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国家科技园区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文/苗婷 郑越 洪新力
1 数据来源:《中关村全球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指数2020》2 数据来源:美国人口调查局
0  引言
科技园区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和高科技企业的集聚区,主要通过促进科研与生产生活相结合,为创新主体提供空间平台,以此推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目前对于科技园区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国内科技园区的主要研究对象。自1951年美国建立全球第一家科技园——斯坦福研究园以来,全球科技园区已历经七十余年的发展。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均重点依托科技园区,大力发展本国高新技术产业。截至2020年,全球科技园区入驻企业超过15万家;全球有40%独角兽企业诞生于科技园区;全球科技品牌价值100强企业一半以上来自科技园区;有35%的科技园区营业收入超过1亿美元1。梳理总结国际发达经济体科技园区的成功发展经验,对解决当前我国科技园区发展问题非常重要。
1  国外科技园区优势发展经验借鉴
1. 1  美国硅谷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以南,前身为斯坦福大学研究园。1951年,斯坦福大学校园内划出了约250公顷的土地,用于新建现代化实验室和厂房,形成了斯坦福大学研究园的雏形。此后,依托政府、大学、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紧密合作的产学研运行机制以及周边数十所院校的智力资源,研究园不断外拓延伸,并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的世界高技术产业密集区。总结美国硅谷的发展,其具有如下几方面
特点:
一是丰富的智力资源是创新持续产出的基础。硅谷占地面积仅为加州的1.19%,却创造了全加州10.8%的生产总值以及9.6%的工作岗位。硅谷的产出效益主要是智力成果商业化的体现。而丰富的人才储备是硅谷持续发展的根本。依托政府、大学、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紧密合作的产学研运行机制以及周边数十所院校的智力资源,硅谷成为拥有310万人口的世界高技术产业密集区,其中过半成年人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高出全美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2。
二是协同创新生态为创新产出提供保障。硅谷目前已形成一套由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组成的,完备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政府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刺激企业和高校持续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各类机构形成的支撑体系为高校和企业内的创新创业人员提供资本支持和全流程的服务,尤其是资本的集聚,让投资机构直接瞄准有价值
、有潜力的企业,为硅谷持续产出高技术产品提供了保障,也推动了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风险资本对行业前景的敏锐判断,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硅谷产业机构调整的路径。在此协同创新生态内,硅谷内部形成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驱动力,通过持续的专利产出和技术升级,不断稳固其在全球的技术领先优势。
三是以完全市场化的运行为内驱力。硅谷最显著的特点是,从企业自发形成到发展成熟,都是市场力
量推动的结果。在市场化的运作下,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等创新资源和要素得以集聚和自由流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推进创新产品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政府很少直接干预,只是起到辅助、协调和监管的间接作用。
1. 2  英国剑桥科技园
英国剑桥科技园位于英国东南部的剑桥郡,紧靠剑桥大学,离伦敦市约75公里。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政府制定科技战略,大力支持企业界与学术界合作,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设立具有孵化器功能的科学工业园区,倡导研究、实验、应用融为一体,促使大学研发成果尽快进行产业化生产。1970年,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进行剑桥科技园的开发,将其用于加速科研成果向工业、医学和农业等应用领域的转化,助推英国科技产业的发展。总结英国剑桥园的发展,其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高端人才是高技术产业的内在支撑。作为英格兰东部地区的发展引擎,英国剑桥科技园区紧靠剑桥大学,成立50余年,已成为欧洲最著名的科技园区之一,并创造了“剑桥现象”,代表着以高科技为核心的创新性经济增长方式。园区重点发展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核心环节,邻近的剑桥大学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和众多技术支撑,由大学派生出的高科技中小企业也相继在园区中落户发展。
二是完善成熟的产学研合作载体和渠道。为支持园区企业的发展,剑桥科技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了专业的办公设施和服务,包括独立创新空间、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以及办公大楼。园区现有3个企业办公中心,分别是创新中心、布莱德菲尔德中心和三一中心,创新中心是生物医药企业的聚集地,布莱德菲尔德中心是科技企业的办公场所,三一中心则用于举行会议、开展培训课程、举办展览或社交聚会。另外,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每年会举办三次线上论坛,为园区企业与三一学院的研究员和研究生提供交流互动的机会,促进产学研合作。园区企业会针对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本科生开展暑期实习项目,培养创新人才。
