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访谈|扎根社区的⼯程师,⽉影的前端⼈⽣
作者:字节跳动终端技术×ByteTech
嘉宾介绍:娱乐圈有艺⼈"歌红⼈不红",⽂学界也有作者"笔名胜原名"。提起吴亮,⼤家可能更熟悉他的⽹名——⽉影。⽉影是前端开发领域当之⽆愧的技术前辈,同时他⼜是扎根社区、⼼系社区的开发者。
2004年刚毕业,⽉影以管培⽣的⾝份加⼊了⼀家传统的软件公司——⾦蝶软件。因为是半年轮岗实习制,
他先后接触到售前、售后、开发等不同岗位。半年后回到总部,⽉影开始了⾃⼰的编程⽣涯。他回忆说:"回到总部的信息管理部门以后,我有机会参与到公司后台的MIS系统开发。虽然现在听起来没什么特别之处,当时却是⼀个先进的概念。因为这个系统⾥有很多复杂的交互,没有'前端开发'去解决,我就抱着尝试的⼼态,第⼀次接触并开始学习 JavaScript 。"
那时,国内还没有前端开发这个⾏业。凭借对产品界⾯交互的兴趣,⽉影开始系统地学习JavaScript,成为国内⽐较早的前端开发者。
我接触编程⽐较早,但是之前写的⽐较杂。在学校⾥、实习的时候⽤过C、 C++、C # ,也写过 PHP ,但没有写过 JavaScript 。第⼀次接触JS后,发现⾃⼰对前端的 UI 挺感兴趣。所以从05年开始,正式成为了国内⽐较早的⼀批接触前端的程序员。当时在⼀些技术社区,我也会做分享和交流。
2008年⽉影来了北京,正式开始带前端团队。
后来⼗⼏年的⼯作中,⽉影⼤部分的时间⾥都在做前端开发和技术团队的管理。除了⽇常团队管理外,也做⼀些前端相关的技术、研发项⽬和开源框架。
我觉得我⾃⼰其实算是⼀个JavaScript 程序员,平时空闲的话还会写写代码。之前做的开源项⽬,公司⾥⾯也有⼀些其他的团队在⽤,所以也会偶尔帮忙改个代码。
技术中台前端团队:降低企业成本,为业务团队赋能
⽉影⽬前在字节跳动技术中台前端团队,部门定位是中台,所以会有搜索、游戏、⽤户中⼼、国际⽀付、技术社区、⽤户增长等业务⽅向。在这样⼀个中台团队的背景下,⽀撑业务部门提效、降低企业成本是团队重点关注的⽅向。
虽然业务特点不同,但共同点是需要给业务赋能;我们更多的会考虑如何去赋能,考虑我们的⼯具对业务的⽀撑能⼒,这是更多会去考量的。
作为中台前端团队,与业务线中的团队分⼯难免会有些重叠。如何避免重复造轮、⾼效推进成果产出也是中台团队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如果说⼀些团队和业务,它还处于孵化期,那我们中台会更多地深⼊到业务⼀点⼉。但如果说这个业务团队处在⼀个成熟期的
话,我们其实更多地是提供流程⼯具和⼀整套解决⽅案的⽀持。更多偏业务的东西,还是会闭环在业务⾥⾯去实现,所以这个其实是⼀个相互配合的状态。
我们中台这边也会提供⼀些相对通⽤和完善的产品,这些技术性产品可以帮助业务更好地达成业务⽬标,以更低的成本去试错。
除此之外,如何让中台团队发挥更⼤的价值、赋能更多业务团队降低成本,⽉影也有⾃⼰的想法。
我们的基础设施是贴着业务⾛的,像搜索、⽤户增长,从底层连接公司内部基础架构的团队,⽤已有的基建能⼒,去做贴合业务需求的基础设施。
但因为团队⽐较⼤,业务⽅向和场景⽐较多,我们需要考虑如何与业务团队的能⼒横向打通,把适⽤于业务团队的通⽤能⼒抽离出来,并且打磨得更好、⽀持更多的业务。论坛前端模板
字节内部使⽤的搭建平台,有基于配置化的搭建、低代码的搭建、⽆代码的搭建。配置化的搭建⽐较适合于给研发团队使⽤;低代码搭建可能适合于产能的团队,⽆代码搭建的话,就会更适合运营同学。
