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课程名称 EDA技术
题 目 八位二进制转化为BCD码及
余三码、BCD码转化为余三码
学 院 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
班 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2年7月14号
八位二进制码转化为BCD码及余三码、BCD码转化余三码
摘 要姓名代码转换器百度
八位二进制数转化为BCD码和余三码的转换在计算机语言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让我们更好地掌握二进制数转化为BCD码和余三码。二进制转化为余三码不能直接转化,只能通过BCD码为中介进而转化成余三码。余三码(余3码)是由8421BCD码加上0011形成的一种无权码,由于它的每个字符编码比相应的8421BCD码多3,故称为余三码。BCD码的一种。余三码是一种对9的自补代码,因而可给运算带来方便。其次,在将两个余三码表示的十进制数相加时,能正确产生进位信号,但对“和”必须修正。修正的方法是:如果有进位,则结果加3;如果无进位,则结果减3。如, (526)10进制=(0101 0010 0110)8421BCD码=(1000 0101 1001)余3码
EDA技术打破了软件和硬件间的壁垒,使计算机的软件技术与硬件实现、设计效率与产品性能合二为一,它代表了电子设计技术和应用技术的发展方向。VHDL主要用于描述数字系统的接口,结构和功能,它的语法简单易懂,移植性好。
本设计采用VHDL,Altera公司的Quartus II软件仿真,来实现八位二进制到BCD和BCD到余三码的转换。由于八位二进制的最大范围是0~255,而八位BCD码的范围是0~99,故在转换时输入信号只能取99以内的数。
关键词:八位二进制、BCD码、余三码、VHDL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课程设计题目 1
§1.2 设计目的 2
§1.3 课程设计要求 2
第二章 EDA、VHDL简介 3
§2.1 EDA简介 3
§2.2 VHDL简介 3
第三章 设计过程 5
§3.1设计规划 5
§3.2各个模块设计及原理图 5
§3.2.1八位二进制码转化为八位BCD码 5
§3.2.2八位BCD码转化为八位余三码 6
§3.2.3八位二进制码转化为8位余三码 7
第四章 系统仿真 9
§4.1八位二进制码转化为八位BCD码仿真及分析 9
§4.2八位BCD码转化为八位余三码仿真及分析 9
§4.3八位二进制码转化为八位余三码仿真及分析 10
第五章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第一章 绪论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用数字电路进行信号处理的优势也更加突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种用数字电路处理模拟信号的所谓“数字化”浪潮已经席卷了电子技术几乎所有的应用领域
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缩写,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概念发展而来的。EDA技术就是以计算机为工具,设计者在EDA软件平台上,用硬件描述语言HDL完成设计文件,然后由计算机自动地完成逻辑编译、化简、分割、综合、优化、布局、布线和仿真,直至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和编程下载等工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