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认知与学习》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
1、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俄底普斯情结产生于()。
A、潜伏期
B、肛门期
C、前生殖器期
D、学龄期
2、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如能成功完成童年期的主要任务,将会发展出的优良品质为()。
A、关怀
B、勤奋
C、智慧
D、能力
3、小学生在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中,出现“飞跃”的质变期或“关键年龄”,一般认为是在()。
A、小学三年级
B、小学四年级
C、小学五年级
D、小学六年级
4、科尔伯格在研究儿童道德认知时,开创性地使用了()。
A、对偶故事法
B、情境模拟法
C、两难故事法
D、角扮演法
5、小学生大脑机能发展的主要表现是()。
A、兴奋水平高于抑制水平
B、抑制水平高于兴奋水平
C、兴奋与抑制逐渐平衡
D、兴奋水平与抑制水平差距加大
6、程序教学的设计原理是()。
A、经典性条件发射原理
B、行为矫正原理
C、强化原理
D、学习的练习律原理
7、在学生能够有意义地学习新内容之前,在他们“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
识之间架起桥梁,发挥此种功能的是()。
A、学习迁移
B、反馈
C、先行组织者
D、强化
8、皮亚杰的“三山实验”主要考察了儿童的哪一个思维特征?()
A、自我中心性
B、思维可逆性
C、客体永久性
D、守恒
9、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内部矛盾
10、孩子写字有进步了,不再象以前那样批评他,这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行为塑造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三分,共15分)
1、下列哪些是关于学习障碍的原因的推测?()
A、早年缺乏各种环境刺激
B、出生时由于产程过短导致的脑缺氧
C、脑认知功能障碍
D、感觉统合功能失调
E、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缺陷
2、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特点有()。
A、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
B、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C、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
D、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E、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到有一定见解的评价
3、元认知策略包括()
A、计划策略
B、联想策略
C、复述策略
D、调节策略
E、监控策略
4、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
A、图式
B、顺应
C、经验
D、同化
E、平衡
5、韦纳认为归因的维度包括()
A、稳定性
B、可控性
C、内外部因素
D、努力程度
E、任务难度
三、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对或错的理由。每题7分,共21分)
1、强调实验室实验与强调研究的生态化原则是背道而驰的。
2、学习障碍儿童存在性别差异。
3、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年龄是一个特殊的自变量。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正强化和负强化的区别
2、简要回答什么是精加工
3、简要回答什么叫做附属的动机
4、简要回答自我效能感的来源
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试述韦纳的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教师如何引导帮助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全面、积极的归因。
2、试论述维持课堂纪律的基本策略。
《小学生认知与学习》课程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C、前生殖器期
2、B、勤奋
3、B、四年级
4、C、道德两难故事
5、C、兴奋与抑制逐渐平衡
6、C、强化原理
7、C、先行组织者
8、A、自我中心
9、C、教育
10、B、负强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三分,共15分)
1、A、C、D、E
2、A、B、C、D、E
3、A、D、E
4、A、B、D、E
中国慕课mooc网页版5、A、B、C
三、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对或错的理由。每题7分,共21分)
1、错误。生态化原则强调在自然与社会的真实生态环境中重视研究被试的心理特点。由于人的心理是所处系统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效应,所以只有在真实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中研究被试的心理发展与变化,才能保证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价值。坚持在实际生活中研究被试的心理发展,不仅要和实验室研究相配合,而且还应该注重自然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如重视实验的内部和外部效度,注重准实验设计,改进观察的手段,重视因素分析等。
2、正确。一方面,在学习障碍儿童中,男孩的比例高于女孩;另一方面,在学习障碍儿童中,男孩的外向性行为问题较多,以冲动、多运、攻击和违纪等外向性行为更为突出,而女孩则以多动、抑郁和社会退缩为主要特征,行动更趋于内向
3、正确。虽然年龄是一个自变量,但它跟其他自变量的不同在于它是不可以进行人为操纵的变量,只有通过相关方法加以改变和操作。同时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年龄有历法年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以及被试自己或他人知觉的年龄等多种变量。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正强化是指呈现某一结果性的刺激使某行为反应概率提高,负强化是指撤销某一结果性刺激使某行为反应概率提高。
2、精加工:学习者不是通过简单重复记忆,而是对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用不同策略所进行的深度上和广度上的加工。
3、附属的动机:发动学生学习的动机来源于获得家长和教师的赞同、认可与喜爱,与
之建立亲密关系。
4、(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2)替代经验或模仿
(3)言语劝说
(4)情绪唤醒
(5)情境条件
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试述韦纳的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教师如何引导帮助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
全面、积极的归因。
答: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提出,人们往往把失败和成功归因为四个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机遇。这四个因素可以按照内外因、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来划分:从内外因来看,努力和能力属于内部因素,任务难度和机遇属于外部因素;从稳定性来看,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稳定性因素,努力和机遇属于不稳定性因素;从控制性来看,努力是可控因素,任务难度和机遇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归因:
○1了解学生归因风格,因材施教
○2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利性归因”
○3教师要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归因参照系
○4教师要把握好教材和考题的难度
○5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
2、试论述维持课堂纪律的基本策略
1.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
的实际,教学方法适当,作业难度适中。
2.非言语线索的运用,教师要善于随时随地觉察课堂里每一个学生是否都在专心
听讲,当发现某个学生有表现不当行为的迹象时,就要立即采用非言语线索,
给学生一个暗示信号,如以—个眼暗示开始做小动作的学生,或做一个手势,
或一边讲课,一边走过去停留一下。这种非言语线索,既可控制不当行为的产
生,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
3.有选择地强化正当行为。在课堂学习中,当某个学生出现不良行为迹象时,
教师可以不加理会,而向他提出一个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这样,他就会感
到教师在注意他,而当他回答正确时,又获得了成就感,正当行为受到强化,
实际上也就抑制住了他的不正当行为。
4.赞扬其他学生。当有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不当行为时,一般地说,教师
不必去理会他,可以采取赞扬其他学生的策略,选择他邻座的同学或他最要好
同学的行为表现加以赞扬。这样做可使行为不当的学生受到暗示,教师已经知
道了他的行为表现,他应控制不当行为。
5.正确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难免要处理个别学生的
违纪行为。一般来说,处理学生违纪行为应该以说服教育,促进学生自省为主。
但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使用惩罚。教师在对学生施
行了必要的惩罚后,还要开展细致的工作,防止学生产生敌对的或自暴自弃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