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卷第3期2021年5月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Vol.34No.3
May.2021
感知不平等和"黑暗三联征#:生命史策略的中介作用
余皓君
(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前人研究发现童年期不良经历会影响个体人格阴暗面的形成#童年期感知不平等是个体精神痛苦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生命史策略可以预测个体的黑暗人格特征,快速生命史策略通常指向高马基雅维利主义、精神病态和自恋%但是#童年期的不良经历对于黑暗人格的影响有所不同。当使用童年期感知不平等量表、mini-k和DD对300名被试随机施测,结果发现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存在地区差异;同时,童年
期感知不平等与马氏、精神病态显著负相关,与生命史策略显著正相关;生命史策略与马氏、精神病态显著负相关,与自恋显著正相关;生命史策略在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对马氏和精神病态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生命史策略在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对自恋的影响中出现抑制作用%
关键词:童年期感知不平等黑暗三联征生命史策略卜效应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童年期不良经历会影响个体身心发展,Felliti博士率先提出“童年期的不良经历”并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ACEs研究卩阿7),发现童年期不良经历对生命后期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行为不良和其他健康问题有重大影响师A0),因此童年不良经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卫生问题*而且,童年期产生的不良经历会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2](175),甚至产生人格障碍卩皿54)*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则是建立在童年期不良经历的基础上的,Pickett和Wilkinson曾指出可以把感知不平等作为精神痛苦的因果预测因素那317)*现代社会心理学奠基人勒温的“心理场理论”强调了个体所处的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个体不进行的结果,而不是绝对的劣势导致的*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分为两个—
—对剥夺感,感知家庭社会资了体的性和有"对体的项目在社区和全国范围内直观地进行比较从而感知
不公平同(400)*已有研究发现,相对剥夺感高的个体更容易冲动、愤世嫉俗,较多参与罢工和示威等集活动。生命史策略中的“快策略”的个体较容易发生这种行为特征。国内在研究相对剥夺感方面多采用由马皑教授编制的相对剥夺感问卷,通过测量个体在与参照体进行比较时产生的主观体验来衡量个体的相对剥夺感【6](3A0)【7I(A5),相比较而言,童年期感知不平等量表从具体的条目更能清晰详细地使被试感知自己的感受,生命史理论常用来描述个体在能量分配中对不同生活任务的权衡,与生育史特征(如生育能力和父母投资)呈负相关邱C01),Rushton等人指出遗传学和早期社会生态因可能会导致生命史策略中的个体差异H?I(442)O一般来说,能量分配的具文章编号:1672-9161(2021)03-0045-05
体方式取决于环境的严酷性和不可预测性,当环境倾向于不可预测和更为艰辛的时候,高死亡率风险使得个体选择快速生命史策略,比如性早熟短期交配策略,即以生育较多的孩子并且对其进行较少的亲代投资来提高后代的存活率;而当环境较为稳定,个体倾向于选择慢速生命史策略,其使用丰富的资源来选择稳定长期的配偶,并且重视亲代投资等, Brumbach等人认为生命史理论可以预测人格特质,个体会以适应儿童期的或艰辛的社会条件的式来解决适应性任务卩1】'35),所以研究假设,当个体童年期受不
时,使其形成一种快速生命史策略,追求短期收益,冲动、无秩序-当个体童年期受不少,其认为
他人""个体倾向于选择一慢速生命,向长期、的心理,
一对人格的的"Paulhus 和Williams提出的马基雅维利主义、精神病态和自恋组成咏叫黑暗三联征的三种特质通常会因为不良事件的交互作用而产生较低的生活满意感问⑺,具有马氏倾向的个体常常对社会抱有不满,愤世嫉俗,不择手段,缺乏道德和羞耻心[14](401)0精神态一倾向的人格结构"要表现
感、人际关系和反社会的生活方式上问画),精神病态的个体以自为中心,他,,对他人做出欺骗行为等卩6】'794),Freud将自恋视为一种人格障碍,其主要、自负、和寻求关,人研究
受影响大"其于和心
学得来的"因此个体成长"童年期的不经历对其的形成应生的影响,童年期感知剥夺越多、感知家庭社会资本越少越容
收稿日期:2021-03-09
作者简介:余皓君(1996-),女,河南省长垣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45—
易形成愤世嫉俗、冷酷无情的特质。而且,国外学者用长达四十年的追踪研究考察了童年期(8-10岁%的风险因子对成年期的精神病态症状的预测,结果发现家庭环境风险因子的预测度较高[17](798),比
