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4. 计算机分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传统上分为三类:大型主机、小型机、微型机。大型主机一般为高性能的并行处理系统, 存储容量大,事物处理能力强,可为众多用户提供服务。小型机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提供一定用户规模的信息服务,作为部门的信息服务中心。微型机一般指在办公室或家庭的桌面或可移动的计算系统,体积小、价格低、具有工业化标准体系结构,兼容性好。
传统上分为三类:大型主机、小型机、微型机。大型主机一般为高性能的并行处理系统, 存储容量大,事物处理能力强,可为众多用户提供服务。小型机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提供一定用户规模的信息服务,作为部门的信息服务中心。微型机一般指在办公室或家庭的桌面或可移动的计算系统,体积小、价格低、具有工业化标准体系结构,兼容性好。
5. 说明数据、信息、数据处理的含义?
数据是描述现实世界的各种信息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其具体的表现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
信息是现实世界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是一种已经被加工为特定形式的数据。
数据处理指的是利用计算机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有价值的信息,作为行为和决策的依据。
6. 简述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1) 信息是各种数据所包括的意义,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2) 可用不同的数据形式来表现同一数据,信息不随数据的表现形式而改变
(3) 信息和数据通常可混用。
数据是描述现实世界的各种信息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其具体的表现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
信息是现实世界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是一种已经被加工为特定形式的数据。
数据处理指的是利用计算机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有价值的信息,作为行为和决策的依据。
6. 简述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1) 信息是各种数据所包括的意义,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2) 可用不同的数据形式来表现同一数据,信息不随数据的表现形式而改变
(3) 信息和数据通常可混用。
7.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1)数据不保存在机器中
(2) 无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3) 只有程序的概念,没有文件的概念
(4) 数据面向程序
(1)数据不保存在机器中
(2) 无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3) 只有程序的概念,没有文件的概念
(4) 数据面向程序
8. 文件系统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1)数据可长期保存在外存的磁盘上
(2) 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有了区别
(3) 文件组织已呈多样化。有索引、链接和散列文件
(4) 数据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的程序,可重复使用。
(1)数据可长期保存在外存的磁盘上
(2) 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有了区别
(3) 文件组织已呈多样化。有索引、链接和散列文件
(4) 数据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的程序,可重复使用。
9. 文件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些什么缺陷?试举例说明。
文件系统有三个缺陷:
(1) 数据冗余性(redundancy)。由于文件之间缺乏联系,造成每个应用程序都有对应的文件,有可能同样的数据在多个文件中重复存储。
文件系统有三个缺陷:
(1) 数据冗余性(redundancy)。由于文件之间缺乏联系,造成每个应用程序都有对应的文件,有可能同样的数据在多个文件中重复存储。
(2) 数据不一致性(inconsistency)。这往往是由数据冗余造成的,在进行更新操作时,稍不谨慎,就可能使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文件中不一样。
(3) 数据联系弱(poor data relationship)。无集中管理。这是由文件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联系造成的。
(3) 数据联系弱(poor data relationship)。无集中管理。这是由文件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联系造成的。
10. 数据库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些什么特点?
(1) 采用复杂的数据模型表示数据结构 。
(2) 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结构分成用户的逻辑结构、整体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三级)。
(3) 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方便的用户接口,可以使用查询语言、终端命令或程序方式操作数据, 也可以用程序方式操作数据库。
(4) 系统提供了四个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数据库的恢复、并发控制、数据完整性和数据安全性,以保证数据库中数据是安全的、正确的和可靠的。
(5) 对数据的操作不一定以记录为单位,还可以数据项为单位,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1) 采用复杂的数据模型表示数据结构 。
(2) 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结构分成用户的逻辑结构、整体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三级)。
(3) 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方便的用户接口,可以使用查询语言、终端命令或程序方式操作数据, 也可以用程序方式操作数据库。
(4) 系统提供了四个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数据库的恢复、并发控制、数据完整性和数据安全性,以保证数据库中数据是安全的、正确的和可靠的。
(5) 对数据的操作不一定以记录为单位,还可以数据项为单位,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11. 简述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特别是相对于文件系统)?
