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 进行学生成绩统计分析
处理学生成绩时所分析的项目包括参考班级,参考人数、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秀人数、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以及各分数段所占的人数:600分以上人数、500~599 分人数、400~499 人数、300~399 人数、300 分以下人数。这个统计比较复杂,且工作量大,如果用人工计算,不但效率低,且出错机率大,而用EXCEL函数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新建空白Excel工作簿,将自动建立的Sheet1、Sheet2、Sheet3countif函数求占比工作表重命名为成绩表、分析表、分数段
统计表。其中各科考试成绩表用于输入各科成绩。
(一)设计各科成绩表
第一学期高一月考成绩表”,在第二行从A1单元格开始顺序输入记录字段名:考号、姓名、班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
假设全级学生有674 人,10个班,所以从第3行到第676 行用来输入所有学生各科的成绩。
1. 求总分:主要用SUM函数,其语法格式为SUM(Ref),此处Ref为参与计算的单元格区域。例如:SUM(B2:E2)是表示求B2、C2、
D2、E2四个单元格内数字的和。另外还用到SUMIF函数,语法格式为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其功能是根据指定条件对若干单元格求和,参数Range表示引用,用于条件判断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表示数字、表达式或文本,指出哪些单元格符合被相加求和的条件。Sum_range表示引用,需要求和的实际单元格。注意:Criteria如果是文本,那么引号应该是半角的,而不是全角的,否则会出错!
在O3单元格中输入=sum(F3:N3),便可求出第一个同学韩威的总分,然后选中O3单元格,当右下角出现小”+”字图标时时使用拖拉大法往下自动填充,或左键双击即可.
2.排名次:Microsoft Excel中用RANK函数求名次(排序),它的语法为:
RANK(Number,Ref,Order) 返回一个数字在数字列表中的排位。
Number 为需要到排位的数字。
Ref 为数字列表数组或对数字列表的引用。Ref 中的非数值型参数将被忽略。如果使用公式复制,最好使用绝对地址。如
Number 为需要到排位的数字。
Ref 为数字列表数组或对数字列表的引用。Ref 中的非数值型参数将被忽略。如果使用公式复制,最好使用绝对地址。如
=RANK(E2,$E$2:$E$50)。注意,其中的标点符号用英文半角。
Order 为一数字,指明排位的方式。如果order为0(零)或省略,Microsoft Excel 对数字的排位是基于ref为按照降序排列的列表。如果order不为零,Microsoft Excel对数字的排位是基于ref为按照升序排列的列表。
Order 为一数字,指明排位的方式。如果order为0(零)或省略,Microsoft Excel 对数字的排位是基于ref为按照降序排列的列表。如果order不为零,Microsoft Excel对数字的排位是基于ref为按照升序排列的列表。
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两点:首先当RANK函数中的Number不是一个数时,其返回值为“#VALUE!”,影响美观。另外,Excel有时将空白单元格当成是数值“0”处理,造成所有成绩空缺者都是最后一名,看上去也很不舒服。此时,可将上面的公式
“=RANK(E2,$E$2:$E$50)”改为“=IF(ISNUMBER(E2),RANK(E2,$e$2:$E$50),"")”。其含义是先判断E2单元格里面有没有数值,如果有则计算名次,没有则空白。其次当使用RANK函数计算名次时,相同分数算出的名次也相同,使用RANK()函数排名的两种情况:
(1)同分同名次,但后续名次空缺
假定E列为成绩,F列为名次,F2单元格公式如下:
=RANK(E2,E:E) 或=rank(e2,$E$2:$E$10000)
这种方法,分数相同时名次相同,随后的名次将空缺。
假定E列为成绩,F列为名次,F2单元格公式如下:
=RANK(E2,E:E) 或=rank(e2,$E$2:$E$10000)
这种方法,分数相同时名次相同,随后的名次将空缺。
例如:两个人99分,并列第2名,则第3名空缺,接下来是第4名。
(2)同分同名次,但后续名次不空缺
假定成绩在E列,则在F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SUMPRODUCT((INDIRECT("E$2:E$"&MAX(IF(E$2:E$10000<>"",ROW(E$2:E$10000))))>E2)*(1/COUNTIF(INDIRECT("E$2:E$"&MAX(IF
(2)同分同名次,但后续名次不空缺
假定成绩在E列,则在F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SUMPRODUCT((INDIRECT("E$2:E$"&MAX(IF(E$2:E$10000<>"",ROW(E$2:E$10000))))>E2)*(1/COUNTIF(INDIRECT("E$2:E$"&MAX(IF
(E$2:E$10000<>"",ROW(E$2:E$10000)))),INDIRECT("E$2:E$"&MAX(IF(E$2:E$10000<>"",ROW(E$2:E$10000)))))))+1
公式以Ctrl+Shift+Enter三键结束。
通常我们在排名次时大多采用的是同分同名次,允许后续名次空缺.
公式以Ctrl+Shift+Enter三键结束。
通常我们在排名次时大多采用的是同分同名次,允许后续名次空缺.
(1)排总名次:在P3单元格输入=RANK(O3,$O$3:$O$676),回车,便得到韩威同学在全年级的总分名次,然后选中P3单元格,当右下
角出现小“+”字图标时时使用拖拉大法往下自动填充,或左键双击即可.
(2)排班名次:在Q3单元格中输入=SUMPRODUCT(($C$3:$C$376=$C3)*($O3<$O$3:$O$676))+1,然后按Ctrl+Shift+Enter,选中Q3单元格,当右下角出现小“+”字图
标时时使用拖拉大法往下自动填充,或左键双击即可.
