在所⾯临的困境,让客户紧张,当他们正在思考如何应对的时候,我们再告诉他们,“药”已经准备好了,可以随时服⽤。
要让客户有种雪中送炭的感觉,这样就对了,他们⼀定会主动了解我们的产品。我们要做到这⼀切,必须花精⼒来分析⾏业现状,揣测客户⽼板们每天在想什么。如果有机会进
⼊客户所在的公司⼯作⼀段时间,相信⾃⼰的感受会更加深⼊。
Java 会在很长的⼀段时间内是主流
CSDN:能否先简答介绍下你的最新⼒作《架构探险——从零开始写Java Web框架》?⾯向的体是怎样的?有什么特别之处?
黄勇:建议有⼀定 Java Web 开发经验的读者阅读这本书,当然,如果⼤家想通过这本书来学习 Java Web 核⼼技术也是⾮常不错的,因为书中会有⼤量的实例来讲解 Java 必备的基础技能。此外,建议读者们能亲⾃动⼿去实践,虽然书中所有的源代码可以⾃由获取,但我不建议⼤家只是看看代码是怎么写的,⽽错过了⼀次很好的练⼿机会,因为所有的开发技能都需要不断地练习,孰能⽣巧,巧能⽣辉。
CSDN:《架构探险——从零开始写Java Web框架》是你撰写的第⼀技术书,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写这本的?
黄勇:记得那是在 2014 年 11 ⽉底,我有幸结识了电⼦⼯业出版社博⽂视点编辑部的陈晓猛⽼师。陈
⽼师建议我写⼀本书,但我当时真的不知道该写什么,我想可能
在 Java Web ⽅⾯还可以尝试写点东西吧,于是在他的⿎励与帮助下,我就开始写书了。陈⽼师告诉我,写书其实就像写博客⼀样,当初我真这么觉得的,可是个⼈能⼒和经验还是⾮常有限,第⼀次写了 50 页就再也写不下去了,第⼆次竟然写到了 100 页,最后觉得⾃⼰的写作思路有问题,还是放弃了,直到第三次我才把结构梳理清楚,⼀⽓呵成地写完了整本书。在这个过程中,是我妻⼦⿎励并监督着我,那时我们的宝宝刚出⽣不久,每天在家⾥哭泣,我妻⼦把我⼀个⼈关在房间⾥,她独⾃⼀⼈带⼩孩,并操持着所有的家务,就是为了给我⼀个安静的环境,让我可以敞开思路,写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在此,请允许我对我妻⼦说⼀声:⾟苦了!我永远爱你!
CSDN:写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能不能谈谈在这段期间的⾟酸和收获?
黄勇:虽然写书的过程⽐较艰⾟,但对我个⼈却有很⼤的收获:
1. 通过写书这件事情,让我学会了坚持,想做⼀件事情很简单,但想把这件事情做成却没那么容易。
2. 通过写书我重新对轻量级 Java Web 框架做更深层次的理解,⼀个好的框架不是看功能有多强⼤,⽽在于它的扩展性有多好。毕竟功能是做不完的,需要有⼀个“微内
核 + 多插件”的思想,核⼼是⾮常⼩的,它仅提供了整个框架的必备功能以及相关的扩展点,然后需要
将不同的功能封装在不同的插件中,并为更多其他的开发者提供统⼀的扩展⽅式。
3. 我希望这本书不再是教会读者如何去使⽤开源框架,⽽是让读者学会如何从零开始去编写开源框架,并⿎励读者发挥⾃⼰的⼒量,⼀起投⾝到开源社区中。
CSDN:为什么开发Java Web都要⽤框架?
黄勇:我个⼈觉得框架有以下⼏点作⽤:
1. 让开发更加⾼效,屏蔽底层技术细节,让开发⼈员关注在具体业务上。
2. 框架实际上也是⼀种规范,可以让每位开发⼈员保持同样的编码风格。
3. 会使⽤主流框架的开发⼈员,在⼈才市场上⽐较好获取。
CSDN:现在做Java Web开发都⽤哪些框架呢?