如产前风险因子、破碎家庭、不安全的亲子依恋、不良的教养方式、童年虐待、家庭暴力和父母的低共情能力等卿1258)。同时,由于自恋度地爱护自己,重要,所以在交配策略上更倾向于,即“策略”凹(181)。并且,通过遗传学视角对自恋进行研究,发现共环境(家庭、教育、伙
等)对自恋特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20](448)[21](160)[22](1253)o
所,本研究: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对个体的生策的重要的,形成特质,于前研究策能
作用[23](10)o但是由于J012S01等人认为黑暗三联征三个维度的特征差异可能会有不同的发现国⑶,所以本研究将黑暗三联征分成马氏、精神病态和自恋度进行中介效应分析。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高校总计300名大学生参与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抽样,删除作答不完整问卷后共收集有效样本286人。其 中男性被试134人(46.9%),女性被试152人(53.1%)。有效被试年龄在18-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61土1.26岁。
(二)工具
1.童年期感知不平等量表[5](403)是由英国利物浦大学Sophie Wickham提岀并编制的,通过回顾性指标校验个体的剥夺指数,越高表示剥夺程度越强烈。量表包含16项条目,题目采取5点计分,从非常差/少(几乎没有)到非常好/多。在本研究中,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Cronbach^s a 系数分别为0.91、0.77、0.89。童年期感知不平等量表由原作者授权修订。修订时先将原量表翻译成中文,再审核修改,然请外语专业的相关人员回译成英文,经检验证明
原文无明显差异后投入使用。
2.Mini-k是一个20个项目的小量表,是Figueredo等人测量the Arizona Life History Battery所包含的某些领域而编制的%25((258)。本研究采用陈斌斌于2017年的修订版西⑶,这些领域包括家庭社会联系和支持、朋友的社会联系和支持、利他主义、母亲/父亲关系质量、洞察、规划和控制、意图和不忠及宗教旳⑶。量表采用7点,从“强烈不同意(1)”到“强烈同意(7)”。分数高策略,分数「选
策。研究结学,原量表的“积极参与宗教活动”改为“常常参与自己所社区的活动”。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P a系数为0.86。
3.由Jonason和Webster开发的黑暗三联征量表(DD)经由耿耀国和孙博等国内学者翻译为中文版后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对于中国被试来说能够较好地适用,量表12个条目,每四个条目分别对应马基雅维利主义、精神病态和自恋度2((249)。量表用7点,从“完全不同”到“
全同”,各因子,数越高表特质的程度越高。在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P a系数为0.78,三个子维度的CronbachP a系数分别为为0.81、0.64和0.82。
(二)施测和数据处理
研究学的情同且学的目的及保密原则。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偏差矫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使用Hayes编制的SPSS宏程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旳(107)。
(三)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数据进行了Harman单因子检验。未旋转的主成分因
结果表明共12因子的特于1,
因子解释的变异量只有18.82%,均小于40%的临界标准,因此说明本研究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
三、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1.考察居住地因素对各个变量的影响,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由表1,童年期不平等区显(p <0.001),这说明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具有显
影响。、精神病态、自恋和生命史策略的地区差异分析不显,明的(马氏、精神病态、自恋)和生命史策略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可以忽略地区四者的。
表1各变量地区差异的方差分析
M SD F P 马氏
城市0.13  1.13
2.970.052
乡镇-0.160.77
农村-0.170.79
精神病态
城市0.01  1.06
0.320.725
乡镇0.090.99
农村-0.060.88
自恋
城市-0.05  1.04
0.680.507
乡镇0.010.95
农村0.110.95
里年期感
知不平等
城市0.11  1.01
10.110.000
乡镇0.310.82
农村-0.400.96
生命史
策略
城市-0.04  1.06
0.320.722
乡镇0.080.91
农村0.030.92
