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公选课论文
尼克松访华
当今世界格局中,中美关系是举足轻重的一组大国关系,它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到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美两国都是大国,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双方既有深刻的分歧矛盾也有切身的共同利益。回眸中美建交30年,两国关系发展可谓沐雨经风、曲折迂回、恩怨交加。而开启这二战后两国关系正式建立新篇章的就是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查德·尼克松访华事件。
访华背景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总统尼克松入主白宫后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开展“均势外交”,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力量,并调整其亚洲政策,多次作出寻求“与中共改善关系”的姿态,包括主动建立了通过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与中国互传口信的渠道。
1971421日中国政府就美方提出双方举行高层对话的建议给美国政府一个答复:“要从根本上恢复中美关系,必须从中国的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撤走美国一切武装力量。而解决这一关键
问题,只有通过两国高级负责人直接商谈才能到办法。因此,中国政府重申,愿意公开接待美国特使如基辛格博士,或美国国务卿甚至美国总统本人来北京直接交谈。”尼克松总统于同年5月中答复说,为解决两国之间的分歧问题,并由于对两国关系的重视,他准备在北京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诸位领导人进行直接交谈,并建议由基辛格赴华与中国高级官员举行一次秘密的预备会议。中国同意这一建议。
197179日~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双方讨论了国际形势及中美关系问题,并就尼克松访华一事达成协议,716日发表了《公告》。公告说:“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访华过程
1972221日,北京时间上午854分,尼克松的专机飞抵上海虹桥机场作短暂技术停留。1127分,专机在北京首都机场着陆。1130分,当飞机舱门打开后,尼克松和夫人先行走下舷梯,在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尼克松就身体前倾,向周总理伸出手说:“我非常高兴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周总理的一语双关地回答说:“你的手伸过了
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我们25年没有交往了!”尼克松事后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当日,主席在中南海自己的书房会见了尼克松总统。年近80高龄,又是大病初愈,毅力非凡的在笑谈声中和尼克松交谈了70多分钟。牢牢抓住了谈话的主题:中美关系中的“哲学”方面,即中美关系中的长远性、原则性、宏观性、战略性问题。对这次谈话,基辛格后来写道:“是用一种故意显得很随便的方式来发表他的主要意见的。”
下午6时整,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第一次会谈。周总理提出,由他和尼克松谈“基本的大问题”, 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和中国外长乔冠华谈促进关系正常化的具体问题,以加快会谈进程。尼克松说,周总理提出的工作概念“令人满意”。会谈持续了一个小时。
美国民主党领袖7时,周恩来为尼克松举行的欢迎宴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始。
22日,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就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周恩来表示:台湾问题是阻碍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尼克松表示: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223日,尼克松与周恩来在钓鱼台会谈。
24日和25日分别游览长城和故宫。
26日上午9时离京飞杭州,尼克松一行下榻在风景如画的西湖宾馆。下午由周恩来总理等陪同,尼克松总统和夫人游览了杭州西湖。在周总理和浙江省市领导人的陪同下坐船游览了西湖。在游船上,尼克松、周恩来以及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中方随行的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等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还就公报的相关细节进行讨论。
尼克松总统和夫人一行,1972226日由周恩来总理等陪同,游览了杭州西湖。之后,尼克松一行飞往上海。尼克松在上海欢迎宴会上即席讲话,称这一周是“改变世界的一周”,他希望在中美之间“建起一座跨越16000英里和22年敌对的长桥”。
27日上午9时前往上海,下午会谈。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后,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即俗称的“上海公报” )。
28日上午10时尼克松一行离开上海回国。
访华成果
1972228日,联合公报正式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联合公报在阐明双方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各自看法和立场、承认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区别后,强调指出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双方郑重声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双方还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
尼克松访华期间,双方共同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关于台湾问题,中方在《联合公报》中重申: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方则表示: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并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联合公报还规定,双方将为逐步开展中美贸易以及进一步发展两国在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提供便利;并将通过不同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美国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历史上对尼克松访华的评价
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曼斯菲尔德对记者评论说,他对尼克松“有机会这样快地会见感到意外,但是感到高兴”,并认为访问是“突破的继续”。
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参议员多尔则在参议院发表讲话说,“尼克松总统和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机场握手一事不只是两位领导人或两个国家的行动。这是在地球上人类的记录中非常罕见
的事情”;“很少有一个事件标志着在人类为实现其文明的潜在力量所作的努力中迈出过比此更深远的一步”。
美国民众对尼克松访华的反应十分热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专门通过一项联合决议,要求规定1972221日为支持尼克松访华的纪念日。
美国新闻处的电报称,尼克松访华受到“美国人民压倒多数的支持。两党所有的政治领袖实际上都和尼克松总统一样,具有同中国重新建立联系的愿望。”
对尼克松访华的认识以及访华事件对当今的启示
19722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应我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邀请前来中国的访问,以及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联合发表的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政府经过20多年的对抗,开始向关系正常化方向发展,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尼克松19722月的中国之行是他总统任内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也是20世纪最重大的外交行动之一。这一历史性事件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开创了新关系,并对后来整个亚洲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尼克松认识到,建立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和持久性的美中关系很有
必要,美中利益的交汇点是加强双边关系的催化剂。那个时候,尼克松总统和到了一个需要美中两国合作和友谊的战略利益交汇点。
访问的最终结果《联合公报》中“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认识已成为两国后来发表的中美建交公报和奠定“八·一七公报”的基础,从而使两个伟大国家的关系克服了那些难以避免的分歧。
随着世界格局的进一步变化和全球经济化的进一步发展,中美关系在世界双边关系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之间的对话合作也日益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关注的焦点。和平是当今世界的大主题,而中美在这其中扮演者重要的角,因此中美之间的对话沟通就显得格外重要。从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事件中我们能体会到两国老一代领导人为中美两国破冰建交而作出的巨大贡献,为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同时,我们也可以体会出双方的真诚,这是达成一致观点的重要前提,也是当今国与国之间谈判交流所应具有的正确态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