㊀㊀收稿日期:2021G01G16
㊀㊀作者简介:陈鹭升(1963 ),男,福建福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育㊁运动训练㊁社会体育;王官瑞(1979 )
,男,福建古田人,助理讲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育㊁运动训练.
第20卷㊀第3期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 o l .20N o .3
2021年6月
J O U R N A LO F HU A I B E IV O C A T I O N A L A N DT E C HN I C A LC O L L E G E
J u n .2021
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探索
陈鹭升1,王官瑞2
(1.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福建福州㊀350007;
2.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福建福州㊀350001
)摘要:高校作为培养现代化体育教育人才的主要基地,应顺应互联网+教育开展体育专业课程的改革优化.以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中的网络课程为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㊁文献资料法展开实质性研究,总结归纳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中的网络课程开展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为体育专业内涵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关键词: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网上作业
中图分类号:G 434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G8275(2021)03G0028G03
㊀㊀近几年,
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紧跟教育部关于精品网络课程转型升级思路,先后进行了精品体育网络课程㊁精品网络资源共享课程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初步将体育专业网络课程延伸到了网络教学平台中.但网络课程在体育专业各科目中并没有全面覆盖,尤其是乒乓球㊁羽毛球㊁网球等小球类热门项目还没有大面积开展,导致学生参与网络课程自主探究积极性不足,学习获得感提升幅度不明显.基于此,对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研究非常必要.
一㊁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概念界定
由«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可知,网络课程是在互联网平台中体现部分学科教学内容㊁实施过程的教育教学活动总称,包括按一定目标设置的教学内容㊁按教学计策组织的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两个部分,后者特指教育资源㊁软件工具.体育专业课程中的网络课程主要是通过网络展现体育专业教学内容㊁实施教育活动的集成.从静态视角来看,体育专业课程中的网络课程指专业学生网络学习内容;从动态视角来看,体育专业课程中的网络课程涵盖了传递网络学习内容的实施过程㊁互动
行为.
[1]二㊁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现状调查(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以本地体育类高等体育专业学院㊁师范类高校的体育网络课程开展状况为研究对象.依据内容
研究要求,查阅关于体育专业网络课程㊁体育专业在线教育等相关文献并进行汇总㊁分类,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基本内容,通过网上平台完成问卷发放,共发放问卷5000份,
回收4963份,有效问卷4950份,有效率为99%.
(二)调查结果1.
高校生对网络课程的认知与态度通过对本地体育专业学生关于网络课程认知与态度进行调查可知,12.6%的学生对其较为感兴趣,且对体育网络课程具有正确的认识,40.2%的学生对网络课程感兴趣,但对体育网络课程认识较模糊,36.9%的学生对网络课程态度一般,理论掌握程度较弱,10.3%对体育网络课程不感兴趣.
2.
专业网络课程设置情况通过对本地体育类高等体育专业学院导
航栏中 教育教学 栏目下 课程建设 进行调查,65%的高等体育学院网络课程建设仅包括篮球㊁排球两门课程,35%的高校对应网络链接仅有一篇关于«体育网络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的文章.
3.
教师对于网络课程评价考核方式通过对高校生期末测试成绩评测方式进行分析可知,55%的院校考核过程采用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45%的高校没有对网络课程本身㊁网络课程开展环节㊁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进行系统评价,也无法全面地掌控高校生网络学习情况.
82
三㊁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存在问题
(一)网络教育理念普及度不高
网络课程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发展的过程.当前高校生对网络课程认知较模糊,网络知识学习与网络课程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网络资源不均衡分配局面的存在,导致学生网络学习信心受挫,限制了网络课程在整个高校生体中普及.[2]
2.专业特不强
未来的网络发展将呈现碎片化趋势,各高校已开始重视在线教育的发展,形式多样.但是,专业特不强,利用率不高,网络资源处于无序状态.长此以往,将降低教师㊁高校生对体育网络课程积极性,影响整个体育专业教学效率.[3]3.网络课程后期评价不完善
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中的网络课程学习评价较为复杂,涉及内容较多,覆盖面较广.当前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开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整体评价方式不够完善,无法为体育专业网络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督促作用.