2.各量的相。研究用测量的量表包含3个因子,将这3个因子与童年期感知不平等、生命史策略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各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分析
M SD马氏精神病态自恋童年期感知
不平等
生命史策略马氏&29  4.63-0.441**0.258**-0.123*-0.226"
精神病态8.26  4.01-0.441**-0.071-0.170**-0.378**自恋18.83  5.320.258"0.071-0.0760.154**童年期感
知不平等
47.5110.66-0.123*-0.170"-0.0760.323**
生命史策略104.8515.06-0.226**-0.378"0.1500.323**
注:**p<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p<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46—
由表2可知,生命史策略与马氏、精神病态呈现显著负相关(P#0.01),与自恋呈现正相关(P#0.01),童年期感知不平等与生命史策略呈现显著正相关(P#0.01)%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和马氏(P#0.05)、精神病态显著负相关(P(0.01),并且与精神病态的负相关程度显著高于马氏;但是
童年期感知不平等与自恋呈现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
(二)变量间的中介效应
1.首先检验生命史策略的中介作用,结果如表3所示:童年期感知不平等能显著正向预测生命史策略(!二0.32,p #0.001);童年期感知不平等不能够显著负向预测个体的马氏特征(!二-0.06,P〉0.05),而生命史策略也能够显著负向预测个体的马氏特征(!二-0.21,P#0.01)%此外,表4表明生命史策略在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对马氏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1.70%。
表3生命史策略中介效应的回归分析
回归方程整体拟合指标回归系数显著性
结果变量预测变量R F0t
生命史策略童年期感
知不平等
0.330.1111.840.32  5.58"
马氏童年期感
知不平等
0.240.06  4.48-0.06-0.97生命史
策略
-0.20-3.2旷
表4生命史策略在童年期感知不平等与马氏间的
中介效应分析
间接效应值
Foot
bootstrap检验方法标准误
Boot CI
下限
Boot CI
上限
相对中
介效应
-0.060.02-0.12-0.0351.70%
2.检验生命史策略在童年期感知不平等与精神病态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如表5所示:童年期感知不平等未显著负向预测个体的精神病态特征(!二-0.05,p〉0.05),但生命史策略能够显著地负向预测个体的精神病态特征(!二-0.3,P(0.001)。此外,表6表明生命史策略在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对精神病态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1.21%。
表5生命史策略中介效应的回归分析回归方程整体拟合指标
回归系数
显著性结果变量预测变量R F0t
生命史策略
童年期感
知不平等
0.330.1111.840.32  5.58樑
精神病态
童年期感
知不平等
0.400.1613.21-0.05-0.77
生命史策略-0.35-6.02***
表6生命史策略在童年期感知不平等与
精神病态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间接Boot Foot CI Boot CI相对中
效应值标准误下限上限介效应-0.120.03-0.18-0.0671.21%
3.检验生命史策略在童年期感知不平等与自恋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如表7所示童年期感知不平等能够显著负向预测个体的自恋特征(!二-0.14,p(0.05),但生命史策略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自恋特征(!二0.20,p(0.01)%由于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对自恋的直接效应显著(p(0.05),即生命史策略在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对自恋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与童年期感知不平等或生命史策略来预测自恋的两种相,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和生命史策略在
中作为预测变量时,系数发生改变[30](736)%具体而言,当童年期
感知不平等直接预测自恋时,其产生的影响是不显著的(r+ -0.076),然而,当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和生命史策略同时用于预测自恋时,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对自恋的影响显著(!+-0.14,p#0.05)%同时,当生命史策略单独预测自恋时,标准化系数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r+0.154,p#0.01)%然而,当童年期感知不平等被包括在模型中时,生命史策略对自恋的影响也变得更强(!二0.20,p#0.01)。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童年期感知不平等、生命史策略和自恋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抑制效应时140)。
