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方图:俗语叫“层次”,专业称“阶”。打开PS图象调整菜单,第一行便是它。直方图是评价“层次”最客观的工具。从左端到右端水平线上,0-255间每个位置都有黑点分布,说明层次最丰富;如果黑点点全堆在某一段,则说明层次少,细节丢失;中间少两头多,照片反差大。反之反差小;左端多,右端少,照片曝光不足;右端冲顶,左端少,则曝光过度,高光细节丢失。
光滑圆柱体表面光线的层次最丰富,用你的相机拍拍看看直方图,它最能说明你相机对层次的还原度。
图5是一张曝光正常的照片,请注意直方图中,亮度表示的柱状图主要分布在中间,左右两端各有一段缓坡,这说明:亮度分布在最亮处(右端)与最暗处(左侧)之间,最亮与最暗没有出现溢出,也就是说最亮与最暗的部分没有损失细节。
图6是一张反差过高的照片,在直方图中,亮度的柱状图分布延伸至最亮处(最右侧)到最暗处(最左侧),而且左右两端没有形成像图5直方图那样的缓坡,而是继续向外延续。图片中可以看出暗处太暗,亮处太亮。
图7是一张反差过低的图片,直方图显示表示亮度的柱状图集中在中间,而不是像图5中的直方图那样向两端延展。从图片中可以看到暗处不暗,亮处不亮。
图8是一张欠曝的图片,直方图显示亮度的柱状图严重偏向右侧,即偏向最暗处,而且没有在最右侧形成缓坡,继续向外延续。从图片中可以看出画面亮度明显偏低,暗处无法分辨细节。
图9是一张严重过曝的图片,直方图显示亮度的柱状图向左侧集中,并继续向外延续,没有在最左端形成缓坡,从图片中可以看到画面严重偏亮,亮处无法分辨细节。
从上面一系列的图片中,大家应该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张曝光准确的图片,在其直方图中,表示亮度的柱状图应该向图5那样,重点在中央,并向两侧延续,但不应超出两端。
深入认识柱状图(直方图)
深入认识柱状图(直方图)
柱状图也称为直方图,是通过在LCD上显示出来的图形化参数来确定照片曝光精确度的手段。对任何照片而言,柱状图是显示照片的明亮度状况,左边是阴影部分,右边是高光部分,下面以图示来说明:
1.正常曝光照片
2。曝光不足照片
3。曝光过度照片
4。反差过低照片
5。调节阶提升反差
6。反差过高照片
7。在不改变整体影调范围的前提下减小中间层次的反差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柱状图显示的状态来确定进行曝光补偿。当柱状图靠近左边,说明曝光不足,需要+EV值,如果靠近右边,则是曝光过度,需要怎样看直方图才算曝光正常-EV值。
对于反差较低,两边都有空缺的情况,我们可以在后期进行阶调整,将左右两端滑块调到适当位置。对于反差过高,可以利用曲线来调整。
但是有一点必段注意,如果过曝比较利害,也就是柱状图右边超出了边界,造成高光溢出,那么丢失的高光部分将很难修复,而如果是曝光不足,则可以后期调整曲线修复。
所以,如果是反差比较大的时候,建议-EV值,使柱状图右边不超出边界。
另外,柱状图仅供参考,如果是拍人像、夜景和微距等,则只要主体曝光准确就可以了。
至于拍摄时怎么打开相机上的柱状图显示,可以参考相机的说明书。
认识直方图与阶
直方图用来量化曝光量的,使我们能够直观地看出照片的曝光情况。它是一张二维的坐标系,其横轴代表的是图像中的亮度,由左向右,从全黑逐渐过渡到全白;纵轴代表的则是图像中处于这个亮度范围的像素的相对数量。直方图也称为柱状图。
当直方图中的黑块偏向于左边时,说明这张照片的整体调偏暗,也可以理解为照片欠曝。而当黑块集中在右边时,说明这张照片整体调偏亮,除非是特殊构图需要,否则我们可以理解为照片过曝。一幅比较好的照片应该明暗细节都有,在柱状图上就是从左到右都有分布,同时直方图的两侧是不会有像素溢出。
有些数码相机在取景时就能调出直方图,这一点对于拍摄时能准确曝光非常的实用。
阶就是校正像素在直方图中的分布的工具。从 “图像/阶”打开阶工具,也可以显示直方图。其中,黑箭头代表最低亮度,就是纯黑,也可以说是黑场。同理,也可以想象得到,白箭头就是纯白。而灰的箭头就是中间调。也称灰场。
将白箭头往左拉动,也就相当这一段的亮度都被合并了,合并到255。因为白箭头代表纯白,因此它所在的地方就必须提升到255,之后的亮度也都统一停留在255上。形成的一种高光区域合并的效果。黑箭头移动效果与此类似。
灰箭头代表了中间调在黑场和白场之间的分布比例,如果往黑场移动图像将变亮,往白场移动图像将变黑。灰箭头的位置不能超过黑白两个箭头之间的范围。
阶工具还可以通过调整不同通道的像素分布,从而达调整图像颜的目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