黄勇:常⽤的⽐如Spring MVC、Struts2 等,国内的 JFinal、Nutz 等也不错,当然Smart 也是⼀个很好的选择。
CSDN:有⼀定Web前端开发经验的⼈,很多都会有这么个想法:那些写框架的⼈好厉害,什么时候
我才能写⼀个⾃⼰的框架呢?有时候看看别⼈的框架代码,⼜觉得很复杂,对此你有什么建议吗?以及新⼈学习需要什么基础?有哪些好的⽅法分享?
黄勇:对于接触 Java 不太久的朋友,建议按照以下⼏个步骤来学习:
1. 学习 Java 基础语法与核⼼技术,包括 Servlet、JSP、JDBC 等。
2. 熟练使⽤流⾏开源框架,包括Spring、MyBatis 等。零基础学java编程
3. 研究开源框架源码,并吸取其中优秀的架构。
此外,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建议做学习笔记,最好能通过博客的⽅式来记录⾃⼰的收获。
CSDN:使⽤ Python、Perl、PHP、Ruby 等脚本语⾔开发 Web 程序,跟使⽤ Java 开发 Web 程序相⽐有什么不同或者优劣?
黄勇:前者属于动态语⾔,⽆需编译,可通过解释的⽅式来运⾏,⽽且 Java 需要⾸先通过编译,将源⽂件转为字节码,且载⼊ Java 虚拟机才能运⾏,相对来说,Java 对环境的要求较⾼,但 Java 具备更强的⾯向对象能⼒。此外,Java 还拥有较⼴的开源社区以及流⾏的开源中间件。因此,如果是做⼤型系统,建议使⽤ Java 来开发,⽽并⾮那些脚本语⾔。
CSDN:针对 Web,Java、PHP、Python、.NET 之中未来发展前景最好的会是什么?
黄勇:我认为 Java 在未来还会有⼀段很长的路,需要在语⾔本⾝上做到更加轻量级,⽤最少的代码来实现⽬标功能;PHP 相对来说会⽐较平稳,它的特点⾮常突出,上⼿快且易于开发 Web 项⽬;Python仍然不会有太⼤的⽤户体;.NET 加⼊开源社区太晚,且较 Java ⽽⾔并没有太强的优势,可能会⾛下坡路。
CSDN:在软件开发中有很多的设计模式,也有⼀些很⾼冷,能否谈谈你对软件设计的理解,以及让⼀些设计原则接地⽓?
黄勇:了解设计模式的朋友们,想必都听说过“六⼤设计原则”吧。其实最经典的 23 种设计模式中或多或少地都在使⽤这些设计原则,也就是说,设计模式是站在设计原则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学习设计模式之前,很有必要对这些设计原则先做⼀下了解。
GoF(四⼈帮),传说中的四位⼤神们,他们联⼿搞出了⼀套设计模式,堪称 OOD(⾯向对象设计)的经典之作!震惊了整个软件开发领域。但这四个⽼家伙⾮常怪异,总是喜欢显摆⼀些⾼深的理论,甚⾄有时候不说⼈话,⼗分让⼈费解。
除了最经典的六⼤设计原则以外,还有⼀些其他的设计原则也⾮常重要。我将尽可能地解释这些晦涩
的理论,希望看完之后,会让您对这些设计原则稍微加深⼀些理解。若有不正确的地⽅,恳请⼤家指正!
六⼤设计原则
先看⼀幅图吧:
这幅图清晰地表达了六⼤设计原则,但仅限于它们叫什么名字⽽已,它们具体是什么意思呢?下⾯我将从原⽂、译⽂、理解、应⽤,这四个⽅⾯分别进⾏阐述。
1. 单⼀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 SRP)
原⽂:There should never be more than one reason for a class to change.
译⽂:永远不应该有多于⼀个原因来改变某个类。
理解:对于⼀个类⽽⾔,应该仅有⼀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说⽩了就是,不同的类具备不同的职责,各施其责。这就好⽐⼀个团队,⼤家分⼯协作,互不影响,各做各的事情。
应⽤:当我们做系统设计时,如果发现有⼀个类拥有了两种的职责,那就问⾃⼰⼀个问题:可以将这个类分成两个类吗?如果真的有必要,那就分吧。千万不要让⼀个类⼲的事情太多!
2. 开放封闭原则(Open Closed Principle - OCP)
原⽂:Software entities like classes, modules and functions should be open for extension but closed for modifications.
