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王璐 关海鸥*王雪 杨冬风 蔡月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黑龙江大庆 163319)
摘要: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以农林院校各专业实际应用为导向,构建了一套“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该体系提出了将考核方法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教考合一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模式。教学实践表明,新型考核方法具有可应用性,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考核 教考合一 线上线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3)07-0163-05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 Examination Method of the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Course
WANG Lu GUAN Haiou
*WANG Xue YANG Dongfeng CAI Yueqi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aqi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163319 China)
Abstract: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guided by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various majors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a set of the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course is constructed. This system puts forward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odel which changes the assessment method from simplification to diversification,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the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new assessment method is applicable, has achieved good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and has cultivated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by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Key Words: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Course assessment;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Online and offline;Teaching reform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处理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核心课程[1]。大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应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传递等专业相关信息的能力,提高了计算机应用技能。课程考核是课程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它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手段,同时也是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2]。目前,传统的考核模式存在考核形式单一、教考分离严重和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为满足
DOI:10.16661/jki.1672-3791.2209-5042-3062
基金项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NDJY2120);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项目编号:GJB1421199)。
作者简介:王璐(1994—),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课程教学研究。
通信作者:关海鸥(1980—),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课程教学研究,E-mail:**************。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需求,该文探究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信息处理技术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现状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已不能满足农林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调查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传统考核情况,主要存在以下3个问题。
1.1 传统考核方式不能合理反馈教学效果
考核是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方法,是连接学生和教师的纽带,在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常规的计算机课程考核模式为结课后的一次上机考试,即期末考试,以考试成绩加上平时成绩经过一定的折算后,作为学生的课程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一般安排在结课后的第二周,或学期即将结束的一段时间内,学生可能需要同时准备多门课程的期末考试。期末考试通过将知识点转化为实际操作试题,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学生可能只停留在考前突击复习得到的瞬时记忆。这种模式下缺少对重要章节学习效果的及时考核,重结果、轻过程,不利于学生巩固知识点,课程培养目标难以顺利实现。在考试时学生可能存在紧张等情绪,教师批改易出现误判等问题,考核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合理反馈教学效果。
1.2 线下教学课时较少,传统考核方式难以完成教学目标
高校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能够使学生提升自身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帮助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
