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
1.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方法是时域法、变分法和根轨迹法。
2.系统的稳定性是系统的固有特性,它与扰动的形式无关,只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结构参数。
3.拉式变换它可把差分方程化为容易求解的代数方程来处理。
4.惯性滤波能有效地去除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波动或因采样器的不稳定造成的误码等脉冲性干扰。
5.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不能直接反应系统初始阶段的快慢过程
6.编码器(Encoder)是将信号(如比特流)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
7.在电机的启动、保护与停止控制系统中,断路器,熔断器,接触器选择容量大于或等于电机额定电流即可,一般选取在大一个等级来配置。
8.一个用n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就有n个独立变,当这n个独立变量的时间响应都获取后,系统的运动
状态也就被揭示了。
9.比例环节的作用:能迅速反映偏差,从而减小偏差,但不能消除静差。
10.内部继电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均不能直接控制外部负载,只能作中间结果供PLC内部使用。
11.采用位置式算法时,即使计算机发生故障,执行器仍能保持在原位,不会对生产造成恶劣影响。
12.双线性变换后的阶次不变,且分子、分母具有相同的阶次。
13.微分环节对于信号无变化或变化缓慢的系统不起作用。
中国在线编程14.对系统各部分的运动机理进行分析,利用物理规律、化学规律等建立数学模型(或称白箱建模、机理建模法)。
15.最小二乘法可用于离线估计和在线估计。
16.将原模拟调节器Dac(s) 直接离散化得到D(z),设频率特性完全等效,即Dac (jw) = D(e jwT),则计算机控制系统比原连续系统性能差。
17.若连续信号最高频率为ωm, 而采样频率ωs ≤2ωm 则采样后派生出的高频频谱和基本频谱不会重叠。
18.向前差分法且有串联性(与采样开关无关),应用方便。
19.向后差分法,如果D(s)稳定,D(z)一定稳定。
20.向后差分法比向前差分法更具使用价值,在工业控制中常有应用。
21.D(s)稳定,双线性变换所得D(z)一定稳定。
22.PID控制器是一种线性控制器。
23.PID控制器的输出是由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三项组成,所起的控制作用相互独立。
24.在过程的启动、结束或大幅度增减设定值时,短时间内系统输出有很大的偏差,会造成PID 运算的积分饱和现象。
25.当偏差e(k)变化较大时,微分作用项ud将很大,容易导致输出饱和,即微分饱和。
26.稳态误差与采样周期T 无关。
27.控制通道K0(放大系数)反映的是被控对象以初始工作点为基准的被控变量与操纵变量在过渡过程结束时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28.对同一系统,K0随着工作点的不同而不同。
29.在相同的负荷下,K0将随工作点的增大而增大。
30.K0的值越大,表示对应它的操纵控制变量的控制作用显著。
31.扰动通道放大系数Kf反映的是被控对象在操纵量q(t)不变的情况下,被控变量与扰动量在过渡过程结束时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32.在相同的Δf 作用下,Kf 越大,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的程度越小。
33.被控对象的时间常数T0大,一般而言,这种被控对象比较稳定,容易控制。
34.如果扰动通道存在纯滞后,相当于将扰动作用推延一段纯滞后时间后才进入系统。
35.最小二乘是一种最基本的辨识方法,可以用于线性系统但不能用于非线性系统。
36.在这种辨识方法中,首先给出模型类型,在该类型下确定系统模型的最优参数。
37.针对RC电路时间常数T 表征了阻容电路充电过程的快慢,T越大,充电时间越短。
38.通常情况下PLC同一标号输出变量可以重复使用。
39.CPU是PLC 的核心部件,主要用来运行用户程序、监控输入/输出接口状态以及进行逻辑判断和数据处理。
40.PLC用扫描的方式是读取输入装置的状态或数据。
41.在程序编辑、上下载等处理过程中,CPU可以处于RUN状态。
42.把开关切换到TERM(暂态),可以使用编程软件设置工作方式。在程序中用指令改变CPU 的工作方式。
43.在程序中插入一个STOP指令,CPU可由RUN方式进入STOP工作方式。
44.L+和M端子分别是模块提供24V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它可以作为输入电路的电源,但不能作为外部传感器、开关的电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