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题库
1.1数据库系统概述
数据库技术经历三次演变: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早期的层次数据库系统与网状数据库系统的统称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系统统称
当前正在发展的热点是新型的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数据库系统,新型数据库系统大多建立在基本的数据库技术基础上
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关系系统具有使用简便等优点;
数据:计算机中用来描述事物特征的记录统称为数据。数据库存储的基本对象。不局限于数
字,还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
数据库:简称DB,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整体性,共享性
特征:
冗余度小
数据独立性高
易扩展
可为用户共享
3.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增、删、改、查
4.数据库系统
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用户等构成。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人工管理阶段
数据不能长期保存
只有程序概念,没有文件概念
数据面向应用
2.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可以长期保存
数据由文件系统管理
数据冗余、不一致、联系差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题3.数据库管理阶段
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的主要特征)
数据共享性高
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1.2数据模型
现实世界
信息世界:实体、实体集、属性、码
机器世界:字段、记录、文件、码
实体:客观存在的、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成为实体
实体集: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集的集合
属性:实体集有很多特性,每一个特性称为一个属性
码:唯一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成为码
字段:标记实体属性的命名单位,称为字段或数据项
记录:字段的有序集合
文件:同一类记录的汇集
码:唯一标识文件中每个记录的字段或字段集,称为记录的码
4.数据模型构成
数据结构:描述系统静态特性。数据对象的数据类型、内容、属性,以及数据对象之间的联系
数据操作: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主要操作分更新、检索两大类
完整性约束
5.常用的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实际是一个树形结构,以记录为结点,记录之间的联系为边的有向树;具有一
定的存取路径,仅允许自顶向下的单项查询;数据记录之间适合一对多,而多对多,多对一的情况下会出现较多的时间冗余;数据依赖性强;语义完整性差。
网状模型:(一种较为通用的模型)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个父节点;两个节点之间可以有两种或多种联系。查询方式:从网络中任意节点开始查询;沿着网络中路径沿着任意方向查询。
关系模型:把实体-联系模型中的实体、联系均用二维表表示特点:1.描述的一致性2.利用公共属性连接3.结构简单直观4.有严格的理论基础5.语言表达简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