三是以高校为核心的闭环生态系统。剑桥科技园区依托剑桥大学丰富的智力储备,由剑桥三一学院和负责剑桥不动产管理的比韦尔公司联合设立剑桥科技园管理中心作为独立实体,负责园区管理运作,并下设针对不同环节的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产业研究、成果转让、创业融资、技术支持等服务。剑桥科技园以剑桥大学为核心,政府在政策及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各类社会资本配合涌入,实现了高校、政府、企业的三方良性互动,园区整体发展愈发专业化和集化。1. 3 新加坡科学园
新加坡科学园位于新加坡南部、新加坡科技走廊东部,占地面积约1.12平方公里,创新区位优越,同时紧靠海岸线,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距离新加坡中央商务区(CBD)仅15分钟车程,是亚洲最负盛名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基地之一。新加坡政府于1984年投资兴建新加坡科学园,并由新加坡科学理事会进行管理。同年,新加坡科学园加入国际科技园协会,目的是利用国外智力和研究成果发展本土产业。经过长年发展,新加坡科学园已发展成为新加坡技术走廊的核心区域,成为国际技术交流的重要窗口以及新加坡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总结新加坡科学园的发展,其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以科技研发为主的高新产业集聚区。新加坡科学园作为亚洲最著名的科技园区之一,毗邻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医科大学,与新加坡理工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相连。园区周边围绕多个重要科研机构,包括肯特岗数字实验室、分子与生物细胞研究所、高级计算研究所、微电子研究所、无线通信中心、生物技术中心、国家计算机委员会、新加坡科学中心等,目前已成为国际技术交流的重要窗口以及新加坡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新加坡科学园区现有企业300多家,覆盖生物技术、化工、计算机科学与硬件、电子信息、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等相关行业。其中,电子信息、生命科学和能源化工等高新产业是新加坡科学园的重点产业,拥有相关企业和机构如微电子研究所、应用材料、三井化学、先正达等。
二是着力于提升国家整体科研水平。依托新加坡科技园,新加坡着重发展电子信息、生命科学以及能源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在研发投入方面,园区内的研发经费占新加坡全国研发经费总额的15%,其
中工程与技术领域的研发支出近8亿美元,占比最大,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超2亿美元,位居第二。在专利
产出方面,2017年,新加坡专利拥有量达9784件,专利申请量达2852件,专利授予量达1290件,其中近半的专利出自科技园区内或周边地区。在智力支持方面,园区受聘科技人员约1500名,每万人中专家人数近百人。在国防支持方面,新加坡科技园不仅推动了民用领域的科技创新的发展,而且承担了国防科技研发的重任。新加坡国防科技研究院已入驻园区三十余年,利用园区创新资源以及周边科研机构资源,不断开拓国防新技术。
三是采用企业主导的弹性管理机制。新加坡科学园的管理机制变迁可以概括为由政府机构兼职管理到专设机构管理,进而改革为由独立的私营企业主导管理的过程。园区最初由新加坡政府成立的国家经济发展局负责投资、建设、招商、服务、产业政策等全过程管理,为早期科学园的快速启动奠定了基础。1968年,经济发展局工业园区部独立成为裕廊镇管理局,其主要职能为发展和管理土地、园区、不动产、城镇和国外用于工商业发展的地产,提供房地产开发商及专业服务。通过裕廊镇管理局不断调整管理体制,园区管理变得更加企业化和市场化。2001年,裕廊管理局改组成裕廊集团,新加坡科学园的管理主体完全过渡至旗下企业(腾飞公司),并以企业化的灵活运作模式带领科技园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2  国内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2.1  发展现状
2.1.1  开展创新活动的策源地
国内科技园区集聚了全国(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七成以上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创新资源的集聚和创业平台的建设方面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截至2020年,拥有省级及以上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共642家,有力发挥了创新发展排头兵的作用;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44家、科技部备案的众创空间906家,创业孵化体系和空间建设稳步推进。同年,国家高新区在孵企业数突破10万家,平均每家高新区拥有在孵企业632家;全年新注册企业数46.9万家,同比增长22.4%,其中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型企业占比达34.8%。在企业创新功能逐渐强化、创新周期逐渐缩短的新形势下,国家高新区通过构筑完善的创新体系,吸引资源集聚,高频产出创新成果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2.1.2  提升产业价值链地位的主阵地
科技园区的高技术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为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2019年,国家高新区纳入统计的企业约16万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1万家,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的35.9%。区内高技术制造业企业超1.6万家,占全国高技术制造业企业的约60%;区内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约5万家,占全国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超86.0%。汇集科技型中小企业5.1万家,占全国的33.6%。高新区的企业研发支出为8259亿元,占全国企业总研发投入的1/2。目前国内已经形成
了一批如武汉东湖光电子(光纤通信、激光、光电系统、光电材料及器件)、上海张江生物医药(新药探索、药物筛选、临床研究、工艺研究、中试放大、注册认证)等以知识为基础的,具有较完整产业链的新型产业集聚形态,为国民经济发展壮大创造了新增长点,并构筑起新型经济的发展空间。
