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中的语用对等
摘要  众所周知,英汉翻译除了考虑字面意义的传达和对等外,还要结合英汉社会文化背景译出其字面意义背后的语境意义或者言外之力,以求实现翻译中的语用对等。这里我们就英汉翻译中如何实现原语与目标语之间言外之力的语用对等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语境;言外之力;语用对等
目前,就像翻译理论家许渊冲所说的那样,全世界有十多亿人在用中文,又有约十亿人在用英文,所以中文和英文是全世界用得最多的文字,中英互译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翻译(许渊冲,2005)。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处理中英互译首先要解决其理论问题。关于翻译理论,我国许多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例如,清代严复首先提出,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傅雷则提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等。翻译理论家奈达则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这里的对等概念不单是词汇的字面意义、语言结构、和语体上的统一,也包括语用意义上的对等。语用翻译应该使原作和译作在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个层面上达到等值效果或称为语用等值。这里的语用等值
概念实际上和钱钟书所倡导的翻译化境,以及傅雷的神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 语言结构与表达的语用对等翻译
奈达认为,语言之所以相同,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互不相同的形式,因此翻译中如要保存原作的内容,就必须改变表现形式。语用对等,则主要是指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在翻译中必须变通两种语言在词汇、社会文化内涵和表达结构上的字面意义上的对称性,实现翻译的语用等值。实际上,实现语用对等首先要做到语言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force)和话语蕴涵(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上的对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Austin1969)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语言不再是意义的简单思辨,而是行为活动的具体表现。根据这一理论,人们每说一句话都在实施一种言外行为,这句话所具有的言外之力体现了说话人的说话意图。在实际翻译中,英汉在表达同一种言外之力时往往采用不同的句型结构,例如表达请求这一意图时,英语大多情况下用‘will you…’, would/wouldnt you…’, can you…’, could you…’, why not/why dont … 等疑问句,通过试探、磋商等比较委婉的手段来表达请求。汉语中大多使用祈使句来表达请求,运用词汇诸如麻烦拜托或者加上语气助词像来减少祈使句中的命令、强加
的意味。例如,几个好朋友在聚餐,此时PeterMary英汉互译在线翻译说:Could you please pass me the sugar 这里肯定不能按字面意义理解为询问Mary 是否有能力做什么,而是表达了请求这样的言外之力。那么翻译成汉语时也就不能按照英语的疑问句式死译,翻译为请能你把糖递给我好吗?,而采用诸如麻烦把糖给我递过来吧这样的汉语表达,既避免了翻译腔,也准确传达了请求。同样的,在汉译英时也必须突破汉语的形式框架,运用地道的英语表达形式,以准确地传达原文的言外之力。例如,李先生,有件事想请你帮忙,就不能拘泥于汉语结构而直译为‘Mr Lee I have something to ask you for help’,而应该意识到汉语里表达请求方式的不同之处,把该请求译为‘Mr Lee could you do me a favor?’这样典型的英语表达结构。
、社会文化意义的语用对等翻译
现代语义学认为英语具有三种不同范畴的意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其中社会文化意义是比较灵活的语境含义,相同的词在不同的文化里则会有不同的含义。因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忠实通顺地再现原文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原文有关文化及其构成该文化的各种背景知识的了解。由于语用学研究的是语境中的意义,因此,我
们也必须在社会文化意义上英汉实现语际之间的语用对等。例如我们常见的一个词是‘good’,由于文化不同,当我们问别人对中国或者其他事物的感觉时,外国人常会礼貌地回答‘good’。实际上,这个词在不同的话语环境里由不同的人说出来,它表达的并非都是这样的意味。大多情况下,外国人用‘good’只是出于礼貌,所以我们不能想当然地把这个词译成不错很棒。如果他们真的觉得你做的很不错,他们会用‘excellent’,‘amazing’,‘great’,‘perfect’。所以外国人口中的‘good’大抵也就是还不坏,还凑合这样的意思。
