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一个社会组织,在保证自身内部教学、管理、服务等几个方面有效协调的同时,必须确保培养出和谐的职业人才。所谓和谐的职业人,是德才兼备,是做人与做事的统一,是能力与素质的统一[1]。面对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尤其突出了对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要求。素质是培养能力的基础,能力是内在素质的外在体现,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是
势在所趋,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途径,重视学生职业素质教育。
一、职业素质的内涵
职业素质是指人们从事相应的工作所具备的个性心理品质,是从事专门工作的人自身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具体表现为职业道德、职业文化、职业技能、职业心理等。职业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即职业要求的思想和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首要方面,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培养敬业精
新形势下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考
黄雪飞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554300
神,增强服务观念;强化纪律意识,树立敬业思想;倡导诚实守信,全心奉献社会[2]。职业道德是为维护广大服务对象和从业者的利益而创造的职业行为规范,是每一个从业者应当遵守的。“立身先立德,做事先做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区分善恶,以德正身,以已正人,
正确对待社会不良道德意识和不良行风,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我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技立身,服务新农村”的办学理念,构建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代表的先进文化教育;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爱党爱国、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唯实创新的长征精神为代表的红文化教育;以敦厚朴实、吃苦耐劳的品质为代表的黔东文化教育;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代表的职业文化教育的“五元文化”立德树人教育体系,形成“五元一体”深度融合的高职德育人才培养新型模式。
学校要针对学生不同年龄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爱国主义、团结合作、敬业奋斗精神的思想教育。对于高职生来说,职业道德教育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职业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把实现个人价值融入为社会为人类作贡献中去。
三、职业文化教育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进步具有一种方向明确的引导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是学校培育高职人才职业精神的重要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加强职业素质教学的基础。
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问题是缺乏“职业”特。高职教育是定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即为社会尤其是企业培养一线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职业院校的学生为了适应社
会需求,依靠的是有一技之长的职业
技能能力。学生一入学就基本上确定了职业方向,建立了与未来职业岗位的紧密联系,所以校园文化必须引入职业文化,在校园文化的培育上突出职业特征,实施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将优秀的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家精神引入到校园中来,使之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文化素质是培植职业素质的保证,学以致用是职业教育的目标,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中各专业应根据不同行业的要求,从各自的具体情况出发,出适合于自身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建立起自己的目标,建立具有专业特的“专业文化”,有针对性地、讲求实效地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这样在贴近企业的校园文化活动中, 才能拓展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四、职业能力培养
职业能力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主体自身的实践锻炼而形成的。职业能力要素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即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解决的能力,还包括与人交流、沟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甚至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等社会基本技能。高职学生不仅要具备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的能力,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社会能力,才能胜任所从事的岗位。
专业技术能力,主要包括从事专业对口职业的技术能力、技术水平,把握运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转换岗位或职业的能力。高职教育的突出特征,就是毕业生必须能够直接从事对口职业,显然,职业能力是他们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也是他们走向社会的第一块基石和看家本领。这就要求学生毕业时,在具备较扎实知识底蕴的基础上,具有熟练的动手操作技能。
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即现代社会基本能力。应对高职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应以引导、规范、全方位的教育为原则,要贯穿于从入学教育到毕业
趣,消除学生对这门课的恐惧感。
汇编语言清华大学出版社3.3改革常规的教学次序
大多高校汇编语言教学通常是选用沈美明、温冬婵编写的《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作为教材,完全按照该书章节顺序来教学,先讲完所有指令和伪指令,才讲解程序设计。其实,这有很大弊端,所有的指令一下子压给学生,学生很难全面记忆,容易混淆,且指令在缺乏实际应用实践的支撑下,越发显得枯燥乏味,对此应适当地调整教学次序,把指令分散到后续章节中进行讲解。建议把这本书作为参考书或工具书来使用,而选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由王爽编写的《汇编语言》作为教材,该书打破了传统教材按照静态的知识结构对内容进行组织,在其中构造了一个贯穿始终的学习线索,线索上而每一个节点的信息量或难度,又只比前面的多上一点,让学习者在每一步的学习中都会有一种有的放矢的感觉,真正循序渐进地深入地学习汇编语言。
3.4改变单一的教学手段
汇编语言的教学不能单纯使用多媒体或黑板来进行授课,应两者相结合。使用黑板授课,学生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对一些类比或需要转换思想的内容,用板书更容易使学生的思路与教师的教学步调相一致;而对于教材中的一些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通过CAI课件来组织教学,生动形象,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5改进实验环节3.5.1增加实验学时
实验学时的分配上应本着“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践生于理论”的原则,提高实践教学学时。除了课程内规
定的实验学时外,还可构建开放式实验环境,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反复实践,从而加深对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课余实践作为正常实践的必要补充,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增加了实践锻炼机会,提高了实践创造能力。
3.5.2提高实验教学酬劳
对实验课程的重视与否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实验教学的报酬。如果实验课时酬劳低于理论课时酬劳,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教师上实验课的积极性,就会在规定的课程时数中尽量减少实验课,或者上实验课时对学生的实验辅导不到位,甚至敷衍了事。
3.5.3改革实验方法
摒弃传统的DOS环境,采用以Windows为平台的汇编语言集成编辑调试环境MasmEditor软件,使用该软件可以在Windows环境中完成汇编源程序的编
以高考失利的心态走进校园的,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差、自卑、前途无望、缺乏职业
意识等问题[4]
。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一样,他们承载着社会、家长较高的期望值,自身成才的欲望又非常强烈,而自身心理发展又尚未完全成熟、稳定,因此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自觉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成为高技能、高素质的和谐职业人,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从学校人→单位人→社会人→职业人的角转变。
作为高职院校,更应加强职业指导,从学生一入校开始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正确认识社会,客观评价自己,掌握求职创业必备的技能,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所需求的人才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职业素质教育,把职业素质教育融入日常的专业教学中去,只有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才能使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成为优秀的和谐发展的职业人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