2.1.3  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国内科技园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引领和新的增长极。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169家科技园区,生产总值达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相较全国生产总值增速高出3.9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24.0万亿元,同比增长8.0%;科技园区生产总值相当于全国生产总值的12.3%,与上年基本持平;2019年上缴税收总额1.9万亿元,约占国家全年税收的11.8%。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科技园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突出。
2.2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2.1  颠覆式创新是实现超越发展的重要机遇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正猛烈冲击甚至改造、颠覆传统产业,催生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广泛交叉渗透,带动重大颠覆性创新不时出现。科技园区作为创新要素集聚的高地,大量高科技企业、项目和人才不断涌入,势必将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
2.2.2  技术封锁和创新资源约束更为突出
今后中国在国际上面临的不可测因素将更多体现在国际政治角力、地缘局势突变和舆论斗争等方面,以国家安全为要义的高端技术出口及管制措施、贸易摩擦将更为频繁,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走独立自主研发道路。同时,中国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承载能力逼近上限,传统竞争优势受到削弱,传统发展模式遭遇瓶颈。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正在转换的比较优势不断交织,作为现代化产业承载区的科技园区面对的竞争形势更加严峻。
2.2.3  后疫情时代国际格局的不确定性
中国在研发与创新领域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国内包括半导体、航空航天、新材料领域等高科技产业在诸多关键技术领域仍受制于人,疫情又使得相关原材料与设备进口困难,暴露出外贸依存度过高、经济安全风险大、关键核心技术受限、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等问题,警示国内企业必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持续增强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对于科技园区的未来战略发展方向选择起到了警示作用。
3  相关启示
美国硅谷裁员
3.1  重新认识园区定位,转变园区运营职能
当前科技产业园区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创业孵化或产业发展空间,而是城市产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重新审视企业创新需求。一方面是园区企业产业链上的资源需求,尤其是细分业务上的资源,是实现业务增值的核心关键;另一方面园区企业诉求呈全方位、多样化趋势,包括产业孵化、技术迭代、投资、人才等。产业园区的运营需从传统招商引资和土地供应者角向创新组织者和服务商角的转变,积极探索金融、科技、技术、咨询等多种服务增值模式,丰富园区盈利模式。城市管理者应加强教育、医疗、商业、社区服务等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供给,以环境品质提升推动区域功能转型升级,提升产城融合程度。
3.2  以技术革命为机遇,塑造高端产业价值链
随着科技产业一体化进程加速,支持以科技园区为载体建立上下游协同的产业集团,以研发创新产品为关键,依托企业和园区内各创新主体共同发力,形成企业创新产品需求与创新产品供给良好互动的产业链网络系统。国内各地科技园区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为目标,坚持超前部署,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努力培育一批以创新和领先技术来占领市场的隐形冠军企业和一批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龙头企业,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
3.3  强化园区的城市功能作用,打造智慧科技园区
科技园区基于产业方向和科技人才发展需求,对产城融合的需求较高。对园区的发展定位要充分考虑
园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尤其要综合考虑企业分布、人口规模和设施服务能力,分层级提供不同的商品及服务。加快智慧园区规划建设,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搭建智能化管理系统,链接园区生产、生活、招商等信息资源,完善数据采集与分享手段,推进传统科技园区向安全、绿、智慧园区转型。
3.4  强化要素保障,营造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环境
科学合理配置科技园区资源要素。加大技术领军人才和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针对园中产业链发展短板,利用专项资金扶持“卡脖子”技术攻关;强化土地利用的监督管理,提高亩均效益;利用数据要素引导园区企业实行节源增效、“机器换人”,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品差异化程度。
优化科技园区的营商环境,建立完善园区政策库和政策咨询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便捷的政策服务。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通过建设创意孵化器、创客空间,举办科技展会等,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生长土壤;加强对科技企业、创新人才的挖掘与宣传,大力弘扬科技创新精神。
【作者简介】
苗婷(1973-),女,学士,任职于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研究方向为产业与创新统计;郑越(1994-),女,学士,任职于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研究方向为产业与创
新统计;洪新力(1995-),男,学士,任职于深圳市维度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创新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