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分类
军用飞机按用途可分为:歼击机(战斗机)、攻击机(强击机)、轰炸机、战斗轰炸机、侦察机、运输机、教练机、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反潜机,空中加油机,无人机等等。
歼击机
用于在空中消灭敌机和其他飞航式空袭兵器的军用飞机,又称战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曾广泛称为驱逐机。歼击机的主要任务是与敌方歼击机进行空战,夺取空中优势(制空权)。其次是拦截敌方轰炸机、强击机和,还可携带一定数量的对地攻击武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歼击机还包括要地防空用的截击机。
现代歼击机的特点
为了获得优异的空中格斗能力,现代歼击机在性能、外形、动力装置、机载设备、武器配备和火控系统等方面有一些新的特点。
性能突出中、低空跨音速机动性,飞机在9000米高度上,速度从马赫数0.9增加到马赫数1.6所需时间为50-60秒;海平面最大升率达300米/秒;静升限18000米左右;能在低空作超时速飞行;高空最大飞行马赫数在2左右;最小飞行速度为200公里/时;最大飞行迎角可达60°;低空作战半径约500-600公里;飞
机起飞、着陆滑跑距离小于1000米;飞机最大过载可达9g。
武器和火控系:现代歼击机普遍装有口径20毫米以上的航空机关炮,同时携带多枚雷达制导的中距拦射导弹和红外跟踪的近距格斗导弹。也可携带2-3吨航空或其他对地攻击武器。
我国的歼击机
1956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战斗机,1964年1月,沈阳飞机厂成功地仿制出前苏联米格-19型超音速歼击机,命名为歼6,该歼击机
于1959年9月23日首飞成功,它的制造成功,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进入了
超音速时代。随着时代的进步装备数量曾高达3000架的歼-6已逐步退出现役。
歼-10:J-10A基本达到了第三代战斗机的要求:J-10A拥有11个外挂,可以配备国产PL12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和对地攻击武器以及副油箱。J-10A
将会提供中国空军打击的能力,以贯彻攻防兼备的作战思想。最大起飞重量:19,277kg.作战半径1100km载弹量7000kg最大升限18000m最大航程
2500km.
强击机.
主要用于从低空、超低空突击敌战术和浅近战役纵深内的小型目标,直接
支援地面部队(水面舰艇部队)作战的飞机。又称攻击机,旧称冲击机。它用于
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摧毁敌方战役战术纵深内的防御工事、坦克、地面雷达、炮兵阵地、前线机场和交通枢纽等重要军事目标。强击机具有良好的低空
操纵性、性和良好的搜索地面小目标能力,可配备品种较多的对地攻击武器。为提高生存力,一般在其要害部位有装甲防护。
强击机的特点
强击机的特点是有良好的低空和超低空稳定性和操纵性;良好的下视界,
便于搜索地面小型隐蔽目标;有威力强大的对地攻击武器,除机炮和外,
还包括制导、反坦克集束和空地导弹等;飞机要害部位都有装甲保护,以提高飞机在地面炮火攻击下的生存力;起飞着陆性能优良,能在靠近前线的
简易机场起降,以便扩大飞机支援作战的范围。现代强击机有亚音速的,也有
超音速的,正常载弹量可达3吨,机上装有红外观察仪或微光电视等光电搜索
瞄准设备和激光测距、火控系统等;有的新型强击机已具有垂直和短距离起落
能力,如苏联的雅克36和英国的"鹞"式强击机。
发展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首先使用容克斯87俯冲轰炸机攻击行军纵队和坦克等,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苏联在战争中也同时广泛使用伊尔2强击机,
在支援部队作战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1944年末又生出其改型机伊尔10。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取消了强击机,代之以歼击轰炸机。50年代中期美国研制出喷气式舰载强击机A-4,美军
在60年代末装备A-7强击机,曾在越南战争中使用;70年代末又装备了A-10
米格27。80年代初,苏联开始装备了苏-25飞机,主要用于反坦克。中国空军于1950年开始装备强击
机。从60年代起,逐步换装自行研制的强-5型飞机。它是一种单座双发动机的低超音速飞机,装有两门23毫米口径的机炮,机身内和机身下可载挂多种对地攻击武器,最大载弹量可达2吨。
现代强击机生存力较强,装备有用来突击地面目标的航空机关炮、普通、制导航空、反坦克集束和空地导弹等机载武器。多数强击机可挂战术核弹。有的强击机还装有红外观察仪或微光电视等光电搜索瞄准设备和激光测距仪。有的强击机具有垂直/短距起落性能。
中国的强击机
中国只生产了一种强击机:强-5。强-5是由中国南昌飞机制造公司于20
世纪60年代研制的轻型超音速攻击机,主要用于低空、超低空对地面或水面战术、战役纵深目标和有生力量进行攻击,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
