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717使用技巧(实用)
一、717的设置
1、 锐度设定
使用717的朋友感觉它的锐度比707要差一些,笔者也有同感,但这个改动究竟是让画面更接近真实一点还是完全的败笔,前时间在各大数码论坛上争得热火朝天。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实际上我们通过对717菜单里的锐度设置(菜单里显示的选项是“清晰度”设置)进行调整之后就可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我们做个对比实验,就知道此项菜单不同设置的区别了,见附图一。 图一是锐度+2与-2的对比,可以看出,在增加锐度时是以加暗部噪点为代价的,而降低锐度则使图片更柔和、更干净。我建议在拍摄风景时可以用+1或+2,拍摄人像、夜景或阴影较多的画面时可用-1或-2。(补:增加锐度实际上会在物体边缘增加了一条白边,是不可逆转的,把加锐留到后期PS,会保留更多细节和后期操作空间)
2、 影像尺寸与压缩品质设定
影像尺寸是设定拍摄的图片分辩率,由于它最高支持2560X1920,压缩品质分精细和标准两种。
很多用户觉得大尺寸太占空间,很少使用,这实在是有点浪费。如果你需要冲印较大的图片、追求较高的画质或觉得5倍变焦不够用时,建议用您用其最高设定。通过最高分辨率拍摄的图片包含的细节最丰富,由于非X3技术的CCD的有效像素都是通过一定的插值方法计算出来的,所以当我们看到717等DC拍出来原片多少看起来有些粗糙,但我们通过后期RESIZE后,其成像质量变得非常优异(同理观看原片最好用显示器支持的最高分辩率,否则冲印大幅图片后会意外发现一些原没发觉的瑕疵)。另外由于717设计上的局限只有5倍变焦,而我们有时在远距离抓拍时有些力不从心,但我们可以后期“变焦”,即以最高分辩率拍下后将需要的区域加以剪裁后,仍然可以得到相当大的图片,这种变换视角的的办法也正是数码变焦的原理,但未经插值运算,成像更干净。当然,如果你拍摄的图片只是为了冲印6寸左右至此一游的纪念照,用1280X960就足够了。至于两档品质设定(占用空间相差近1/2,图二的原图精细品质1.8M,标准只占1.1M),我在17寸的显示器上要放大四倍才能区别其细微差别,用标准模式成像边缘略为虚一点,见附图二、三。因此,除非要冲印大照片,否则标准格式够用了。
3、 声音效果设定
717采用的是叶片式快门,本身没有多大的声音,但它在SETUP模式里面提供有3个选项的模仿声音选项A.关,彻底关闭声音提示 B.快门,只保留快门提示音C.开,都响(对焦完毕、存储完毕、打开快门、关闭快门、开关机等都会发出嘀嘀的响声。)默认的音效是全开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定。我特别喜欢对焦完毕后发出的嘀嘀声音,及时提醒你可以按快门了,就象导弹雷达报告锁定了目标一样,嚓嚓的快门声音更有专业单反的感觉。但在很多严肃的场所,比如古典音乐会、话剧演出时,若发出嚓嚓的快门声音是显得极其无理和野蛮的,这时就可选择音效全关(也别忘了把激光辅助对焦关闭)。
4、 慎用高感光度ISO
在拍摄环境光线较差时,为了保留现场气氛以及提高快门速度,我们有时会被迫用上高感光度设置ISO200-800,如果你喜欢用自动档(AUTO模式)的话,一但光线变差它也会在你不察觉时自动调高ISO,这样我们在事后却往往发现拍出的照片太差劲了,花花绿绿的全是噪点,即使借助去噪点软件也会损失大量的细节。因此,我们要尽量选择到光线强一点的场所再按下快门,尽量用三角架降低快门速度,允许用闪光的地方可用闪光,能用较低ISO不用高的,尤其尽量不要用ISO800。
二、操作
1、 常用变焦环,受益非浅
717有个最大的改进就是将对焦环在自动对焦时设作变焦环用,比W、T两按钮好多用了,可快可慢,真正无级变速,特适合精细构图,尤其是当拍竖构图时,十分好用。由于取景器没有横竖标尺,拍摄风景照、建筑时很容易歪斜,特别是竖拍时,要特别注意。
2、 即拍即看
