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单⽚机原理及应⽤期末复习题库
⼀、填空题
1.⼗进制255的⼆进制是11111111,⼗六进制是FF。
2.单⽚机是将CPU、存储器、特殊功能寄存器、定时/计数器和输⼊/输出接⼝电路、以及相互连接的总线等集成在⼀块芯⽚上。
3.AT89S51单⽚机共有4个8位的并⾏I/O⼝,其中既可⽤作地址/数据⼝,⼜可⽤作⼀般的I/O⼝的是P0。
4.若采⽤12MHz的晶振,则MCS-51单⽚机的振荡周期为1/12µS,机器周期为1µS。
5、AT89S51单⽚机字长是8位,有40根引脚。
6.89S51单⽚机是8位单⽚机,其PC计数器是16位。
7.若单⽚机使⽤的晶振频率是6MHz,那么⼀个振荡周期是1/6µS,⼀个机器周期是2µS。
8.89S51单⽚机是+5V供电的。
9.堆栈是内部数据RAM区中,数据按先进后出的原则出⼊栈的。
10.MSC-51系列单⽚机具有4个并⾏输⼊/输出端⼝,其中P0⼝是⼀个两⽤接⼝,它可分时输出外部存储器的低⼋位地址和传送数据,⽽P1⼝是⼀个专供⽤户使⽤的I/O⼝,常⽤于第⼆功能的是
P3⼝。
11.当单⽚机系统进⾏存储器扩展时,⽤P2⼝的作为地址总线的⾼⼋位,⽤P0作为地址总线的低⼋位。
12.半导体存储器分为ROM和RAM两⼤类,其中前者具有⾮易失性(即掉电后仍能保存信息),因⽽⼀般⽤来存放系统程序,⽽后者具有易失性,因⽽⼀般⽤来存放经常变动的⽤户程序中间结果等。
13.当单⽚机系统需要外扩展存储器时,P2和P0作为地址总线。
14.AT89S51单⽚机上电初始化后,将⾃动设置⼀些寄存器的初始值,其中堆栈指针SP的初始值为07H,P0⼝复位值是FFH。
15.单⽚机两种节电模式:空闲模式和掉电模式,节电模式是由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中的有关位来控制的。
16.在AT89S51单⽚机中,RAM是数据存储器,ROM为程序存储器。
17.单⽚机的复位⽅式主要有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两种。
18.AT89S51单⽚机的内部RAM的寻址空间为256B,⽽内部ROM的寻址空间为4K。
19.总线(BUS)是计算机各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微机中有内部总线和外部总线两类。其中外部总线有控制总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三种。
20.给RST引脚输⼊2个机器周期的⾼电平使单⽚机复位,此时P0= 0XFF。
21.8051单⽚机的存储器的最⼤特点是数据与程序分开编址。
22.控制程序执⾏顺序的寄存器是PC,是16位寄存器
23.在C51语⾔的程序中,注释⼀般采⽤/**/和//来实现。
24.KeiLC51软件中,⼯程⽂件的扩展名是uvproj,编译连接后⽣成可下载⾄单⽚机芯⽚的⽂件后缀名是hex。
25.MCS-51的外部中断有两种触发⽅式,分别是电平触发⽅式和边沿触发⽅式。在电平触发⽅式下,
当采集到INT0、INT1的有效信号为低电平时,激活外部中断。
26.⼀个89C51系统,要求允许外部中断0INT和允许定时器T0中断,其他中断禁⽌,则IE寄存器可设定为IE=0X83。IE寄存器的格式为:
27.MSC-51引脚中,与串⾏通信有关的引脚是_P3.0_和_P3.1_。
28.AT89S51单⽚机有5个⽤户中断源,
29.AT89S51单⽚机定时器的四种⼯作⽅式中,可⾃动装载初始值的是⽅式2,该⼯作⽅式是8位计数器。
30.已知51单⽚机的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的格式为:
