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复习重点
考试简答题重点:
一、软件需求从层次上分哪三类?业务、用户、系统
业务需求:抽象层次最高的需求,是系统建立的战略出发点,表现为高层次的目标,描述了组织为什么要开发系统;
用户需求:执行实际工作的用户对系统所能完成的具体任务的期望,描述了系统能够帮助用户做些什么.表达了用户对系统的期望。
系统需求:用户对系统行为的期望,一系列的系统需求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用户完成任务,达成用户需求,进而满足业务需求;可以直接映射为系统行为,定义了系统中需要实现的功能,描述了开发人员需要实现什么。
业务需求——目标(最高层次)
用户需求-—具体任务
系统需求-—系统行为
联系:业务需求可以明确系统的最终目标和努力方向,进而指导具体的需求获取活动,发现用户需求;用户需求经过明确和细化的处理,可以转化为系统需求。
二、软件需求分哪几种活动?
包括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
需求开发4(获取、分析、规格说明,需求验证)+1(需求管理:版本管理,追踪,控制)
软件需求工程分为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两部分
1、需求开发的任务可进一步细分为4点
需求获取(是从人、文档或者环境当中获取需求的过程)
分析(建模来整合各种信息)
规格说明(获取的需求需要被编写成文档,在系统涉众之间交流需求信息)
验证(确保需求规格说明文档能正确、准确的反映用户的意图)
2、需求管理
保证需求作用在整个软件的产品生命周期中的连续、稳定和有效发挥
需求管理子活动有以下3点:
建立和维护需求基线集
建立需求跟踪信息
进行变更控制
三、需求获取有哪几种方法?(要举例)传统方法、集体获取方法、认知方法、采样
1.传统方法
问卷调查、面谈、硬数据分析、文档检查、需求剥离等
2。集体获取方法
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专题讨论会(Workshop)、JAD等
3.认知方法
任务分析(Task Analysis)、协议分析(Protocol Analysis)等
4。采样
随机采样、分层采样
5.原型
书面描绘、幻灯片演示、程序代码
6。基于上下文的方法
观察、民族志(Ethnography)和话语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
四、分析建模有哪几种常见的手段,分别举例(ppt有)
1、结构化需求分析建模
过程建模(过程建模以DFD为中心,结合使用微规格说明、数据字典、ERDFDDPDDbasic是什么牌子等技术一起完成结构化分析的建模任务)
数据建模(模型建立:ERD
2、面向对象需求分析建模:它以UML为基础,综合使用了多种不同的分析技术,主要有:对象模型、用例模型、行为模型、状态机模型、对象约束语言.CRC方法是面向对象分析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的手段,但是它需要了解很多的建模知识才足以进行
五、简述统一过程,画图UP,简述他的思想特点(重点)(p49)
统一过程(Unified Process,UP) 是风险驱动的、基于用例技术的、以架构为中心的、迭代的、可配置的软件开发流程。
(以用例驱动开发过程,以系统体系结构为中心,以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为目标,采用反复(迭代、循环)、渐增式的螺旋式开发过程)
思想特点:
1、用例驱动的系统,用例包含了系统的功能描述,它驱动了需求分析之后的所有阶段的开发过程。
2、以体系结构为中心,体系结构给出系统的映像,系统概念化,狗仔和管理都是围绕系统体系结构进行的.
3、螺旋上升式的开发过程,开发过程是有一连串循环的开发活动组成,逐步完善、渐增、循环、迭代、重复是其特。
4、以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为目标,在UML软件开发过程中,质量控制贯穿于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即质量全程控制。风险管理同样贯穿于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决定每一反复应做什么时,要考虑这次反复对系统的最大影响或最高风险。
6、UML提供了哪些图?分别是静态,动态和用例(p35、)
UML分析和设计模型由三大类10种图表示,三大类图分别是:用力模型图,静态模型图,动态模型图。
用例模型图:由用例图组成
静态模型图:由类图、对象图、包图、构建图和配置图组成。
动态模型图:由活动图、顺序图、状态图和合作图组成。
7、面向对象模型包括哪几种?(功能、动态、静态图)
对象类静态结构模型,描述了构成系统的类和对象、他们的属性和操作以及这些对象类之间的联系。
对象动态结构模型描述了系统的动态行为,它自己还包括建造对象状态模型,建造对象之间的交互行为模型。侧重于系统控制逻辑的描述,实际上是解决系统中的对象“何时做"的问题。
系统功能处理模型,是为满足用户的需要而建立的,藐视了系统所提供的功能,着重于系统内部数据的传送与处理,他的主要任务是对输入数据进行必要的计算处理,以得到需要的输出数据,实际上是解决系统“做什么”的问题.
8、根据一段描述,要求会画用例模型,进而会给出分析模型,进而会给出设计模型.
(所有的都会展开,比如涉众)
软件质量属性常见的有哪些?
ISO/IEC 9126将软件的质量分为6个特征: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32页)
功能性:与满足所有要求的功能集及其特征相关的一组属性。
可靠性:与软件在限定的时间内、规定的状态下维持其性能水平的能力相关的一组属性。
易用性:与用户使用软件所花费的努力及其对使用的评价相关的一组属性。
  易用性包括:可理解性、可学习性、可操作性、吸引性、依从性
效率:与在规定条件下软件和资源利用性能水平相关的一组属性
可维护性:以进行指定修改所需要的努力相关的一组属性。
可移植性:与软件从一个环境转移到另一个环境的能力相关的一组属性。
1.用例模型P180、P193:
用例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包含、扩展和泛化三种。
包含关系:原有用例和新建立的抽象用例的关系;
扩展关系:有些情况下,有的原有用例文本不能直接被修改,就需要建立一个针对新需要的附加用例的关系;
泛化关系:子用例继承了父用例的特征并增加了新的特征的关系。
基本元素:用例、参与者、关系、系统边界。
用例:最重要的元素,是对业务工作的描述,或者说是对系统功能的陈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