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论坛模板
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实施进度,成立奈特网“数字园区”工程项目领导小组。指定负责人专项监督指导。数据、图片采集、文字、图片编辑成员由园区统一指派人员,测试运行后网站能保持正常运转,以供访问者上网浏览。
6.2技术保障为了使采集到的数据资料和图片资料统一规范,便于收集、处理、编辑、录入,工作组认真研究需要采集的数据内容和图片内容,在技术上统一标准,规范操作,要加强督促检查指导,做好协调服务,在督促检查工作时,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及时解决,以确保技术措施实施到位。
6.3后勤保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工作组根据工作人员的分工不同,采取分组采集数据信息,集中进行文字编辑和图片处理。图片采集组每个小组至少配备一台数码照相机,负责图片采集工作。文字、图片编辑组保证人手一台电脑,以及文字编辑和图片处理等所需要的设备。在用车方面本着工作组优先的原则。
7数据及图片资料采集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从区园抽调技术骨干,配合搞好“数字园区”这项工作,把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认真填写,拍摄照片按照要求进行拍照。要求当天采集到的数据、照片,以最快的速度带回交给文字、图片编辑组处理。
8文字、图片处理程序
文字、图片编辑处理是“数字园区”项目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尽快地完成文字、图片编辑处理工作,要抽调熟练计算机操作,懂得文字、图片编辑处理的精兵强将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并且责任到人,把收集到该村委会的数据、图片资料分别存储到电脑文件夹中进行处理。
8.1文字编辑处理程序文字编辑处理主要根据事先已编辑好的行政部门、企业文字模板,通过各数据采集组上报,完成文字模板的数据填充工作。模板有统一的模式,工作人员只需把采集到的数据填到相应的位置上即可。
8.2图片编辑处理程序文字、图片编辑组首先对照片进行归类,利用ACDsee进行图片分类管理,然后分村对照片利用Photshop图片编辑软件进行处理图片。主要处理照片的彩、亮度、大小等,最后,将处理好的照片根据园区概况、企业资源、基础设施、园区经济、特产业、文化教育、政务公开、基层党团组织、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重点等栏目进行分类存储,以便在上传到网页时能方便查。文字、图片编辑录入完成,经校对后,即可进行测试运行。
参考文献:
[1](美)杰索娃拉(Jussawalla,M.),(美)泰勒(Taylor,R.)编著,张彬译.亚太信息技术园——
—地区性数字鸿沟之启示.北京邮电大学,2006-05-01.
[2]钟书华.科技园区管理.科学出版社,2004-08-01.
[3]蒋同明.科技园区创新网络演化与应用.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08-01.
摘要:北魏洛阳永宁寺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又是一个高峰,永宁寺展示了在北魏时期佛教发展到鼎盛阶段的重要特征,引领着北魏时代的审美风格上的主流。永宁寺雕塑在风格和内容上源于北魏都平城时期的寺窟造像,是北魏佛教造像变化的时期。魏晋美学的重要精髓也在永宁寺造像风格变化中得到了体现。
关键词:永宁寺雕塑魏晋美学艺术特征风格演变
1永宁寺及出土佛教造像简介
1.1永宁寺简介永宁寺,熙平元年灵太后胡氏所立也,在宫前阊阖门南一里御道西。中有九层浮屠一所,架木为之,举高九十长。上有金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这是《洛阳伽蓝记》中永宁寺塔的一段描写,永宁寺是排名第一的古寺,而永宁寺塔,以其他佛塔无法匹及的高度,而被称为通天之塔。永宁寺始建于孝明帝熙平元年(公元516年),毁于孝武帝永熙三年(公元534年),自始建到毁废,总共才经历了十六年的时间。