当IP=15H时,外部中断0中断的优先级最⾼。
31.MCS-51单⽚机中,在IP=0x00时,优先级最⾼的中断是__外部中断0____,最低的是__串⾏⼝通
信___。
32.51单⽚机的定时器T1⼯作在⼯作⽅式0计数模式下,定时器
T0⼯作在⼯作⽅式1定时模式下。则TMOD的值应为41H。
33.假设已经设置好定时器T1的计数初始值,则要启动定时器T1,需要设置TR1=1。
34.AT89C51单⽚机有2个16位定时/计数器。
35.AT89S51单⽚机定时器的四种⼯作⽅式中,其中⽅式3是只有定时器T0才有的⽅式。
36.假设定时器T0已经正常⼯作,现要停⽌定时器T0,则需要设置TR0=0。
37.AT89S51单⽚机定时器的四种⼯作⽅式中,⽅式0为13位计数器,⽅式1为16位计数器。
38.共阳极数码管显⽰6时的字型码是82H,共阴极数码管显⽰9时的字型码是6FH。
39.共阳极数码管显⽰A时的字型码是__88__H,共阴极数码管显⽰
A时的字型码是__77__H。
40.若不使⽤MCS-51⽚内存储器引脚EA必须接地。
41.在单⽚机扩展时, P0⼝和P2⼝为地址线,P0⼝⼜分时作为数据线。
42.在MCS-51单⽚机中,如采⽤6MHZ晶振,⼀个机器周期为2us。
43.当P1⼝做输⼊⼝输⼊数据时,必须先向该端⼝的锁存器写⼊1,否则输⼊数据可能出错。
44.程序状态寄存器PSW的作⽤是⽤来保存程序运⾏过程中的各种状态信息。其中CY为(进位)标志,⽤于⽆符号数加(减)运算,当进⾏(位)操作时作为位累加器。OV为(溢出)标志,⽤于有符号数的加(减)运算。
45.消除键盘抖动常⽤两种⽅法,⼀是采⽤(硬件去抖电路),⽤基本RS触发器构成;⼆是采⽤(软件去抖程序),既测试有键输⼊时需
延时(约⼤于10毫秒)后再测试是否有键输⼊,此⽅法可判断是否有键抖动。
46.若MCS-51单⽚机采⽤12MHz的晶振频率,它的机器周期为(1us),ALE引脚输出正脉冲频率为(2MHZ)。47.8051有两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T0和T1。它们的功能可由两个控制寄存器(TCON)、(TMOD)的内容决定,且定时的时间或计数的次数与(TH)、(TL)两个寄存器的初值有关。
48.串⾏⼝的控制寄存器SCON中,REN的作⽤是(允许串⾏接收位)。
49.单⽚机内外中断源按优先级别分为⾼级中断和低级中断,级别的⾼低是由(中断优先级寄存器,)寄存器的置位状态决定的。同⼀级别中断源的优先顺序是由(⾃然优先级顺序)决定的。
50.LED数码显⽰按显⽰过程分为(静态)显⽰和(动态)显⽰2种。前者,对每位显⽰来说是连续显⽰的,可通过单⽚机串⾏⼝实现;当多位显⽰时需较多外部驱动芯⽚,功耗较⼤。后者,对每位显⽰来说是断续显⽰需占⽤单⽚机的(并⾏)接⼝资源。
51.单⽚机串⾏通信时,若要发送数据,就必须将要发送的数据送⾄(SBUF)单元,若要接收数据也要到该单元取数。52.计算机的系统总线有(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和(数据总线)。
53.程序存储器⽤于存放待执⾏的程序代码。
54.数据存储器⽤于存放程序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55.8位处理器是单⽚机的核⼼模块,由运算逻辑模块和控制逻辑模块组成。
56.单⽚机复位以后,PC程序指针被初始化为0X00。
57.当外部引脚EA加上⾼电平时,PC程序指针起始指向内部程序存储器,程序代码从内部存储器开始执⾏。当外部引脚EA 加上低电平时,PC程序指针起始指向外部程序存储器,程序代码从外部存储器开始执⾏。
58.程序计数器PC是⼀个16位计数器,⽤于存放下⼀条指令在程序存储器中的地址。