虽然它们已经是⼀套完整的体系了,但我们期望在丰富的场景中,把它做得更完善⼀些。因为包含内部场景以及to B的外部客户需求,我们提供的底层代码搭建的能⼒是可以更抽象、更完善的,能够适应不同的业务场景,在各业务线上去提效。
我希望这些⼯具能够真实地帮助业务效率提升、改善质量。与此同时它本⾝⾜够完善,能代表整个⾏业发展最先进的技术。在未来的话,我们可能会把这些能⼒通⽤化,甚⾄考虑开源或to B。
对前端开发者的思考:永远保持敏锐度和好奇⼼
字节⽂化⾥⾯有⼀条叫"多元兼容"的团队理念。每个组织⼀定是多元化的,没有统⼀的标准去衡量每⼀个候选⼈。如果每个⼈都能发挥他的长处,团队才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带着这样的理念,⽉影会从业务规划能⼒、技术规划能⼒、管理成熟度思考团队的管理与建设。
所谓的业务规划,就是要关注业务的发展、讲清楚业务的未来发展⽅向和整体前景,以及它当前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临的挑战。要理解背后的逻辑,从技术侧去思考如何改进业务。这样,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才会更有前瞻性。
第⼆是技术规划。当清楚业务规划后,相应也会知道业务在未来的挑战点,所以需要思考有哪些可以通过技术或者通过技术储备来解决的,同时就会把业务规划转化成团队对应的技术规划和技术挑战。
⽐如某业务在未来计划会发展到多个平台,那在初期的阶段,就需要把技术投⼊到研究跨平台、跨终端的这些⽅⾯。⽽不是当团队要做⼩程序版App时,发现团队没有⼩程序开发的经验,这肯定是不⾏的。
所以,我们需要基于业务去做⼀些技术规划,在技术规划的过程中看到技术挑战点。当前⽤的这些⼯具和框架,在这个跨端能⼒上有什么限制,有没有好的解决⽅案。因此,不⼀定说技术能⼒要多好,要多深,但⼀定要有这⽅⾯的敏锐度和前瞻性,能够提前去看到这个业务发展中,给团队带来的⼀些技术挑战,然后提前布局。
第三个是管理成熟度,思考团队多元化的发展⽅向以及未来的成长空间。作为团队管理者,你需要为团队⾥每⼀个同学规划他未来⼀年到两年的成长路径,并且了解团队成员整体的诉求是什么样的,怎样把他们个⼈的诉求和公司对他们的要求和发展结合起来,能够让他们更长远地陪伴这个团队,陪伴这个公司⾛得更远。像这样的问题,是需要偏管理层的成员去考虑的。
对于专家型的⾓⾊来说,他除了在技术上有⼀定的深度,也能在技术规划⾥⾯承担⽐较核⼼的⾓⾊,能够敏锐地看到业务发展的趋势,然后去做好技术储备。
我发现⼀些 IC ⾓⾊经常会犯的⼀个问题,就是埋头研究技术,不懂得合作。个⼈的⼒量是有限的,其实⼀个⼈是需要能够更多地影响整个团队,带动团队⾥的其他⼈的。他要能指导不同职级、不同⽅向的成员更好地成长,这样的价值就会⽐单纯埋头做事情的⼤很多。
你会发现说,这些⾼阶的成员不管是技术⽅⾯还是管理⽅⾯,抑或是软素质⽅⾯表现得都很好。⽐如说,会沟通、能指导,能够意识到做这些事情的重要性。
就新⼈普遍提到的「⾏业发展速度快、新技术越来越多,学不动」的问题,⽉影也在采访中给出了他的想法和⽅法论。
⾸先我们应该更乐观地看待这个问题,⾏业发展得快,说明成长空间或者技术发挥的空间更⼤,所以⼤家不⽤太盲⽬地去焦虑。
