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职业考证-软考-软件评测师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卷(带答案)
一.综合题(共15题)
1.
单选题
以下关于可靠性测试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问题1选项
A.软件失效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B.软件失效在整个计算机系统失效中占比较少
C.相比硬件可靠性技术,软件可靠性技术不成熟
D.随着计算机应用系统中软件成分的增加,软件可靠性问题越来越重要
【答案】B
【解析】软件失效可能造成灾难的后果;软件的失效在整个计算机系统失效中的比例比较高;相比硬件可靠性技术,软件可靠性技术很不成熟;与硬件元器件成本急剧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软件费用呈有增无减的势头,而软件可靠性问题是造成这种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计算机应用中软件成分的不断增加,使得系统对于软件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软件对生成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从而增加了软件可靠性问题在软件工程领域乃至整个计算机工程领域的重要性。以上这些都体现了软件可靠性测试的重要性。
2.
单选题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内容不包括( )。
问题1选项
A.软件功能需求
B.软件非功能需求
C.设计约束
D.接口设计
【答案】D
【解析】软件需求包括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和设计约束3个方面的内容。
功能需求:所开发的软件必须具体什么样的功能。
非功能需求:是指产品必须具备的属性或品质,如可靠性、性能、响应时间、容错性和扩展性等。
设计约束:也称为限制条件、补充规约,这通常是对解决方案的一些约束说明。
接口设计:为设计阶段的内容。
3.
单选题
堆是一种数据结构,分为大顶堆和小顶堆两种类型。大(小)顶堆要求父元素大于等于(小于等于)其左右孩子元素。则( )是一个小顶堆结构。堆结构用二叉树表示,则适宜的二叉树类型为( )。对于10个结点的小顶堆,其对应的二叉树的高度(层数)为( )。堆排序是一种基于堆结构的排序算法,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
问题1选项
A.10,20,50,25,30,55,60,28,32,38
B.10,20,50,25,38,55,60,28,32,30
二叉树的基本性质C.60,55,50,38,32,30,28,25,20,10
D.10,20,60,25,30,55,50,28,32,38
问题2选项
A.普通二叉树
B.完全二叉树
C.二叉排序树
D.满二叉树
问题3选项
A.3
B.4
C.5
D.6
问题4选项
A.lgn
B.nlgn
C.n
D.n2
【答案】第1题:A
第2题:B
第3题:B
第4题:B
【解析】
4.
单选题
以下关于CPU与I/O设备交换数据所用控制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问题1选项
A.中断方式下,CPU与外设是串行工作的
B.中断方式下,CPU需要主动查询和等待外设
C.DMA方式下,CPU与外设可并行工作
D.DMA方式下,需要CPU执行程序传送数据
【答案】C
【解析】中断方式下的数据传送是当I/O接口准备好接收数据或准备好向CPU传送数据时, 就发出中断信号通知CPU。对中断信号进行确认后,CPU保存正在执行的程序的现场, 转而执行提前设置好的I/O中断服务程序,完成一次数据传送的处理。这样,CPU就不需要主动查询外设的状态,在等待数据期间可以执行其他程序,从而提高了 CPU的利用率。采用中断方式管理I/O设备,CPU和外设可以并行地工作。
程序查询方式下,CPU通过执行程序查询外设的状态,判断外设是否准备好接收数 据或准备好了向CPU输入的数据。
直接内存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 DMA)方式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硬件控制实现主存
与I/O设备间的直接数据传送,数据的传送过程由DMA控制器(DMAC)进行控制,不需要CPU的干预。在DMA方式下,由CPU启动传送过程,即向设备发出“传送一块数据”的命令,在传送过程结束时,DMAC通过中断方式通知CPU进行一些后续处理工作。
综合来看由于DMA方式下数据的传送过程由DMA控制器(DMAC)进行控制,不需要CPU的干预,CPU可以去做自己的事,这时是与外设并行工作的。
5.
单选题
集成测试的集成方式不包括( )。
问题1选项
A.一次性集成
B.自中间到两端集成
C.自顶向下集成
D.自底向上集成
【答案】B
【解析】集成测试的集成方式包括:一次性集成、自底向上、自顶向下、混合式等。
6.
单选题
若某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是ABDCE,中序遍历序列是BDACE,则该二叉树为( )。
问题1选项
A.
B.
C.
D.
【答案】D
【解析】先序遍历:先遍历根节点,然后以先序遍历的方式遍历左子树,最后以先序遍历的方式遍历右子树。
中序遍历:先以中序遍历的方式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根节点,最后以中序遍历的方式遍历右子树。
选项A:先序遍历的结果为:ABDEC;中序遍历的结果为:DBEAC
选项B:先序遍历的结果为:ABCDE;中序遍历的结果为:BADCE
选项C:先序遍历的结果为:ABDCE;中序遍历的结果为:BDAEC
选项D:先序遍历的结果为:ABDCE;中序遍历的结果为:BDACE
7.