(1) 数据的共享性好
(2) 面向全组织的数据结构化
(3) 数据独立性高
(4) 冗余度低,并且可控
(5)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2) 面向全组织的数据结构化
(3) 数据独立性高
(4) 冗余度低,并且可控
(5)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12. 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
(1) 文件系统用文件将数据长期保存在外存上,数据库系统用数据库统一存储数据;
(2) 文件系统中的程序和数据有一定的联系,数据库系统中的程序和数据分离;
(3) 文件系统用操作系统中的存取方法对数据进行管理,数据库系统用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
(4) 文件系统实现以文件为单位的数据共享,数据库系统实现以记录和字段为单位的数据共享。
13. 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联系:
(1) 均为数据组织的管理技术;
(2) 均由数据管理软件管理数据,程序与数据之间用存取方法进行转换;
(3) 数据库系统是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 均由数据管理软件管理数据,程序与数据之间用存取方法进行转换;
(3) 数据库系统是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14. 什么是数据冗余?
数据冗余是指各个数据文件中存在重复的数据。
数据冗余是指各个数据文件中存在重复的数据。
15.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相比怎样减少冗余?
(1) 在文件管理系统中数据被组织在一个个独立的数据文件中,每个文件都有完整的体系结构,对数据的操作是按文件名访问的。数据文件之间没有联系,数据文件是面向应用程序的,每个应用都拥有并使用自己的数据文件,各数据文件中难免有许多数据相互重复,数据的冗余度比较大。
(2) 数据库系统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的数据。数据库系统由许多单独文件组成,文件内部具有完整的结构,但它更注重文件之间的联系。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具有共享性。数据库系统是面向整个系统的数据共享而建立的,各个应用的数据集中存储,共同使用,数据库文件之间联系密切,因而尽可能地避免了数据的重复存储,减少和控制了数据的冗余。
(1) 在文件管理系统中数据被组织在一个个独立的数据文件中,每个文件都有完整的体系结构,对数据的操作是按文件名访问的。数据文件之间没有联系,数据文件是面向应用程序的,每个应用都拥有并使用自己的数据文件,各数据文件中难免有许多数据相互重复,数据的冗余度比较大。
(2) 数据库系统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的数据。数据库系统由许多单独文件组成,文件内部具有完整的结构,但它更注重文件之间的联系。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具有共享性。数据库系统是面向整个系统的数据共享而建立的,各个应用的数据集中存储,共同使用,数据库文件之间联系密切,因而尽可能地避免了数据的重复存储,减少和控制了数据的冗余。
16. 简述数据库的特点。
(1) 按照数据模型来组织数据
(2) 具有较小的冗余度
(3) 独立性、易扩展性
(4) 数据可共享
(1) 按照数据模型来组织数据
(2) 具有较小的冗余度
(3) 独立性、易扩展性
(4) 数据可共享
17. 试分别阐述DB,DBMS,DBS三个概念的含义和联系?
(1) 数据库(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的集合。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管理软件,用于建立、运用和维护数据库,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
(3) 数据库系统(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其总目的是存储和产生所需要的信息,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和硬件环境组成。
(4)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组成,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对数据库进行管理,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对象。
(1) 数据库(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的集合。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管理软件,用于建立、运用和维护数据库,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
(3) 数据库系统(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其总目的是存储和产生所需要的信息,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和硬件环境组成。
(4)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组成,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对数据库进行管理,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对象。
18. 数据库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1)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和硬件环境组成。
(2) 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对象。
(3)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管理软件,用于建立、运用和维护数据库,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
(4) 数据库系统中主要有三类用户:终端用户、应用程序员和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负责数据库存取、维护和管理的软件系统。
(5) 硬件环境为数据库系统的运行提供保障。
(2) 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对象。
(3)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管理软件,用于建立、运用和维护数据库,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
(4) 数据库系统中主要有三类用户:终端用户、应用程序员和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负责数据库存取、维护和管理的软件系统。
(5) 硬件环境为数据库系统的运行提供保障。
19. 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1) 查询迅速、准确,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纸面文件。
(2) 数据结构化,并由DBMS统一管理
(3) 数据冗余度小
(4) 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5) 数据的共享性好
(6) DBMS还提供了数据的控制功能
(1) 查询迅速、准确,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纸面文件。
(2) 数据结构化,并由DBMS统一管理
(3) 数据冗余度小
(4) 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5) 数据的共享性好
(6) DBMS还提供了数据的控制功能
20. 数据库体系结构中的三级结构、两级映像是什么意思?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分为三级:内部级、概念级、外部级。
(1)用户数据逻辑结构级:最接近用户,是单个用户所能看到的数据特性。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外模式”。
(2)整体逻辑结构级:涉及到所有用户的数据定义,是全局的数据视图。全局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概念模式”。
(3)物理存储结构级:最接于物理存储设备,涉及到实际数据存储的结构。物理存储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内模式”。
为实现这三个抽象级别的联系和转换,DBMS在级级结构之间提供两个层次的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分为三级:内部级、概念级、外部级。
(1)用户数据逻辑结构级:最接近用户,是单个用户所能看到的数据特性。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外模式”。
(2)整体逻辑结构级:涉及到所有用户的数据定义,是全局的数据视图。全局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概念模式”。
(3)物理存储结构级:最接于物理存储设备,涉及到实际数据存储的结构。物理存储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内模式”。
为实现这三个抽象级别的联系和转换,DBMS在级级结构之间提供两个层次的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
21. 具体阐述二级数据独立性的含义?