当按下快门按钮后,一直不放手,一闪之间你在电子取景器EVF里呈现的便是刚刚拍下的照片,不用等存盘完毕再别着手再按十字键了。
3、 机身与镜头
717长达38-190MM的蔡丝镜头(世界顶级光学品牌),还保持在F2-2.4这样的全程大光圈,这在传统机上如此价格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但它做到了,当然也有个代价是体积较大且重。它的镜头在消费级数码相机中应算是够大、够酷了,在拍摄时由于镜头部分很大较重,所以用
液晶屏取景拍摄时不够稳定,还是使用电子取景器EVF,同时左手托住镜头部分右手握机身右端的手柄会更稳些,不易糊片子,这也与长焦单反相机使用方法相符。可上下转动镜头是它的又一亮点,当我们需要较高的视角时如抓拍明星,可以通过举过头顶(或架在较高的三角架上),将机身与镜头扭过一定的角度,我们就可以通过LCD上的画面进行拍摄控制。当然在低视角时也同样适用,如拍摄地面的小花小草、小昆虫时,也可如法炮制。另外还有朋友将扭曲功能发现光大,将机身翻平LCD向上,平握腰间,俯视LCD取景,它就成了偷拍利器,但注意不要用得太频繁了,否则会发生松动。
三、测光与曝光
1、 测光
717有三种测光方式,多重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在拍大面积风景等照片时可使用多重测光,但天空亮度过大时要适当补偿+0.3-1EV。而在拍人物或需要体现重点部位时用中央重点测光(人物和重点部位若不在中央时,可以先置于中央,对焦和测光完毕后,可半按快门不放,再重新构图)。而当光线复杂或很极端如背景全为淡、深,以及光源众多的舞台等,则要用上最精确的点测光功能。点测是只对画面中的某一点进行正确曝光而不管画面其
它部分,使用它时一定要对准主体的中灰度部份。中灰即18度灰,与普通人的手背皮肤反光相当,当主体人物皮肤过白时则要增加0.7-1EV曝光,否则人物面部曝光不足,当然若能常备一块灰板在曝光位置点测是最准确的。也有人将曝光再过一点0.3-0.7EV左右的,皮肤过曝后少了瑕疵,更细腻、白晰。
2、曝光
要准确曝光最重要的是要擅用直方图,它比A.亚当斯的十区曝光法还要准确,并且它更易掌握。要会准确曝光,首先要准确理解直方图的含义,横座标是256级亮度,左边最黑,越往右越亮;纵座标是像素值,越靠上越像素越多。如大面积堆积在某处,则说明这张图片的亮度大部份在对应某处地亮度范围内。右边有溢出,说明有部份区域超过了DC所能记载的最高亮度范围,面积过多(Y轴过高)则可能过曝了;反之左边溢出,表明部份区域超过了DC所能记载的最低亮度范围。保险的办法是确保两边都不溢出,后期可PS处理,溢出的部份是没有被记录在文件中的,不能再后期PS补救。具体调整的方法则是采用调整曝光补偿,717提供的曝光补偿只有加减2EV,如果还不能调整到理想状态的话,就只有转换到M全手动档,手动调整光圈、快门。 关于后期同“增感”问题。传统相机用家在光线差时会用前期欠曝,后
期冲洗增感来解决,对DC则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因为如果没在256级亮度记录范围之内(直方图左端溢出),再怎么后期PS增亮也是不行的。只有当在256级亮度记录范围之内,即在直方图左端起点以后,才能纹理再现,如果曝光差得不多1、2个EV还可用PS调整阶等补救,但差得太多,即使强行调整将亮度提高,整个画面也会以显得粗糙不堪,噪点极多,彩失真。同样,如果曝光过多,画面也会发灰、发白,虽然它可以通过PS纠正一些,但也可能损失高光区细节(直方图右端溢出)和真实彩。 因此曝光准确对于DC也非常重要。
3、白平衡
我们在按下快门之前最好养成一个习惯就是看一下电子取景器内的彩是否偏,考虑一下白平衡是否设置正确,是用手动还自动,还是自定义。由于717没有采用JAW无损存储方式,后期调整偏要麻烦得多。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补原理来人为设定白平衡偏,营造一种特别的气氛。如我们在较冷的光线拍人像时想要增加点暖调的话,选择多云模式的白平衡会使图片呈现温暖的调子,如同加了一个暖镜,还是免费的.