译⽂:软件实体,如:类、模块与函数,对于扩展应该是开放的,但对于修改应该是封闭的。
理解:简⾔之,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换句话说,可以去扩展类,但不要去修改类。
应⽤:当需求有改动,要修改代码了,此时您要做的是,尽量⽤继承或组合的⽅式来扩展类的功能,⽽不是直接修改类的代码。当然,如果能够确保对整体架构不会产⽣任何影响,那么也没必要搞得那么复杂了,直接改这个类吧。
3. ⾥⽒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 LSP)
原⽂:Functions that use pointers or references to base classes must be able to use objects of derived classes without knowing it.
译⽂:使⽤基类的指针或引⽤的函数,必须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能够使⽤派⽣类的对象。
理解:⽗类能够替换⼦类,但⼦类不⼀定能替换⽗类。也就是说,在代码中可以将⽗类全部替换为⼦类,程序不会报错,也不会在运⾏时出现任何异常,但反过来却
不⼀定成⽴。
应⽤:在继承类时,务必重写(Override)⽗类中所有的⽅法,尤其需要注意⽗类的 protected ⽅法(它们往往是让您重写的),⼦类尽量不要暴露⾃⼰的 public ⽅
法供外界调⽤。
该原则由⿇省理⼯学院的 Barbara Liskov ⼥⼠提出,她是美国第⼀位获取计算机博⼠学位的⼥性,曾经也获得过计算机图灵奖。
4. 最少知识原则(Least Knowledge Principle - LKP)
原⽂:Only talk to you immediate friends.
译⽂:只与你最直接的朋友交流。
理解:尽量减少对象之间的交互,从⽽减⼩类之间的耦合。简⾔之,⼀定要做到:低耦合,⾼内聚。
应⽤:在做系统设计时,不要让⼀个类依赖于太多的其他类,需尽量减⼩依赖关系,否则,您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该原则也称为“迪⽶特法则(Law of Demeter)”,由 Ian Holland 提出。这个⼈不太愿意和陌⽣⼈说话,只和他⾛得最近的朋友们交流。
5. 接⼝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 ISP)
原⽂:The dependency of one class to another one should depend on the smallest possible interface.
译⽂:⼀个类与另⼀个类之间的依赖性,应该依赖于尽可能⼩的接⼝。
理解:不要对外暴露没有实际意义的接⼝。也就是说,接⼝是给别⼈调⽤的,那就不要去为难别⼈了,尽可能保证接⼝的实⽤性吧。她好,我也好。
应⽤:当需要对外暴露接⼝时,需要再三斟酌,如果真的没有必要对外提供的,就删了吧。⼀旦您提供了,就意味着,您将来要多做⼀件事情,何苦要给⾃⼰事做
呢。
6. 依赖倒置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 DIP)
原⽂:
High level modules should not depends upon low level modules. Both should depend upon abstractions. Abstractions should not depend upon details. Details should depend upon abstractions 译⽂:⾼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低层模块,它们应该依赖于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于细节,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
理解:应该⾯向接⼝编程,不应该⾯向实现类编程。⾯向实现类编程,相当于就是论事,那是正向依赖(正常⼈思维);⾯向接⼝编程,相当于通过事物表象来看本
质,那是反向依赖,即依赖倒置(程序员思维)。
应⽤:并不是说,所有的类都要有⼀个对应的接⼝,⽽是说,如果有接⼝,那就尽量使⽤接⼝来编程吧。
将以上六⼤原则的英⽂⾸字母拼在⼀起就是 SOLID(稳定的),所以也称之为 SOLID 原则。
只有满⾜了这六⼤原则,才能设计出稳定的软件架构!但它们毕竟只是原则,只是四⼈帮给我们的建议,有些时候我们还是要学会灵活应变,千万不要⽣搬硬套,否则只会把简
单问题复杂化,切记!
补充设计原则
1. 组合/聚合复⽤原则(Composition/Aggregation Reuse Principle - CARP)
当要扩展类的功能时,优先考虑使⽤组合,⽽不是继承。这条原则在 23 种经典设计模式中频繁使⽤,如:代理模式、装饰模式、适配器模式等。可见江湖地位⾮常
之⾼!
