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细菌污染状况调查与消毒效果分析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使用频率的增加,手机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健康隐患。调查显示,手机上的微生物数量可能比厕所还要多。因此,本文着重对大学生手机细菌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并对消毒效果进行分析。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验两种方法。
    问卷调查共发放了200份,回收了188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均为大学生,样本涵盖了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其中男女比例大致相同。
    实验采用了刮痕涂片法(swabbing method)和琼脂平板菌落计数法(pour plate method)两种方法。分别在三个地方采集了大学生手机上的微生物试样,包括:屏幕表面、按键表面和背面。
    二、结果分析
swabbing
    1.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约57%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超过两小时,其中女生占比较高;92%的受访者认为手机上存在一定的细菌污染,却只有37%的受访者会定期对手机进行消毒。据统计,受访者对手机进行消毒的频率主要集中在一周一次以及半个月一次。
    2.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在三个采集地点中,背面的细菌数量最多,屏幕表面细菌数量次之,而按键表面的细菌数量最少。而总体上,在大学生手机表面的微生物负载量中,细菌总数最多,霉菌总数次之,酵母菌总数最少。
    根据琼脂平板菌落计数法,结果显示背面大约有800个菌落,而屏幕表面和按键表面比较接近,分别为500个和400个。在刮痕涂片法的实验中,至少有60%的菌株为致病菌,包括金黄葡萄球菌、肠球菌科和大肠杆菌等。
    三、消毒效果分析
    实验中选择了两种常见的消毒方式,即酒精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并采用了同样的实验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对于大学生手机上的微生物具有显著的消毒效果,但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相应的消毒方式。
    在酒精消毒实验中,细菌的杀灭率高达99.9%,而在紫外线消毒实验中,菌落总数减少了70%以上,在五种菌类中,金黄葡萄球菌、肠球菌科和大肠杆菌的杀灭率均超过了90%。结果还表明,在消毒前,不同部位的平均菌落数差别较大,在消毒后,差距消失或减小,部分部位的菌落数更趋于一致。
    总体上,酒精消毒和紫外线消毒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地杀灭大学生手机上的微生物,但也需要注意不同场景下选择其一较为合适。
    四、结论和建议
    调查和实验结果都表明了大学生手机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严重,需要加强消毒措施。建议:
    1.加强个人卫生意识,做到勤洗手、少触摸脸部、避免使用手机时进食等,减少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感染的机会;
    2.对手机进行定期消毒,每周至少一次较为合适,可选用酒精和紫外线消毒两种方式;
    3.在公共场所提供手机清洗和消毒服务,减少细菌交叉感染的风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