1.2永宁寺建造的时代背景永宁寺的建造是在一个佛教盛行和思想文化开放的年代。在洛阳北魏永宁寺的遗址发觉过程中,出土了1560多件彩塑残块,题材分为两类:一类是佛、菩萨、弟子;另一类是各类供养人等形象。永宁寺出土泥塑无论大小,皆制作考究,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小型者比如弟子头像,残高数厘米之间,头像五官俊朗,笑容可掬,惟妙惟肖。大型者佛面,其中一件残高20厘米,风雨饱满的面庞,慈祥中透着端庄,深沉中含着宁静,嘴角微翘,面带笑意,显示出佛祖对于尘世的悲悯与宽容。
2永宁寺造像的艺术特征
挖掘清理永宁寺塔基的过程中,总共出土了2000多件泥塑像的彩残件。这些残件包含人物塑像和景物塑件,其中以人物塑像为主,这些塑件都与当时塔内供佛的雕塑品有关。塑像不论大小,均采用身、首分别制作,将颈部末端插入胸腔,并以细沙将结合部磨平的制作方法。自始至终坚持手工雕塑,体态自然,富于个性。
2.1佛教造像的艺术特征在永宁寺出土佛教泥塑残块中可分为以下几类:
2.1.1主尊佛像。主尊佛像残件主要发现在大型塑像中,塑像颏下到眼睑高度为24.5厘米,双颊间距23厘米,头部高度约为40-50厘米。如果按照坐佛头长与身高1:4的比例,或者按照立佛头长与身高1:6的比例,这件塑像高度约为2-3米,是永宁寺目前出土最大的塑像。佛像的面部已经具有了中国化的脸庞
形象和气质神韵,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
2.1.2胁持菩萨塑像。在永宁寺出土的大、中、小型塑像中都有菩萨形象的残件,但中型塑像中的残件数量较多。中型塑像比等身像略小,残块主要有头、颈、手、身躯、足等。头像残件有10多件,五官颇为相似,都是长弯眉、直鼻梁、大耳垂、薄唇小口、嘴角上翘,头发皆为细密直线纹
北魏永宁寺造像艺术特征与风格演变
尤为(河南郑州黄河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系)(上接第150页)
151
. All Rights Reserved.
发髻,面部为长圆或方圆。
2.1.3胁持弟子塑像。弟子形象的塑像在永宁寺出土的大型和小型像中均有发现,数量不多。如大型塑像中有2件约等身大小的残身像,均为身披袈裟的立像。这些弟子象面目形象特征刻画极为生动。青年
者头顶浑圆,面部丰润、神态平和安详,五官清秀憨态可掬,善良中透着稚气。年长者头形长方,面部较为清瘦,脑后枕骨凸现,顶骨中间隆起,方形脸棱角明显,眉头紧蹙,高颧骨,宽鼻梁,嘴角微翘。
2.1.4僧侣像。在出土的残件中,小型半浮雕影塑像数量比较多,其中又以僧侣人物塑像居多。主要表现在:一是出土的近二十件不蓄发头像,这头像均无发无须,慈眉善目,神态安详,面部形象皆有差别,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含蓄微笑表情;二是二十多件内着僧祗支外披袈裟的坐像,这些坐像大都双手拢于袖中拱于胸前,坐姿安稳。
2.2礼佛图人物塑像塔内神龛内饰以供奉佛教像为主,而在龛内主像周围或龛外壁面,则塑有一些当时帝王贵族宗教活动的礼佛图或经变佛教传故事场景的半浮雕。如有一件立像内着曲领中衣,外穿交领广袖衣,下系宽褶长,身姿体态具有高贵气质,衣着雍容华贵,颇具帝王仪相。数量较多的似侍从人物的立像,他们身着交领广袖衣或者肩覆披帛手中持物或不持物;以及许如武士之类的仪
仗人物立像,他们身着皮质或扎甲式裆服装或者胡服手中持物或者不持物。
2.3佛龛塑件在出土的众多泥塑件中,有一些龛饰、像座、楣弓、帷幕、背光和壁画等残件。楣弓残件
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这些残件身体形象有许多像龙的。由此来看,永宁寺木塔内的佛龛外形,主要是由双龙或四龙身结合构成龛楣下部的圆拱额、龙首反顾于圆拱额中间的尖拱状龛楣形式,这也是当时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窟龛楣造型。
3永宁寺造像风格演变的原因