表7生命史策略中介效应的回归分析回归方程整体拟合指标回归系数显著性结果变量预测变量R F B t
生命史策略
童年期感
知不平等
0.330.1111.840.32  5.58***
自恋
童年期感
知不平等
0.210.04  3.20-0.14-2.21*
生命史
策略
0.20  3.29**
四、讨论
(一)地区差异及原因
本研究发现,童年期感知不平等的地区差异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感知,此相对感;感知,此相对感;而的家庭社会资本位于二者之间,因此感知相对剥寿中。这也许会受到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居住在城镇的个体其童年期生活水平及掌握的资源财富和同龄人相比相对比较好;而生活在农村的个体由于家庭经济水平较差,其生活用向于二手的,父母迫于生活压力较少地参与其学习和生活,所以剥夺感程度最高,这与叶一舵、熊猛的研究结果相似2323⑷)。而黑暗人格和生命史策略的地区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四者受到生活水平等各方面资源财富差异影响不大。
(二)相关分析
首先,生命史策略与马氏和精神病态呈现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快速生命史策略的个体容易产生马氏和精神病态倾向,这可能是因为拥有快速生命史策略的个体在生活资源方
—47—
面比较匮乏,玩弄手段以保障自己的生活;他们追求短期择偶策略,缺乏社会支持,在人际交往中以冷酷无情的面貌来保护自己,形成马氏和精神病态的人格特质#而拥有慢速生命史策略的个体认为自己拥有较多的社会支持,产生优越感,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出和善,更倾向于发展出自恋特征#当
然,这也有可能是由于DD可能测量出了自恋的社会适应良好的特征#此外,由于感知家庭社会资本少,在比较中产生的
剥夺感较多,时常抱怨社会不公,企图通过耍弄权术来争取资源,更倾向于发展出马氏、精神病态特征#同时为追求名誉地位,他们更可能在有限的机会中表现自己,自我吹捧,因而发展出自恋特质#生命史策略与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呈现显著正相关,这是由于感知家庭社会资本较富足,个体产生的剥夺感较低,生活安逸舒适,因而在成长过程中倾向于慢速生命史策略#
(三)中介效应
由结果可知,生命史策略对于童年期感知剥夺较多的个体形成马氏特质。童年期感知不平等较多的个体之所以容易产生马氏特质,主要是其在成长过程中选择了快速生命史策略,而童年期感知不平等较少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采取慢速生命史策略,因而也较少地展现出马氏特征#也就是说,个体在童年期的相对剥夺会使其在成长过程中支持感低,尽可能地想要利用一切资源保护自己,发展自我,他们采取快速生命史策略追求利益最大化,通过操纵玩弄他人和权术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目标,在这个过程
中又要保持理性和淡定,久而久之就发展出马氏特质#如果他们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就会更加觉得社会不公正,怨声载道,愤世嫉俗#
同时,生命史策略对于童年期感知剥夺较多的个体形成精神病态特质时架构了桥梁。也就是说,童年期受剥夺较强烈的个体发展成精神病态特质是由于他们选择了快速生命史策略。由于个体认为其处于竞争劣势,其更可能会通过冒
险、冲动、自伤等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Jessie E.Hurst等人在研究中发现,选择快速生命史策略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精
神病理学症状【33.⑸,Bin-Bin Chen等人也发现快速生命史策略与神经质有较高的相关性【342⑹#因此高精神病态在童年期可能受到更多不公的待遇,其冲动、反社会表现是在进化中为了生存而形成的#
但是,生命史策略在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对自恋的影响中
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但该中介效应的总效应不显著(p> 0.05)【29]亦)#在模型中,包含生命史策略之前,童年期感知不平
等和自恋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然而,在将生命史策略作为
模型中的另一个预测因素后,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和自恋有显
著的正相关#抑制效应表明,当生命史策略部分消除了童年
期感知不平等与自恋之间的联系的误差方差时,童年期感知
不平等的预测值增加,反之亦然#因此,两个预测变量之间的
共同方差可能隐藏自恋与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和生命史策略
之间的相关程度#由于生命史策略掩盖了童年期感知不平等
对自恋的建设性贡献,因此排除生命史策略的方法似乎更为
