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用)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特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高职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以此作为指导各校组织高职英语教学(非英语专业)的主要依据。
鉴于全国各类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专业涉及的职业方向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有较大差异,各校应根据《高职英语教学基本要求》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实施性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高职英语教学。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高职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的,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
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鉴于区域性经济对于人才的需求各异、不同专业的就业去向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差异较大,以及学生未来就业岗位对英语口、笔头沟通能力的需求不同,各校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以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发展为依据,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选择,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下教学要求供各校在制定实施性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时参考。
(一)较高要求(适用于未来职业对英语能力要求高的专业)
1.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含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的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参考词汇表中列出的3000个共核词汇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熟练运用。另需掌握500个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并能在职场交际中熟练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3.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陈述。
4.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有效的交谈。
5.能读懂一般题材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文资料,理解基本正确。
6.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语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内容基本完整,表达基本准确,语义连贯,格式恰当。
7.能借助词典将一般性题材的文字材料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材料译成汉语。译文达意、通顺,格式恰当。
(二)一般要求(适用于未来职业对英语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专业)
1.掌握3000个英语单词(含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的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参考词汇表中列出的2500个共核词汇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运用。另需掌握500个左右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并能在职场交际中基本正确地加以运用。
3.能基本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简单对话。
编程英语要求高吗
4.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
5.能基本读懂一般题材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文资料,理解基本正确。
6.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填写表格和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简短英语应用文,如简历、通知、信函等。语句基本正确,表达清楚,格式恰当。
7.能借助词典将一般性题材的文字材料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业务材料译成汉语。理解基本正确,译文达意,格式恰当。
(三)基础要求(适用于未来职业对英语能力要求不高的专业)
1.掌握参考词汇表中列出的2500个共核词汇(含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的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运用。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学习一些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并能基本加以运用。
3.能基本听懂日常生活用语。
4.能就日常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
5.能基本读懂一般题材的英文资料,理解基本正确。
6.能填写表格和模拟套写常见的简短英语应用文,如简历、通知、信函等。语句基本正确,格式基本恰当。
三、课程设置
各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
力为目标设置高职英语课程,以职业需求为主线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建议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阶段。基础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可与行业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或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开设行业英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各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校的高职英语课程设置方式。行业英语是高职英语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内容设置应与产业和学生未来职业需求对接,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各校应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制定体现行业特的行业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框架表(参照附件一),开发满足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与资源,体现工学结合的原则。
各校应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确定教学时数,原则上不低于180学时。
四、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加强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各校应积极引进和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适合学
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仿真的职业工作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