3.1永宁寺造像风格的变化永宁寺始建于孝明帝熙平元年(516年),神龟二年(519年),永宁寺木塔建成,该塔毁于孝武帝永熙三年(公元534年),自始建到毁废,总共才经历了短短十六年的时间。考虑到正光元年(公元520年)七月胡太后即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幽禁生涯,我们认为永宁寺塔内彩塑的制作及完成,很可能是在正光元年七月之前。笔者通过对洛阳城南龙门石窟古阳洞与宾阳洞的研究发现,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北魏的佛教造像发生了风格上的变化。而永宁寺的建造正式在这一时期,所以永宁寺佛教造像体现的一种承前启后的风格。永宁寺泥塑像标志着一种新的造像风格似乎正在孕育之中。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人物形体方面的变化。迁都初期的造像,形象呈现为身形羸瘦,佛与菩萨的形象似乎被夸张地拉长。这种瘦而弱的体态体现了魏晋“风骨”。上述风格在公元六世纪初发生了变化,最初消瘦而长的脸部因为整体面部变胖而给人以中原汉人的感觉。从景明年间对佛像追求羸弱到熙平左右追求的瘦而有骨,都显示了北魏后期“褒衣博带”样式,最终佛像逐渐成熟,永宁寺北魏造像的这一演变过程是具有普遍性的。
3.2南朝张僧繇的影响张僧繇,梁武帝时期的名画家,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擅长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梁武帝好佛,凡装饰佛寺,多命他画壁。张僧繇吸收了天竺等外来艺术之长处,在中国画中首先采用凹凸晕染法,画出的人物像和佛像传神逼真。唐代的张彦远描述“张家样”的特征为“象人之美,张得其肉”、意思是张僧繇塑造的人物以富有肉感为基本特征。
根据四川博物馆收藏的为数不多的南朝佛像,我们从这些佛教造像中能够感受到“张家样”风格的基本风韵和神采。他们富有肉感的圆脸搭配紧凑而娟秀的五官,弯眉细眼以及略带笑意的小嘴,菩萨头戴宝冠,颈佩项链,褒衣博带,有着南方人的特征。“张家样”风格的佛教造像不仅在萧梁统治的地区有深刻的影响。而且也辐射到北方的广大地区。
在中原,有着“秀骨清像”著称的陆探微虽然已经融合了中国文化的许多元素。“张家样”造像则与陆探微风格不同。一方面以螺发、白毫、肉髻等特征表现佛陀的神圣性;另一方面又把人的现实状态和精神面貌,圆润肉感的面相、微笑满足的世俗表情、雍容华贵的仪态赋予佛像。佛、菩萨不仅是神圣庄重、典雅宁静、居高临下的神,更是生活在世俗社会有血有肉的凡人。
3.3魏晋美学思潮改变的影响佛教思想教义是抽象的概念,但对于许多的信众来说,仍需要形象化的引导才能进入佛教的信仰和禅修的境界。因此,在历史上佛教造像便以一种独特的形式担当起宣示佛教教义的重任。由此可见,佛教造像对于引导人们有着很大的作用。而北魏时期的佛教造像已经从实用
的、道德的角度转到审美角度。人们不再强调艺术的政教实用功能,而开始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我们看《世说新语》中关于任务品藻的记载: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这说明了魏晋时期审美主题的改变,道德观念的比附已经不必要了。人们发现自然本身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自然本身就是美的。人们开始认识到人体本身是美的。佛教造像这时不仅仅只有一种“以像设教”的功能。人们开始逐渐关注佛像本身的美。
4结束语
当然,唐代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真正繁荣时期,特别是佛像在盛唐时期所表现出的丰满艳丽、雍容华贵,蓬勃向上的风韵,它是中国佛教造像风格的成熟形态。“张家样”的造像风格则可谓大唐造像的先声。
参考文献:
[1]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卷[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沈天鹰.曾经辉煌终遗珍——
—北魏永宁寺及其泥塑造像艺术[J].文博,2004(06).
[3]段鹏琦.《汉魏洛阳故城》[M].文物出版社,2009-04-01.
[4]叶郎.中国美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5]林伟.南北朝佛教思想变化与佛像风格演变的内在关联——
—以
“张家样”造像风格所体现的涅佛性思想为例[J].哲学研究,2008(02).
[6]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尤为,男,河南洛阳人,河南郑州黄河科技学院艺术设
计学院,主修艺术设计。
152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