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 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是 运动动机       
2. 运动动机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锻炼行为起着发动、选择、 强化    维持    的功能。
3.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是以生物性需要,还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可将运动动机分为 生物性动机        和社会性动机。
4.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是以生物性需要,还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可将运动动机分为生物性动机和  社会性动机       
5. 为了获得刺激、运动愉悦感觉和渲泄身心能量,满足个体的生理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生物性动机       
6. 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社会性动机       
7. 根据学生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参与的心理动因主要由自身内在需要转化而来还是由外界条件诱发而来,可以将运动动机划分为内部动机      和外部动机。
8. 根据学生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参与的心理动因主要由自身内在需要转化而来还是由外界条件诱发而来,可以将运动动机划分为内部动机和  外部动机     
9. 来自于学生自身好动、好奇或好胜心理,如渴望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上的快感、乐趣、刺激,以及希望满足自尊心、上进心、荣誉感、义务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的动机,属于 内部动机     
10. 由学生自身之外的诱因转化而来的动机,如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赏识、竞争获胜的奖励、荣誉,或因为迫于压力、避免惩罚与升学考试等原因而参加体育运动活动的动机,属于外部动机       
11.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指向于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于体育活动的结果,可以将运动动机分为  直接动机      和间接动机。
12.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指向于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于体育活动的结果,可以将运动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 间接动机     
13. 指向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直接特征的动机,是 直接动机     
14. 指向于体育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延迟、间接结果的动机,是  间接动机   
15. 有机体由遗传获得的、与生俱有且不学而能的行为方式是(本能)。
16. 斯金纳通过对操作条件反射的研究,提出有机体的操作性行为是通过强化形成的,且强化对行为还起着  动机    的作用。
17.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等称为 基本需要有个叫什么代码的电影        ;而将心理需要称为 成长性需要         
18. 班杜拉认为,人除了通过直接学习获得直接经验外,更多的时候是通过对他人行为及其获得的积极强化结果的观察来获得 间接经验       
19. 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某一行为任务的实际能力的推测与主观评价是  自我效能       
20. 自我效能感是学生身体能力、技术水平与行为表现的一个 中介因素        ,学生的身体能力、技术水平与行为表现是否一致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21. 影响体育学习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言语劝说      情绪和生理状态       
22. 面临某种不确定性情境而产生的激活状态被称之为 好奇心     
23. 德西和瑞安认为,奖励作为一种外部事件可能具有 控制  信息    两种功能。
24. 促使学生从没有体育活动动机到形成活动动机的过程是 动机的培养      ,而将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动机充分调动起来的过程是 动机的激发     
25. 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是  成就动机     
26. 通过与学生的谈话、讨论,可使他们对与运动学习成就动机有关的自我行为产生  意识化       
27. 通过游戏、竞赛或其他相关活动安排,使学生认识到设置目标、采用实现目标的行为策略与成败的关系,以及成败对情感体验的影响,获得成功与失败经历的  体验化     
28. 通过对与成就动机有关的“运动目标”、“心理定向”、“成功标准”等概念的讲授与理解,使这些观念在学生头脑中  概念化       
29. 对学生多强调其运动学习和锻炼前后的比较,可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变“常模参照”为  自我参照         
30. 体育教师通过强调不同的教学目标(如,是竞争获胜、合作学习,还是个人提高)、反馈(如,是赞许获胜者、互动者,还是进步者)、制定成功标准(如,是战胜对手、小组成功,还是超越自我)等可以在教学中制造出竞争、  合作        个体化      的课堂教学气氛。
31. 一般来说,竞争可分为个体间、团体间和  自我竞争      三种形式。
32. 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利用师生尤其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促进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是  合作性学习       
33. 大多数的合作学习都是按小组形式进行的。每个小组4-6人,按照“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            ”的原则组成。
34. 将学生的测验成绩得分与他们以往测验的平均分相比,根据他们达到或超过先前成绩的程度来计算分数,这种计分方法叫做  提高分积分制           
35. 许多合作学习的方法都将小组间的竞争作为激励学生们在组内进行合作的手段,简而言之,就是 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36. 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某个学生”的形式进行的反馈,属于 社会性评价           
37. 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在成绩单上给某个同学画小红旗”的形式进行的反馈,属于    象征性评价       
38. 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根据学生的技术或能力表现给予分数”的形式进行的反馈,属于  客观性评价       
39. 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以排名次的方法给学生打分”的形式进行的反馈,属于    标准性评价       
40. 学生对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是  体育态度       
41. 凯恩经过研究,提出体育活动具有六种价值,即健康和健身、社会交往、感官刺激、美感体验、  情绪宣泄        磨练意志       
42. 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看他人的行为表现,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新经验的过程是体育态度的 观察学习        ;仿照别人的态度和行为举止采取行动,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榜样的一致是体育态度的  模仿       
43. 学生通过榜样行为的示范,直接学到积极的体育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体育态度的  直接模仿        学习。
44. 学生通过模仿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所展示的榜样来形成自己的体育态度和行为,是体育态度的  象征性模仿        学习。
45. 学生将各种榜样的体育态度和行为方式综合成全新的态度体系表现出来,是体育态度的  创造性模仿        学习。
46. 学生为避免惩罚或得到奖励,而从表面上接受社会、学校的规定、要求,听从体育教师的说教,在体育行为表现上与他人保持一致的过程,是体育态度转变的  服从阶段         
47. 学生逐渐自愿地接受他人的体育观点和体规范,使自己的体育态度与社会、学校和体育教师的要求逐步接近的过程,是体育态度转变的 认同阶段         
48. 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和接受他人的体育观点、信念,并把这些新的观点、信念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彻底转变了自己体育态度的过程,是体育态度转变的  内化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
1. 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是        。(
A.运动动机    B. 体育习惯    C. 运动兴趣    D. 体育态度
2. 运动动机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锻炼行为起着动力和        的作用。( D
A. 驱动      B. 引诱      C. 阻碍      D. 定向
3. 体育活动的愿望达到一定水平,推动采取学生行动,投入到体育活动之中。这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        功能。(
A. 发动      B. 选择      C. 强化      D. 维持
4. 学生的体育活动行为具有特定的内容,趋向一定的活动目标。这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        功能。(
A. 发动      B. 选择      C. 强化      D. 维持
5. 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努力程度、注意力水平、克服困难的决心大小等有所不同。这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        功能导致的。(
A. 发动      B. 选择      C. 强化      D. 维持
6.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持续的时间不等。这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        功能造成的。(
A. 发动      B. 选择      C. 强化      D. 维持
7. 为了获得刺激、产生眩晕、运动愉悦感觉和渲泄身心能量,满足个体的生理性需要,这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生物性动机    D.社会性动机
    8. 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这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 D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