必要#而且,由于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对自恋的直接影响较大,
生命史策略起到的中介作用较小,或者说可能存在另一条间接效应量近似相等但是作用方向相反的中介路径还未发现,所以总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五、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结论
本文探究了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和生命史策略、黑暗三联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三个变量的地区差异,检验生命史略在期感和联征的系中起
的中介作用,得出以下结论#
居住地的不同对个体童年期感知不平等有影响,存在着城市、乡镇和农村三者的地区差异,可能是资本差异,也有可能存在一种主观上的比较(成年期后视野拓展后不自觉地与童年期的经历进行了比较从而带有一种不平等体验)#个体童年期的不平等经历会使得个体在进化过程中选择快速生命史策略,这也会使得个体发展出马氏和精神病态倾向,无论是对个体还是对社会发展来说都是有害而无益的#而且,个体的生命史略在期感自恋的影响中产生抑制效应#因此,加强儿童教育和心理干预,以及提供健全的社会支持障为重要#
(二"不足和展望
,本研究中童年期感知不平等量表是一个回顾式的自我报告评定量表,可能会受到个体成年期主观对比感受的影响;另外,居住地差异表明,童年期感知不平等还会受到家庭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所以未来可以采取纵向追踪研究来更好地减少主观感受带来的偏差;其次,本研究采向表明生命史略在期感自 恋的影响出现了抑制效应,所以本研究作者更关注在纵向数据中是否会出现抑制效应,因此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童年期感知
不平等、生命史策略和马氏之间的关系,或采用NPD或NPI 量表来研究自恋,或阅读更多的论文来检验是否存在其他的
中介因素(如父母教养方式等)#最后,本研究是从郑州某高校进行取样,其结果难以推广到更广泛的地区和人,因此未来需要考虑如个体的受教育情况、个体的心理韧性等因素是否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马双双,万宇辉•童年期不良经历与终身健康[J].卫生研究,2016(5).
[2]Anda.F,Felitti V J,Bremner J D,et al.The enduring ef" fects of abuse and related adverse experiences in childhood.A convergence of evidence from neurobiology and epidemiolo-gy[J].Eur Arch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06(3).
⑶焦建平,苑光宗,李君•依赖者人格障碍现状及与童
年创伤经历的关系[J].中国基层医药,2016(12).
[4]Five Pickett,KE,&Wilkinson,.G.Income inequality and health:A causal review[J].Social Science&Medicine, 2015(128).
[5]Sophie Wickham,Mark Shevlin,Richard P BentaH.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of perceived relative de­privation in childhood[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3(55).
—48—
⑹马皑.相对剥夺感与社会适应方式: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
町•心理学报,2012(3).
⑺韩磊,任跃强,薛雯雯,高峰强•自尊与攻击:相对剥夺感和
领悟社会支持的多重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7(2).
[8]Melissa M McDonald,M Brent DonneUan,Carlos David Navarrete.A life history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Dark Triad[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2(52). [9]Lushton,J P.Differential K theory:the sociobiology of in­dividual and group difference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85(6).
[10]J onason,P K,Bryan L.Koenig,Jeremy Tost.Living a Fast
Life.The Dark Triad and Life History Theory[J].Hum Nat, 2010(21).
[11]B rumbach,B H,Figueredo,A J,&Ellis,B J.Effects of
harsh and unpredictable environments in adolescence on de­velopment of life history strategies:a longitudinal test of an evolutionary model[J].Human Nature,2009(20).