(1)数据独立性表示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不存在依赖关系,包括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2)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局部逻辑数据结构(外视图)与全局逻辑数据结构(概念视图)之间的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全局逻辑数据结构(概念视图)发生变化(数据定义的修改、数据之间联
(1)数据独立性表示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不存在依赖关系,包括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2)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局部逻辑数据结构(外视图)与全局逻辑数据结构(概念视图)之间的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全局逻辑数据结构(概念视图)发生变化(数据定义的修改、数据之间联
系的变更或增加新的数据类型等)时,只要改变外模式到逻辑模式的映像关系,从而保证外模式不变,则建立在外模式上的应用程序也可以不变,即应用程序独立于逻辑模式的改变。
(3)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数据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内视图)改变肘,对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概念视图)和应用程序不必作修改的一种特性。当数据的存储结构发生改变时,只需改变概念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像关系,使得概念模式不变,从而不必修改应用程序,即应用程序独立于物理存储结构的改变。
(3)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数据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内视图)改变肘,对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概念视图)和应用程序不必作修改的一种特性。当数据的存储结构发生改变时,只需改变概念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像关系,使得概念模式不变,从而不必修改应用程序,即应用程序独立于物理存储结构的改变。
22. 数据独立性的好处是什么?
数据的物理存储设备更新了,物理表示及存取方法改变了,但数据的逻辑模式可以不改变。数据的逻辑模式改变了,但用户的模式可以不改变,因此应用程序也可以不变。这将使程序维护容易。另外对同一数据库的逻辑模式,可以建立不同的用户模式,从而提高数据的共享性,使数据库系统有较好的可扩充性,给DBA维护、改变数据库的物理存储提供了方便。
数据的物理存储设备更新了,物理表示及存取方法改变了,但数据的逻辑模式可以不改变。数据的逻辑模式改变了,但用户的模式可以不改变,因此应用程序也可以不变。这将使程序维护容易。另外对同一数据库的逻辑模式,可以建立不同的用户模式,从而提高数据的共享性,使数据库系统有较好的可扩充性,给DBA维护、改变数据库的物理存储提供了方便。
23. 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的优点(给数据库系统带来的好处)。
(1) 保证了数据的独立性
(2) 简化了用户借口,方便了用户使用
(1) 保证了数据的独立性
(2) 简化了用户借口,方便了用户使用
(3) 有利于数据的共享
(4) 有利于数据的安全保密
(4) 有利于数据的安全保密
24. 简述数据库三级结构的区别和联系。
(1) 数据库的三级结构指的是由内视图、概念视图和外视图构成的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2) 内视图是数据库的三个抽象层次中最靠近物理存储的一层,反映数据的实际存储方式,是整个数据库实际存储的表示。
(3) 概念视图是数据库的三个抽象层次中介于内外两层之间的中间层,是所有个别用户视图综合起来的用户共同视图,是所有外视图的一个最小并集,是整个数据库实际存储的抽象表示。
(4) 外视图是数据库的三个抽象层次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反映各个用户看待数据库的方式,是概念视图的某一部分的抽象表示。
(5) 三级结构对应的视图是体系结构的三个层次。外视图反映各个用户看待数据库的方式,概念视图是所有个别用户视图综合起来的用户共同视图,内视图反映数据的实际存储方式。
(1) 数据库的三级结构指的是由内视图、概念视图和外视图构成的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2) 内视图是数据库的三个抽象层次中最靠近物理存储的一层,反映数据的实际存储方式,是整个数据库实际存储的表示。
(3) 概念视图是数据库的三个抽象层次中介于内外两层之间的中间层,是所有个别用户视图综合起来的用户共同视图,是所有外视图的一个最小并集,是整个数据库实际存储的抽象表示。
(4) 外视图是数据库的三个抽象层次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反映各个用户看待数据库的方式,是概念视图的某一部分的抽象表示。
(5) 三级结构对应的视图是体系结构的三个层次。外视图反映各个用户看待数据库的方式,概念视图是所有个别用户视图综合起来的用户共同视图,内视图反映数据的实际存储方式。
(6) 外视图是概念视图的部分抽象表示,概念视图是内视图的抽象表示。
