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形化编程课程开展学科融合的项目式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
为提高学生学习图形化编程的学习能力,促进这门学科与语文、数学、美术、木工课程等学科的融合,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文章对实践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记录与分析,总结了这个研究活动的收获与反思。
关键字:
图形化编程;跨学科;语文;数学;美术;木工;融合
引言:
为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对信息技术课程图形化编程的兴趣,提升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在小学阶段,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本次研究尝试基于图形化编程课程开展跨学科的主题活动,尝试引导学生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
一、小学信息技术图形化编程课程及其与其他学科融合的益处。
图形化编程是专门为青少年开发的图形化编程工具,推出便受了全世界青少年的喜爱,这个内容是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初高中编程课程的重要基础。基于图形化编程课程开展学科融合,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计算思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国内外图形化编程课程项目式学习的现状
1、国内外开展图形化编程学习活动的现状。
图形化编程是专门为青少年开发的图形化编程工具,推出便受了全世界青少年的喜爱,也引起了多国教育部门的重视,编程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普及。项目式学习在外国被中小学普遍采用,锻炼了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和领导力,动手能力,计划以及执行项目的能力。
2、在实际开展图形化编程课程教学时存在的不足
图形化编程已成为国内目前小学信息技术的必修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图形化编程知识虽然有趣,但其涉及到了计算思维,内容还是难免抽象,目前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当需
要完成较复杂的任务的时候,学生往往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在技术上出现混淆,在完成学习任务方面出现困难,而阅读、写作是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语文学科的重难点、中年级数学中的图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计算等是学生学习图形类题目的重要学科知识,如何表达美并提升学生的综合审美水平是美术学科的重点知识,运用科学的理念,如何更好地把工程构造方面的知识更好地落实,是木工科学学科面临的难点。
三、研究价值和创新之处
此研究是图形化编程课程教学与语文、数学、美术、科学学科进行融合的一种尝试。引导学生去结合主题,组建团队,设计实现项目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学生的科学精神得到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引导学生为成为面发展的人而努力。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实施过程
(一)核心概念界定
1、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正在制定中,学校目前主要以高中二千零一十七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方向指导,《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中认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素质由信息技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责任等四大核心要素所构成。他们通过彼此渗透,共同推动了学生信息素质的提高。
2、图形化编程语言(图形化编程)
图形化编程 编程语言是对6-16 岁儿童的图形化编程语言。它去除了枯燥的编程语法,使用图形化和模块化的编程方式进行程序的创造。只需要使用鼠标,孩子就可以编写自己的故事书,动画片或者小游戏。
3、学科融合
是指承认专业区别的基础上不断突破专业界限,推动专业之间交叉渗透、交叉的活动。学术融合既是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产生创造性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
4、项目式学习
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通过PBL学生们主动的探索现实世界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领会到更深刻的知识和技能。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重点难点、研究时间
1、研究对象:三、四年级图形化编程社团学生;
2、研究目标
(1)以图形化编程为数字化工具,开展基于项目式学习的信息技术、语文、数学、美术、科学跨学科课堂活动;
(2)对调查分析进行总结,提炼,形成适合本校实际的实施方案;
3、研究内容
(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研究对比;
(2)图形化编程课程教学三维的研究对比;
(5)参与融合教学的语文学科学生在口语交际、习作方面学习情况的研究;
(6)参与融合教学的数学学科学生在认识三角形和正方形,及周长计算等方面学习情况的研究;
(7)参与融合教学的美术学科学生在审美水平、表达水平、绘画技法、创作力、参与课程积极性方面学习情况的研究
(8)参与融合教学的科学学科的学生在工程构建、宏观立体、实践创新、科学精神方面情况的研究。
4、重点难点
(1)学生综合运用图形化编程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2)开展活动细节的制定,研究申请人对于该项活动的综合管理、统筹、实施的时效性等方面水平的提高。
5、研究时间:1学年
(三)研究思路与步骤
本研究研究计划分四个阶段实施:准备阶段、实施初期阶段、实施中期阶段、总结阶段,对在研究中形成的所有材料进行整理、汇总,并认真撰写结题报告,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
编程小学生有必要学吗(四)研究方式方法
在研究实施的各个阶段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学生在开展图形化编程课程学习的同时,以图形化编程为主要数字化工具,基于主题项目式学习的环境中跨学科学习的学生在参与本研究前后的变化进行调查与分析,对参与了本研究活动与以常规教学方法进行学习的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从而确保本研究的实施策略能结合本校实际来制定和进一步完善。
(五)预期成果与效果
1、预期效果:图形化编程课程的三维目标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学习的效果,包括基础知识,综合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项目实现能力等方面以及学习积极性会能到很大的
提升;参与研究的语文、数学、美术、科学在其学科里与本研究研究相关的重难知识点能得到较好地突破。
2、预期成果:
(1)学生作品集(编程,美术,作文集);
(2)学生的工程构建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3)与研究相关的论文与案例集;
五、研究的结论
研究表明:基于基于图形化编程课程开展学科融合的项目式教学实践研究能很好地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综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具体的结论和收获如下:
(一)研究的收获
1、图形化编程学习方面:研究发现通过跨学科的主题项目式学习,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更牢固,进而推动其编程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