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与人格类型的关系
林良章;卢芳芳;李丹凤;林芳
【摘 要】The authors used questionnaries and the Go/No-go test (GNAT) to conduct researches on pre-schoo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s’ personality types in 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by means of MBTI. It was found that the major types involved ESFJ, ESTJ, and ISFJ with roughly the same implicit and explicit identification demonstrated by the subjects, but with partially remarkable dissociations, and that the undergraduates’ types of personality was correlated with their 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Som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can be used as effective variables to discriminate their status quo of 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MBTI人格测验,并采用问卷调查与Go/No-go联想测验(GNAT)两种方式了解被试的专业认同状况及其与专业认同的关系。研究发现:总体上,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人格类型以 ESFJ(外倾感觉情感判断)、ESTJ(外倾感觉思考判断)、ISFJ(内倾上感觉情感判断)为主;被试在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上对该专业均较为认同,但有部分被试出现了外显-内隐认同分离效应;此外,人格类型与专业认同之间存在一定关联,部分人格维度可作为判断大学生专业认同状况的有效变量。
【期刊名称】《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1
【总页数】4页(P5-8)
【关键词】MBTI;GNAT;专业认同
【作 者】林良章;卢芳芳;李丹凤;林芳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人文科学系,福建 福州 350300;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人文科学系,福建 福州 350300;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人文科学系,福建 福州 350300;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人文科学系,福建 福州 3503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447
近年来,专业认同(professional identity)在国内外教育研究领域越来越得到重视。专业认
同对大学生的影响包括大学生对学习的满意和倦怠程度、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及个人成长。学前教育专业有一定的特殊性,过去对学前教育的忽视,使得人们对学前教育这一专业仍抱有陈旧观念,因此有必要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开展研究。
国内以往对专业认同的研究基本为外显调查,在了解个体真实想法上略显不足(尤其是在被试有所顾虑的情况下)。认同属于态度领域,按社会认知的观点,对内隐态度的研究可能更为重要。本研究采用较为灵活的GNAT测验,将外显调查与内隐实验(GNAT)相结合,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专业认同现状。
另外,在以往研究中,与专业认同的主体相关的研究多集中在性别、性格等方面。[1]目前较少关于人格与专业认同的相关研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格会影响个体处理事物的方法,影响其在工作中与他人的沟通方式,并促进形成个体独特的行为表现方式。[2]因此可以预见,人格类型的不同将会影响着大学生对专业、对工作性质的理解,在探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时,有必要了解专业认同与人格类型之间的关系。
为有效评定人格类型,本研究选用了迄今西方使用最为广泛的人格量表之一——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3]我国学者苗丹民、蔡华俭等都曾对MBTI量表修订过,
其研究结果表明MBTI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4-5]
(一)研究对象
选取福建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1-4年级学生92名进行问卷测验,最后共获得有效问卷80份。再从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中随机抽取40名进行Go/No-go内隐联想测验,最后获得有效数据32名。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人格测验采用由蔡华俭等依MBTI—M型版本修订的中文版人格类型量表,该量表共含93道题,由46道短句题与47道词对题构成,均为二择一迫选题,该量表经试测,证实信度和效度良好。[6-8]该量表有4个维度,每个维度有2个两极对立的因子,因此共有8个因子:外倾内倾EI,感觉直觉SN,思维情感TF,判断观察JP,将4个维度进行二级划分,共形成16种不同的人格类型,分别反映4个维度的不同倾向,一般用4个缩写字母表示。专业认同问卷是参考黄涛编制的专业认同调查问卷的部分条目,[9-10]经过改编,包含28道学前教育专业认同题项,采用Likert五级评分形式完成,该问卷的信效度符合测量学标准。[11]