25. 数据独立性与数据联系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
数据联系是指同一记录内部各字段间的联系,以及记录之间的联系。
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
数据联系是指同一记录内部各字段间的联系,以及记录之间的联系。
26. DBMS的主要功能:
(1) 数据库的定义功能: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定义数据库的三级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映象、完整性、安全控制等约束。
(2) 数据库的操纵功能:DBMS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
(3) 数据库的保护功能:DBMS对数据库的保护主要通过数据库的恢复、数据库的并发控制、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等四个方面实现。
(4) 数据库的存储管理:DBMS的存储管理子系统提供了数据库中数据和应用程序的一个界面,其职责是把各种DML语句转换成低层的文件系统命令,起到数据的存储、检索和更新的作用。
(5) 数据库的维护功能:DBMS中实现数据库维护功能的实用程序主要有数据装载程序、
(1) 数据库的定义功能: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定义数据库的三级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映象、完整性、安全控制等约束。
(2) 数据库的操纵功能:DBMS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
(3) 数据库的保护功能:DBMS对数据库的保护主要通过数据库的恢复、数据库的并发控制、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等四个方面实现。
(4) 数据库的存储管理:DBMS的存储管理子系统提供了数据库中数据和应用程序的一个界面,其职责是把各种DML语句转换成低层的文件系统命令,起到数据的存储、检索和更新的作用。
(5) 数据库的维护功能:DBMS中实现数据库维护功能的实用程序主要有数据装载程序、
备份程序、文件重组织程序、性能监控程序。
(6) 数据字典(DD):数据库系统中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数据库称为数据字典,对数据库的操作都要通过访问DD才能实现。
(6) 数据字典(DD):数据库系统中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数据库称为数据字典,对数据库的操作都要通过访问DD才能实现。
27. 简述数据库管理员(DBA)的主要职责。
(1)参与数据库设计的全过程,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和内容
(2)决定和优化数据库的存储与读取策略
(3)定义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监督和控制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及时处理问题
(5)改进和重新构造数据库系统
(1)参与数据库设计的全过程,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和内容
(2)决定和优化数据库的存储与读取策略
(3)定义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监督和控制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及时处理问题
(5)改进和重新构造数据库系统
28. 简述关系数据库的优点。
(1) 关系模型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的,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2) 以关系模型(表)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概念简单、清晰、直观;
(3) 直接表示实体之间的多对多联系;
(4) 具有更好的数据独立性;
(5) 用户不需了解复杂的存取路径,不需说明“怎么干”,只需说明“干什么”,易懂易学。
(1) 关系模型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的,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2) 以关系模型(表)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概念简单、清晰、直观;
(3) 直接表示实体之间的多对多联系;
(4) 具有更好的数据独立性;
(5) 用户不需了解复杂的存取路径,不需说明“怎么干”,只需说明“干什么”,易懂易学。
29. 简述DBMS的数据存取过程。
(1) 用户用某种特定的数据操作语言向DBMS发出一个存取请求;
(2) DBMS接受这个请求并解释它;
(3) DBMS依次检查外层模式、外/概念映象、概念模式、概念/内映象以及存储结构定义等;
(4) DBMS对存储数据库执行必要的存取操作。
(1) 用户用某种特定的数据操作语言向DBMS发出一个存取请求;
(2) DBMS接受这个请求并解释它;
(3) DBMS依次检查外层模式、外/概念映象、概念模式、概念/内映象以及存储结构定义等;
(4) DBMS对存储数据库执行必要的存取操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