单选题
某软件项目的活动图如下图所示,其中顶点表示项目里程碑,连接顶点的边表示包含的活动,
边上的数字表示活动的持续时间(天),则完成该项目的最少时间为( )天。活动FG的松弛时间为( )天。
问题1选项
A.20
B.30
C.36
D.37
问题2选项
A.1
B.8
C.9
D.17
【答案】第1题:D
第2题:C
【解析】松弛时间:表示在不影响整个工期的前提下,完成该任务有多少机动余地。
关键路径:在Pert图中时间跨度最长的路径
本题关键路径为ADFHJ(或ADFIHJ)共计37天,经过FG的最长路径为ADFGJ共计28天,所以松弛时间为37-28=9
8.
单选题
负载压力测试的目的不包括( )。
问题1选项
A.在模拟环境下评估系统服务等级满足情况
B.预测系统负载压力承受力
C.分析系统的瓶颈
D.在应用实际部署前评估性能
【答案】A
【解析】负载压力测试:是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测试系统所能承受的并发用户量、运行时间、数据量,以确定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压力
负载压力测试的目的:在真实环境下检测系统性能,评估系统性能以及服务等级的满足情况;预见系统负载压力承受力,在应用实际部署之前,评估系统性能分析系统瓶颈、优化系统
选项A错误,应该是真实环境下
9.
单选题
以下关于性能测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问题1选项
A.性能测试是在真实环境下检查系统服务等级的满足情况
B.基于性能测试对系统未来容量做出预测和规划
C.性能测试主要关注输出结果是否正确
D.性能测试是性能调优的基础
【答案】C
【解析】性能测试用来保证产品发布后系统的性能能够满足用户需求。性能测试通常存在性能调优与性能评测两种性能测试策略。
性能评测主要包括:在真实环境下,检查系统服务等级的满足情况,评估并报告整个系统的性能;对系统的未来容量作出预测和规划。
性能评测室性能调优的基础,性能调优的步骤如下:查形成系统瓶颈或者故障的根本原因;进行性能调整和优化;评估性能调整的效果。
选项C是不准确的描述。
10.
单选题
高度(层数) 为k的二叉树最大的结点数为( )。
问题1选项
A.2k
B.2k-1
C.2k-1
D.2k-1-1
【答案】C
【解析】二叉树是n个有限元素的集合,该集合或者为空、或者由一个称为根(root)的元素及两个不相交的、被分别称为左子树和右子树的二叉树组成,是有序树。当集合为空时,称该二叉树为空二叉树。
二叉树性质:
性质1:二叉树的第i层上至多有2i-1(i≥1)个节点。
性质2:深度为h的二叉树中至多含有2h-1个节点。
性质3:若在任意一棵二叉树中,有n0个叶子节点,有n2个度为2的节点,则必有n0=n2+1。
性质4:具有n个节点的满二叉树深为log2n+1。
性质5:若对一棵有n个节点的完全二叉树进行顺序编号(1≤i≤n),那么,对于编号为i(i≥1)的节点:
当i=1时,该节点为根,它无双亲节点
当i>1时,该节点的双亲节点的编号为i/2
若2i≤n,则有编号为2i的左节点,否则没有左节点
若2i+1≤n,则有编号为2i+1的右节点,否则没有右节点
11.
单选题
假设有6个进程共享一个互斥段N,如果最多允许3个进程同时访问互斥段N,那么利用PV操作时,所用信号量S的变化范围为( ) ;若信号量S的当前值为-1,则表示系统中有( )个正在等待该资源的进程。
问题1选项
A.0~6
B.-1~5
C.-2~4
D.-3~3
问题2选项
A.0
B.1
C.2
D.3
【答案】第1题:D
第2题:B
【解析】第1题:PV操作:是实现进程同步和互斥的常用方法,P操作和V操作是低级通信原语,在执行期间不可分割;其中P操作表示申请一个资源,V操作表示释放一个资源。
P操作的定义:S:=S-1,若S>=0,则执行P操作的进程继续执行;若S0,则执行V操作的进程继续执行;若S=0表示某资源的可用数;S第2题:
12.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在需求分析阶段编写的文档是( )。
问题1选项
A.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B.概要设计文档
C.测试计划
D.用户手册
【答案】B
【解析】本题中需求分析阶段涉及的文档有: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测试计划、用户手册等;
题中的概要设计文档属于软件设计中概要设计阶段需要编写的内容。
13.
单选题
在系统中,客户端代理( )。
问题1选项
A.通常都使用SMTP协议发送邮件和接收邮件
B.发送邮件通常使用SMTP协议,而接收邮件通常使用POP3协议
C.发送邮件通常使用POP3协议,而接收邮件通常使用SMTP协议
D.通常都使用POP3协议发送邮件和接收邮件
【答案】B
【解析】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的发送(客户端到邮件服务器和一个邮件服务器到另一个邮件服务器)
POP3,邮局协议第3版,用于的接收
综合选项描述来判断,选项B描述正确
14.
单选题
现欲开发某高校一卡通系统,用于替换一个已经存在的系统,则最适于采用( ) 过程模型。
问题1选项
A.瀑布
B.原型化
C.增量
D.螺旋
【答案】A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