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新思维
摘要:《VB程序设计》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源于其易学易用、易编写、易维护、数据链接方便、可视化、结构化等特点,深受各大中专院校学生喜爱,等考参加人数逐年增加。但与此同时,计算机等考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计算机等考不仅要求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求学生爱上这门课,要求学生掌握这门语言的精髓。从教学方法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入手,深刻探究了《VB程序设计》的课堂教学新思维。
关键词:语言;语法;新思维;实践
1 本是同根生——“英语”
严格的讲,也与全人类使用最多的语言“汉语”师出同门,但计算机及计算机语言始创于“英氏”,故我们可以将VB语言和“英语”语言作个简单的比较:学习英语必须首先要学好语法,语法相当于“通信规程”,使用正确的语法才能很好的被别人理解,这是人与人直接的沟通。但是人和计算机的沟通需要的是编译器,编译器是人和机器的桥梁。编译器的主要工作流程是:源代码(Source Code)→预处理器(Preprocessor)→编译器(Compiler)→汇编程序(Assembler)→目标代码(Object Code)→链接器(Linker)→可执行程序(Executables)。编译器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根据固有语法要求对代码进行语法
分析,所以针对VB语言来说,要求学生掌握基本语法是必须达到的基本素质。VB基本语法特点包括:字符集、数据类型、常量、变量、
函数、运算符、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还有数组。
2 美丽的外表——“控件”
控件是VB通过控件工具箱提供的与用户交互的可视化部件,在窗体中使用控件可以方便地获取用户的输入及显示程序的输出,必须熟练掌握控件的使用,才能游刃有余地开发应用程序。VB的控件
分为内部控件、ActiveX控件和可插入对象3类。
3 优雅的内涵——“结构化”
1966年,Bohra和Jacopini提出来3种基本结构,认为算法和程序都可以由这3种基本结构组成。这3种基
本结构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无论多么复杂的程序,都可以使用这些基本结构按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这些基本结构的共同特点是:一个入口,
一个出口,每一部分都有机会被执行到,不存在无休止的循环。
4 飞翔的翅膀——“过程”
VB应用程序由3种模块组成,即窗体模块(Form,文件扩展名是.frm)、标准模块(Module,文件扩展名是.bas)和类模块(Class,文件扩展名是.cls)。窗体模块中可以包含事件过程,Function过程,Sub 过程;标准模块中可以包含Sub Main过程,Function过程,Sub过程;
类模块中可以包含Property过程,Function过程,Sub过程。
“过程”在VB中的应用,其优点主要有:程序结构更加清楚,减少代码编写的重复性,便于多次调用,提高程序运行效率,同时也
便于排错纠错。过程通过“参数传递”的方式实现主调程序和被调程序之间的数据通信。尤以“参数传递”谨慎至要。笔者举一小例:如下源代码,求其输出结果:
Dim x%,y%,z%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x%,y%,z%
x=1:y=2:z=3
Call Sub1(x,x,z)
Call Sub1(x,y,y)
End Sub
Private Sub Sub1(x%,y%,z%)
x=3 * z
y=2 * z
z=x + y
Print x;y;z
End Sub
经分析:左半部分为主调程序,右半部分为被调程序。开头第一行定义的模块级变量x、y、z,尽管和主调程序Form_Click中的变量名称一样,但是其作用范围是右半部分的Sub1被调程序。所以笔
者建议的解题过程是:
(1)修改变量名称(将Sub1中所有的x,y,z改为x’,y’,z’,
如下所示),便于区分。
Private Sub Sub1(x’%,y’%,z’%)
x’=3 * z’:y’=2 * z’:z’=x’+ y’:Print x’; y’; z’
End Sub
(2)第一次调用Sub1(x,x,z),将实参和形参结合,画出内存存
储单元格状态示意图:
(经观察x,x’和y’共用一内存单元格,初始值为1)
(经观察z和z’共用一内存单元格,初始值为3)
图1 状态示意图一
(3)执行Sub1中的四行代码:①x’=3*3=9(立刻修改图1x’所在内存单元格的值,将1改为9,如图1所示); ②y’=2*3=6(立刻修改图1y’所在内存单元格的值,将9改为6,如图1所示);③z’=6+6=12(立刻修改图1z’所在内存单元格的值,将3改为12,如图1所示);④按紧凑格式输出x’,y’,z’的值6;6;12。
(4)第二次调用Sub1(x,y,y),将实参和形参结合,画出内存存储单元格状态示意图,如图2所示。
(经观察x和x’共用一内存单元格,初始值为6)
(经观察y,y’和z’共用一内存单元格,初始值为2)
vb程序设计课本图2 状态示意图二
(5)执行Sub1中的四行代码:①x’=3*2=6(立刻修改图2x’所在内存单元格的值,将6改为6,如图2所示);②y’=2*2=4(立刻修改图2y’所在内存单元格的值,将2改为4,如图2所示);③z’=6+4=10(立刻修改图2z’所在内存单元格的值,将4改为10,如图2所示);④按紧凑格式输出x’,y’,z’的值6;10;10。
(6)至此,解题完毕,输出两行结果分别是:6;6;12和6;10;
10
5 提高“等考通过率”的举措
5.1 课堂45分钟最关键
课堂45分钟是教师综合利用自身素质和能力对教材内容和精髓的集中迸发和体现,是学生又好又快掌握课本知识的最佳途径,所以应该力求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在教材讲解的中后期,利用每堂课的最后30分钟布置1个思考题(与本节内容相关),鼓励学生现场思考,出适合的算法并用代码实现:如:①在讲到例题“判断某个正整数是否是素数时”,可以布置思考题“求出100以内的所有素数”;
②在讲到例题语句“Redim Preserve时”,可以布置思考题“使用一维动态数组将100的所有因子(不包含1和100)存储在内存中”。
5.2 课堂测验不可缺
每两至三周进行一次“课堂小测验”,主要目的是摸清同学们最近课堂知识的学习情况:“课堂小测验”题目可以采取PPT展示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