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
引言
“Visual Basic(下面简称VB)程序设计”由于其入门简单、功能强大、应用性强等特点现已成为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编程技术的入门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VB程序设计语言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程序语言的应用能力。在传统“提出概念——
—解释概念——
—举例说明”的教学模式中,大量的程序设计思想、概念及语法规则等被“填鸭式”的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学以致用,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内容枯燥,难以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对这门课失去兴趣。本文针对多年的教学经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整合教材知识结构
大部分关于VB程序设计的教材都分为程序设计语言(基本语法知识)和可视化界面设计(控件和对象)两部分。如果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讲解(即先语法后对象),学生很容易由于基本语法的枯燥而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两部分有效的结合,把VB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事件驱动的
编程机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VB中的对象主要用于构建界面,而具体程序功能的实现则要编写事件过程,因此任何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都不可能只用对象或只用语法。这两块内容可进行穿插讲解。这样就避免了让学生在毫无知识背景的情况下去理解抽象难懂的概念,挫伤他们对编程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为基础,打破原有的以课本知识的逻辑结构为顺序组织课堂教学的模式,从简单的实例人手,通过让学生观看、模仿,在实际操作中去探究和领悟这些概念,并适时地加以归纳总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新知识。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抽象思维能力在程序设计中尤为重要。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钻研教材,并让学生掌握并记住基语法等,那么学生根本无法获得独立钻研和获取新知识的本领,同时学生也会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地研究了如下问题:(1)如何引导学生完成抽象的认知过程并逐步提升;(2)如何通过简单的实例和进一步的讲解使学生理解抽象的对象、类、事件等复杂概念。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中,从而使学生掌握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了VB在可视化界面设计上的优势,首先快速的制作出具有简单功能的应用程序,然后再从界面的设计角度详细讲解每个对象的作用、属性、方法和事件等。选取的事件实例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如在讲解Text文本框的KeyPress事件的应用时可与木马窃取密码相联系,这样不仅有效的传授了知识,而且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为了能让学生更快、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具体包括直观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
3.1直观教学法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学生往往不易接受。为了能把抽象的概念或理论讲的通俗易懂,讲课应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利用生活中的例子,运用形象直观的比喻。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而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更积极地与老师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3.2演示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清楚地传授知识,积极利用和教学相关的软件和素材,如使用Flash动画来生动的模拟程序的制作和运行过程,这不仅可以作为学生课后的复习参考,而且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使用VB的调试工具(如断点跟踪、监视窗口等)使得学生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及变量的变化情况。程序的调试是任何程序设计语言的难点,单纯通过口头讲授无法清楚地表达及描述,通过演示教学方不仅使复杂的调试过程一目了然而且将调试过程进行了分解,使调试变得简单化,这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程序调试的技巧。
3.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案例或一个情景的描述进行思考以掌握其本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方法,由于其先进的教学理念、鲜活的教学方法现已成为计算机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方法。成功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是选取合适的教学案例。选取的教学案例应与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与学生所学专业在社会或行业中的应用情况相一致。一般而言,选取和设计案例应具备:(1)针对性、层次性:能满足教学要求,能被大多说学生接受并与学生的专业挂钩;(2)实用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来源于实际应用并具有使用价值,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选择的案例应该是一个较完整的软件项目并能够贯穿整门课程,而不是用一个个零碎的例题来说明各知识点。当选定合适的案例后,就可以将整个案例分成若干个小的易于实现的软件模块,并分别作为每次讲解的内容来说明各知识点。
4.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程序开发能力
VB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只纸上谈兵,不上机练习,那么将无法真正掌握VB程序开发,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1)认知型实验,针对每次讲解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相应的布置一些认知型的实验作业,针对基础差的学生可以让其通过模仿、知识再现等方式在实践
中获取知识并开拓编程思想;而针对能力强的同学则应强调前后知识的贯穿,所布置的实验应是某个案例的一个小模块,以最后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2)综合型实验(或课程设计),即设计出综合整个课程的创新实验。它可以培养学生运用VB的专业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掌握上面两种类型的具体情况,教师应亲自指导,与学生一起上机实验,随时监控学生实验过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导,而发现学生常犯的共性错误,可在课上进行点评。
结束语visual basic pdf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教学改革过程中要遵循着一个宗旨,即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程序语言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龚沛曾,杨志强,陆慰民等.案例教学法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4:62:63
[2]唐永红,龚安.程序设计语言实验教学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3)
[3]徐宏喆,聂影,黄征华.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探讨[J].教学研究,2004(2):89-93
[4]谢红霞,孟学多.“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J].计算机教育,2007:62:63
[5]李莉.“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09(12):28:29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计算中心朱玉莲
[摘要]本文针对“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的。通
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计算机与网络
589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