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编程与仿真》考试试题A
题号
总分
分值
一、理论知识题
1、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中的横线上,每空1分,共15分)
1)按住  (1)  + 鼠标左键,可以任意方向拖动模型进行平面移动。
2)工件坐标由两个框架构成:  (2)    (3) 
3)常见的机器人运动轨迹路径的创建方式有两种: (4)   (5) 
4)系统库里面的工具一般包括两个坐标系:  (6)    (7) 
5)创建机器人系统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8)    、应用已定义系统到工作站、添加现有系统到工作站。
6)创建工件坐标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9) (10)
7)制作exe可执行文件,可在“仿真”选项卡中到并选择 (11)
8)在创建机械装置过程中设置机械装置的链接参数时,必须选择一个链接设置为      (12)  ,否则无法创建机械装置的链接。
9)三菱机器人用于使机器人移动的运动指令主要有,(13) 通过关节插补动作进行移动,(14) 通过直线插补动作进行移动,(15) 通过圆弧插补运动进行移动,直至到达目标位置。
2、判断题(描述正确的请在括号中打√,描述错误的请在括号中打×,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括号中,每题1分,共10分)
(    )1)鼠标滚轮,向前滚动滚轮,模型就会缩小;向后滚动滚轮,模型就会放大。
(    )2)工具数据tooldata会影响机器人的控制算法、速度与加速度监控、力矩监控、碰撞监控和能量监控等,因此,工具数据tooldata需要正确设置。
(    )3)当进行工业机器人及周边模型布局时,必须保证待加工工件在机器人的工作区域范围之内。可通过单击右键,选择“显示机器人工作区域”作为辅助进行正确布局。
(    )4)保存工作站文件至指定位置时,保存路径和文件名的格式优先使用英文字符,也可根据个人习惯,使用中文字符。
(    )5)当示教运动轨迹路径完毕后,可单击右键,选择“到达能力”进行查看。如果全部运动轨迹指令均是绿打钩的状态,说明都可以到达;如果有红的,说明该运动轨迹指令存在问题,必须重新核定。
(    )6)RobotStudio的建模功能比较简单,可以进行常见的矩形体、圆柱体、圆锥体、锥体、球体等3D模型的创建。
(    )7)RobotStudio中的坐标系,红表示X轴正方向,蓝表示Y轴正方向,绿表示Z轴正方向。
(    )8)对于任意目标点,如果机器人能够到达,可能会存在多种关节轴的配置情况。这时不需要选择轴配置参数,机器人也能够自动以最优的姿态抵达目标点位置。
(    )9)在整个离线轨迹的路径中,除去在加工工件上的目标点以外,还要有起始接近点、结束离开点以及安全位置点等,使运动轨迹更加完善。
(    )10)可在工作站内设置多个碰撞集,每一碰撞集至少能包含两组对象。
3、编程题(10分)
用三菱语句编如下程序
(1)以直线插补从P1移动在抓手方向后退10mm位置。
(2)以直线插补往P1移动。
(3)以直线插补从现在位置(P1)移动在抓方向后退10mm位置。
(4)开始移动的同时,开启输出信号位17。
(5)以直线插补往P2移动。
(6)以直线插补移动到从P2到往抓手方向后退50mm位置。
程序结束。
二、上机操作题
1、创建旋转型机械装置(共25分)
1.1.建立并保存工作站(2分)
1)打开仿真软件RobotStudio 5.61.02;
2)创建一个新的空工作站,保存名称为“RobotTest_1_个人学号(最后两位数字)”;
1.2.创建旋转装置的模型(10分)
1)创建一个圆柱体,规格要求为:半径:250mm,高度:1000mm,其余参数默认;
2)重命名该圆柱体为“转轴”;
3)设定该圆柱体的颜为“红”;
4)接着再创建一个圆柱体,规格要求为:半径:500mm,高度:500mm,基座中心点的Z轴方向:250mm,其余参数默认;
5)重命名该圆柱体为“转盘”;
6)设定该圆柱体的颜为“绿”;
7)修改“转盘”的“图形显示”,要求:“基本纹理”选择“MetalFloor”,“混合模式”选择“调制”。
1.3.创建旋转机械装置(13分)
1)机械装置名称为“旋转装置+个人学号(最后两位数字)”;
2)机械装置类型为“设备”;
3)“链接”要求设置“转轴”为“BaseLink”;
4)“关节轴”以“转轴”的轴线为回转中心;
5)“最小限值”设定为:-270°,“最大限值”设定为:360°;
6)编译机械装置,添加3个姿态:原点位置,以0°为参考点;反向位置,以-270°为参考点;正向位置,以360°为参考点;
7)设置转换时间:所有位置之间的转换时间均设置为:3S。
1.4.保存旋转机械装置
1)创建完毕后的效果如图1所示,测试旋转装置是否符合上述要求;
2)保存工作站,并通过“文件”—“共享”—“打包”将工作站封装,名称为“RobotTest_1_个人学号”,保存至桌面。
 
图1                                图2
2、离线轨迹编程(共40分)                       
2.1.创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8分)
1)创建一个新的空工作站,保存名称为“RobotTest_2_个人学号(最后两位数字)”;
2)导入工业机器人模型“IRB 2600”,参数默认;
3)导入工具“AW_Gun_PSF_25”,并将其安装至机器人;
4)导入几何体“MODEL.stp”,即为要创建轨迹的加工工件;设定加工工件的位置,X轴位置设为:1200mm,其余参数默认;
5)导入控制柜模型“IRC5_Control-Module”;设定控制柜的位置,Y轴位置设为:-1000mm,其余参数不变;
6)导入示教器模型“FlexPendant”;设定示教器的位置,Y轴位置设定为:-1000mm,Z轴位置设定为:740mm,Z轴方向设定为:90°;
7)根据布局创建机器人系统,系统名称为“Robot+个人学号”,创建后的机器人工作站如图2所示。
2.2.创建离线轨迹曲线(4分)
1)通过工具“选择表面”,采用“表面边界”的方式,选择待加工工件上表面的四周轮廓曲线为轨迹曲线。
2.3.创建工件坐标(4分)
1)设定工件坐标名称为“Wobj+个人学号”;
2)采用“用户坐标框架”中的“取点创建框架”的“三点”法;在图3画圆圈的底角位置完成坐标系的创建。
2.4.生成切割路径(6分)
2.5. 