判断题
(×)1.AT89S51是⼀种⾼性能的16位单⽚机。
(×)2.MCS-51单⽚机的程序存储器只能⽤来存放程序。
(×)3.MCS-51若希望程序从⽚内存储器开始执⾏,EA脚应接低电平。
(×)4.89S51单⽚机中,外部RAM与I/O接⼝是统⼀编址的。
(×)5.89S51单⽚机复位后,特殊功能寄存器SP的内容都是00H。
(×)6.51单⽚机内部寄存器都是8位的。
(×)7.在MCS-51系统中,⼀个机器周期等于1µs。
(×)8.复位之后,P0-P3的内容为0FFH,栈指针SP指向00H单元。
(√)9.当AT89C51的EA引脚接低电平时,CPU只能访问⽚外ROM,⽽不管⽚内是否有程序存储器。
(×)10.扩展I/O⼝占⽤⽚外数据存储器的地址资源。
(×)11.MCS-51系统可以没有复位电路。
(×)12.程序存储器不仅可以存放程序指令字节代码和表格常数,还可以作为数据暂存和缓冲待调试的程序代码等。
(√)13.单⽚机复位后不影响⽚内RAM单元的数据,仅影响特殊功能寄存器中的内容。
指针函数的作用
(√)14.程序计数器PC不能为⽤户编程时直接使⽤,因为它没有地址。
(×)15.8051共有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它们的位都是可以⽤软件设置的,因此,是可以进⾏位寻址的。
(×)16.8051单⽚机必须使⽤内部ROM。
(√)17.8051是⼀种8位单⽚机。
(√)18.MCS-51单⽚机的CPU能同时处理8位⼆进制数据。
(√)19.AT89S51单⽚机采⽤的是哈佛结构。
(√)20.RXD表⽰串⾏⼝输⼊端,⽽TXD表⽰串⾏⼝输出端。
(×)21.系统复位后,四个I/O⼝的初始值都是00H。
(×)22.⼀般AT89S51单⽚机的特殊功能寄存器的数据都是8位的,但数据指针寄存器DPTR的数据却是16位的。
(√)23.AT89S51单⽚机共有4个8位的并⾏I/O⼝,其中P2⼝既可⽤作地址/数据⼝,⼜可⽤作⼀般的I/O⼝。
(√)24.sbit不可⽤于定义内部RAM的位寻址区,只能⽤在可位寻址的SFR上
(√)25.SFR中凡是能被8整除的地址,都具有位寻址能⼒。
(√)26.8051单⽚机,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扩展的最⼤范围都是⼀样的。
(×)27.MCS—51单⽚机上电复位后,⽚内数据存储器的内容均为00H。
(√)28.当8051单⽚机的晶振频率为12MHZ时,ALE地址锁存信号端的输出频率为2MHZ的⽅脉冲。
(×)29.在51系列的单⽚机系统中,⼀个机器周期是固定的。
(√)30.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名字,在C51程序中,全部⼤写。
(×)31.在C语⾔中,函数的调⽤是可以根据需要随便调⽤,前⾯的函数可以调⽤后⾯的函数,后⾯的函数也可以调⽤前⾯的函数,⽆需声明。
(√)32.若⼀个函数的返回类型为void,则表⽰其没有返回值。(×)33.⽤C语⾔编写AT89C51单⽚机时,必须添加的头⽂件是“stdio.h”。
(×)34.采⽤单⽚机的C语⾔开发时,只能利⽤C51语⾔书写程序,不能嵌套汇编语⾔。
(√)35.#include与#include“reg51.h”是等价的。
(√)36.在C语⾔中,所有定义在主函数之前的函数⽆需进⾏声明。
(×)37.单⽚机中断系统中,只要有中断源申请中断就可中断了。
(√)38.在单⽚机AT89S51中,当同⼀中断优先级别的外部中断0和定时器T0同时产⽣中断信号,系统会⾸先响应外部中断0。
(√)39.TCON是⼀个即可以位寻址⼜可以字节寻址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40.必须有中断源发出中断请求,并且CPU打开中断,CPU 才可能响应中断。