4、关于多次曝光、全景
如果你有在高原旅游的经历,你可能会对拍不好那里高反差的风光片苦恼,在你身边也有许多光线反差很强的地方,如舞台、台灯下、夜景等,由于DC和胶卷一样记录的亮度区域是有限的,有个宽容度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传统35MM相机的办法加装中灰度渐变压暗天空等高亮度区域,使其在CCD记录范围内,也可不花一分钱,充分体现数码的优势,采用同张场景分别按亮部和暗部测光、曝光,拍摄两张,再通过后期PS合成。 当然多次曝光还可完成许多特效如又有灯光、又有天空和城市轮廓的夜景、清明上河图般的数码全景。717拍摄全景要借助云台能够水平转动的三角架,尽量用畸变少的中焦段,但要注意:曝光要用M档全手动,白平衡不要用自动,要用手动预设或自定义,两张相邻的图片要有一定的重叠区域(大小视选用的焦段,畸变小的焦段可留少些),后期可通过专门的全景软件(Ulead Cool 360、Photovista panorama 和 Panorama Factory均可),要精细一点就用PS手工拼接。不然就会出现拼接后的图片接缝处亮度、彩不一。
四、快门与对焦
怎样看直方图才算曝光正常1、
1/2000档快门是717相对707的一项有用的改进,但我们在平时确好象很少能看到它的出现。
这里有个窍门,只有当选择P程序曝光、A光圈优先模式下(光圈选择大于5.6以上),1/2000档快门才可能现身,但有时是一闪而过。当我们要进行高速抓拍时怎样利用1/2000呢?我们可以设定好需要的光圈,5.6~8之间,点测光模式,A光圈优先模式 ,对准较高亮度的目标(不要过久),当1/2000出现后即按AE_L曝光锁定,这下就可重新对焦构图了,等待精彩的一刹按下快门。
2、
F717、707都有个全程自动对焦功能。只要镜头前的画面在改变,它都会自动对焦,在EVF、LCD上显示,而当你按下快门时又要重新对一次,这一设计使对焦的伺服马达不停地工作,耗电不说,并且任何电机都是有寿命的啊。在不关机状态下可采用两种方法来避免马达“瞎转悠”,关闭自动对焦,推到手动档,或者罩上镜头盖。但关闭自动对焦,再次拍摄时往往容易忘记拨回自动档,造成对焦不准。笔者推荐第二种,即保护镜头又保护马达,但注意,但由于罩上镜头盖后一片漆黑曝光量极大,开始再次打开镜头盖时,717会逐渐降低曝光量,LCD一片空白,对CCD感应器不利,在强光条件工作进要注意不要让镜头一下对准极亮的目标。 (补:经过最近的摸索,发现一个更好办法:按十字键的左键回放最后张图片,
即解决了不断自动对焦的问题,也可让CCD休息一下,对下一张降低CCD热噪点应该有好处,还不会出现罩上镜头盖再取下一片空白的现象,它会自动保留最后一张拍摄参数设置,吐血推荐!)
3、安全快门
当你在拍摄时看到有个小手图案在闪烁时,就是在提醒你,你的快门速度偏慢,请提高或用三角架稳定。手持时低于安全快门速度可能会由于手的轻微抖动导致画面模糊。普通用户拍摄时快门尽量不要低于80。
4、 注意合焦提示
由于EVF和LCD都较小,合焦与否看得不是很准确。特别是在拍微距时,往往由于距离过近,超过微距范围,而成虚像。这时我们要注意到EVF上方中间闪烁的绿点,它正是在提醒我们,没有合焦!这时我们便要及时调整直到它变成一动不动的绿点方可。
5、 分清快门时滞与AF时滞
经常有朋友说我的707、717时滞太厉害了,抓拍太费劲。这是没弄清分清快门时滞与AF(自动对焦)时滞的概念和区别。他实际说的是总体时滞,即快门时滞加AF时滞。快门时滞是指半按快门后到拍摄完成的时间间隔,717是民用级别的数字相机中快门时滞较快的,不超过 0.1 秒,应该不会对抓拍有明显的影响,主要原因是AF时滞( 即在半按快门到合焦的时间,反映对焦快慢)。相机进行自动对焦(半按住快门按钮)的时间,这段时间变数最多,由于它采用对比度比较确定合焦与否,运算量大,加之它受到主体事物对比度、当前对焦位置、静态还是动态主体等因素的影响,会在0.6秒左右。 我们搞清其关系后,就可趋利避害。如抓拍时先事先半按快门对好焦(目标位置固定还可直接将自动对焦转到手动),出现理想的画面即刻按下快门,这时就只有0.1秒的总时滞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