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世界的基本术语单位:实体、属性和联系。
2、根据联系的特点可将其分成三种基本类型:1对1的联系, 1对多的联系,多对多的联系 。 
3、能够识别实体中每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的组合称为该实体的集的关键字。
4、数据模型是数据库中用于将现实世界转化为数据世界的模型。
5、常用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6、关系数据模型是三大经典模型中最晚发展的一种,是相对建模能力最强的一种,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模型。
7、关系模型将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抽象成一个二维表格。
8、关系中不允许有相同的属性名;
9、每一列的数据类型必须相同,且取自于同一个域;
10、不允许有相同的元组;
11、行的顺序和列的顺序可以任意排列;
12、关系的任何一个属性都必须是不可再分的元素;
13、SPARC结构对数据库的组织从内到外分三个层次描述,分别称为内模式、模式和外模式,三个模式反映了看待数据库的三种不同数据观点。
14、模式也称概念数据模式,对应总体概念级数据库,故称为数据库管理员视图。属于信息模型,常见有:实体-联系(E-R模型)、
15、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反映数据的存储结构,故内模式也称系统程序员视图。
16、外模式是面向用户的,是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数据库,故外模式也称用户视图。通常外模式是模式的一个子集,故外模式称为子模式,它包含允许特定用户使用的那部分数据。
17、模式是内模式的的逻辑表示;内模式是模式的物理实现;外模式是模式的部分抽取。
18、三个模式反映了三种不同观点:模式表示了概念级的数据库,体现了数据库的总体观;内模式表示物理数据库,体现对数据库的存储观;外模式表示用户数据库,体现对数据库的用户观。总体观和存储观只有一个,而用户观可以有多个,一个应用就有一个用户观。
19、在三个模式之间存在着两种映射 :模式/外模式映射 ;模式/内模式映射。
20、 模式/外模式映射作用是保证数据的概念模式发生变化的时,只改变映射关系,从而保证外模式不变。而应用程序时根据外模式编写的,这种外模式独立于模式的特征即逻辑数据独立性。
21、模式/内模式映射作用当存储模式发生变化时,只改变映射关系,从而保证模式和子模式不变,这种逻辑数据独立于物理数据的特征,即物理独立性。 
22、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基本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应用程序 、数据库管理员(DBA)
23、DD:关于各种数据结构的描述数据,如表的结构、每个属性的数据类型等,称为描述数据库,通常由一个数据字典(Database Dictionary,DD)来管理。
24、这个机构就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25、关系模型的特点就是把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抽象成一个二维表格。
26、一个关系模式可以取任意多个值。
27、关系 = 关系的型 + 关系的值
28、关系模式是型,关系的值是模式的值
29、随着时间的变化,关系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关系模式的值也是动态变化的。
30、关系是动态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
31、关系模式和关系的值统称为关系
32、视图和表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表存放实际数据,而视图本身并不存放实际数据,它只
是被定义成对应一个或多个表的部分数据。
33、主属性和非主属性 :包含在任一候选关键字中的属性称主属性,不包含在任何候选关键字中的属性称非主属性。
34、主关键字:从候选关键字中选出一个做主关键字,每个记录不同于其他记录,不能为空。
35、传统的集合运算:并、交、差、关系的笛卡儿积等
36、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等
37、传统的集合运算是双目运算,运算在两个关系的行上进行。除了笛卡儿积外,参加运算的两个关系应具有相同的属性,且相应的属性都取自同一个域(称为并相容),运算结果是取自两个关系中若干个完整元组的集合。
38、传统的集合运算有:并、交、差、关系的笛卡儿积等
39、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选择运算(SELECT)、投影运算(PROJECTION)和联接运
算(JOIN)与传统运算不同方面:1、不是所有运算都在行上,有些在列上。2、可以是单目也可以是双目运算。
40、选择又称限制。从某个给定的关系中选择满足限定条件的元组子集组成一个新的关系。 是一元关系运算。单目运算,从关系的水平方向(行)进行运算,取子集。
41、关系的投影是从关系中选择出若干属性列,并删除重复行,组成新的关系,特点:单目运算,对一个关系进行运算, 从关系的垂直方向上(列的角度)取子集 ; 投影结果去掉重复的元组。
42、连接是从两个关系的笛卡儿积中选取属性间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组,组成一个新的关系。  二目运算,对两个关系进行运算;是从两个关系的笛卡尔积中选取属性间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组。
43、外连接就是在内部连接的基础上加上左边及右边与连接条件不相匹配的元组,不匹配的元组左边的其他属性补空格。
44、为了评价一个关系模式集合的优劣,常常使用范式(Normal Form)来描述。可以把
范式理解为符合某一级别标准的关系模式的集合。
45、目前提出的有第一到第五范式,只讨论第一到第三范式及其改进型BCNF范式。  在关系数据库中,所有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即至少是第一范式。
46、一个非规范化关系或低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可以通过分解转换为若干个高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集合。这个过程称为规范化。
47、关系规范化的过程就是将一个非规范化关系或低级范式关系经过投影运算分解为多个高级范式关系的过程。
48、任何范式都可以通过分解达到3NF,但不一定能达到BCNF。
49、关系的分解不是唯一的,一个关系可以分解成好几组高级关系,但分解后得到的关系集合必须要和原来关系等价。
50、函数依赖根据其性质可分为: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
51、关系R的所有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则该关系属于第一范式,记作R ∈1NF.
