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面向对象分析
•7.1.1 面向对象分析过程
面向对象的分析主要以用例模型为基础。开发人员在收集到的原始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用例模型从而得到系统的需求。进而再通过对用例模型的完善,使得需求得到改善。所谓用例是指系统中的一个功能单元,可以描述为参与者与系统之间的一次交互。用例常被用来收集用户的需求。
对象模型是什么①首先要到系统的操作者,即用例的参与者。参与者是在系统之外,透过系统边
界与系统进行有意义交互的任何事物。
②可以把参与者执行的每一个系统功能都看作一个用例。可以说,用例描述了系统
的功能,涉及系统为了实现一个功能目标而关联的参与者、对象和行为。
③确定了系统的所有用例之后,就可以开始识别目标系统中的对象和类了。把具有
相似属性和操作的对象定义为一个类。
边界类示意图
控制类示意图
目标系统的类可以划分为边界类、控制类和实体类。Ø边界类代表了系统及其操参与者的边界,描述参与者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它更加关注系统的职责,而不是实现职责的具体细节。通常,界面控制类、系统和设备接口类都属于边界类。Ø控制类代表了系统的逻辑控制,描述一个用例所具有的事件流的控制行为,实现对用例行为的封装。通常,可以为每个用例定义一个控制类。Ø
实体类描述了系统中必须存储的信息及相关的行为,通常对应于现实世界中的事物。
确定了系统的类和对象之后,就可以分析类之间的关系了。对象或类之间的关系有依赖、关联、聚合、组合、泛化和实现。
①依赖关系是“非结构化”的和短暂的关系,表明某个对象会影响
另外一个对象的行为或服务。
②关联关系是“结构化”的关系,描述对象之间的连接。
③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是特殊的关联关系,它们强调整体和部分之
间的从属性,组合是聚合的一种形式,组合关系对应的整体和部
分具有很强的归属关系和一致的生命期。比如,计算机和显示器
就属于聚合关系。
④泛化关系与类间的继承类似。
⑤实现关系是针对类与接口的关系。
明确了对象、类和类之间的层次关系之后,需要进一步识别出对象之间的动态交互行为,即系统响应外部事件或操作的工作过程。一般采用顺序图将用例和分析的对象联系在一起,描述用例的行为是如何在对象之间分布的。也可以采用协作图、状态图或活动图。
最后,需要将需求分析的结果用多种模型图表示出来,并对其进行评审。由于分析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合理的分析模型需要多次迭代才能得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