[12]Paulhus D,Williams K.The dark triad of personality:Nar­
cissism,Machiavellianism,and psychopathy[J].Journal of L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2(2).
[13]朱远征,耿耀国•黑暗三联征、移情、领导力与生活满意度
的关系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16.
[14]Christie L,Geis F L.Studies in MachiaveUianism[J].Studies
in Machiavellianism,1970(67).
[15]刘海玲,程诚,李敬敏,杨丽•精神病态自评量表(简版)在
中国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2016(4).
[16]Hare LD,Neumann CS.Psychopathy:Assessment and
forensic implications[J].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9
(12).
[17]Piquero,A L,Farrington,D P,Fontaine,N M,Vin­
cent,G,Coid,J,&Ullrich,S.Childhood risk,offending trajectories,and psychopathy at age48years in the Cam­bridge Study in DelinquentDevelopment[J|.Psychology,Public Policy,and Law,2012(4).
[18]杨敏齐,王国芳,韩鹏,杨晓辉•精神病态的家庭风险因素
[J].心理科学进展,2014(8).
[19]J onason,P K,Luevano,V X,&Adams,H M.How the
Dark Triad traits predict relationship choice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2(53).
[20]V ernon,P A,Villani,V C,Vickers,L C,&Harris,J A.
A behavioral gene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Dark Triad and the
Big5[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8(44). [21]V eselka,L,Schermer,J A,&Vernon,P A.Beyond the
big five:The dark triad and the supernumerary personality
inventory[J].Twin Lesearch and Human Genetics,2011(2).
[22]秦峰,许芳•黑暗人格三合一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
2013(7).
[23]Jonason,P K,Baughman,H M,Carter,G L,and Park­
er,P.Dorian Gray without his portrait:psychological,so­cial,and physical health costs associated with the Dark Triad [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5(78). [24]Jonason,P K,Foster,J D,Egorova,M S,Parshikova,
O,Csath",#,Oshio,A,&Gouveia,V V.The Dark Triad traits from a life history perspective in six countries[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7(a).
[25]Aurelio Jose Figueredo,Geneva Vasquez,Barbara H.
Brumbach,Stephanie M L Schneider,Jon A Sefcek,Ilanit L Tal,Dawn Hill,Christopher J Wenner,W Jake Jacobs.
Consilience and Life History Theory:From genes to brain to reproductive strategy[J].Developmental Leview,2006(26).
[26]Chen,B.—B.,&Chang,L.Procrastination as a fast life his­
tory strategy[J].Evolutionary Psychology,2016(1).
[27]George B Richardson,Ching—Chen Chen,Chia—Liang
Dai,Michael D.Brubaker,and Joseph L.Nedelec.The Psy­chometrics of the Mini—K:Evidence From Two College Samples[J].Evolutionary Psychology,2017(1).
[28]耿耀国,孙博,黄嫡宜,朱远征,韩晓红•黑暗十二条与短
式黑暗三联征:黑暗三联征中文的检验[J].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15(2).
[29]方,敏强,.中介效应的方和效
量:回顾与展望[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8(1).
[30]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
理学进.2014,22(5).
[31]Hyunkyung Noh,Eunbi Chang,Yoojin Jang,Ji Hae Lee,
Sang Min Lee.Suppressor Effect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Leligious Coping on Academic Burnout Among Korean Middle School Students[J].Journal of Leligion and Health.2016
(1).
[32]叶一舵,熊猛.环境因素对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的影响:流
动时间的调节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7(7).
[33]Jessie E Hurst,Phillip S Kavanagh.Life history strategies and
psychopathology:the faster the life strategies,the more symptoms of psychopathology[J].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017(1).
[34]Bin—Bin Chen,Zeyi Shi,Shijin Sun.Life history strategy
as a mediator between childhood environmental unpre­dictability and adulthood personality[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7(1).
—49—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