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的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计划时间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
一、新课导入4分钟活动1:某同学参加了学校的体检,体检医生告诉他体重超重,
需要加强运动。他了解到,运动时心率如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对增强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都有很好的效果;超出范
围,对身体反而会有损伤。
最适宜运动心率=(220-年龄-安静心率)×(60%~80%)+安静
心率
该同学今年16岁,安静心率为71,你能帮他计算最适宜的运
动心率吗?请将流程图补充完整。
怎样在程序设计语言中实现最适宜运动心率计算?带着这个
疑问我们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思考
补全
流程图
回答
教学PPT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27—30页,划出黑板上重要知识点。(5
分钟)
Python语言简介
Python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解释型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发明于1989年。目前,Python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程序设计
语言之一,它具有简单、免费、开源和移植性的特点。Python
语言在网站开发、游戏开发、智能硬件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Python有两种运行方式,第一种是交互式,另一种是脚
本式。
简单的命令交互式界面,都是一行行输入,一行行输出结
果,输入一行代码立刻返回结果
教师演示 >>>7%2
学生自学课
本27—30页
技术导航整站源码内容
(5分钟)
板书
要点
教学PPT
计划时间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
二、探究新知15分钟
>>>1
>>>256*256
>>>65536
缺点:无法永久保存代码
脚本式运行,首先我们需要在文件中写入代码,这是代码
需要完整符合的python语法,否则会进行报错。jquery数组添加元素
优点:以文件的方式.py把代码永久保存了下来
如:最强大脑程序(图)
要想在Python中实现计算,必须遵循该语言的语法规则。
(一)常量和变量
知识点1:常量类比数学中常数概念
变量程序运行过程中值允许改变的量low/high
知识点2:变量的命名规则
(二)变量初始化及赋值
python教材下载
老师提问:n=n+1的意义?
web应用系统知识点1:运算符与表达式
表达式由一个或者多个操作数通过运算符组合而成。例如
观看
教师
演示
练习分辨合
法、非法变量
编程是学些什么东西通俗的说法生:先计算赋
值号右边的
表达式,也就
是计算“n+1”
的值,然后把
这个值“赋”
赋给左边的
变量“n”。
计划时间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类型转换成另一种类型。
float():根据一个字符串或整数创建一个新的浮点数。
int():根据一个字符串或浮点数创建一个新的整数。
str():根据一个数创建一个新的字符串。
三、举一反三15分钟练习:在程序运行时输入任一学生年龄和安静心率,计算最适
宜运动心率
①补全流程图
②编写程序代码,调试运行程序
总结:各个步骤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一步一步进行,该程序
就是顺序结构
微量元素包括
学生
上机操作
相邻同学探
讨、讨论
参考教师提
供答案
教学PPT
四、教师
总结
4分钟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介绍了Python中的常量、变量、数据类型的定义、运算符与表达式、常用的顺序
结构语句;通过紧密联系计算最适宜的运动心率的例子,体验了编程计算的完整过程: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程序,保存程序文件。
同学们,健康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高中生活紧张而充实,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做些安全的有氧运动,增强体质,磨炼意志。
学情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教科版高一年级《数据与运算》第二章第二节第一小节,紧密联系计算最适宜的运动心率的例子,教材介绍了Python中的常量、变量、数据类型的定义、运算符与表达式、常用的顺序结构语句;提供了参考算法和需要补充完善的流程图,并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了编程计算的完整过程: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程序,保存程序文件。
顺序结构的实现语句的格式和功能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节主要是让学生理解顺序结构的基本思想,在后续章节中还将不断用到这种结构,学生可逐渐掌握。
(二)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高一的学生有广阔的视野,强烈的求知欲,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周边的影响,对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充满好奇心。他们初次接触编程,学习程序设计有畏难情绪,如何通过起始教学,引起学生学习Python语言的兴趣?是执教教师应该考虑到的问题。
本节课紧密联系计算最适宜的运动心率的例子,学生掌握了Python中的常量、变量、数据类型的定义、运算符与表达式、常用的顺序结构语句;学生进一步体验了编程计算的完整过程: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程序,保存程序文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