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聪明地去看待这些问题,思考⼀下哪些东西是需要学的?有些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相对⽽⾔变化的没有那么快,⽐如很多算法,在很长⼀段时间内都是⽐较稳定的。这些对于前端或者其他领域来说都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我们的基础需要打牢并且做得更扎实。
另外⼀块属于领域知识,当中⼜分成了通⽤的领域知识和专⽤的领域知识。通⽤的领域知识,最好提前去学习掌握。现在,我们有很多项⽬都是⽤TS去写的,所以它属于通⽤的领域知识,需要成员去把TypeScript 给学习好。
还有⼀块属于专⽤的领域知识或⼯具,⽐如说你要做⼯程化、⼯程打包,你去学Webpack 或者是 Vite ,这就属于专业领域知
识,不⽤提前投⼊很⼤的精⼒,因为他们其实就是⼯具。所以,当项⽬⾥⽤到Webpack打包的时候,再去学习就可以,即便⽇后把这些知识忘掉了也没关系。⼤家不⽤担⼼,⾏业今天⽤Webpack明天⽤Vite。这些知识本来就不需要提前去学,等到⽤到的时候再去边学边⽤就好了。
前端的很多知识是属于这类知识的,所以不⽤太恐慌、太焦虑。他们的出现其实对这个⾏业也会有很多积极的作⽤,能促进前端整个⾏业的更好发展。所以,我其实还是挺乐见这些新⼯具的产⽣。
扎根社区,做⼀个懂社区的前端开发者
作为最早⼀批的前端从业者,⽉影完整经历了互联⽹技术社区的变化。从最早在51JS社区和前端前辈探讨技术、碰撞思想,到后来深度参与CSDN、博客园、开源中国等社区⽣态共建,以及现在他亲⾃规划稀⼟掘⾦社区的未来发展,⽉影俨然是⼀位对社区有着深⼊见解的前端开发者。他希望技术社区可以成为⼀个有归属感、有温度的社交圈,其中的每⼀个技术⼈都能快乐地成长。
51JS其实是⼀个传统的BBS ⽹站,⼤家更多地把论坛当做⽇常沟通和讨论的平台。当时也产⽣了很多⾮常先进的前端思想,⾮常超前,可能五年、⼗年之后才以⽐较成熟的技术形式呈现出来。我们跟⼀些前端的前辈,⽐如像 Hax 、周爱民,都有过⾮常激烈的思想碰撞,甚⾄有过⼀些争吵。当时的技术论坛⾮常活跃,⼤家对51JS也有很强的归属感。后来,随着程序员规模的扩⼤,在51JS这样的传统社区,感觉⼈与⼈之间的距离没有那么近了,也没有当年的感觉,⼤家就逐渐不太去使⽤它,于是就慢慢没落了。
之后,也有更多不同类型、不同调性的技术社区涌现了出来。CSDN的核⼼是内容,沉淀的时间长,因此沉淀的内容很多,⾥⾯有⼤量偏技术类的内容,所以很多⼈把 CSDN 当做内容的消费源。⼀个⼩⽩开发者,如果在⼯作中遇到了问题,在百度或
Google 上⼀搜,第⼀条就是 CSDN 的内容。这个内容不⼀定很深⼊,但照着步骤去做,可能就解决了⼯作中的问题。但这也是CSDN的瓶颈,内容多但相对初级,且依赖搜索引擎。更直接⼀点,它的
流量是搜索引擎带来的,这波⽤户消费完内容就⾛了,并不会对社区产⽣忠诚感和归属感,也不会对社区的社交产⽣有价值的贡献。
开源中国是做开源⽅向的。我觉得开源其实是⼀个很重要的⽅向,从政策上看,国家也⾮常重视开源,第⼀次把开源写进五年规划⾥。因为现在是⼀个开放的⾏业,开源⽣态⼏乎等同于整个开发者⽣态。
2015年,我开始关注稀⼟掘⾦,这个社区更多地聚焦在内容和社交的深度。能把这块⼉做好的社区,⽬前看还是⽐较少的。如果你是核⼼⽤户,应该可以感受到掘⾦对⽤户价值的关注,⼀个是内容的质量,⼀个是社交的深度。我⾃⼰是技术社区的资深⽤
户,会希望建⽴起⼀个⼤家有归属感的社交圈,满⾜⽇常职业成长和学习的诉求;也希望通过社交,能让做技术或者热爱技术的⼈快乐成长。
谈到稀⼟掘⾦未来的规划,⽉影反复提到"⽤户价值"这个词,他说不是所有的⼯程师在早期便⾜够优秀,我们希望跟他们⼀起成长!
