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概述
1. 课程定义a:课程是指为达到一定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全部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何克抗)
教学内容:主要指教材(文字或电子)及相关的教学资源。
教学计划:包括讲课、自学、实验、辅导、答疑、作业、考试等。
课程定义b:是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其中包括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乃至评价方法在内的广泛概念。
2. 课程四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3. 网络课程定义a: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种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网络课程定义b:网络课程是在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指导下通过网络实施的以异步自主学习为主的课程,是为实现某学科的课程目标而设计的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
4. 网络课程六要素:学习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策略、学习支持、学习评价
5. 网络课程与网络教学系统的关系:网络课程在网络教学系统中扮演资源核心的角。
6. 网络课件: 基于网络环境开发和运行 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
7. 网络课程与网络课件的关系:网络课程=网络课件+教学活动
8. 网络课程设计的原理:
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教学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课程设计:课程的形成 教什么 内容、资源、结构和活动
教学设计:课程的实施 如何教 过程和手段
网络课程设计
目标导向的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导向的
课程设计阶段 课程目标导向的 教学设计阶段 教学目标导向的
网络课程设计
网络课程设计的原理:
网络课程是目标导向的,包括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两个阶段,网络课程的目标是“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内在逻辑统一。
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设计具有理论基础的统一性,网络课程的6个要素依据课程目标,在具有相同认识论和价值观的理论指导下设计和展开。
9. 网络课程的课程目标:
行为目标——结构主义课程观
结构主义课程观:即学科中心课程观,认为课程的目标在于为学生未来生活提供充足的结构化的知识准备。
核心:结构化的目标和对行为的控制
特点:结构化、学问化、专门化
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基本特点: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适用范围:只适于结构化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不适于人的高级心理能力和素质(如情感、态度、价值观)。
生成性目标——建构主义课程观
建构主义课程观:课程不仅是预先设定的目标,而且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头脑主动生成对事物或现象的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特点:强调课程目标的“生成性”;强调课程内容的意义建构性;强调课程评价的过程性、情境性。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生成的课程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
适用范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
表现性目标——人本主义课程观
人本主义课程观:主张课程应当有益于人的尊严的实现和潜能的发挥。
核心:“自我实现的人”
特点:强调活动;强调情境教育和认知教育的统一。
表现性目标: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表现性目标取向的课程只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至于结果则是开放的。
适用范围: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精神及人格陶冶等方面。
10.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流程:
(1)需求分析 (2)目标确定 (3)内容设计 (4)内容组织
(5)技术开发 (6)课程实施 (7)评价和修改
11. 课程设计阶段包括:
分析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内容组织结构、计划网络课程中教与学的活动
12. 网络课程的特征:
(1)开放性 (2)共享性 (3)交互性 (4)协作性 (5)自主性
(6)动态性 (7)多维性 (8)非线性 (9)整合性
13. 课程目标分析:
(1)行为目标——学科中心
(2)生成性目标——问题中心
(3)表现性目标——活动中心
14. 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式:
15. 网络课程在教学设计阶段的任务:
(1)需求分析 (2)内容—媒体设计 (3)问题情境设计 (4)表现性活动设计
(5)教学策略设计 (6)学习资源设计 (7)学习评价设计 (8)学习支持设计
(9)艺术设计 (10)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需求分析包括:
(1)学习者特征分析 (2)教学目标分析 (3)应用模式分析 (4)限制条件分析
16. 学习资源设计:学习资源是教学内容之外的辅助学习资源。
(1)结构化学习资源设计 (2)非结构化学习资源设计
第二章 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设计
1. 生成性目标导向的问题情境设计(这里的问题是指非良构问题)
(1)问题设计
A.问题的三个特点:
a.给定条件 b.目标 c.障碍
B.问题的两个层次:
a.核心问题 b.单元问题
C.问题的类型:
a.良构问题 b.非良构问题
D.问题设计的三个阶段:
a.根据课程目标确定学生需要获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能力,由此列出多个相关问题