四㊁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开展对策1.拓展网络教育理念普及面
针对当前大学生对专业网络课程认识不清晰㊁需求不明确情况,教师可以在网络课程开展前期,以 备学生 为契机,充分分析高校生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㊁操作水平及年龄㊁学习认知㊁性别㊁学习期望㊁学习
动机㊁学习风格㊁学习需求㊁学习现状等,摸清高校生网络课程学习起点水平㊁相关偏好.随后遵循一定成效,有针对性地将网络课程内容划分为学习单元,为网络教学理念普及面的针对性拓展提供依据.[4]
在明确高校生需求的基础上,教师应主动与其他高等学校体育教师㊁高校生就课程开发㊁教案编写㊁学习内容等方面内容进行交流,提升网络教案编写活跃度及网络课程资源循环利用率.在可调整的前提下,引进体育竞赛类视频资源,压缩无价值㊁低价值或者收费资源项目,在本校内组建免费的体育网络课程数据库.以数据库的形式,拓展网络教育理念普及面,保证网络教育的实效性.2.突出体育专业特
特是体育专业课程中网络 金课 的前提,也是高校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的主要手段.教师应在细化课程结构的基础上,以特内容编排为切入点,进行体育知识表达㊁课程重难点㊁课程目标的重组规划.依据体育专业核心素养以及 在运动中强体㊁增智㊁立德㊁赏美 的育人目标,从健身㊁砺身㊁修
身三个维度入手,丰富目标引擎功能,促使内容㊁目
标关键词一一对应,激发并维持高校生对体育网络
课程的好感度㊁兴奋性.如教师可以从专业教练角
度,依托校羽毛球队,组建互联网+学堂网络双师羽毛球课程,充分发挥校内教师专业与校外辅导员
优势,丰富羽毛球网络校本课程.将体育与健康理
论㊁运动创伤处置㊁运动处方㊁体能知识方法等常识
融入羽毛球基本常识㊁击球技术㊁网前球技术㊁吊球
技术㊁扣球技术教学体系中.其中常识内容主要选
择互动+答题+提交作业的呈现方式,教学过程为网络自学+网上讨论;而技术类知识则选择观看视频+学法指导+技术分析的方式,教学过程为网络自学+网上讨论.具体教学过程可以选择M o o d l e 平台,利用平台计划指导㊁学习记录㊁异步答疑㊁课程讨论等功能模块,恰当分配教材时数比例,通过基于任务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策略应用,指导学生开展技术学习㊁身体锻炼.[5]
3.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从广泛意义上来看,评价主要指对人物㊁事物
价值的衡量,即对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人㊁事物的
判断,涉及了测量(量的记述)㊁非测量(质的记述)㊁
价值判断几个方面内容.而体育专业课程中的网
络课程评价则指将网络教学内容作为客观存在对
网课程象,进行测量㊁剖析㊁判定.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中的
网络课程特点决定了教学评价方式的丰富多元化,
不仅需要涵盖传统教育评价手段,而且需要引入网
络教学评价手段.以小组评价+电子学档+问卷调查+个人评价的方式,进行恰当评价.其中小组评价主要是通过小组交互评价的方式,提高评价客观性;电子学档主要是利用专业学生在网络需学习阶段所留下的学习成果㊁学习记录㊁作品集合;问卷调查主要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设计科学的调查问卷,邀请学生反馈网络课程开展效果.
在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中的网络课程教学评价
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全面性㊁时代性㊁科学性原则,
以教育学㊁网络教育技术为支撑,整合传统体育课
堂教学评价㊁网络教学评价.从高校体育发展的现
实环境入手,汇集长远目标㊁现实目标,进行教学评
价体系的恰当设置.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设计教师
自我评价㊁教学过程与设计评价㊁学生学习评价等
几个部分.教师自我评价主要是从基本素养㊁业务
能力两个维度进行评价.前者涉及教师学科知识㊁
信息技术素养㊁教育知识几个部分内容;后者涉及
教师教学实施能力㊁系统化教学设计能力㊁专业知
92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1年第3期㊀
识能力㊁教学研究能力㊁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内容.[6]
教学过程与设计评价主要是结合课程的实施要求,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㊁教学活动设计㊁教学知识点㊁教学活动安排进行恰当评价.同时,通过安排具体的教学活动,执行教学计划,综合收集各种有利于评价因素,对教学过程进行不断优化.如:对体育网络教学媒体丰富完备性㊁恰当有效性㊁可持续发展性进行评价,选择最佳网络媒体组合等.学生学习评价主要是在单一的体育课堂技术㊁身体素质测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互评㊁网上体育理论知识测试㊁网上作业㊁学生互评㊁问卷调查㊁学历记录等方式,对高校生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记录㊁观察㊁测量.确定高校生相应能力形成情况,比如:运动参与(形成终身体育意识㊁形成自觉锻炼习惯㊁体育文化欣赏㊁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等)㊁运动技能(科学体育锻炼㊁掌握运动创伤处置方法等)等.
五㊁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网络课程是一种与现代高校体育教育改革需求相契合的课程形式,可以为高校生随时获取新知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促进体育教育发展.因此,针对当前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中的网络课程开展情况,教师应更新网络教育理念,优化网络教育资源,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打造特精品 金课 ,切实发挥网络课程优势,提升体育专业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㊀李钢.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有效开发与建设的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6):7
0G72.[2]㊀逯小龙,王坤.高校体育专业技术课程的网络开发与建设[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5):198.[3]㊀罗卫东,何亚梅.基于网络化信息技术下的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新商务周刊,2019
(8):293.
[4]㊀陈丽霞,南芷妍.我国高校网络公开课的发展:以体育课程为例[J].湖北体育科技,2018,205(6):548G551.[5]㊀钟声扬.基于M o o d l e平台的体育安全教育教学系统设计[J].微型电脑应用,2019,35(9):30G32.[6]㊀陈正强.基于 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J].休闲,2019(9):120.
责任编辑:仲耀黎
E x p l o r a t i o no n t h eN e t w o r kC o u r s e o f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nC o l l e g e s a n dU n i v e r s i t i e s
C H E N L u s h e n g1,WA N G G u a n r u i2
A b s t r a c t:A s t h em a i nb a s e f o r c u l t i v a t i n g m o d e r ns p o r t s t a l e n t s,c o l l e g e s
s h o u l d f o l l o wt h e t r e n do f I nGt e r n e t+e d u c a t i o n t o c a r r y o u t t h e r e f o r ma n d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o f s p o r t sm a j o r s.T a k i n g o n l i n e c o u r s e s i n c o lGl e g e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c o u r s e sa s t h eo b j e c tu s i n g t h e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s u r v e y m e t h o da n d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 m e t h o d t o c a r r y o u t s u b s t a n t i v e r e s e a r c h,s u m m a r i z i n g a n dc o n c l u d i n g t h e p r o b l e m s i n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o n l i n ec o u r s e s i nc o l l e g e p h y s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c o u r s e s,p r o p o s i n g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h o p i n g t o p r o v i d e s o m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c o n n o t a t i v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o l l e g e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c o l l e g e s a n du n i v e r s i t i e s;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m a j o r;o n l i n e c o u r s e s;o n l i n eh o m e w o r k 03
陈鹭升1,王官瑞2/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探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