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烟对空气质量预测的影响
第22卷第5期
2009年5月
环境科学研究
ResearchofEnvironmentalSciences
V o1.22,No.5
May,2009
熏烟对空气质量预测的影响
李时蓓,戴文楠,杜蕴慧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100012
摘要:熏烟污染包括逆温消散型熏烟和岸边型熏烟.研究了2种熏烟气象条件下210m的高架源,80m的中架源,20m的低架
源的影响程度和范围.结果表明:高,中,低架源均会发生逆温消散型熏烟,其熏烟落地距离分别在48,l6和5km处,熏烟落地
浓度比在同距离处一般气象条件下的落地浓度可高出3倍以上;一般来说,只有高架源才会发生岸边型熏烟,离岸边3km内
的高架源,熏烟落地浓度比在同距离处一般气象条件下的落地浓度最大可高出7倍以上.
关键词: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逆温消散型熏烟;岸边型熏烟
中圈分类号:X8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6929(2009)05—0574—05 StudyonHowtoConsiderFumigationImpactsinAirQualityPrediction
UShi—bei,DAIWen.nan,DUYun.hui
AppraisalCenterforEnvironment&En~neefing,MinistryofEnvironmentalProtectio n,Bering100012,China
Abstract:Atmospheric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oftenrequiresthatfumigationcon ditionsbeconsidered.Generally.thereaIetwo
typesoffumigationconditions,inversionbreak—
upfumigationandshorelinefumigation.Inthispaper,wediscussedtheimpactofelevated emission8ourceswith210mstackheightandemissionsourceswith80and20mstackheights underdifferentfumigationconditions.The simulationresultsshowthattheinversionbreak—upfumigationforsourceswith210,80and20memissionheightsCalloccnratabout48,16 and5kmdownwind,respectively.Wheneverinversionbreak—upfumigationOCCURS,thepredictedmaximumground-levelconcentrationof emission8onreescarIincreasebyafactorofthreeforthesalnedownwinddistance.Ge nerally. shorelinefumigationisimportantonlyfor
elevatedemissionSOlll~es.WheneverfumigationOCCUrs,thepredictedmaximumgroun d?levelconcentrationofelevatedemissionsourcescRn increasebyafactorofsevenforthesalnedownwinddistance.
Keywords:atmospheric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inversionbreak-upfumigation; shorelinefumigation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求,对新建的较高污染
源或处于较大水面岸边的污染源要考虑熏烟型污
染,并预测其在熏烟气象条件下对评价范围内的大
气环境影响.熏烟气象条件一般包括逆温消散型熏
烟和岸边型熏烟.
国内关于熏烟模式的研究大多针对1993年颁
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以下
简称导则)中推荐的模型H计算方法的讨论_8J.鉴
于2O世纪9o年代计算机的发展水平,导则推荐模
型采用解析模式,但由于未统一计算程序,在实际应
用中,计算结果常因编程人员采用不同的方法而异.
2008年发布的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
环境》推荐了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的法规模
收稿日期:2008—09—18修订日期:2008—11—25
基金项目:环境保护部标准修订项目
作者简介:李时蓓(1962一),女,江苏徐州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大气环境研究,*************.1211.
式——scREEN3作为初步预测模式.SCREEN3模
型中嵌入了逆温消散型熏烟和岸边型熏烟模型,以
及基于ISC3模型技术的54种组合气象条件下H们的
估算模型,提供了统一的计算程序,克服了1993版
导则模式使用不确定性的缺陷.
目前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普遍存在着盲目性
预测,对于什么类型的污染源要考虑熏烟污染,什么
距离会发生熏烟现象,都缺乏统一的认知,使得大气
环境影响预测的针对性不强,有可能造成项目环保
措施不到位或选址不当.
笔者采用SCREEN3环境空气质量模式,虚拟设
置210m的高架源,80m的中架源,20m的低架源,
污染物排放源强分别设为500,200和20g,s,计算熏
烟气象条件和各种组合气象条件下的下风向轴线地
面污染物浓度,研究其最大落地浓度的距离,比较熏
烟气象条件与组合气象条件下的最大落地浓度,以
说明在环评中应关注的气象条件.通过计算逆温消
散型熏烟和岸边型熏烟,探讨污染源高度和离岸距
第5期李时蓓等:熏烟对空气质量预测的影响575
离与发生熏烟污染的关系,以及发生熏烟时,各类型
污染源对下风向影响程度最大的距离范围,并与组
合气象条件下各类型污染源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
以期为熏烟污染评价提供支持.
