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有效数字的基本概念
任何测量结果都存在不确定度,测量值的位数不能任意的取舍,要由不确定度来决定,即测量值的末位数要与不确定度的末位数对齐。如体积的测量值,其不确定度,由不确定度的定义及的数值可知,测量值在小数点后的百分位上已经出现误差,因此中的“6”已是有误差的欠准确数,其后面一位“1”已无保留的意义,所以测量结果应写为。另外,数据计算都有一定的近似性,计算时既不必超过原有测量准确度而取位过多,也不能降低原测量准确度,即计算的准确性和测量的准确性要相适应。所以在数据记录、计算以及书写测量结果时,必须按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来处理。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是普通物理实验的基本要求之一,也为将来科学处理数据打下基础。
测量值一般只保留一位欠准确数,其余均为准确数。所谓有效数字是由所有准确数字和一位欠准确数字构成的,这些数字的总位数称为有效位数。
一个物理量的数值与数学上的数有着不同的含义。例如,在数学意义上,但在物理测量中(如长度测量),因为中的前两位“4”和“6”是准确数,最后一位“0”是欠准确数,共有三位有效数字。而则有四位有效数字。实际上这两种写法表示了两种不同精度的测量结果,所以在记录实验测量数据时,有效数字的位数不能随意增减。
直接测量的读数原则
1-4-1 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
直接测量读数应反映出有效数字,一般应估读到测量器具最小分度值的。但由于某些仪表的分度较窄、指针较粗或测量基准较不可靠等,可估读分度。对于数字式仪表,所显示的数字均为有效数字,无需估读,误差一般出现在最末一位。例如:用毫米刻度的米尺测量长度,如图1-4-1(a)所示,。“”是从米尺上读出的“准确”数,“”是从米尺上估读的“欠准确”数,但是有效的,所以读出的是三位有效数字。若如图(b)所示时,,仍是三位有效数字,而不能读写为,因为这样表示分别只有两位或一位有效数字。
如图(c)所示,有四位有效数字。若是改用厘米刻度米尺测量该长度时,如图(d)所示,则,只有三位有效数字。所以,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既与使用仪器的精度有关,又与被测量本身的大小有关。
在单位换算或小数点位置变化时,不能改变有效数字位数,而是应该运用科学记数法,把不同单位用的不同幂次表示。例如,不能写作,应记为
他们都是两位有效数字。反之,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小数点移位,在数字前出现的“”不是有效数字,如,他们都是三位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间接测量的计算过程即为有效数字的运算过程,存在不确定度的传递问题。严格说来,应根据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合成结果来确定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但是在不确定度估算之前,可根据下列的有效数字运算法则粗略地算出结果。
有效数字运算的原则是:运算结果只保留一位欠准确数字。
1.加减运算
根据不确定度合成理论,加减运算结果的不确定度,等于参与运算的各量不确定度平方和的开方,其结果大于参与运算各量中的最大不确定度。如:
(或)
因此,加减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末位应与参与运算的各数据中不确定度最大的末位对齐,即计算结果的欠准确数字与参与运算的各数值中最先出现的欠准确数字对齐。下面例题中在数字上方加一短线的为欠准确数字。
例3的计算结果各应保留几位数字?
】先观察一下具体计算过程:
可见,一个数字与一个欠准确数字相加或相减,其结果必然是欠准确数字。按照运算结果保留一位欠准确数字的原则
分别为三位有效数字和四位有效数字。
2.乘除运算
乘除运算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等于参与运算各量的相对不确定度平方和的开方,因此运算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大于参与运算各量中的最大相对不确定度。我们知道,有效数字位数越少,其相对不确定度越大。所以,乘除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与参与运算各量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相同。
例4的计算结果应保留几位数字?
】计算过程如下:
因为一个数字与一个欠准确数字相乘,其结果必然是欠准确数字。所以,由上面的运算过程可见,小数点后面第二位的“3”及其后的数字都是欠准确数字,所以
为三位有效数字。与上面叙述的乘除运算法则是一致的。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取位法则与乘法相同,这里不再举例说明。
对于一个间接测量,如果它是由几个直接测量值通过相乘除运算而得到的,那么,在进行测
量时应考虑各直接测量值的有效数字位数要基本相仿,或者说它们的相对不确定度要比较接近。如果相差悬殊,那么精度过高的测量就失去意义。
3.乘方、立方、开方运算
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与底数的有效位数相同。
4.函数运算
有效数字的四则运算规则,是根据不确定度合成理论和有效数字的定义总结出来的。所以,对于对数、三角函数等函数运算,原则上也要从不确定度传递公式出发来寻其运算规则。先看两个例子:
例5,求
按照不确定度传递公式
所以                         
例6,求
】由不确定度传递公式
所以                       
当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未给出时,上述过程可简化为通过改变自变量末位的一个单位,观察函数运算结果的变化情况来确定其有效数字。例如中的“”是欠准确数字,由计算器运算结果为,两种结果在小数点后面第四位出现了差异,所以。同理,所以。但是,这种方法是较粗糙的,有时与正确结果会出现明显差异。
5.常数
公式中的常数,如等,它们的有效数字位数是无限的,运算时一般根据需要,比参与运算的其它量多取一位有效数字即可。例如:
取为
取为
测量结果数字取舍规则
数字的取舍采用“四舍六入五凑偶”规则,即欲舍去数字的最高位为4或4以下的数,则“舍”;若为6或6以上的数,则“入”;被舍去数字的最高位为5时,前一位数为奇数,则“入”,前一位数为偶数,则“舍”。其目的在于使“入”和“舍”的机会均等,以避免用“四舍五入”规则处理较多数据时,因入多舍少而引入计算误差。
例如,将下列数据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通常约定不确定度最多用两位数字表示,且仅当首位为时保留两位。尾数采用“只进不舍”的原则,在运算过程中只需取两位数字计算即可。
对数函数运算法则公式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和数字取舍规则的采用,目的是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不致因数字取舍不当而受到影响。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保留一些无意义的欠准确数字而做无用功,浪费时间和精力。现在由于计算器的应用已十分普及,计算过程多取几位数字也并不花费多少精力,不会给计算带来什么困难。但是,实验结果的正确表达仍然值得重视的,实验者应该能正确判
断实验结果是几位有效数字,正确结果该怎么表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