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ON CAMPUS
2022年14期总第610期
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诗歌教学实践
摘 要:诗歌作为初中英语的语篇类型之一,其语篇特点、韵律之美以及丰富内涵有待于教师充分挖掘并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本文依托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7 “seasons”阅读板块的诗歌语篇,从看、听、赏、读、写五个维度尝试探究初中英语诗歌教学的路径。
关键词:初中英语;诗歌;深度学习
作者简介:秦玉会,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
引言
诗歌是依据美学的原理,利用音乐的旋律、和谐的文字来表达作者的生活、情感、思想和想象的文学体裁。其语言凝练,结构跳跃,富有强烈的节奏韵律之美和语言意境之美。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师生可以
深刻感受诗歌的魅力所在,提升诗歌赏析能力和审美情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将诗歌列为必修的语篇类型。学生能发现并欣赏英语诗歌、韵文等文学形式中语言的节奏和韵律,能理解诗歌语篇的主要目的以及语篇结构特征并从作品的意蕴美中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启示,这是《课标》对诗歌语篇的选择性必修要求。学生能根据节奏和韵律创作英文诗歌,理解和掌握比喻、拟人、强调、夸张、对仗等修辞手法在语篇中的表意功能及常见用法,这是《课标》对诗歌语篇的要求。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三者在学习主题的深度、广度,特别是内涵方面不断提升,从中也体现了鉴赏诗歌语篇的挑战性与深度学习诗歌的必要性。
何为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它涵盖了一系列素养,能够让学生模拟性地参与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确保学生全面发展。深度学习时,课堂是综合实践场,为搭建知识体系、体会价值意义、形成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性情感提供时空。
深度学习从发展的视角对学习目标、方式、结果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从学习本质看,深度学习契合认知规律,由浅入深,重视高阶思维,强调建构和迁移;从学习目标看,深度学习指向知识理解与联结、高阶思维形成、能力与素养整体提升; 从学习方式看,深度学习强调学生作为活动主体,通过真切或模拟的学习体验、交流互动生成学习成果; 从学习结果看,深度学习能够推动知、情、意、行全方位
发展。可以说,深度学习为教学碎片化、表层化、机械化、标签化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能够驱动有意义的学习,对于转变教师理念与教学方式、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当前初中英语诗歌深度学习的情况并不乐观,大部分学生对诗歌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又感到有挑战性。一方面,学生对诗歌知识、鉴赏方法和文化背景缺乏了解,不能对诗歌进行深层次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在设计诗歌语篇教学时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充分挖掘多模态教学资源以引导学生沉浸式地参与课堂。没有深度学习,学生难以领略诗歌之美,难以激发想象,难以引起情感共鸣。以下是笔者在对我校一位年轻英语教师听课和磨课过程中产生的思考,以期优化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推动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课例为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7 “Seasons” Reading部分的诗歌教学。
一、看(viewing)——感受诗歌的形式之美
“看”作为《课标》新增的语言能力,与听、说、读、写能力一起构成英语基本技能。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看”
秦玉会
97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14期总第610期
这项技能日益重要。教师应充分挖掘图片、视频、表格等多
模态教学资源,积极调动学生的视觉观察能力和意义理解能力,为深度学习诗歌做好铺垫。本节课的导入环节从第一次试讲的观看视频,改为看图、看视频和看诗歌的标题与整体架构,通过由静到动、由画面到文字的多维度感知(具体如下图所示),学生心中诗歌的形式之美瞬间变得丰满而生动。所以,从课堂教学伊始便拓宽了学生观察的视野,深化了学生对诗歌的认知。
二、听(listening)——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
英语诗歌的韵律之美主要体现在诗行中的重读与非重读的节奏美和韵脚的押韵之美。事实上,英语诗歌的韵律是个十分复杂的学术问题。《课标》要求学生能欣赏英语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之美,不是要求教师教授学生韵律、韵脚等专业术语,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通过播放诗歌的音频或者教师示范朗诵,让学生大量倾听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感受其婉转悠扬的节奏和和谐的押韵。本节课在引导学生观察诗歌的整体和段落结构之后,让学生倾听教师的示范朗读,并为四个季节配上了不同的背景音乐。相较于第一次试讲中的播放诗歌音频,教师充满情感的示范朗诵,更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加上背景音乐的渲染,学生对诗歌朗诵的羞涩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跃跃欲试的渴望。当然,背景音乐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挑选,需与每个诗
节的意境相吻合,一般以纯音乐为主。
三、赏 (appreciating)——感受诗歌的内涵之美
诗歌作为语言艺术的精髓,表达凝练,寓意深刻,既描景状物,也抒情言志,因此除了领略其韵律之美,更应挖掘其内在的语言、修辞和情感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赏析诗歌时积极动脑、合理联想、大胆表达,这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核心环节。本节课对诗歌文本按照冬、春、夏、秋的顺序进行了逐节处理,教师通过问题设置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深度剖析文本,概括起来,有以下三
个方面:(一)联系生活实际,使抽象诗歌形象可见
这首描写四季的诗虽语言凝练、意境优美,但所述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回忆四季变换,发现四季之美,虚实对比,感悟诗意。
About winter:
What can we see in winter?
