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劫持人质的概念、性质、类型、特点、
原则、处置程序和方法
劫持人质的概念:是指犯罪嫌疑人以暴力手段或者以实施暴力相威胁,控制他人的人身自由,并以处死、伤害、折磨被控制者相要挟,强迫第三方或被控制者本人满足其某种要求,以此作为释放被控制者的交换条件的犯罪行为。
劫持是指:是指犯罪分子(团伙)通过扣押人质或占据某一重要设施,以杀害、伤害或毁灭性破坏等手段,胁迫政府、社会团体和自然人做或不做某种行为。
    人质是指:由于被控制者成了劫持者满足其要求的“抵押品”,所以将其称为“人质”。
劫持人质的性质:劫持人质是严重暴力性犯罪行为,多数为一些亡命之徒。犯罪嫌疑人通常都持有支、或刀具等作案工具。可以是一个人实施劫持违法犯罪行为,也可以是一个团伙实施劫持违法犯罪行为。通常都是以对社会不满、政治攻击、报复行为、索要财物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劫持人质的极端恐怖暴力犯罪行为。
    反劫持人质的类型:
一、从案件分类上可分为以下四种。
1、政治型劫持:以制造政治影响为目的的劫持分子,多来自于和反动政治组织或对现实社会制度严重不满的敌对分子。劫持目标多为能产生重大国际影响的社会要人或大型飞机、汽车、船艇等。 
2、报复型劫持:以报复为目的的劫持分子,多为心理严重障碍者,劫持的目标一般是其仇恨的对象及其亲属。
3、经济型劫持:以非法攫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劫持分子,一般为黑社会成员或贪图不义之财的亡命之徒。劫持目标通常为社会
重要人物或财产富有者及其亲属等。
4、拘捕型劫持:以逃避法律制裁拒捕逃窜为目的的劫持分子,一般为负罪潜逃分子。其劫持行动,通常是在逃跑中遭追捕时临机起意仓促实施,并以人质作筹码,企图逃避法律的制裁。
二、 从不同的角度,案件的性质,依据不同的标准,又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有程序正在修改镜像劫持
1、隐蔽型:隐蔽型劫持人质案件即劫持者以秘密的方式劫持人质并将其隐藏,在不暴露自己身份的前提下,用各种形式同人质的关系人沟通联系,胁迫他们满足其某种要求。在发案后的一定时间内,劫持者与人质均处于隐蔽状态。这类劫持人质案件多是经过精心预谋的。
2、公开型:公开型劫持人质案件即劫持者在不回避有关众和有关当局的情况下劫持人质,并公开向有关方面提出释放人质的条件和要求。这类案件既有预谋的,也有突发性的。
反劫持人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案发突然,任务紧急
    劫持事件,通常是劫持分子经过预谋和策划准备后突然采取的犯罪行动。劫持分子为了尽快实现其目的,常以摧残、杀害人质或破坏重要设施为要挟手段,限时要求对方(政府、团体、个人)满足其提出的条件,人质的生命或重要设施安全随时都受到严重威胁。为尽早控制局势,作战队员受领反劫持任务后,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劫持现场,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升级并平息事件。因此,反劫持战斗任务紧急,行动时效要求高。
    2、战斗风险大,决策层次高。
反劫持战斗事关人质和重要目标的安全,一旦情况掌握不准、计划制定不周、战机把握不好、情况处置不当,劫持分子就可能伤害人质、破坏目标,导致解救行动失利,造成不良影响。对一些影响较大的劫持事件,如劫机事件、有国际背景的涉外劫持事件等,由于性质特殊、背景复杂,作战队员的行动只有在当地政府最高首长,甚至是国家高层的决策下才能付诸实施。在战斗行动中,一旦处置不当,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反劫持战斗风险大,决策层次高,具有战略性决策、战役性指挥、战术性行动的特点。
    3、情况变化快,战机稍纵即逝。
    在反劫持战斗中,由于劫持分子以人质或重要目标作掩护,与我直接对抗,并以伤害人质或破坏重要目标为要挟,致使劫持现场的情况十分复杂。为防备我突袭,劫持分子通常警惕性较高,有的采取较严密的防范措施,加之劫持分子与人质常处于胶着状态,被我利用的时机较少,战机不容易创造和把握。
    4、政策要求高,使用武力受限。
    反劫持战斗以保护人质和重要目标安全为出发点,因此,政策要求高,必须严格依法行动。作战队员在战斗行动中,往往为解救人质、保护重要目标安全而使行动受到制约;警力、武器使用受限,难以发挥作用;不便于隐蔽行动,突袭的难度增大;不便于发挥火力的优势,使战术、技术水平受到制约和影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