2. ⽆环依赖原则(Acyclic Dependencies Principle - ADP)
当 A 模块依赖于 B 模块,B 模块依赖于 C 模块,C 依赖于 A 模块,此时将出现循环依赖。在设计中应该避免这个问题,可通过引⼊“中介者模式”解决该问题。
3. 共同封装原则(Common Closure Principle - CCP)
应该将易变的类放在同⼀个包⾥,将变化隔离出来。该原则是“开放-封闭原则”的延⽣。
4. 共同重⽤原则(Common Reuse Principle - CRP)
如果重⽤了包中的⼀个类,那么也就相当于重⽤了包中的所有类,我们要尽可能减⼩包的⼤⼩。
5. 好莱坞原则(Hollywood Principle - HP)
好莱坞明星的经纪⼈⼀般都很忙,他们不想被打扰,往往会说:Don't call me, I'll call you. 翻译为:不要联系我,我会联系你。对应于软件设计⽽⾔,最著名的就
是“控制反转”(或称为“依赖注⼊”),我们不需要在代码中主动的创建对象,⽽是由容器帮我们来创建并管理这些对象。
其他设计原则
1. 不要重复你⾃⼰(Don't repeat yourself - DRY)
不要让重复的代码到处都是,要让它们⾜够的重⽤,所以要尽可能地封装。
2. 保持它简单与傻⽠(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 - KISS)
不要让系统变得复杂,界⾯简洁,功能实⽤,操作⽅便,要让它⾜够的简单,⾜够的傻⽠。
3. ⾼内聚与低耦合(High Cohesion and Low Coupling - HCLC)
模块内部需要做到内聚度⾼,模块之间需要做到耦合度低。
4. 惯例优于配置(Convention over Configuration - COC)
尽量让惯例来减少配置,这样才能提⾼开发效率,尽量做到“零配置”。很多开发框架都是这样做的。
5. 命令查询分离(Command Query Separation - CQS)
在定义接⼝时,要做到哪些是命令,哪些是查询,要将它们分离,⽽不要揉到⼀起。
6. 关注点分离(Separation of Concerns - SOC)
将⼀个复杂的问题分离为多个简单的问题,然后逐个解决这些简单的问题,那么这个复杂的问题就解决了。难就难在如何进⾏分离。
7. 契约式设计(Design by Contract - DBC)
模块或系统之间的交互,都是基于契约(接⼝或抽象)的,⽽不要依赖于具体实现。该原则建议我们要⾯向契约编程。
8. 你不需要它(You aren't gonna need it - YAGNI)
不要⼀开始就把系统设计得⾮常复杂,不要陷⼊“过度设计”的深渊。应该让系统⾜够的简单,⽽却⼜不失扩展性,这是其中的难点。
敏捷开发模式的修炼之道
CSDN:请问你是如何接触到敏捷开发的?你如何理解敏捷开发?
黄勇:曾经我们开发项⽬都是采⽤传统的“瀑布式”流程进⾏开发,即需求、设计、开发、测试、上线等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交付时间点,且每个阶段都依赖于它的上个阶段,⼀旦需求有变化,就会影响后续的每个阶段,项⽬管理存在⼀定的风险。为了避免这个风险,做到更好地拥抱变化,我们尝试使⽤了敏捷开发⽅法,最为典型的
是 Scrum。我们参考Scrum 的流程结合⾃⾝的特点,总结了⼀套更容易落地的Scrum,后⾯我会跟⼤家讲到⼀些相关细节。
我理解的敏捷开发实际上是⼀个轻量级的项⽬管理规范,因为我们可以将整个⼤的需求范围拆分成若⼲迭代周期,我们为这些迭代周期设置明确的⾥程碑,且评估完成这些功能需要花费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每次迭代完成以后,我们会对本次迭代进⾏⼀个回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完善,持续改进。
CSDN:你认为国内的敏捷开发何时能成为主流?敏捷开发的未来⾛向是什么?