解决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在就业中拥有一项基本技能。课程包括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网络等基础知识,以及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实际操作。内容覆盖面广、对学习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利用一定的课时加强操作练习,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但近几年在高校中,该课程作为公共课程,课时数正在逐年减少,有限的课时难以使学生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3]。使用计算机来解决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需要较为熟练地掌握各类软件操作方法,而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数较少,仅能够完成基础知识点的讲授和简单案例的基本操作练习,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加练习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再加上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无法过多地关注学生课堂之外的时间,因此较短的课时数会使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3 传统考核方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有效的考核方式要将培养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周期,传统考核方式为期末一次性考试,需要在一场考试中对整个学期全部知识点进行整体考核,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只重视期末考试前一段时间,忽略学期中的其他阶段。实际上,传统考核配套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存在“一言堂”的现象,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目的是通过期末考试。即传统的“应试教育”,忽略了学习兴趣的培养,即使通过了考试也可能存在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的问题,并没有注重技能的培养。如果授课教师成为教学与考试的唯一主体,未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参与度以及学习效果等考核评价贯穿整个考核过程中,学生
参与度较低[4],则不能较好地持续带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构建具有激励反馈性的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成为目前考核方法改革研究中的新课题。
2 考核方法的改革
通过以上的研究能够看出,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传统的考核方法已经难以满足课程的教学目标,无法体现该门课程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的独特之处。因此,为优化考核方法,创新考核机制,针对传统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一套“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新方法。
2.1 优化教考合一的过程化考核方式,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完整的考核方式应兼顾知识、技能和能力、素质等多个方面,可以通过考核来持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地实现教学初衷。根据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提出过程化考核方式。相对于只注重一次性结果的传统考核方式,过程化考核将考学结合,取消原期末考试,转换为单次小型考核,分别设置在学期中的各个阶段。每个阶段考核内容即该阶段所学内容,要求学生注重平时积累,改变以往期末考试前突击复习的习惯,将瞬时记忆转换为长期记忆,对所学知识分阶段进行测评验收。这种考核方式虽然增加了考核次数,但缩小了每次考核所覆盖的知识点范围,使学生更
容易掌握该次考核知识点,降低备考压力。学生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去完成每个阶段考核,让学生更愿意学、更想学,能够长期维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促进考核方式的创新。
2.2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承载的教学内容较多,首先应以知识点或教学单元为准则,将知识点采用系统化、模块化进行讲授,对课程考核内容采用模块化划分,分成计算机基础知识、Raptor结构设计、Word图文排版、Excel图表操作等多个模块。在课时有限问题和受疫情影响的社会条件下,结合当今网络时代学习的发展方向,我国发展出多元化的线上教学模式[5],开启线上教育平台的学习。该平台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避免了学生因时间地点的制约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因此,可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大纲要求对每章的教学内容录制教学视频,建设线上教学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丰富教学内容[6],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利用好碎片化学习时间,创新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课程考核的作用。同时,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计算思维的学习与实际操作能力提供了崭新的环境,操作者可以利用计算思维的一系列方法收集资源、引出问题,从而深入探究、寻答案,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巩固练习、拓展迁移,反思自评、内化知识。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线上学习在培养学习者自学能力与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方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3 创新考核评价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发挥考核作用
高等教育以教、学和考三位一体,传统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最终成绩通常由3个考核部分组成,即平时出勤成绩10%+实验作业成绩30%+期末卷面成绩60%。平时出勤成绩一般是考核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实验作业成绩是以书写完成课堂报告情况为依据;期末卷面成绩即期末上机考试的答题结果,以一次考试决定分数。这种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实验作业成绩虽然能够快速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在提交纸质作业时容易存在抄袭等现象;期末卷面成绩来源于期末一次性上机考试,学生可能由于多门课程考试扎堆而增加备考压力,从而影响考试发挥,可能因为失误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期末卷面成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7]。传统考核方式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从而缺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综上分析,在新的课程考核改革中采用过程化考核,学生最终的课程成绩是由“学生成绩=平时出勤成绩10%+课堂表现成绩10%+线上平台课程学习情况30%+实际应用考核50%”公式确定,现将成绩考核标准归纳总结如表1所示。
日常表现成绩包括考勤成绩和课堂纪律与答题表现成绩两部分。考勤成绩考核方式与传统考核方式相同,即考核学生出勤率;课堂纪律及答题表现成绩指的是教师可通过线上学习软件随时提问学生,并且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答题。这有助于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增强师生的创新互动性,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和对较难不易掌握的知识点及时查缺补漏。只要学生完成基本的听课和理解、