社会习俗上,中国有一白遮三丑的说法,而西方人认为肤黝黑,或赤如古铜,是健美的表现,因此他们酷爱日光浴、海水浴,喜欢把皮肤晒得黑黑的。‘You look darker after the holidays’这句话在西方人看来是赞美,黝黑的皮肤显示了体魄健壮。所以“darker”译为更健康了就妙得其义。如果无视西方的风俗习惯,按字面直译,就成了你度假回来看起来黑得多了,这样就会让中国读者听起来很逆耳,觉得是贬损。再比如‘a white Christmas’照字面可以直译为白的圣诞节,但是其意义可能会让人觉得费解。实际上圣诞节是西方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同时由于他们热爱运动,特别是美国人尤其喜欢冬日高山滑雪。因此,圣诞来临时,一场大雪会让许多人兴奋地奔向银装素裹的滑雪场。那么有了这样的背景知
识,就可以将其译为银装素裹大雪纷飞的圣诞节,这样,‘white’的隐含意义也就跃然纸上。
三、 言外之力的语用对等翻译
为了实现语用等值,在英汉翻译中有时需要牺牲语言其他方面的对等,保证言外之力的再现。例如Searle认为,任何一句话都是命题和言外之力的结合体,任何话语都是通过表达一定的命题来最终表达话语的言外之力,例如,can you mind closing the window?这一命题实际上表达了说话人的请求行为,即可能因为天气冷或者其他原因而希望听话人去关窗户。当然有些表达本身就没有命题内容,如平时见面时的Hi,也不是像这样在电话交谈中的命题,只是表达了问候打招呼这样的言外之力;而‘Morning’也不是表达早晨这样的命题内容,而只是传达了问候这样的言外之力。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对待翻译中命题内容和言外之力不一致的情况,即在命题和言外之力的翻译不能同时兼顾时,要牺牲掉命题意义而保证言外之力上的对等,这是翻译中实现语用对等一个的重要原则。但并不是所有的言外之力都可以在翻译中忠实地再现,语用学研究中的间接言语行为就是其中的一个难题。我们知道,人们使用间接言语行为大多是为了传达特定的意图,也就是言外
之力。对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解除了语言知识外,更多地要依赖社会文化背景,依赖于说话双方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所共知的信息。而且大多时候人们是故意使用间接言语以示礼貌、幽默、戏虐、客气或者搪塞等,所以间接言语行为的言外之力显得更加的隐蔽和不确定。例如,下面这个对话:ADo you know the meaning of this word BDont you have a dictionary 这里的A的话语实际上是个请求,而B为了礼貌明显使用了间接言语来拒绝A的请求,这样翻译的时候我们只能保留原文的特,按照字面意义来译出汉语意义,让读者根据相关的语境知识来理解会话双方的言外之力。汉语中也有类似的例子,例如,招聘时一些单位尤其是公司总会问这样的问题:能告诉我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吗?,其实这里说话人直接的言外之力是询问,而间接的言外之力是期望受聘人说些称赞单位或公司的美言。但是在翻译中我们恐怕也只能处理成‘Could you tell me why you want to take this job?’,至于译文读者是否能理解其中的间接言外之力,也是翻译者能力不及的了。为了翻译出话语的隐含意义,也就是言外之力,有时我们必须依据语境,对翻译内容进行增译或补译。汉语译成英语时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比如几个朋友在KTV唱歌,其中的一个对另一个说,你唱了三个小时了,我们还得去吃饭。根据语境和双方的关系,这句话实际上是委婉的抱怨。翻译成英语时就必须加上像唱了这么久了,也该走了诸如此类的言外之
力,所以如果直译为‘you have sung for three hours and we have to go for dinner’可能只是译出说话人建议或者陈述事实这样的意思,里面的抱怨意味就失去了。所以不妨拟译为‘you have sung for three hours would we leave for dinner now?’这样用疑问的形式委婉地表达了说话人的言外之力。
、结语
总之,英汉翻译中为了实现语用对等,就必须考虑到原文和译文中社会文化因素的重要作用,在实现言外之力的基础上对英汉语言结构、表达形式上做出相应的改变。语用学研究中的许多理论诸如礼貌原则、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话语隐含等可以在英汉翻译中的语用对等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何自然,段开诚.汉英翻译中的语用对比研究[J].现代外语(3),1988.
[3]何兆熊等编.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谭载喜编著.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5]许渊冲.国际翻译学新探:自成一派的文学翻译理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6]赵桂华.翻译理论与技巧[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