虽然说刚刚提到的很多社区都在考虑做 to B,稀⼟掘⾦未来还是会⽐较坚持地去做 C 端⽤户,做好⽤户价值,⽽不会偏向于做⽤户规模。我认为⼀个社区应该能够对这个⾏业有所帮助,最好的⽅式就是
能帮助从业者更好成长。当从业者成长后,反过来⼜能帮助社区成长为更好的社区。所以,在未来⼀年⾥,我们会去做会员权益体系,让稀⼟掘⾦成为⼀个好的开发者平台。不是所有的⼯程师在早期就⾜够优秀,有⾜够⼤的平台来实现⾃我成长,还有许多⼈可能学校不是那么好或者当前阶段技术实⼒还没有那么强,他们可能去了⼀些⼩平台,但他们其实也有成长的诉求。稀⼟掘⾦能成为他们职业发展的平台,能够像⼀些好的团队、⼀些好的公司那样,真正给他们的职业成长带来帮助。这就像带⼀个技术团队,在团队⾥到那些⾼潜能的成员,更好地去辅导和帮助他们成长。对于社区来说也是⼀样的,到社区⾥⾯⾼潜能且愿意学习、有职业成长诉求的⽤户,量⾝定制适合他们的成长路径。
对于技术沙龙,⽉影觉得更多的是向有经验的⼈请教来解决职业发展的困惑,⼀年参加⼀到两次技术⼤会对扩⼤视野也会有很⼤的帮助。
如果项⽬中遇到的⼀些特别具体的问题,可能还是看书学习、问问同事,或者去⽹上答案⽐较好。在沙龙⾥⾯,更多还是解决职业发展的困惑。⽐如说,究竟是往技术深度发展好,还是往⼴度发展好?⽐如说,在未来的半年到⼀年⾥,想提⾼⾃⼰的实
⼒,但是不知道⾃⼰该朝哪个⽅向努⼒?该学什么东西?如何平衡好项⽬和学习的关系?
就技术⼤会来说,⼀种是综合型的,⼤会中的每⼀个专场,可以认为是⼀个⽐较垂直的沙龙,那些内容能够去解决⼀些你的困惑和问题。另外⼀些⼤会偏向于商业推⼴,⾥⾯会有很多⼴告,像那样的可
以适当减少关注。因为现在各种⼤会⽐较多,很难知道哪个好,哪个不好,所以⼤家可以仔细辨别⼀下,如果发现这个会太⽔了,记⼀个⿊名单,下次就不要去参加了。
其实,我还是很⿎励⼤家去参加这种⾼质量的⼤会,不⽤太多,⼀年两、三场就可以,对⾃⼰还是会有⼀些帮助的。我们最近也在筹备"稀⼟开发者⼤会",今年是第⼀届,⽐较偏向于⼲货分享,⽐较偏向传统的综合类技术峰会,我们会邀请⾏业⾥⾯⽐较厉害的讲师来分享技术⼲货。未来的话,我们还是想办的有特⾊、有差异的⼤会。稀⼟掘⾦社区除了专注于技术交流的⼲货内容以外,也会增加更多的社交内容,⽐如⼀些线下的游戏、嘉年华等这样的综合类⼤会。
技术影响⼒的思考
来字节之前,⽉影除了管理技术团队,同时也在做技术团队影响⼒的⼯作。⽉影说:"即使像奇虎360这样的互联⽹公司,也需要在技术影响
⼒上投⼊精⼒。所以,如何吸引招致更多优秀的候选⼈,是技术品牌需要长期投⼊去做的事情。我们会发现这是⼀件有长期收益和长期价值的事情,所以慢慢总结了⼀些经验。"
对于他本⾝⽽⾔,⽉影认为"技术影响⼒建设"是⼀件很有挑战的⼯作。随着技术招聘标准的提升,招聘需求的增加,整个技术团队的影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字节的业务发展很快,招聘候选⼈受业务本⾝的影响更⼤。有些候选⼈会优先考虑发展较好的业务团队,但是技术中台也有独特的优势——⽀持的业务产品⽐较多,技术沉淀和发展空间也会更多。所以业务团队要⼀⽅⾯看到⾃⾝发展的核⼼优势,另⼀⽅⾯把这些梳理出来,成为竞争⼒对外推⼴。
另外,我希望也能从培训⾓度切⼊,做⼀些前置的⼈才培养⼯作,从⽽缓解招⼈压⼒,补充⼈员缺⼝。这个论点其实已经验证过了,所以我也希望把这些好的经验给搬过来。拿前端来说,对于⼀些想要从事前端⼯作的学习者,可以通过ByteTech推出的"青训营项⽬"学习⼀部分课程,进⼊招聘环节。
不论青训营项⽬,还是新媒体运营⼯作,我们的⽬的并不是封闭地去做技术中台的前端影响⼒,⽽是更开放、更全局地考虑整体字节前端的问题,打好字节前端这样的品牌,才能有更多优秀的⼈加⼊。依我看来,⽬前各个业务团队都在积极争取市⾯上现有的⼈才,⼤家不如⼀起把这个蛋糕做得更⼤,然后吸引更多的⼈,培养更多的⼈。
是字节跳动终端技术团队过去九年在抖⾳、今⽇头条、西⽠视频、飞书、懂车帝等 App 的研发实践成果,⾯向移动研发、前端开发、QA、运维、产品经理、项⽬经理以及运营⾓⾊,提供⼀站式整体研发解决⽅案,助⼒企业研发模式升级,降低企业研发综合成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