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6课时)
    全国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对句子的考查要求之一是:“辨析并修改病句。”所谓病句,是指句子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或修辞不当,或不合事理逻辑等的句子。病句种类繁多,《考试大纲》规定考查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
逻辑”。其中前四种语病属语法毛病,表意不明属修辞毛病,不合逻辑属逻辑毛病。这项考试能力层级为D级——“表达应用”。
    辨析病句,是指对病句的辨别与认识,它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是修改病句的基础。修改病句,是就语病的动手修改而言的,它是语言表达较高的能力要求。
  一、“辨析病句”指要
   辨析病句,首先要明确语病的类别。记住《考试大纲》中指出的六种病句类型及其基本特点,适当记忆一些典型语病例句,是十分必要的。解题时可进行“对号入座”,举一反三,从而准病因,作出判断。
其次,要掌握病句辨析的方法。
   1、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过程中,从对语言的感性认识上察觉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到病之所在。用这种办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胆大就是要敢于大胆地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语病的耐心,二者相辅而行。
  2、句意分析法
  (1)看句意是否明确。一般地,一句话只能有一种理解,即一句话表达惟一的一个意思。如果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是歧义句,就犯了句意不明的毛病。
    (2)看前后句意思是否合事理。例如: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很显然,“伪劣产品”是不会有人仿造的。那些不法之徒是要通过伪造“名牌产品”来赚钱。这句话不合事理。
   3、主干枝叶梳理法
   综观全局,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的主干是
否有搭配不当的错误;再清理句子的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
   4、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语病,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另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
   5、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不好从语法上出毛病,这时要从事理上对其进行分析,主要看其是否违反事理。进行逻辑分析,要注意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对句子进行分析。
    6、关联词语检验法。
    关联词的特点较普遍是成对出现的,如果上下文的关联词出现了问题,句子也会是病句。此法主要是用来检查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存在问题。如“不管我在那里有了职业,却是被资本家雇佣的”,上下句不存在条件关系,而应改为“尽管”表示转折关系。
    7、标志搜索法
    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标志性,其语病往往就出现在那有标志的部位,如有多个否定词的句子,往往出现否定不当的错误;有“能否”、“是否”等词语的句子,往往出现一面与两面不对应的错误;介词结构在句首的句子,往往出现介词结构掩盖主语的错误,等等。做题时,可根据这些特点,顺藤摸瓜,准确地到病症所在。
    8、“对号入座法”
    熟知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辨析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六种病句类型及其基本特点,适当记忆一些典型语病的例句,解题时进行比较排除,从而到病因,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修改病句指要
    修改病句必须明确修改病句的原则,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1、修改的原则
  修改时既要改正句子的错误,又要充分体现句子的原意,而且还要尽量保留原句的基本结构和词语。揣摩、恢复造句原意,“多就少改”——这是修改病句的原则。切忌改变句子的原意。能调整语序的就不能增删;改一处能解决问题,就决不能改两处。
   2、修改的步骤、方法
   (1)审明要求。  根据题目要求,有的要修改使用不恰当的句子,有的要修改语法上有毛病的句子,有的要删除多余的词句等,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通观全段,联系上下句,出“病点”进行修改。
    (2)辨清类型。  运用“辨析病句”的分析方法,对语段进行“细致阅读”,分清语病类型,确定病因,再作相应的修改。
    (3)方法对症。  确定病处后,便着手修改。修改的方法主要有:①删:删去多余的内容,主要用于成分多余、重复、啰嗦、自相矛盾等类型的病句。②换:主要用于搭配不当、用词不妥当、错误等类病句。③增:主要用于成分残缺等类病句。④调:主要用于语序不当等类病句。
一、“语序不当”病句分类例析及备考提示
1、定语和中心词次序不当
    例①:由于纺织工厂努力提高生产质量,我国棉布的出口深受各国顾客的欢迎。
    析:“棉布的出口”与“深受……欢迎”不搭配,实际上“深受…欢迎”是“出口的棉布”,定语和中心词位置颠倒。“棉布的出口”应改为“出口的棉布”。
    例②:近年来,龙口市各行政村以南山精神为动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励精图治、辛勤耕作,描绘着家园未来美好的远景。(2006年高考山东卷)
    析:此句语病有二:一是语序不当.“家园未来美好的远景”应为“未来家园的美好远景”;二是不合逻辑,“描绘着”是进行时态,而“未来美好的远景”则是将来时态,两者不能混用。
    2、把定语误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①: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析:“无比的”本是“热情”的定语,误放在“进行”前的状语位置,故应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并删除“的”。
    例②:“2006年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世界园艺博览会历届占地面积最大、活动最丰富、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2006年高考辽宁卷)
    析:“历届”语序不当。应为“是历届世界园艺博览会占地面积……”。
    3、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顺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问、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如:
我们学校的(表领属)一位(数量)有3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语文(名词)女(名词)教师退休了。
    如果不按这个顺序排列就是语序不当,渎起来就别扭。
    例: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2005年高考江西卷)
    析:“好多种”不能修饰“当年”,应移至“东西”前;“当年”一词应置于”周恩来”之后。另,“东西”一词显得不够庄重,改为“物品”要妥当些。
    4、状语和中心词次序不当
    例①: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析:“将来”应移至“成为”之前作状语。
    例②: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2004年高考湖南卷)
    析:语序不当.“摄影家的……倾注于笔下”这句中的“没有”应调到“把”前面。改为“没有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
    5、把状语误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析: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的”。
    6、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多项状语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表范围或频率的副词⑤表情态的形容词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如:
基本的增删改查语句
那位失主为表谢意(表目的),昨天(表时间)在电视台(处所)又(副词)诚挚地(表情态形容词)为他(表对象)点了一首歌。
    如果不按这个顺序排,就会使句子结构混乱。
    例: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析:应改为: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目的),许多同学近几天(时间)在阅览室里(处所)如饥似渴地(情态)阅读着。
7、主客体次序不当
例:勒萨日在过去对中国读者是比较生疏的。
析:“中国读者”与“勒萨日”应对换位置,主客体关系才恰当。
  8、谓语次序不当
  例: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析:应先“听取”后“讨论”,才符合逻辑顺序。
    9、主语次序不当
    例: 学生、领导和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析:主语的次序不当,应改为“领导、老师和学生”或“学生、老师和领导”。
    10、并列成分前后照应不周
    例: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2006年高考湖北卷)
    析:语序不当。并列成分前后照应不周,“深刻的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此题脱胎于1994年全国高考语病题(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11、对应词语的顺序不合理
    有些词语前后有对应关系,互相对应的词语如果顺序不合理,就会表意不明确。
    例:天山连绵几千里,横亘在准葛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析:从地理位置上二看,“塔里木盆地”在南,“准葛尔盆地”在北,后文的“南北”两字与前面的对应关系错误,易让人产生误解。应将“准葛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交换位置。
    12、虚词位置不当
    (1) 介词或介词短语位置不当。
    例①: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2005年高考湖南卷)
    析:介词“被”的位置不当,应放在“通过”的前面。(本句是一个单句。主语是“生物入侵”,谓语是“指”,宾语是“物种”。运用简缩法分析,就可以看出本句主、宾搭配不当是主要毛病。“生物入侵”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物种”。)
    例②:3月17日6名委员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的报道。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