b.通过一系列准则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和修改
c.确定问题解决的成果及完成标准
(2)情境设计
b.通过一系列准则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和修改
c.确定问题解决的成果及完成标准
(2)情境设计
A.情境设计的含义:情境应包括一般的氛围、物理情境和当前的“背景”事件。
B.情境的作用:
a.构建学习任务与学习者经验产生有意义的联系
b.促进知识、技能和经验之间产生连接
C.情境的设计:
a.将设计好的问题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产生联系
b.营造一种真实生动的、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氛围
b.营造一种真实生动的、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氛围
D.情境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a.要让学习者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赋予其在问题情境中的角,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b.不要把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呈现于情境中,而是要隐藏部分因素,让学生自己探索。
c.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情境应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避免过于简单化。
d.情境的设计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若非处于学习或教学的内在需要,就可以不创
a.要让学习者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赋予其在问题情境中的角,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b.不要把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呈现于情境中,而是要隐藏部分因素,让学生自己探索。
c.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情境应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避免过于简单化。
d.情境的设计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若非处于学习或教学的内在需要,就可以不创
设情境。
e.重视情境的作用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问题的设计。相反,问题的设计才是最重要的,情境的表征只是为了让问题更加真切,更能调动学习着的积极性。
e.重视情境的作用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问题的设计。相反,问题的设计才是最重要的,情境的表征只是为了让问题更加真切,更能调动学习着的积极性。
2. 结构化学习资源的特点:
(1)结构良好、稳定 (2)采用线性的知识传递方式
3. 结构化学习资源的设计
(1)补充学习材料
A.背景材料
(1)补充学习材料
A.背景材料
a.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b.呈现方式可以是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一般是多种媒体表现形式的结合。
B.讲解性材料
a.对教学内容中出现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更深一步的解释说明。
C.案例(网络课程中有两类案例)
b.呈现方式可以是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一般是多种媒体表现形式的结合。
B.讲解性材料
a.对教学内容中出现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更深一步的解释说明。
C.案例(网络课程中有两类案例)
a.案例分析材料。这类案例适用于复杂问题的学习。他可以有效地描述问题的复杂性,从而简化学习内容。
b.与学习问题或活动任务类似的案例材料。这类案例适用于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解决问题和心智模式构建的经验。
(2)练习
(2)练习
A.练习是指为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机会,用于对教学内容学习的巩固,并提供参考答案让学生判断自己的学习效果。
B.练习的形式有很多,可以是简单的试题文本,也可以是较为真实的练习环境。
(3)测试题
(3)测试题
A.用于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不仅为教师调整教学计划提供依据,而且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前一段的学习情况。
第三章 网络课程的教学策略设计
1. 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材料。
2. 先行组织者分类:上位组织者、下位组织者、并列组织者
3. 三种不同策略:渐进分化策略、逐级归纳策略、整合协调策略
4. 抛锚策略
“锚”指的是包含某种问题、任务的真实情境。
5. 抛锚策略的一般教学与学习活动:
(1)创设情境 (2)确定问题 (3)提出多种解决方案 (4)完成子目标
(5)区分信息 (6)评估方案 (7)效果评价
6. 随机进入策略
随机进入式教学的环节:
(1)呈现基本情境 (2)随机进入学习 (3)思维发展训练
(4)小组协作学习 (5)效果评价
第四章 网络课程的学习支持系统设计
1. 学习导航系统设计的原则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 (2)统一性原则 (3)导航信息的明确性原则
2. 学习导航的种类
(1)课程内容导航
A.教学内容介绍 B.知识结构图 C.内外部链接导航 D.上下页导航E.内容检索导航
A.教学内容介绍 B.知识结构图 C.内外部链接导航 D.上下页导航E.内容检索导航
(2)学习功能模块导航
A.菜单导航、按钮导航和图片导航 B.即时帮助系统
(3)学习进度导航
A.课程学习建议网课程 B.学习历史轨迹导航 C.智能学习伙伴导航
A.课程学习建议网课程 B.学习历史轨迹导航 C.智能学习伙伴导航
3. 智能学习伙伴的设计
(1)学习伙伴的角定位(2)学习伙伴的形象设计 (3)学子伙伴“孙悟空”的实现
4. 智能学习伙伴所包含的模块
(1)学习者参数选择模块 (2)学习伙伴行为模块 (3)学习伙伴行为决策模块
(4)学习者进度模块 (5)学习伙伴交流模块
第5章 网络课程中教学活动的设计
1. 网络课程中教学活动的分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