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实物编程教学反思少儿编程班揭秘
编程的过程,基本上是一种问题求解活动。在问题求解过程中,需要了解问题、分析问题、思考解题方法、并将解题方法付诸实施、最后评估成效。在Scratch编程教学过程中,我有时一边演示程序运行效果,一边突发奇想,提出某个问题,尝试与学生一起解决。实际上,我也一直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敢于提出问题。例如在一个案例《小猫躲小球》教学课堂上,在分析了小猫面向鼠标指针移动后,运行演示效果时,发现当鼠标停留下来时,小猫不停的切换方向,似乎“抽风”了。如何让小猫正常下来?我将此本不在教学内容之中的问题抛出来,与学生一起分析脚本,得到原因:小猫移动鼠标位置后,还不断重复面向鼠标移动10步,从而小猫不停的切换方向。理清原因后,解决问题就会相对容易些。可惜学生对指令的综合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未能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对此问题,我提出:“面向鼠标”“移动10步”这两条指令可否在小猫与鼠标指针两者距离较小时不执行?即两者距离大时就执行呢?这是一种逆向思维。增加条件判断等指令后,运行测试,我们得到了所想要的执行效果,小猫终于在鼠标停留时不“抽风”。这一个问题探究过程,正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表象,抽象出问题的关键(小猫与鼠标指针的距离),而后又用算法(条件判断距离大小)解决问题。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脚本设定了小球碰到小猫后,停止运行。学生发现,这个游戏一开始就停止,游戏设定不合理。通过引导与探究,学生最后可到解决办法:初始化两者的坐标位置。
在编程教学的过程中,关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例子还很多。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学习兴趣更高,动力更足,课堂参与度更大。
除此之外,我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做出更富有创意的作品,并亲自做示范作品。通过示范作品的展示,让基础好的学生意识到可以做得更多更丰富,可以精益求精,而不仅仅是课堂内“简单”的学习内容;而基础薄弱的学习也有了更大的学习兴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