黄勇:我认为敏捷开发现在已经成为了主流,传统开发模式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缺陷,随着互联⽹的发展,软件开发的节奏会越来越快,变化也会越来越频繁,需要我们能够快速地发现变化,并进⾏及时地调整。
我认为敏捷开发的未来会变得更好,不仅仅在软件开发⾏业,⽽且可能会在其它⾏业⾥也会得到应⽤,因为从客户的⾓度来看,他们想要的是能通过最短的时间看到⾃⼰想要的东西,很多时候不做出⼀点东西出来,客户是没有任何想法的,所以需要将事情分解成多阶段,迭代完成每个阶段的⾥程碑,让客户满意,才是企业最⼤的收获。
CSDN:在你的⼯作⽣涯中,前期是在创业公司,后来是⼤公司,有着⼀套⾃⼰的敏捷开发模式,能够谈谈在你现在使⽤的敏捷开发⼯具或⽅法?
黄勇:敏捷这个话题⼤家⼀直都在谈论,也有很多关于敏捷的⼯具或⽅法,我个⼈⽐较倾向于 Scrum。我理解的敏捷其实是⼀种思想,Scrum 是对让这个思想落地的⼀个参考。也就是说,我们⼤可不必完全拘泥于 Scrum 定义的规范,只需要参考它并结合⾃⾝的条件做适当调整即可。⽐如说,每⽇站会这个环节就⾮常重要,不管是放在每天上午,还是放在每天下午,总之最好要有固定的周期。此外,每次 Sprint(迭代)结束后除了有评审会以外,Scrum Master 不要忘记对本次 Sprint 做⼀个回
顾与总结,哪些是本次迭代中做的好的地⽅,哪些是做的不好的,再对⽐上次迭代的的结论,哪些是有改进的,哪些是新的问题。
Scrum 提供了三类⾓⾊,分别是:Product Owner(⼀般由产品经理担任)、Scrum Master(⼀般由开发经理担任)、Scrum Team(包括开发与测试⼈员),其
中,Scrum Master 的⾓⾊⾄关重要,对项⽬的成败起决定性作⽤。
阿⾥巴巴也在⼴泛使⽤ Scrum 敏捷开发模式,⽽且整个项⽬⼏⼗⼈都可以⽤ Scrum,只是⾸先需要将整个团队拆分成若⼲⼩团队,保证每个⼩团队按照 Scrum 进⾏操作,此外,再将每个⼩团队的 Scrum Master 召集在⼀起,再做⼀轮 Scrum,这就是所谓的 Scrum of Scrum。过程稍微复杂⼀点,但可以将敏捷⽤于更⼤的团队规模,并能保证敏捷的效果。
CSDN:你认为Scrum Master 的⾓⾊⾄关重要,对项⽬的成败起决定性作⽤。那敏捷开发中由产品经理担任Scrum Master会有什么问题?
黄勇:我个⼈不太建议由产品经理来担当Scrum Master,原因如下:
1. Scrum Master 关注的是项⽬开发视⾓,⽽产品经理关注的是产品功能视⾓,两者关注的视⾓是不⼀样的。
2. Scrum Master 需要有⼀定的技术开发功底,需要对开发⼯作量进⾏评估,也需要对技术实现进⾏评审,可能还会有⼀定的编码⼯作,⽽具有技术功底的产品经理毕竟太少
了,即便有的话,可能对技术⽅⾯也不会太深⼊。
3. 需要有⼀个⼈,他来对整个产品负责,这个⼈就是Product Owner,该⾓⾊最好由产品经理来担任。
CSDN:敏捷开发过程中测试团队的职责和产出是什么?
黄勇:在敏捷开发过程中,我认为测试团队的职责有以下⼏点:
1. 根据产品需求,定义测试⽤例。
2. 针对测试⽤例进⾏功能测试,并将测试的结果反馈给开发⼈员。
3. 负责搭建系统运⾏所需的环境,包括软件安装、数据初始化等。
CSDN:除了Scrum,还有XP、CM、FDD、ASD、DSDM等敏捷开发⽅法,如何去选择⼀个合适的敏捷开发⼯具或者⽅法呢?
黄勇:敏捷开发⽅法有很多,不仅仅只有Scrum ⼀种,其实不妨相互借鉴,再结合⾃⾝的特点,定义⼀套适合⾃⼰的敏捷开发⽅法。例如XP 中所提倡的结对编程、持续集成、测试驱动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法,值得借鉴。包括看板也是⼀个很不错的⼯具,可以结合Scrum 来⼯作。
CSDN:从博客上,你也研究过「使⽤看板进⾏敏捷开发」,能不能分享你的研究成果?