本研究使用Go/No-go联想测验来获得内隐效应。实验材料的目标词分别为学前教育专业代表词和旅游管理专业代表词,其获得方式分别是:从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文章中摘录学前教育词汇20个,然后请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这些词汇进行典型性的五点评定,最后选取排在前5个的为学前教育专业代表词,依次为幼儿教师、幼儿园、托儿所、亲子园、幼儿心理;从前人研究文献中抽取游客、导游、大堂经理、景点、旅行社这些词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目标词。实验材料的属性词参考内隐测验的有关文献,最终选取成功、高尚、体面、诚实、能干为积极词汇;愚蠢、卑鄙、可耻、无能、腐败为消极词汇。
(三)研究程序
先请被试完成MBTI人格类型量表和专业认同问卷,再从中抽取部分被试完成Go/No-go内隐联想测验。内隐测验的实验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被试对学前教育词汇和积极词汇做反应,对旅游管理词汇和消极词汇不做反应;第二阶段,要求被试对学前教育词汇和消极词汇做反应,对旅游管理词汇和积极词汇不做反应。要求被试按照指导语进行反应。如果被试在800ms内没有按键反应,那么词语消失,然后下一个试验开始。整个实验各阶段的词语随机呈现。实验分为两个组块。正式实验前有两个练习程序,目的是让被试熟悉实验要求和实验过程。所有被试均不知道实验目的。
(四)统计处理
MBTI人格类型量表对照中文版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得出每一被试各自所倾向的四个维度,组合即为其所属人格类型。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则将所有题目的原始得分汇总,总分愈高,表明对本专业的认同度高,实际评定时以总分高于84分为认同组。
GNAT测验采用反应时的处理方式,与IAT的处理模式类同:对反应时大于3000ms以3000ms计,小于300ms以300ms计;对错误率超过20%的被试予以剔除;由于被试在开始正式实验时难以立刻进入实验操作状态,所以删除每一节实验的前两个判断反应;为了避免实验结果因非正态分布而影响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将反应时实验结果再做对数转换;然后分别计算相容部份和不相容部份的平均反应时和平均对数值,相容部分和不相容部分之差即为测验的内隐效应值。最后获得32名有效被试。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一)问卷测验结果
经过调查发现,被试总体的专业认同问卷的平均得分为97.61,总体而言专业认同情况尚好。将专业认同问卷的总分在84分以上的定为高分组,共有59人纳入高分组;84分以下的定
为低分组,共有21人纳入低分组。各组人格类型分布情况见表1。可以看出,被试总体的人格类型以ESFJ、ESTJ、ISFJ三种最多。高、低认同组的人格类型百分比存在一定差异。再以自选率SSR(Self-selection ratio)作为经验指标检验各种人格类型的分布特征。将其指标稍作变动,分子是某个人格类型的人数在相应认同组中的百分比,分母为该类型在样本总体中的百分比。已有研究表明,每一种类型适合的前50个职业,其自选率均超过1.2。[2]经统计,高认同组中ENFP、ENTP、ESFJ、INFJ、INFP、INTP、ISFP、ISTJ、ISTP九种类型的SSR大于1.2,基本集中在内倾I与知觉P两维度。而低认同组中则有ENFJ、ENTJ、ESFP、ESTJ、ESTP、INTJ、ISFJ七种类型的SSR大于1.2,主要为外倾E与判断J维度。
(二)Go/No-go联想测验
Go/No-go联想测验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被试整体表现出明显的内隐专业认同差异,学前教育词汇与积极词汇的组合和学前教育词汇与消极词汇的组合反应时差异显著(p<0.05),即对学前教育专业词汇更倾向于与积极词汇联系,对本专业较为认同。
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在对学前教育表示内隐认同的24名学生中,他们的专业认同问卷平均得分为96.96分,即属于高分范围,表现出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内隐与外显的一致性;但在
intj型人格对学前教育表示内隐不认同的8名学生中,他们的专业认同问卷平均得分为99.25,也属于高分范围,甚至高于内隐认同组的外显问卷得分,出现了较明显的外显—内隐分离。此外,在对学前教育专业表示内隐认同的学生中,人格类型虽各有不同,但I维度出现频次较高,这与外显表示认同中I维度出现频次高是一致的。
(一)专业认同的人格影响因素
学前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在校学生的专业认同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是毕业以后能否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赢得社会尊重、增强职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根本所在[10]。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有83%的学生表示认同,学前教育专业大体的专业认同情况尚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是专业认同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专业认同感的培养,是每个学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及相关人员,具有在托幼机构进行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学前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6、7岁之前的幼儿,他们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较不集中、自我中心的特点。所以面对此项工作,相关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素质,如仔细、耐心、包容等。该类
素质对应的人格类型倾向于I维度——具有态度、精力、注意力较专一而持久的特点。在本研究中,被试的内隐认同与外显认同结果均出现了I维度,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匹配程度较好,属于某些人格维度者更易认同学前教育专业。此外,外显认同中,许多被试的人格类型出现了知觉(P)维度,具有敏感仔细的特点,更能及时体会幼儿的感受与需求,不仅适合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更易于产生学前教育专业认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