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介绍
一、 背景
190年代中期宁夏开始开设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是处于无序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全区没有统一的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教学要求--教学大纲(或有也没有要求统一执行),各级教研机构没有专职的计算机教研员,各开课学校按照自己的师资、设备条件和发展需求,自定教材,自定要求开课。
2001新学年开始,全区普通高中,银川、石嘴山两市城市初中及其他区内有条件的中小学开设了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
22004年,我区率先进入高中新课程试验,全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挑战。"
3、我区在2004年开始在吴忠市利通区进行了义务教育学段信息技术等级考试试点。
宁夏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有其自身的特点,按"纲要"设定的小、初、高三段螺旋递进的结构以及宁夏目前采用的小学、中学两段结构尚有其一定的缺陷,宁夏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本地的信息技术课程结构,建设适应自身课程结构的信息技术教材。
二、 编写指导思想
1、教育部2000年颁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信息技术课程为中小学课程必修课的地位,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纲要"提出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和任务,确定了这门课程具有"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本特性,使这门课程与中小学其它课程呈现出不同的特性,它的基础性、工具性及实践性相当突出,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习得基本技能的过程中,渗透信息意识和信息文化是编写信息技术教材应该贯彻的基本思想。
三、教材框架结构
1、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按小学4年(农村学校减一年)中学3年统一设计教材,小学和中学学
段学习内容尽可能避免简单的重复。
小学学段:从三年级开课,教材共8
初中学段:初一到初三开课,共6册。
2、教材的基本框架
小学:
大一vb程序设计基础
三年级(上):用电脑绘画
三年级(下):信息技术基础
四年级(上):用电脑写作文
四年级(下):网络基础知识
五年级(上):用电脑制作多媒体作品
五年级(下):用电脑制作动画
六年级(上)LOGO语言(易语言)
六年级(下)机器人初步
 
初中: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与计算机
七年级(下):文字处理
八年级(上):网络基础及应用
八年级(下):电子表格 数据处理
九年级(上):多媒体作品的加工
九年级(下):易语言(VB
与教材配套:
教学参考书+多媒体资源包(教学、学习)
*上机手册(学生)
3、以山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小学、初中版为基础,结合宁夏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师资情况,渗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融入宁夏地域、人文素材,开发适合宁夏城、乡、山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需求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以下简称"教材")。
4、呈现形式:
教材由"学习引导""任务引导""做一做""金钥匙""小博士""说说看""知识窗""试试看""巩固练习""阅读资料""实践活?quot;    "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评价"13个模块组成。
四、"教材"特点
1、兼顾知识和技能,重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教材是教学过程的脚本。教材的编排不仅要考虑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而且要充分考虑学生
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特点。教材在体例上按模块结构组织内容,各模块及自成体系由与其它模块相互关联。同时,在传授信息技术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突出实践操作的基础上,融入信息技术的文化性、基础性及综合性,渗透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俗易懂作为刻意追求的目标
教材充分考虑绝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讲清楚,使学生不仅知道怎么做,而且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力求行文流畅、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避免大段大段的理论叙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