黄勇:敏捷开发⼯具“看板”,该词汇来⾃于岛国,当我看到看板的英⽂时,我真的惊呆了,看板竟然就是 Kanban?!
我们可以结合 Scrum 与 Kanban,让项⽬管理更加有效,让资源分配更加合理,让绩效考核更加公平!
对于项⽬经理⽽⾔,最担⼼的就是项⽬进度不可控,不知道每位开发⼈员具体的⼯作进度,有了 Kanban ⼀切都是那么地清晰。
对于开发经理⽽⾔,最担⼼的就是资源分配不合理,忙的⼈忙死,闲的⼈闲死,有了 Kanban ⼀切都是那么地⾃然。
对于开发⼈员⽽⾔,最担⼼的就是绩效考核不公平,“凭什么我做的⽐他多,拿的⼯资却⽐他少?不公平啊!”有了 Kanban ⼀切都是那么地公平。
可见,项⽬经理、开发经理、开发⼈员拥有了 Kanban,也就拥有了和谐与快乐!
那么 Kanban 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表格吧:
下⾯我们来理解⼀下这个表格吧!
这个表格有 5 列:Backlog(原始需求)、Selected(被选中的需求)、Develop(开发阶段)、Deploy(部署阶段)、Live(上线阶段)
其中 Develop 阶段包括 2 个⼦阶段:Ongoing(进⾏中)、Done(已完成)
包括 3 中⾓⾊:产品经理(红⾊⼩⼈)、开发⼈员(蓝⾊⼩⼈)、部署⼈员(绿⾊⼩⼈),其实还有项⽬经理,只是他/她贯穿于始终,所有就没有画出来了。
在 Backlog 中放置了许多⼩卡⽚,它们在 Kanban 中被称为 WIP(Work In Process,在制品)。对于产品经理⽽⾔,WIP 是需求,⽽对于开发⼈员与部署⼈员⽽⾔,WIP 却是任务。
实际这些 WIP 卡⽚上都带有⼀些⽂字描述,包括:标题、描述、优先级等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Selected、Develop、Deploy 下⽅有⼀个数字,该数字表⽰此阶段中最多可以放置的
WIP 数量。例如,在 Selected 中最多只能放 2 个 WIP;在 Develop 中(包括它的⼦阶段)最多只能放置 2 个 WIP。这⾥的数字只是⼀个⽰例,具体多少可根据团队实际情况⽽定。有⼀个经验公式可以参考“WIP 上限 = 团队规模 * 2 - 1”,减 1 表⽰⼤家需要协作,例如:4 ⼈的团队,WIP 上限是 7。
也许有⼈会提出,为什么没有 Test 阶段?—— 这个可以有,这⾥只是⼀个⽰例⽽已,你不妨⾃⾏加上去。
对于多个项⽬⽽⾔,可以在这张表格中添加更多的泳道(⾏),每⼀⾏相当于⼀个项⽬,所有的项⽬进度清晰明了。
好!继续我们的 Kanban,有意思的事情即将发⽣!
产品经理挑选了 2 个 WIP 到 Selected 中,此时,由开发经理决定该任务的技术难度,并由项⽬经理将任务分配到指定的开发⼈员,也可将同⼀个任务分配给两个⼈,让他们去结对编程。
开发⼈员(架构师与程序员)可对 Selected 中的需求进⾏⼯作量评估,可采⽤投票的⽅式进⾏,最终给出⼀个合理的评估值,整个估算过程,项⽬经理⽆需参与,主要是开发⼈员共同完成。
开发经理可以对任务设置⼀个“分值”,这个分值可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绩效考核,所以对⼤家来说,这个分值是公开可见的,谁做的多,谁做得少,⼀⽬了然。当然,开发⼈员也可以主动承担具有更具挑战
的任务(为了锻炼⾃⼰,也为了多拿点钱),但任务分配的决定权始终在项⽬经理⼿中。
现在假设 A、B 两个任务已经分别被不同的开发⼈员处理了,那么这些任务就应该移动到 Ongoing 中,同时,产品经理可以从 Backlog 中挑选出 2 个优先级较⾼的需求
到 Selected 中。这样就保证 Selected 与 Develop 都达到了 WIP 的上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