(二)设计成绩分析表
(二)设计成绩分析表
下面就以语文科分析表设计为例进行描述,其他科的分析相似操作。
1.设计分析表 如图2所示.
将A1:R1 合并并居中,输入“** 中学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月考成绩分析表”。用同样的方法将A2:I2 合并并居
中,输入“科目:语文”其他文字按表格内容输入即可。然后从A5至A14依次输入1,2,3……10班级名.
2.求语文科各班参考人数
我们在这里可采用COUNTIF函数,COUNTIF 函数用于计算给定区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单元格的数目,所以在B5单元格中输入“=COUNTIF(成绩表!$C$3: 成绩表!$C$676,A5)”, 即可求出1班的参考人数。然后选中B5 单元格,拖动B5 单元格右下角的小“+”字图标至B14
单元格(复制公式),这样,就能自动得到其他各班的参考人数。最后在B15 单元格中输入“=SUM(B5:B14)”,用于分析全年级参考总人数。
3.求各班及格人数
我们在这里可采用数组公式进行多重标准单元计算。首先在D5 单元格中输入“=SUM(if((成绩表!$C$3: 成绩表!$C$676=A5)*( 成绩!$F$3: 成绩表!$F$676,>=90),1,0))”,按下SHIFT+CTRL键敲回车,Excel会自动在公式两侧加上大括号,生成数组公式。然后对D5至D14单元格进行向下自动填充操作。最后在D15 中输入“=SUM(D5:D14)”,求出全级及格人数。公式中的1表示当条件为真时返回结果计为1个,即及格1人,否则为0;
4.求各班及格率
我们可在E5 单元格中输入“=IF(B5=0,0,D5/B54)*100”,为避免分母为0的错误,用了IF 函数。公式的作用为:若1班参考人数不为0,则及格率为及格人数除以参考人数后乘以100。然后对E5 至E14 单元格进行向下自动填充操作。然后在E15 中输入Average(E5:E14),算出全年级的平均合格率。
5.按及格率班级排名次
在F5单元格中输入 =RANK(E5,$E$5:$E$14),然后往下自动填充.得到各班的及格率名次.
6.求各班优秀人数
首先在I5单元格中输入“=SUM(IF((成绩表!$C$3: 成绩表!$C$676=A5)*( 成绩表! $ F $ 3 : 成绩表!$F$676,>=100),1,0))”然后对I5至I14单元格进行向下自动填充操作。最后在I15单元格中输入“=SUM(I5:I14)”,以求得全年级优秀人数。 如果规定全年级20%以上的学生为优秀人数,可以这样算:
=SUM(IF((成绩表!$C$3:成绩表!$C$676=A5)*(成绩表!$F$3:成绩表!$F$676>=LARGE(成绩表!$F$3:$F$676,INT(0.2*COUNT(成绩表!$F$3:$F$676)))),1,0))
其中LARGE(成绩表!$F$3:$F$676,INT(0.2*COUNT(成绩表!$F$3:$F$676)))所求的是全年级语文分数前20%中最低的一个同学的分数,SUM(IF((成绩表!$C$3: 成绩表!$C$676=A5)*( 成绩表! $ F $ 3 : 成绩表!$F$676,”>=”LARGE(成绩表!$F$3:$F$676,INT(0.2*COUNT(成绩表!$F$3:$F$676))))则是求出1班语文学科高于或等于这个同学分数的人数.
8.求各班优秀率
跟求合格率类似,首先在J5单元格中输入“=IF(B5=0,0,I5/B5)*100”,为避免分母为0 的错误,用了IF 函数。公式的作用为:若107班参考人数不为0,则优生率为优生人数除以参考人数后乘以100。然后对J5 至J14 单元格进行向下自动填充操作。最后在J15中输入“=average(J5:J14)”算出全年级的平均优秀率。
9.求各班平均分
求平均分用AVERAGE函数,其语法格式为AVERAGE(Ref),此处Ref为参与计算的单元格区域。例如AVERAGE(F2:F50)是求F2:F50区域内数字的平均值。默认情况下,Excel 2003会忽略掉空白的单元格,但是它不忽略数值为0的单元格,要想忽略数值为0的单元格需要用到COUNTIF函数,其语法为COUNTIF(Range,Criteria),其含义是计算某个区域中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数目。本例求F2:F50的平均分,如果忽略数值为0的单元格可以这样计算:SUM(F2:F50)/COUNTIF(F2:F50,"<>0")。另外如果要求去掉几个最高分和几个最低分然后取平均分的话,用到LARGE和SMALL函数,其语法格式为LARGE(array,k),含义是返回数组中第k个最大值,SMALL(array,k)
的含义是返回数组中第k个最小值。如果我们求F2:F50中去掉两个最高分和两个最低分之后的平均分可以这样计算:“SUM(F2:F50)-LARGE(F2:F50,1)-LARGE(F2:F50,2)-SMALL(F2:F50,1)-SMALL(F2:F50,2))/COUNTIF(F2:F50-4)”。
在N5单元格中输入 =SUMIF(成绩表!$C$3:成绩表!$C$676,A5,成绩表!$F$3:成绩表!$F$676)/B5,然后向下自动填充,便可得到各班的语文平均分,最后在N15单元格中输入 =AVERAGE(N5:N14),得到全年级语文平均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