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名家名作》·翻译
[摘 要] 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是享誉海峡两岸的名篇,《雅舍》是这本小品集的序言。雅舍其实十分简陋,梁实秋通过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语言表达,化“陋室”为“雅舍”,表现出梁实秋的豁达、从容、平和。对《雅舍》“雅”的特点——骈散句式翻译进行比较研究。目前《雅舍》有陈达遵和时昭瀛译本,从骈散句式出发,通过分析两译本运用的方法对骈散句式进行传达。
[关 键 词] 雅舍;骈散句式;翻译;对比
梁实秋《雅舍》骈散句翻译比较研究
郑一凡
一、引言
此房屋虽名“雅舍”,但从作者的描述来看,实为“陋室”。房屋结构简陋而风雨难避;位置偏僻荒凉而出行不便;此外还门窗不严,老鼠肆虐,蚊子猖獗。阅读过程中,读者更多感受到的是“雅舍”并非陋室。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梁实秋《雅舍》的骈散句式巧妙运用是其一大亮点,化“陋”为“雅”,表现了梁实秋的超脱自然。《雅舍》已有陈达遵和时昭瀛两种译本,本文将对骈散句式翻译进行对比,分析《雅舍》中骈散句式的翻译。
二、骈散句翻译难点
中文的句式根据结构的工整程度分为骈句(整句)和散句。“整句指一组结构相似、长短相近的句子;散句则指一组结构参差错落、句式交替使用的句子”。骈句结构相似的具体表现是:相同的句式和句法结构,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对偏正、复句对复句,比如《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骈句长短相近的具体表现是:上下两句字数基本相近。上下两句字数相等称工整骈句,比如《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上下两句字数不完全相等而是相近,称为不工整骈句,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一)《雅舍》骈句翻译难点
《雅舍》这篇文章中,梁实秋善用骈句。“英语……适合于使用字母文字体系;……采用强制的空格手段把
词一个个隔开。汉语的情况正相反,……比较适合以一个个孤立的音节为单位的文字,……为了分化同音字,就不得不采用汉字的形式。”由此可以看出,翻译时很难做到像汉语原文一样工整,使译文音节与汉语原文相同;又因骈偶蕴含文化等信息,翻译时这些信息的传达会造成原句工整丢失。综上,骈句长短相近难以复现是翻译难点之一。
此外,“英语……先出主语和定式动词,建立起句子的基本框架,……结构弄清楚了,句子的意义才清楚,其过程是‘结构—语义’;而汉语……要切分只有从语义着手,把句子拆成一个个片段,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句子结构是语义分析的结果,其过程是‘语义—结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很有可能通过语义切分原文信息,再按照英语句式结构或习惯性重新整理,因此骈句结构相似难以复现是翻译的又一个难点。
(二)散句翻译难点
范仲英说:“一般说来,英语长句较多,而且结构比较复杂,往往从句里含从句,短语中又有短语。宛如一棵大树,有树干,有枝杈,有树叶。”“与此相反,汉语句子一般简短明快,很少有长句。即便是较长的句子,也不像英语那样盘根错节。恰似一根春竹,一节之后又生一节,中间掐断无伤大雅。”根据范仲英的说法,中文句子较为灵活,每句话中各部分能独立表达含义;英文句子结构复杂,如果去掉某个成分,可能会削弱信息表达或是影响某个重要信息传达。
123
散句灵活且各部分能独立表达含义,整句话通过意合达到“形散神不散”的效果。汉语重意合,重意念连贯,通过各部分关系连接句子,少用关系词和连词;英语重形合,重形式连接,常用关系词和连词。因此,汉英逻辑关系表现形式不同是散句翻译的难点之一。
三、《雅舍》两译本骈散句翻译处理比较
(一)骈句的处理
原文:……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
陈译:Since it has windows but no glass panes, it is as open as a pavilion to the winds. Since the tile roof has quite a few leaks, the cottage transforms itself into a sort of clepsydra on a rainy day with water dripping continuously.
时译:...for the cottage,though equipped with the necessary space for windows, boasts no window panes. When there is a stiff breeze, my cottage assumes the airiness of a pavilion. Light filters through cracks left between tiles on the roof, giving the cottage a sieve-like atmosphere.