强-5攻击机是在歼-6/米格-19战斗机的基础上,引进西方攻击机的设计风格而研制出的角转换型装备。强-5定型后,南昌飞机制造厂又根据部队的不同使用情况和外销的需要,发展出多种的攻击机,形成强-5家族,主要改型包括强-5甲型、强-5乙型、强-51型、强-5II型、强-5III型及强-5IV型等。
轰炸机
用于对地面、水面目标进行轰炸的飞机。具有突击力强、航程远、载弹量大等特点,是航空兵实施空中突击的主要机种。有多种分类:按遂行任务范围分为战略轰炸机和战术轰炸机;按载弹量分重型(10吨以上)、中型(5-10吨)和轻型(3-5吨)轰炸机;按航程分为近程(3000千米以下)、中程(3000-8000千米)和远程(8000千米以上)轰炸机、中近程轰炸机一般装有4-8台发动机。机上武器系统包括机载武器如各种、航弹、空地导弹、、、航空机关炮等。机上的火控系统可以保证轰炸机具有全天候轰炸能力和很高的命中精度。现代轰炸机还装有受油设备,可进行空中加油。
发展历程
1911年10月,意大利和土耳其为争夺北非利比亚的殖民利益而爆发战争。11月1日,意大利的加福蒂中尉驾一架"朗派乐"─道比"单翼机向土耳其军队
投掷了4枚重约2公斤的榴弹,虽然战果甚微,但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空中轰炸。1913年2月25日,俄国人伊格尔·西科尔斯基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架专用轰炸
机首飞成功。这架命名为"伊里亚·穆梅茨"的轰炸机装有8挺机,最多可载
弹800公斤
第二次世界大战,载弹量可达8─9吨,航程为2600─7000公里美国的B
─29最为超显赫,它不仅是投向广岛、长崎两颗的载机,投下大批燃
烧弹,造成著名的东京大火,十几万日本平民伤亡也是B─29r"赫赫战果"。
现状和趋势
70年代以后,只有美、苏两国尚在继续研制远程超音速轰炸机,如美国的
B-1和苏联的图26,都是变后掠翼飞机,装有先进的自动导航系统、地形跟踪
系统和电子对抗设备,攻击武器以空地导弹和为主,能在复杂气象和
地形条件下隐蔽地进行超低空突防,对目标进行远距离攻击。远程超音速轰炸
机易于分散隐蔽,不易受敌方核导弹摧毁,同时使用灵活,便于打击机动目标,已成为弹道导弹的重要补充打击力量。
各类轰炸机
喷气式轰炸机──喷气式轰炸机是在40年代初由德国首先研制成功。梅塞施米特公司研制的Me─262型喷气式战斗机于1942年7月首次试飞,后来由于希特勒的坚持,Me─262曾被用来执行轰炸任务,它可
载两枚重500公斤人,在这同时,德国阿拉多公司研制了另一种Ar─234型喷气式轰炸机,可载
弹1400公斤。Me─262和Ar─234是最早的、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仅有的两种
喷气轰炸机。
易语言轰炸机源码最新超音速轰炸机──超音速轰炸机是由美国研制出来的50年代,美国为了与苏联相对抗,研制了以高空高速突防、深入苏联纵深地带投掷核弹、执行战略
轰炸任务的─58型轰炸机。B─58于1956年11月首次试飞,它的最高时速达2100公里,为音速人2倍,可载弹5000公斤以上。
"隐身"轰炸机──"隐身轰炸机首先由美国研制成功,美国洛克韦尔公司研制的B─IB型变后掠翼战略轰炸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具有部分"隐身"功能的轰炸机。B─IB在飞机外形、涂料和发动机的进、喷气口形状上作了防雷达各红外
线探测处理,这就使它在敌方的雷达和红外线探测器面前,具有了一定的"隐身"作用。
第一种真正的"隐身"轰炸机是美国的F─117战术轰炸机。美国战略空军和诺斯罗普公司研制成功另一种"隐身"战略轰炸机B─2是一种纯粹飞翼"式飞机,它的机身、机翼、发动机融为一体,既无水平尾翼,也无垂直尾翼,据称它的
航程达12 000公里,载弹量达34吨,造价高达5.7亿美元,堪称世界之最。
战斗轰炸机──战斗轰炸机又称歼击轰炸机。它是既能执行轰炸任务,又
能执行空战任务的飞机。第一种专门设计的战斗轰炸机,是美国于1955年首次试飞的F─105"雷公"式战斗轰炸机。它最多可载5900公斤,还可携带核弹。F─105在越南战场上大量执行轰炸和空战任务。
中国轰炸机发展状况
中国现有轰炸机种类包括国产轰六、轰七、歼轰七(即飞豹战机,FBC-1),以及向俄罗斯购买之SU30MK攻击机。轰六仿制前苏联TU-16型轰炸机,现仍为解放军轰炸机部队构成主力,未来除将强化其挂载武器性能外,并将部分改装
为空中加油机。轰七相当于俄制Su-24多用途战轰机,载弹量为五吨,航程二
千八百五十公里,作战半径八百五十公里,有十个挂载架,可配备C-601/602、C-801/802、C-803反舰飞弹,及俄制Kh-65SE,是解放军第一种采用
线传飞控的战机,为空军本世纪初主力轰炸机。
歼轰七为自行研发的战斗轰炸机中最为优异的攻击战机,其最大飞行速度
为一点七马赫,最大航程三千五百七十五公里,作战半径一千至一千五百公里,载弹量六点五吨,并可以一马赫的速度贴地飞行。该机型有十个挂载架,可配
备C-601/602、C-801/802、C-803反舰导弹弹,及俄制Kh-65SE、Kh-31A和Kh-31P反辐射飞弹、Kh-41空射式反舰飞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