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部署与软硬件配置方案
1.1.系统部署与软硬件配置方案
1.1.1.性能设计指标
考虑到XXX的档案业务以及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综合包括部署模式、网络情况、软硬件情况、用户类型、用户数量、数据量等各方面因素,为确保中电投档案管理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中电投档案系统将至少满足下述性能指标:
server系统和普通系统的区别系统将支持对关系型数据库的文本数据以及大对象类型数据检索能
力;
系统的数据交换要求采用XML机制提供服务;
系统支持并发用户数大于100人;
百万目录数据量带全文,检索客户端响应时间:≤2秒;
系统无故障运行时间大于5000小时;
系统恢复时间小于4小时;
电子目录数据接收,导入(导出)临时或核心数据库每批次能承载
百万条以上,记录数据信息不发生错误;
正确描述硬件负载情况,同时保证我方推荐的服务器及存储的配置
要求能够满足未来五年企业档案发展的需求,且可扩展。
1.1.2.体系逻辑部署视图
体系部署将在XXX“统一平台”规划下,充分考虑团体总部档案信息化现状和未来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档案管理体系将依照“集中使用、统一存储”的方式进行部署。同时将充分考虑部署方式的灵活、可扩展,可以随着团体公司基础办法的日益完善,逐步过渡到“云计算”模式。
终端界面
OAOA系统系统
XXX档案管理系统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
归档服务归档服务(档案管理体系/目录中心)
统一消息统一消息
集成服务集成服务……
基础应用服务器
(管理/搜刮/索引/接口代理/OCR/格式转换/流媒体服务……)
目录服务目录服务
统一消息统一消息
服务平台服务平台现有现有LDAPLDAP
部属单位部属单位
目录采集目录采集
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文件体系文件体系
撑持DAS/SAN/NAS/虚拟存储/云存储
档案体系逻辑部署视图
基于项目性能要求和可扩展性设计原则,在设计基础办法时逻辑上有以下逻辑服务器:
1)数据库体系
用于存储档案管理体系的结构化数据,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使用体系提供数据的软件体系,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体系的集合体。
2)文件存储体系
用于存储档案管理体系的非结构化数据,撑持DAS/SAN/NAS/虚拟存储/云存储等存储模式。
空间大小根据实际数据量而定,设计3~5年的存储量,建议采用RAID-5技术。
3)应用服务器
部署中间件服务器及档案管理系统应用,面向用户提供应用服务。
4)基础应用服务器
为档案管理系统提供基础性服务,包括全文索引、电子文件处理、WEB报表、流媒体、缩略图等基础应用服务。
5)各种接口服务器
用于档案系统与其它系统进行交互的接口,包括与OA系统集成的归档接口服务,与统一消息平台的统一消息平台集成服务,以及与LDAP集成的目录服务等。其中,统一消息平台集成服务除了部署在总部服务器上之外,还需要部署到基层单位。
1.1.3.服务器性能及存储容量测算
1.1.3.1.硬件服务器估算影响因素
1.服务器内存
内存是各种信息存储和交换的中心,CPU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程序、磁盘I/O操作,都要通过内存来做交换或者存取数据和指令,内存读写速度远远低于处理器速度,内存系统的设计是提高系统性能的关键。
2.磁盘的I/O操作
在满足系统存储量之外,实际应用中,影响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I/O,而磁盘的I/O能力主要体现在磁盘数据的传输能力和磁盘本身的读写速度2个方面。
3.CPU的运算能力
4.网络的带宽和使用状态
5.容量规划的身分
6.处理量因素
(1)接入的业务使用的数量:接入的业务使用数量越多,档案管理体系需要维护的信息越多,占用容量越大。
(2)档案管理系统平台服务调用频率:基础服务和操作型服务被调用的频率较高;统计型和决策型服务被调用的频率较低。如果应用集成平台上的基础服务和操作型服务所占比重较大,需要较高的CPU和内存配置。
(3)数据类型和大小:数据越大,对cpu,内存和磁盘I/O要求越高。
(4)并发请求数会对档案管理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并发请求的增长会导致性能下降。
7.硬件配置和性能要求
使用性能目标达不到预期平日表现为违背SLA(相应工夫长)、使用挪用异常或CPU满负荷。在这种情况下,硬件配置将是首先想到的题目,这是决定体系容量最紧张的目标。体系性能与CPU的处理速度有着直接的联系。经由过程增加更多的CPU或者使用处理速度更快的CPU,体系容量也会随之增加。更新的处理器技术也是决定体系性能的紧张身分。同样,试用硬件SSL加密、解密也将提高体系的处理能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