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常用定理公式(苏教版)
代数部分
1、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统称有理数.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绝对值:当a≥0时,丨a丨=a;当a≤0时,丨a丨=-a
3、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4、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5、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①(a+b)(a-b)=a2-b2
②(a±b)2=a2±2ab+b2;变式:a2+b2=(a+b)2-2ab;(a-b)2=(a+b)2-4ab。③(a+b)(a2-ab+b2)=a3+b3.④(a-b)(a2+ab+b2)=a3-b3
6、幂的运算性质:①am·an=am+n.②am÷an=am-n(a≠0).③(am)n=amn
④(ab)n=anbn.⑤a-n=1/an(a≠0).⑥a0=1,(a≠0)
7、二次根式:①(√a)2=a,(a≥0),②√a2=|a|,③√a·√b=√(ab),
8、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
①求根公式是x=[-b±√(b2-4ac)]/2a,( b2-4ac≥0) ,其中△=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x2,则x1+x2=-b/a, x1·x2=c/a
③以ab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2-(a+b)x+ab=0.
9、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是直线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当k0时,yx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当k0时,yx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特别:当b0时,ykx(k≠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x成正比例),图象必过原点.
10、反比例函数yk/x (k≠0)的图象叫做双曲线.当k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当k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因此,它的增减性与一次函数相反.
11、统计初步:(1)概念:①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份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②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有时不止一个),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③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把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公式:设有n个数x1x2xn,那么:
①平均数为:x=(x1+x2+……+xn)/n;
②极差:用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
得到的差称为极差,即: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③方差:s2=1/n·[(x1-x)2+(x2-x)2+……+(xn-x)2],其中x是平均数
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12、频率与概率:
1)频率=频数/总数,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数,各小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各组频率。
2)概率
初中常用三角函数公式
①如果用P表示一个事件A发生的概率,则0≤PA≤1
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
概率。
③大量的重复实验时频率可视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13、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
①设∠ARtABC的任一锐角,∠=90º,则∠A的正弦:sinAa/c,∠A的余弦:cosAb/c ,∠A的正切:tanAa/b .并且sin2Acos2A10sinA10cosA1 tanA0.∠A越大,∠A的正弦和正切值越大,余弦值反而越小.
②余角公式:sin(90ºA)cosAcos(90ºA)sinA
③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sin30ºcos60º1/2 sin45ºcos45º=√2/2 sin60ºcos30º=√3/3,tan30º=√3/3,tan45º1tan60º=√3 
④斜坡的坡度:i=垂直距离:水平距离=1m.设坡角为α,则itanα1m
1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有关知识:
1)对称性:若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ab),则P关于x轴对称的点为P1a,-b),P关于y轴对称的点为P2(-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P3(-a,-b.
2)坐标平移:若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ab)向左平移h个单位,坐标变为Pahb),向右平移h个单位,坐标变为Pahb);向上平移h个单位,坐标变为Pabh),向下平移h个单位,坐标变为Pabh.
15、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
①、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一般式: y=ax2+bx+c(a≠0),
(2)顶点式:y=a(x+h)2+k(a≠0),此时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h,k)
(3)交点式:y=a(x-x1)(x-x2)其中x1、x2是二次函数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此时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 x1+x2/2
②、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开口方向:当a>0时,函数开口方向向上;当a<0时,函数开口方向向下.|a|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对称轴:直线x=-b/2a;
    当抛物线经过已知两点(x1,m)和(x2,m)(注意这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对称轴为直线x=(x1+x2/2:
(3)顶点坐标:(-b/2a,(4ac-b2)/4a);
(4)增减性:当a>0时,当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当x≥-b/2a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a<0时,当x≤-b/2a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x≥-b/2a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