Can trees and flowers grow in winter? Why?
About spring:
How do you feel when spring comes?
What a perfect time to in such a season!
About summer:
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summer?
What are the writer's sweet memories of summer days?
About autumn:
What changes can you find in autumn?
What do people do usually do?
通过以上问题的引领,学生会欣喜地发现诗歌并不遥远,生活如诗,诗即生活。因此教师要善于提出从理解到应用、从分析到评价等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稳步发展。
(二)推敲诗歌用词,使精妙修辞生动可用
对于诗句中的修辞手法,教师常采用直观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修辞之美。
Think about which one is better:
When trees and flowers forget to grow
When trees and flowers stop growing
Can you find more examples?
Bees and butterflies play among flowers,
Then hide from the April showers.
通过以上细节处理,教师无需过多解释各种修辞手法的内涵,学生就能结合母语知识的积累,对英文诗歌中的拟人(Personification)修辞手法欣然领悟。
(三)联系中外名句,让创作诗歌有趣可行
深度学习倡导迁移与建构,即在深刻理解原语篇之后,广泛联结相关知识,并在恰当的情境中运用已知,获得新的建构。本节课抓住四季诗歌的结构特点与文本内涵,进行了两处迁移。
第一处是在冬、春诗节交替时引用西方著名诗人雪莱的名句:If winter comes, can _________ be far behind? (答案:spring)
第二处在分析夏季诗节中的池塘时,引用我国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此处是给出形象的图片和英文翻译“Lotus just buds,dragonfly
98
99
ENGLISH ON CAMPUS
2022年14期总第610期
has stood on top of already. ”,让学生猜测中文诗句)
两处名句的引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诗歌学习的热情,拓宽了学生诗歌学习的视野,也为后面仿写和创作诗歌做好情绪与思路的准备。
四、读( reading)——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
这里的“读”是指声情并茂地朗读。优秀的朗读比单纯的讲课分析效果要好得多。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把声音的强弱、快慢、高低、轻重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读出来,从而在整体上感知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之美。诗歌朗读教学中应多尝试美读法。美
读法是指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韵律、节拍和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从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就本节课而言,教师在让学生朗读之前,再次做了铺垫(如下图所示)
:
spring教学视频
之后,进行了齐读、分组读和个人示范朗读,其中伴随着阵阵掌声的个人示范朗读将朗读教学的气氛推向高潮,将诗歌的意境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学生对诗歌的深度学习有了愉快的体验。
五、写 (writing)——感受诗歌的文体之美
《课标》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看、写等。听、读、
看是理解性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性技能。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诗歌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思维活跃、敢于尝试,富有好奇心和探究欲的心理特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仿写、续写、创作新语篇或撰写诗歌鉴赏等活动。这些活动是学生发展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深度学习的过程和成果展示。以下是笔者任教班级部分学生创作的诗歌:
结语
指向深度学习的英语诗歌教学对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依托真实情境,设置多元化活动,设计多层次问题,让学生感受诗歌之美,领悟诗歌之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其人文素养。当然,要真正做好深度学习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丰富自身的诗歌文化素养。应储备诗歌的诗节、韵律、韵步等知识,了解中英文诗歌的名篇
和作者,提前对教学语篇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并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为学生深度学习打好基础。
2.学生要有主动学习、大胆参与的意识。深度学习不仅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更需要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究,它
是学生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因此,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深度学习的关键。
3.课堂中要有积极的反馈和评价。深度学习的课堂是开放包容的,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的不同观点,给予针对性的反馈,真诚地赞美和鼓励学生,营造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同伴互助、和谐相处的课堂氛围。这样的课堂是深度学习的催化剂,也是有效深度学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25-32.
[3]王蔷,孙薇薇,蔡铭珂,汪菁.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1):17-25,87-88.[4]叶丽英.从诗歌文体角度论诗歌教学方法[J].基础教育研究,2016(10):62-6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