(×)41.MCS-51的5个中断源优先级相同。
(√)42.在使⽤外部中断时,要把对应中断开关控制位设置为1。
(×)43.PCON是⼀个即可以位寻址⼜可以字节寻址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44.单⽚机外部中断时只有⽤低电平触发。
(√)45.在⼀般情况下MCS-51单⽚机不允许同级中断嵌套。
(×)46.各中断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都会标记在MCS-51系统的IE寄存器中。
(×)47.定时器与计数器的⼯作原理均是对输⼊脉冲进⾏计数。
(×)48.TMOD是⼀个即可以位寻址⼜可以字节寻址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49.定时器0使⽤时必须使⽤单⽚机的T0脚(P3.4)。
(√)50.定时器T1不能⼯作在⽅式3。
(×)51.因为T0和T1是内部中断所以其计数脉冲信号只能来⾃于CPU的内部机器周期脉冲信号。
(×)52.MCS-51的中断源全部编程为同级时,优先级最⾼的是INT1。
(×)53.定时/计数器1使⽤时必须使⽤单⽚机的T0脚(P3.5)。
(√)54.51单⽚机的两个定时器均有定时和计数⼯作⽅式。
(√)55.定时器的中断标志由硬件清0。
(√)56.TMOD中的GATE=1时,表⽰由两个信号控制定时器的的启停。
(×)57.51单⽚机的串⼝设置了1个SBUF即可实现全双⼯通信。
(×)58.AT89S51单⽚机的串⼝只有2种⼯作⽅式。
(√)59.AT89S51单⽚机共有4个8位的并⾏I/O⼝,其中P2⼝既可⽤作地址/数据⼝,⼜可⽤作⼀般的I/O⼝。
(√)60.假设传输的数据⼀帧有11位,每秒钟传输30帧,则此时的⽐特率应为330bps。
(×)61.MCS-51的串⾏接⼝是全双⼯的。
(√)62.采⽤软件延时可以去除按键抖动,延时时间只要超过10ms都可以。
(√)63.共阳极数码管显⽰数字“3”时,其段码值为B0H。
(√)64.数码管采⽤动态扫描显⽰时,所有数码管的笔画段的同名端连接在⼀起共⽤⼀个控制引脚,⽽每个数码管的公共极各⾃独⽴,分别与不同控制引脚相连。
(√)65.在使⽤按键时要消除按键的抖动,可以通过改进硬件或软件编程的⽅法来实现。(×)66.对按键进⾏扫描时采⽤软件延时来去除抖动,延时时间越短越好。
(×)67.4*4矩阵键盘需要16根数据线进⾏连接。
选择题
1.下列计算机语⾔中,CPU能直接识别的是(D)。
A.⾃然语⾔
B.⾼级语⾔
C.汇编语⾔
D.机器语⾔
2.51单⽚机复位后,PC与P⼝(I/O)的值为(B)。
A.0000H,00H
B.0000H,FFH
C.0003H,FFH
D.0003H,00H
3.提⾼单⽚机的晶振频率,则机器周期(A)。
A.变短
B.变长
C.不变
D.不定
4.单⽚机的应⽤程序⼀般存放于(B)中
A.RAM B.ROM C.寄存器D.CPU
5.89S51单⽚机的PSW寄存器中的RS1和RS0⽤来(A)。
A.选择⼯作寄存器组 B.指⽰复位
C.选择定时器 D.选择⼯作⽅式
6.80C51基本型单⽚机内部程序存储器容量为(C)。
A.16K
B.8K
C.4K
D.2K
7.AT89S51单⽚机的P0□,当使⽤外部存储器时它是⼀个(A)。
A.传输低8位地址/数据总线□
B.传输低8位地址□
C.传输⾼8位地址/数据总线□
D.传输⾼8位地址□
8.在AT8951单⽚机的4个并⼝中,需要外接上拉电阻的是(A)。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