1预测模型
1.1逆温消散型熏烟
在郊区,晴朗夜间条件下,由于下垫面的辐射冷
却常会形成贴地逆温层,日出后,地面受太阳照射增
温,逆温层自下而上逐渐消失,转变成中性或不稳定
层结,原滞留在逆温层内的污染物向下蔓延,引起某
个地点在短期内形成高浓度区,即为逆温消散型熏
烟'.典型的逆温消散型熏烟如图1所示.
稳定层
1.发展的混合层誊}馨誊嚣垂垂囊囊蠹.':!::※::琏;:囊i.!囊垂《图1逆温消散型熏烟Fig.1Inversionbreak—upfumigation
熏烟落地距离是指在混合层从烟囱顶部发展到
烟羽顶部所需的时间内,烟羽到达下风向落地浓度
处的距离,见Turner[】方程:
一
=lit=…
(.Cp/R)(AO/AZ)(日一日)[(i+H)/2]
Hi=H+2a;.(2)
式中,一为下风向熏烟落地距离,m;t为混合层
高度从烟囱顶部发展到烟羽顶部所需时间,s;U为
烟囱高度处的风速,假设为2.5m/s;』D为空气密度,
在20℃时取1205g/In3;c.为比定压热容,取1004.6cari
J/(kg?K);R为太阳辐射净热通量,约280.5
J/(IIl2?s);AO/AZ为垂直位温梯度,假设为F类稳定
度,取值0.035K/m;日i为烟羽顶部的高度,m;H为
烟羽有效高度,即中心线的高度,m;H为烟囱几何
高度,m;为有浮力抬升的垂直扩散参数,m.H
考虑了浮力抬升作用下的垂直扩散参数,忽略了地
形作用.式(2)使用了迭代方法进行计算,设一初
始值为5000Il1.
逆温消散型熏烟落地浓度C(rag/m3):
C=q/[(2rt)0.5U(口.+日.,8)(2d+H.)]
(3)
式中,Q为污染源排放强度,g/s;扩散参数,.和d
考虑了浮力抬升作用.如果熏烟落地距离小于2
km,那么SCREEN3模式中设Cf=0.这是因为距离
过短则浓度尚未积累,可不考虑熏烟的影响.
1.2岸边型熏烟
在水体近岸会产生岸边型熏烟u引.沿海或大面
积水域附近,风由水面吹向陆地时,来自水面上的稳
定空气被较暖的陆地表面加热后,将形成自岸边向
陆地逐渐增厚的混合层,当处于稳定大气中的烟羽
进入该混合层后,对位于近岸边3km内的高烟囱排
放的污染源来讲,通常会发生岸边型熏烟现象n,
如图2所示.()为混合层与稳定层的交界层,其
高度随离岸距离()的不同而变化.离岸超过3km
的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一般在混合层内,不会发生
熏烟现象.
一——————————戚啄强强醣嚣媸氍蹬掰爨曝—————————鲤盛受鳗墨甄嚣譬譬墨鼍;爨灏—————————,氍嘲箍品蕊粥嬲__'ll^l'_ll鬟0'■■■■曩-图2岸边型熏烟
Fig.2Shorelinefumigation
SCREEN3模式可估算出岸边型熏烟浓度C.稳
定岸边气流假设为F类稳定度(AOIAZ=0.035
l(,m),烟囱高度处的风速设为2.5trds.类似逆温消
散型熏烟,假设岸边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到达稳定
烟流顶与混合层(热力内边界层,TIBL)顶交界处时,
熏烟落地距离可通过迭代方法进行计算n:
一
=[(日.+2a.)/6]一X.(4)
式中,.为从污染源到岸边最短距离,m.如果熏烟
落地距离(一)小于200m,SCREEN3就停止计算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