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汉字
5.1复习笔记
一、汉字的产生
1.文字
(1)文字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它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2)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是先有语言而后才有文字,这是因为口头的语言已经无法满足人们交往和记事的需要,于是产生了一种信息符号体系,用以记录口头语言的内容。
(3)文字的产生标志着社会文明有了划时代的进步,标志着人的思想、感情、意志可以累积成为精神财富。文字的演变发展规律是从形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复杂到简单。
2.汉字的产生
(1)八卦演变
汉字是由伏羲发明的,因为伏羲发明了八卦,而文字是从八卦演变来的;
(2)结绳记事
汉字起源于结绳记事,而据说结绳记事是从神农氏开始的,因此汉字最早是由神农创造的;
(3)仓颉造字
汉字的创造者为黄帝的史官仓颉。
3.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最早应当是原始社会的图画和象形符号。
二、现存最早的汉字
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金文。
1.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由清朝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等首先发现,出土地点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到1910年,著名学者罗振玉肯定了安阳小屯村为商代故都——殷墟,此后这些甲骨文即称为“殷墟甲骨文”,定为“商代甲骨文”。
2.金文
甲骨文之后便是金文,又称“钟鼎文”,是商周时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其中以周代金文为多。
三、石鼓文
1.汉字的演变
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篆书,由篆书到隶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行书和楷书。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小篆现在还比较多见,大篆则仅以石鼓文为代表。由于其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曾被当作中国最早的文字。
2.石鼓文
石鼓文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上刻的都是四言诗,每面鼓上一首,共十首,内容为歌颂国君田猎事迹。其字体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在汉字发展史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四、汉字的结构——六书
1.《史籀篇》
人们对汉字的研究,早在先秦时代就开始了。《史籀篇》就是那时的研究成果,可惜已经失传。
2.秦代三书
秦代,有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等。
3.汉代“小学”
汉代,将三书合一,仍称《仓颉篇》。此外,又有史游的《急就篇》。这些著作主要是给儿童识字用的,因而统称为“小学”。
4.《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系统分析了汉字的六种结构,学术上称为“六书”。“六书”一词,最早见于《
周礼》。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明确指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为“六书”,是“造字之本”。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次序、名称与班固等人又有所不同,后世文字学家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1)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思是依照物体的轮廓,用弯曲的线条,画出那个物体的形状来,这就是象形字。
(2)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意思是看一下就可以知道它代表什么,但要仔细观察以后才能明白它的意义。
(3)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僞,”武、信是也。”意思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并在
一起,并把它们的字义合起来,就出现一个新义的指向。这里的“谊”同“义”,“指丰为”即“指向”。因此,会意字多为合体字。
(4)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意思是“江、河”属水一类的事物,所以用“水”作为形旁,而取“工、可”作为声旁,两者相合而成形声字。这类字在结构上有六种: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内形
外声、外形内声。
(5)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意思是建立同一类的字有统一的部首,如果字义相同,则可互相注释。
(6)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意思是词语中没有这个字,但也不用新的字,而是借用现成的字去表示。这一类字,现多为代词或虚词。
五、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
1.汉字与中国人精神密切相关
汉字由图画和符号文字发展成今天独具特的方块字,它是跟中国人重实际、多想象、包容万物的那种实用理性思维和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精神密切相关的。
2.汉字的构成
从汉字的构成来看,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只是用字法而已。在四种造字法中,象形字是最基本的。
3.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
汉字结构体现了写实主义精神、人体本位精神、原始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映。
六、汉字的改革与汉字现代化
1.汉字改革
(1)由于汉字的形体太繁,学识不易,从清末以来即有许多热心的学者探索改革方案,如采用简笔,采用拉丁字母,采用数码式符号等。
(2)“五四”运动后,有学者大力主张汉字拉丁化,钱玄同曾提出汉字改革分作两步走:第一步采用注音字母;第二步采用罗马字母。后来,有人还制定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把汉字拉丁化付诸实施。
(3)要把独具中国文化特的汉字改成拼音文字,并不是可行的,也不是可取的。历史证明,汉字对中国数千年的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汉字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推动文字改革,曾设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即今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随后即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汉字简化方案》、《简化字总表》,研究和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
5.2课后习题详解
1.汉字的产生与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1)汉字的产生
①汉字是由伏羲发明的,因为伏羲发明了八卦,而文字是从八卦演变来的;
②汉字起源于结绳记事,而据说结绳记事是从神农氏开始的,因此汉字最早是由神农创造的;
③汉字的创造者为黄帝的史官仓颉。
这些说法表明了汉字的起源最早应该是原始社会的图画和象形符号;它的产生是由于当时交流和传递信息的需要。
(2)汉字的发展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篆书,由篆书到隶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行书和楷书。这说明汉字的演变发展是跟中国人重实际、多想象、包容万物的实用理性思维和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精神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深刻烙印这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汉字与中国人重实际、多想象、包容万物的实用理性思维和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精神有着密切联系。
100种不同的字体
2.汉字的六书是怎样确定的?它能反映汉字构成的特点吗?
答:(1)汉字六书的确定
①对汉字的研究,早在先秦时代便已开始,《史籀篇》就是那时的研究成果,可惜已经失传。
②秦代,有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等。
③汉代,将三书合一,仍称《仓颉篇》。此外,又有史游的《急就篇》。这些著作主要是给儿童识字用的,因而统称为“小学”。
④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系统分析了汉字的六种结构,学术上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2)六书能反映汉字构成的特点
①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思是依照物体的轮廓,用弯曲的线条,画出那个物体的形状来,这就是象形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