此例中,梁实秋写房屋结构简陋而不蔽风雨,“有无……,则……”和“若”“如”前后重复,长度相近,结构相似。骈句的运用中穿插着比喻的修辞:有风时的雅舍比作凉亭,有雨时的雅舍比作滴漏。本质上是刮风进风,下雨漏雨的房子而已,但骈句运用先是带来整齐和音韵的雅;修辞的运用,凉亭让人联想到雅致的房屋构造,滴漏让人联想到雨滴的清脆和节奏,在声形上带来了雅的感受,同时表现出梁实秋超脱豁达的雅。
陈译采取直译法,凉亭的比喻用as...as...引导,将没窗户的雅舍直接比作凉亭(as open as a pavilion),open一词,直观上给读者房屋四面大开的感觉,只是像凉亭四面开放,更多感受到简陋,失去了一点雅致。滴漏的比喻用描述,将雅舍直接比作滴漏(a sort of clepsydra)较为准确,后面with water dripping continuously中continuously也将原文雨声滴答不停,梁实秋的无奈传达出来,但也是因为直译,后半句翻译更长,句子长度相近没有很完美地达到。
陈译骈句运用的翻译技巧有:(1)重复法。用两个sinc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重复,达到原文中骈句运用的效果,也是先说原因后说结果,达到了结构相近的效果。(2)增词法。中文原文省略了主语,陈译按照英文表达习惯加上主语it和the tile roof,使句子更清楚。(3)句子成分转译法。“风来则洞若凉亭”应是风做主语,陈译将雅舍作为主语,将风放在to the wind这个状语成分中。
时译采取意译法,并没有按照原文的骈句进行翻译,而且对原文内容加以美化。翻译凉亭的比喻并不是将雅舍直接比作凉亭,而是将有风时雅舍的氛围比作凉亭四面透风的氛围(airiness of a pavilion);翻译滴漏的比喻,并没有直接将雅舍比作滴漏,而是将光线穿过瓦隙带来的氛围比作光线像过筛子一样的氛围(a sieve-like atmosphere)。时译注重的是梁实秋描写雅舍时,营造出的“雅舍虽漏,爱其个性”的感觉,因此用airiness和atmosphere进行比喻的翻译。时译失去了原文骈句的工整,用透光美化了漏雨,但营造出雅的氛围。
时译骈句采取的技巧有:(1)拆分法。“因为有窗而无玻璃”是省略了主语雅舍的原因状语,解释“风来则洞若凉亭”,但时译将“有窗而无玻璃”放在前面一句,而“风来则洞若凉亭”另起一句,虽没有达到原文的骈偶效果,但前后字数相近,略为工整。(2)句子成分转译法。时译将漏雨译成光线的渗透,原句的原因状语翻译成方式状语套地点状语(cracks left between tiles on the roof)。整体上更好地传达了雅舍的意境,翻译习惯偏向英文的散行句。
(二)散句的处理
原文: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林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
陈译:When the moon is high in the sky,its light will filter through the foliage of the two pear trees in front of my cottage,creating bizarre patterns on the ground, and the whole place will acquire a kind of serene beauty that is nonpareil.
时译:When the moon rises high, its light will filter through the foliage of the two pear trees in the yard. With the absolute silence almost shouting at you and the spotted ground under the trees staring at you,the atmosphere appears angelic.
124《名家名作》·翻译
此句是六言到九言不等的散句,描写月光穿林过叶、银光遍布、光影斑斓的月夜美景,营造了幽静美好的氛围。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covert coherence),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神统形。这句话除了用一个连词“等到”之外,没有再用其他连词,比如“(因为)清光从林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就把因果关系隐含了。梁实秋情趣高雅,虽然房屋条件不尽如人意,但他也不抱怨,而是善于发现雅舍的优点,地势高而便于赏月。此句便描述了雅舍便于欣赏月夜美景的雅以及梁实秋情趣的高雅。
汉译英时,往往要先分析句子的功能、意义,才能确定句子的结构、形式。陈译和时译在处理逻辑关系时,都对原文内部的逻辑关系进行整合划分,下面进行比较分析。
陈译结构划分为:先将原句划分为月亮(the moon)和地上(the whole place)两个主语,用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描写月亮,用and表示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另起一句描写地面,因为月亮的光,地上阴影斑斓。在之后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中,又用现在分词作状语表示原因,将“(因为)清光……,地上……”这层含义表示出来。因此陈译结构划分清晰,各个关系得以体现。内容上的翻译:“月升中天”翻译时用is作为动词,但is 表示事物状态,因此不能体现出“升”的动态;“……从林间筛洒而下”翻译时用filter through作动词,表达了“筛洒”的感觉;“尤为幽绝”译为a kind of serene beauty that is nonpareil,将非比寻常的宁静美、宁静高雅的意境传达出来。
时译结构划分为:现将原句划分为描写月亮(the moon)的时间状语从句和氛围(atmosphere)做主语的短句,其中短句用with引导短语做状语进行因果关系的阐述。在划分上弱化了“(因为)清光从林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这一层因果关系,主要凸显了“因为月光和环境的宁静,所以环境幽绝”这一层关系。
相比之下陈译更贴近原文结构。内容上,时译的“月升中天”用rise作动词,将“升”的动态感体现出来;“……从林间筛洒而下”这一部分与陈译相同,不再赘述;“尤为幽绝”翻译别出心裁,With the absolute silence almost shouting at you and the spotted ground under the trees staring at you, the atmosphere appears angelic.翻译中shouting at, staring at和最后的形容词angelic用拟人的手法,将静景的描写动态化,拟人之后更为亲昵。但笔者认为,梁实秋想传达的是月夜美景、自我的高雅与超然, staring at给读者“作者见景心里无奈,住在这样的房子里自嘲,于是景才会大声吼叫凝视自己”的感觉,“雅”的传达上弱了不少。
四、总结
本文通过赏析梁秋实《雅舍》原文“雅”的特点之一骈散句式,以及对比分析陈达遵和时昭瀛译本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传达原文的雅:陈译采取直译,较为重视雅舍描述;时译采取意译,较为重视雅舍意境,陈、时灵活运用翻译技巧。比较发现,文中所选骈句例句,陈的直译和采取的翻译技巧虽复
现了原文结构,译文清晰,但雅的复现略有丢失;时的意译和采取的翻译技巧虽丢失了原文的结构和工整,但意境传达较好,这一例句时译更佳。文中所选散句例句,陈译划分更好地体现了原文的逻辑关系;时译追求意境,逻辑关系的重组改变弱化了原文的逻辑关系,陈译更佳。因此,对于骈句翻译,可以采用重复法复现骈句结构,透彻理解意境传达,避免停留在字面上。对于散句翻译,要透彻理解原文的逻辑关系,翻译时注意逻辑划分,并分清不同逻辑的主次关系。
参考文献:
[1] 陈宏薇,李亚丹,陈浪,等.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 范仲英. 实用翻译教程[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3] 蒋哲杰. 《文心雕龙》骈句的英译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9.
[4]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5] 梁实秋. 雅舍小品[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40.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