图3                                  图4
1)选取正确的工件坐标和工具坐标;
2)运动指令要求:运动指令MoveL,运动速度 V=200mm/s,转弯区域fine;
3)要求使用“自动路径”的方法创建切割路径:
4)自动路径对话框中:捕捉工件上的四周的曲线;参照面选取工件表面;“近似值参数”选择“圆弧运动”;最小距离:1mm,最大半径:1000mm,公差:1mm。
5)机器人路径Path_10自动生成。
2.6.目标点调整及轴参数配置(5分)
1)在目标点Target_10处显示出工具AW_Gun_PSF_25”,通过“修改目标”-“旋转”改变工具方向。
修改成功后,再进行批量修改。利用键盘Shift以及鼠标左键,选中剩余的所有目标点,然后进行统一调整。
调整完毕后的效果如图4所示:即所有的目标点的工具方向和机器人上面的工具方向是一致的。
2)轴配置参数选取默认的第一种即可,完成应用。
3)在路径Path_10中,为所有的目标点自动调整轴配置参数;
4)首先将机器人回到原点,然后进行轨迹路径验证,查看运行效果。
2.7.优化离线轨迹程序(8分)
1)创建轨迹起始接近点“pApproach+个人学号”;Z轴方向偏移:-100mm;
2)创建轨迹结束离开点“pDepart+个人学号”;Z轴方向偏移:-120mm;
3)创建安全位置点“pHome+个人学号”,本任务以机器人的默认机械原点为安全位置点,注意:“工件坐标”设为“wobj0”;“工具坐标”设为“AW_Gun”;通过“示教目标点”生成。
4)将上述三个目标点分别添加到路径Path_10中,其中安全位置点需要添加两次,即添加至路径Path_10的首尾。
5)修改路径Path_10的第一个“MoveL pHome”的运动指令,“Speed”设为“v300”;“Zone”设为“Z20”;“Tool”设为“AW_Gun”;
6)pApproach、pDepart、最后的pHome由原来的线性运动改为关节运动;“Tool”全部设为“AW_Gun”;pApproach、pDepart的“Speed”设为“v100”;最后的pHome的“Speed”设为“v300”;
7)自动配置轴参数,查看运行效果。
2.8.离线轨迹程序的仿真(5分)
1)将工作站同步到RAPID;
2)仿真运行,效果符合预期。
2.9.保存工作站
通过“文件”—“共享”—“打包”将工作站封装,保存名称为“RobotTest_2_个人学号,保存至桌面。
考生通过学生机上的传送程序将两个工作站打包文件上传至教师机,监考教师确认文件格式正确后,考生即刻离开考场。

《工业机器人编程与仿真》考试答题纸A
题号
总分
分值
一、理论知识题
1、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中的横线上,每空1分,共1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判断题(描述正确的请在括号中打√,描述错误的请在括号中打×,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括号中,每题1分,共1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3、编程题
二、上机操作题评分标准
项目
技术要求
配分
评分标准
1.1建立并保存工作站
创建工作站并保存
2
不成功扣2分;文件格式错误酌情扣1-2分
1.2创建旋转装置的模型
在线编程和离线编程的特点创建转轴圆柱体
4
不成功扣4分;规格尺寸错误扣1-2分;重命名错误扣1分;颜设置错误扣1分
创建转盘圆柱体
6
不成功扣6分;规格尺寸错误扣1-2分;重命名错误扣1分;颜设置错误扣1分;图形显示设置错误1-2分
1.3创建旋转机械装置
机械装置名称
1
不成功扣1分;格式错误扣1分
机械装置类型
1
不成功扣1分
机械装置链接
2
不成功扣2分;转轴链接设置错误1分;转盘链接设置错误1分
机械装置接点
4
不成功扣4分;关节轴错误扣2分;最小限值设置错误1分;最大限值设置错误1分
编辑机械装置3个姿态
3
不成功扣3分;每个姿态设置错误1分
设置转换时间
2
不成功扣2分;转换时间设置错误1-2分
2.1创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
创建工作站并保存
1
不成功扣1分;格式错误扣1分
导入工业机器人模型
1
不成功扣1分;型号参数错误扣1分
加载工具安装
1
不成功扣1分;安装错误扣1分
导入工件几何体模型
1
不成功扣1分;工件位置设置错误扣1分
导入控制柜模型
1
不成功扣1分;控制柜位置设置错误扣1分
导入示教器模型
1
不成功扣1分;示教器位置设置错误扣1分
创建机器人系统
2
不成功扣2分;系统名称格式错误扣1-2分
2.2创建离线轨迹曲线
选择工件表面轮廓曲线
4
不成功扣4分;轨迹曲线错误扣1-4分
2.3创建工件坐标
工件坐标名称
1
格式错1分
坐标系的创建
3
不成功扣3分,格式错误酌情扣1-3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