思考,就能得到较高的分数。线上视频考核成绩为线下课时有限的情况下,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线上课程平台提前预习,线下课后及时复习,是目前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
表 1 成绩考核标准表考核项目
过程化考核日常表现
线上视频
考核
线下实际
应用考核
考核标准
学生课堂考勤情况
学生课堂纪律及课堂答题表现
观看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构建的网络线上课程视频
(包括视频学习和章节测验)
第1次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考核,第2次为计算机操作考核,第3次为Word
应用考核,第4次为Excel应用考核,第5次为计算思维及方法考核
标准
分值
10
10
30
50
总计
50
50
在学习过程中可多次巩固、回看、学习,构建“课前—课上—课后”三位一体化学习环境,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线下实际应用考核是指学生在阶段学习后实际应用的检测,分为5次考核:第1次为基础知识考核,第2次为计算机操作考核,第3次为Word应用考核,第4次为Excel应用考核,第5次为计算思维及方法考核。这5次的考核内容与传统期末考试内容相当,与传统考试不同的是,单次过程化考核知识点较少,完成时间充足,学生备考相对容易,在较好地完成阶段考核之后,更有信心去准备下一阶段的考核。同时,在每次考核完成后教师即可进行当次考核试卷的评阅,发现学习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后续阶段的教学;在完成全部考核之后,教师还能够对各阶段考核成绩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及时优化改进。
3 新考核方法的效果评价
为评价新考核方法的实施效果,笔者选择同年级、层次相同、采用不同考核方式的A、B班级作为对比,两个班级教学课时数、课程内容一致,总体考核内容、考核难度相同。其中,A班采用传统考核方法,以期末一次性上机考试作为期末卷面成绩;B班采用过程化考核方法,在课程包含的每个模块学习完成后分别进行考核,共考核5次,每次考核难度均等。3.1 考核结果
A、B两个班级分数统计见表2。
通过表2可以看出,实行过程化考核后,B班平均分较A班提升了14.9%,最低分提升了75.7%,均有较大提升,且最低分高于通过分数线(60分),证明B班全部学生都通过了考核。
A、B两个班级考核结果对比情况见表3和图1。
由表3可以看出,实行过程化考核后,B班学生59分及以下的比例为0%,即通过率为100%。90~100高分段比例显著增加,成绩达到80分及以上的学生比例达到了75.6%(A班为29.6%),结合图1中的两条成绩曲线能够看出,两个班级成绩曲线均呈正态分布,B班相比A班有较大幅度提高。
分析A、B两个班级考核成绩产生的差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B班线上平台学习情况较好,接受比较容易,线上学习完成度较好、章节测验成绩较高,从而提升了总成绩;A班平时实验作业有存在漏交、做错等情况,从而拉低了平时考核成绩。
(2)B班过程化考核相当于把期末考试拆分成5次小型测试,分散了学习压力,学生完成单次考核比较容易,有效提升课堂质量;A班在期末阶段一次性考试可能存在紧张等情绪,从而影响了考试发挥,应试能力稍弱的学生不具备优势。
表2 A、B班级考核分数统计表
班级A班B班最高分
94
97
最低分
37
65
平均分
73.4
84.3
考核方式
传统考核
过程化考核
成绩组成
平时出勤成绩10%+实验作业成绩30%+期末卷面成绩60%
平时出勤成绩10%+课堂表现成绩10%+线上平台课程学习
情况30%+实际应用考核50%
表3 A、B班级考核结果对比表
分数段
90~100分
80~89分
70~79分
60~69分
59分及以下
A班进段比例/%
2.5
27.1
37.3
27.1
5.9
B班进段比例/%
22.7
52.9
21.8
2.5
0.0
(3)B班过程化考核每个阶段考核范围为每个学习模块,学生有充足时间进行准备练习,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A班期末考试有时间限制,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考核,考核面较广、考核知识点较多,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比较困难。
3.2 学生反馈
过程化考核虽然增加了考核的次数,但单次考核缓解了学生压力,学生反馈在整个学期都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在每个模块学习完成后,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和准备;对于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新考核方法能够减少期末学习压力,增强通过考核的信心。此外,线上学习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相比于教师“一言堂”的形式,线上学习视频能够做到边学边练,每阶段的考核都能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准备的时间,有效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水平。
3.3 促进师生交流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师生提供了沟通交流的新渠道,也能够在受到疫情影响的同时做到“停课不停学”。此外,教师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讲解的同时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实时提问并统计结
果,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上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增强师生互动热情,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在新形势的引导下学有所成。
4 结语
该文从为现代化大农业服务的农林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特点出发,针对现有考核方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过程考试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方法。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能力和思维的教育,着力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使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和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一定的深远意义。
excel线上教学课程参考文献
[1]关海鸥,马晓丹,陈争光,等.农林高校大学计算机基
础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改革[J].高师理科学刊,2018, 38(2):75-79.
[2]郭宁娅. 本科课程考核对大学生学习收获的影响研
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8.
[3]蔡月芹,关海鸥,陈争光.利用手机教学平台促进《大
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 2017,15(26):129,131.
[4]郑夏楠.高校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探究:以“传媒
经济学”为例[J].科教文汇,2021(2):127-128.
[5]杨浩,王桂华,高亚梅,等.生物信息学本科教学方法
初探[J].现代畜牧科技,2022(3):24-26.
[6]谢璐丹.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2,40(5):115-117.
[7]丛林,姜海燕,韩吐雅.高校课程考试制度改革及模
式创新探索:以农林高等院校课程考试为例[J].文化
创新比较研究,2020,4(1):155-157.
图1 A、B班级考核结果分布曲线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