52、任给关系R,若R∈1NF,且其所有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关键字,则R为第二范式,记作R∈2NF 。即不存在非主属性部分依赖于主关键字的关系为2NF。
53、规范化过程中通过一组投影运算消除部分依赖。
54、任给关系R,若R∈2NF,且它的每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主关键字,则R属性第三范式,记作R∈3NF说明:即不存在非主属性部分依赖和传递依赖于主关键字的关系为3NF
55、一个2NF,但非3NF的关系总是可以被分解成为一组3NF的关系
56、要把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联系最终反映到计算机的数据世界,要经理三个领域的演变: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数据世界。
57、三个世界的相互演变,都需要相应的数据模型。可以把数据模型分为两个级别:概念模型和实施模型。把现实世界转化为信息世界的模型称为概念模型,把信息世界转换为数据世界使用的模型称为实施模型。常用的概念模型是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前面提到的层次、网状、关系模型其实都是实施模型。
58、一个系统的E-R图不是唯一的,强调不同的侧面画出的E-R图会有很大的不同。总体E-R图所表示的实体联系模型只能说明实体之间的联系,还有把它转化为数据模型才能被实际的DBMS所接受。
59、两实体集间1:n联系,可将“一方”实体的主关键字纳入“n方”实体集对应的关系中作为“外部关键字”,同时把联系的属性也一并纳入“n方”对应的关系中。
60、对于两实体集间m:n联系,必须对“联系”单独建立一个关系,用来联系双方实体集。该关系的属性中至少要包括被它所联系的双方实体集的“主关键字”,并且如果联系有属性,也要归入这个关系中。
61、把现实世界转换成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世界,需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需使用概念模型把现实世界抽象成信息世界,第二阶段是使用实施模型把信息世界转换为数据世界。最常用的概念模型为E-R模型,E-R模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实体、属性和联系。设计E-R图一般经过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抽象出各部门的局部E-R图,第二步是把局部E-R图组合成全局E-R图。E-R图只是信息的一种抽象表示,还需把它转化成相应的实施数据模型才能转化为数据库中的数据。把E-R图转化为关系模型,不但要把实体转化成关系,而且在
关系中还应反映出E-R图中各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62、数据库设计的内容:数据库的结构特性设计、数据库的行为特性设计和数据库的物理模式设计
最强编程语言
63、从使用方便和改善性能角度考虑,结构特征必须适应行为特征,结构特征的设计是关键。
64、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过程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的运行、调试和维护。而行为特征设计与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是同时进行的。
65、逻辑设计阶段的目标是产生合理的数据库模式,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收集和分析用户需求、概念模式设计和逻辑模式设计。
第一阶段主要分成四个步骤,分别如下:
    第一步:分析用户活动,产生“用户活动图”。
    第二步:确定系统范围,产生“系统范围图”。
    第三步:分析用户活动所涉及到的数据,产生“数据流图”。
    第四步:分析系统数据,产生数据字典。
第二阶段可分为两个步骤,分别如下:
    第一步:根据局部E-R模型,产生局部“E-R模型”。
    第二步:对局部E-R模型进行综合,产生总体E-R模型,并建立“总体E-R图”。
第三阶段也可分成两个步骤,分别如下:
    第一步:把总体E-R图转换成模式。
    第二步:对模式进行优化,产生符合要求的合理最优的模式。
66、数据流图的组成:1、数据流:表示流动着的数据,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组数据项。还可以是表示数据文件的存储操作。数据流通常用箭头表示,在它上方表明数据流名称。 2、加工:又称功能或处理。它用一个圆形表示处理逻辑,圆形内部填写处理名字。  3、文
件:文件用一条横线表示,上方或旁边注明文件名字或内容。一般文件使用表实现。  4、源点和终点:用方框表示,表示数据流的开始和结束。
67、画数据流图应遵循“由外向内,逐步细化”的原则。
68、系统说明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69、逻辑模式设计的实质是把E-R图转换为具体的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把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的方法,通常分两步进行:初步设计和优化设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