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试中常遇到的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的分类
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类:
创建型模式,共五种:⼯⼚⽅法模式、抽象⼯⼚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共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
⾏为型模式,共⼗⼀种:策略模式、模板⽅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迭代⼦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备忘录模式、状态模式、访问者模式、中介者模式、解释器模式。
⼀共⼆⼗三种设计模式,在⾯试中常问的应该就是三种:⼯⼚⽅法模式、抽象⼯⼚模式、单例模式。
1、⼯⼚⽅法模式(Factory Method)
⼯⼚⽅法模式分为三种:
11、普通⼯⼚模式,就是建⽴⼀个⼯⼚类,对实现了同⼀接⼝的⼀些类进⾏实例的创建。⾸先看下关系
图:
举例如下:(我们举⼀个发送邮件和短信的例⼦)
⾸先,创建⼆者的共同接⼝:
其次,创建实现类:
最后,建⼯⼚类:
我们来测试下:
输出:this is sms sender!
22、多个⼯⼚⽅法模式,是对普通⼯⼚⽅法模式的改进,在普通⼯⼚⽅法模式中,如果传递的字符串
出错,则不能正确创建对象,⽽多个⼯⼚⽅法模式是提供多个⼯⼚⽅法,分别创建对象。关系图:
将上⾯的代码做下修改,改动下SendFactory类就⾏,如下:
测试类如下:
输出:this is mailsender!
33、静态⼯⼚⽅法模式,将上⾯的多个⼯⼚⽅法模式⾥的⽅法置为静态的,不需要创建实例,直接调⽤即可。
输出:this is mailsender!
总体来说,⼯⼚模式适合:凡是出现了⼤量的产品需要创建,并且具有共同的接⼝时,可以通过⼯⼚⽅法模式进⾏创建。在以上的三种模式中,第⼀种如果传⼊的字符串有误,不能正确创建对象,第三种相对于第⼆种,不需要实例化⼯⼚类,所以,⼤多数情况下,我们会选⽤第三种——静态⼯⼚⽅法
模式。
2、抽象⼯⼚模式(Abstract Factory)
⼯⼚⽅法模式有⼀个问题就是,类的创建依赖⼯⼚类,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拓展程序,必须对⼯⼚类进⾏修改,这违背了闭包原则,所以,从设计⾓度考虑,有⼀定的问题,如何解决?就⽤到抽象⼯⼚模式,创建多个⼯⼚类,这样⼀旦需要增加新的功能,直接增加新的⼯⼚类就可以了,不需要修改之前的代码。因为抽象⼯⼚不太好理解,我们先看看图,然后就和代码,就⽐较容易理解。
请看例⼦:
两个实现类:
两个⼯⼚类:
在提供⼀个接⼝:
测试类:
其实这个模式的好处就是,如果你现在想增加⼀个功能:发及时信息,则只需做⼀个实现类,实现Sender接⼝,同时做⼀个⼯⼚类,实现Provider接⼝,就OK了,⽆需去改动现成的代码。这样做,拓展性较好!
3、单例模式(Singleton)
单例对象(Singleton)是⼀种常⽤的设计模式。在Java应⽤中,单例对象能保证在⼀个JVM中,该对象只有⼀个实例存在。这样的模式有⼏个好处:
1、某些类创建⽐较频繁,对于⼀些⼤型的对象,这是⼀笔很⼤的系统开销。
2、省去了new操作符,降低了系统内存的使⽤频率,减轻GC压⼒。
3、有些类如交易所的核⼼交易引擎,控制着交易流程,如果该类可以创建多个的话,系统完全乱了。(⽐如⼀个军队出现了多个司令员同时指挥,肯定会乱成⼀团),所以只有使⽤单例模式,才能保证核⼼交易服务器独⽴控制整个流程。
⾸先我们写⼀个简单的单例类:
这个类可以满⾜基本要求,但是,像这样毫⽆线程安全保护的类,如果我们把它放⼊多线程的环境下,
肯定就会出现问题了,如何解决?我们⾸先会想到对getInstance⽅法加synchronized关键字,如下:
但是,synchronized关键字锁住的是这个对象,这样的⽤法,在性能上会有所下降,因为每次调⽤getInstance(),都要对对象上锁,事实上,只有在第⼀次创建对象的时候需要加锁,之后就不需要了,所以,这个地⽅需要改进。我们改成下⾯这个:
似乎解决了之前提到的问题,将synchronized关键字加在了内部,也就是说当调⽤的时候是不需要加锁的,只有在instance为null,并创建对象的时候才需要加锁,性能有⼀定的提升。但是,这样的情况,
还是有可能有问题的,看下⾯的情况:在Java指令中创建对象和赋值操作是分开进⾏的,也就是说instance = new Singleton();语句是分两步执⾏的。但是JVM并不保证这两个操作的先后顺序,也就是说有可能JVM 会为新的Singleton实例分配空间,然后直接赋值给instance成员,然后再去初始化这个Singleton实例。这样就可能出错了,我们以A、B两个线程为例:
a>A、B线程同时进⼊了第⼀个if判断
b>A⾸先进⼊synchronized块,由于instance为null,所以它执⾏instance = new Singleton();
c>由于JVM内部的优化机制,JVM先画出了⼀些分配给Singleton实例的空⽩内存,并赋值给instance成员(注意此时JVM没有开始初始化这个实例),然后A离开了synchronized块。
d>B进⼊synchronized块,由于instance此时不是null,因此它马上离开了synchronized块并将结果返回给调⽤该⽅法的程序。
单例模式的几种实现方式
e>此时B线程打算使⽤Singleton实例,却发现它没有被初始化,于是错误发⽣了。
所以程序还是有可能发⽣错误,其实程序在运⾏过程是很复杂的,从这点我们就可以看出,尤其是在写多线程环境下的程序更有难度,有挑战性。我们对该程序做进⼀步优化:
实际情况是,单例模式使⽤内部类来维护单例的实现,JVM内部的机制能够保证当⼀个类被加载的时候,这个类的加载过程是线程互斥的。这样当我们第⼀次调⽤getInstance的时候,JVM能够帮我们保证instance只被创建⼀次,并且会保证把赋值给instance的内存初始化完毕,这样我们就不⽤担⼼上⾯的问题。同时该⽅法也只会在第⼀次调⽤的时候使⽤互斥机制,这样就解决了低性能问题。这样我们暂时总结⼀个完美的单例模式:
其实说它完美,也不⼀定,如果在构造函数中抛出异常,实例将永远得不到创建,也会出错。所以说,⼗分完美的东西是没有的,我们只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应⽤场景的实现⽅法。也有⼈这样实现:因为我们只需要在创建类的时候进⾏同步,所以只要将创建和getInstance()分开,单独为创建加synchronized关键字,也是可以的:
考虑性能的话,整个程序只需创建⼀次实例,所以性能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补充:采⽤"影⼦实例"的办法为单例对象的属性同步更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