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同义词对比研究
摘要:同义词的界定、划分尚未有相当明确的标准,国内外对同义词的同一性和相似性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对英汉语言中同义词对比研究的回顾,结合认知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相关知识点以求更好地解释、了解英汉语言中的同义现象及对比研究。
关键词:同义词;同一性;相似性;认知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同义词,即词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组词,我国语言学界普遍认可这一说法。怎样确认?界定标准是什么?哪些词可组成一个同义词组()?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并未得到很好解释。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查阅分析,英、汉语作为不同的语言体系,在全球化的今天更凸显同义词在对外汉语教学、同义词学习、词典编纂,英语教学等领域的重要地位。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及语料库语言学相关知识进一步探讨同义词。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回顾
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和人类思想、思维的进步,语言词汇系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探究同义词之来源和产生有何重要意义?据国内外在此领域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词汇选择、意义表征,同义词的搭配分布;文体文本方面包括机器翻译、多语言间互译。目前看来,从语义的微观着手研究词在句法、语法方面的表征;从统计学角度对同义词统计分析的研究;及对同义动词相关研究较多。
查阅大量外文资料数据发现国外对多义词的研究已不胜枚举,大
量文献可谓汗牛充栋,而同义词领域相对文献资料甚少,此研究还相当有潜力。国外学者刘迪麟教授以当代美国英语语料库为源数据,采用基于语料库的行为表征的方法,观察词分布类型,及所修饰名词种类,对“主要的,基本的”(chief, main, major, Primary and principal)五个同义形容词进行内部语义结构对比分析,最终区分出内部语义结构的细微区别及不同用法(刘迪麟,2010)。Hanks(1996) 通过分析动词句法和搭配类型(补语结构)及多种实用形式出现的频率以期揭示动词第一、二层面的意义以便区分近义词(Hanks,1996);Divjak和Gries等学者通过对系列俄语同义动词的分析,对其形态句法结构,语义分布类型的探讨,衡量很多变数或数据说明ID标签,用制表和画系统树图来更好区分同义词语义内部结构间的细微差别(Divajak & Gries 2006)。刘迪麟教授采用two-dimensional‘Estimation of Significant Collocate Overlap’(ESCO)method来分析形容词搭配问题。此观点最先由Geeraerts教授提出。国外在此领域的研究集合了大量数学统计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多门跨学科研究,不少学者已在此领域作了相应贡献,但研究成果有待更多。
在日常语言运用中,人们能充分感受到同义词汇的丰富。国内著名学者符淮青教授在介绍同义词来源中谈到:新旧词的并存可构成同义词;标准语和标准语吸收的方言可构成同义词;外来语词和本民族语词可构成同义词;外来语言的意译词和音译词也可构成同义词(符淮青,2004)。
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主要在理论语言学、词典学、及英语词汇教
学领域的成果较为突出。在理论语言学界,对于如何进行同义辨析,成分分析理论,原型理论,语义场理论,意义七分法和语义三元论等都有运用于具体研究中。语料库语言学相关知识的涉及,跨学科的研究,如计算科学,人工智能及认知科学等。在词典学领域,对等词同义辨析的处理并不满意,进行有效同义辨析仍需进一步研究;传统近义词典注重意义分析,而意义的差异复杂微妙、难以把握,编一本适合外国人使用的词典不能只停留在意义分析上。此方面存在问题不少,带有一定英汉语水平的学者在此领域深入和完善。在英语词汇教学领域,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可看出汉英词典对英文对等词进行同义辨析的重要性,运用科学的理论进行教学,学生才能掌握区分同义词及其正确用法。国内外在此领域研究现状对比分析,已取得一定程度上的成就,但还需进一步深入。
二、同义词界定标准再探
同义词的存在是一种语言丰富、发达的标志,同义词的丰富程度和语言的发达程度成正比。不同学者对同义词界定标准有不同观点。同义词是指一种词汇系统中词汇意义相同语法功能一致,而在语音、词素(包括词素、词序)上呈现差异的一组词;同义词在内容上“词汇意义相同”,在语句中“语法功能一致”,在语音或词素构成的形式上存在或多或少差异;在具体言语环境中,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具备了这种条件,那么它们也就应纳入同义词范畴(周玉琨,2006)。在同义词的辨析方法上,有学者从具体作用三个方面入手,即:表意的准确精细;突出强调、加强语义;避免重复呆板,使语言富于变化
美。该学者从范围大小;程度轻重;语义侧重;具体与概括;评价不同;语体区别;理据差别;搭配差异这八方面入手对同义词进行辨析。英汉语视角下对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未有合理的界定,大多数非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尤其对同义词和近义词概念意义没有明确区分,理所当然把同义词和近义词等同起来,甚至还认为就是同一概念。单凭概念意义, 也不足以判定同义词。在汉语学界,众多知名学者在关于同义词界定确认方面也都曾提出过不少看法,如符淮青。葛本仪也针对同义词研究现状,提出“同义词就是意义相同和相近的一组词”这一概念虽也很长时间沿用这个定义,但运用过程中总感到有些问题解决很不透彻。这个定义名不符实,讲的同义词但基本论述的却是近义词,针对这些,在《再论同义词》一文中提及以下几点:第一,现在对同义词的界定不恰当, 应把意义相同和相近的词分开,并给同义词以应有的地位;第二,词的意义内容,即词的词汇意义及其概念对应性,及语法意义和彩意义是确定同义词的标准和理论根据;第三,同义词有完全同义词、不完全同义词、义项交叉同义词、言语同义词四类型,并各具不同性质特点);第四,古今词和词素也可形成同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 彩意义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葛本仪,2003)。综上,汉语视角下的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界定不清。对其界定的标准有待进一步改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同、近义词的区分挺让学生烦恼,初学者对词义把握更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建议该适度放宽同义词界定标准。但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本族语言学者来说很有必要能正确区分和使用同义词、近义词,这迫使特别是
从事汉语语言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为做更好的界定标准而努力。
method同义词
三、同义词研究展望
对同义词同一性、相似性的研究进行分类给我们带来很多益处。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及相关理论的发展,人们开始对词语的理据性进行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的词汇学著作中,有学者曾提到但一直未引起重视,相关理论不够完善,缺少可借鉴成果。到20世纪90年代,汉语词汇学和语义学的发展及国外词源学的引进,词语理据研究逐渐被人们意识到,进入21世纪以来,主要代表作是王艾录、司富珍的《汉语的词语理据》。此书全面介绍了词语理据定义、探究原则、方法和掌握词语理据意义等问题。《语言理据研究》是在该书基础上修订再版。它所揭示的规律对于汉语词汇研究,特别是词素义和词义关系研究、词源研究、造词法研究、文化词汇学研究等都有重要意义(周荐、杨世铁,2006)。然而,对词义理据的探讨,学术界把词义的理据和词的理据完全等同起来。张志毅教授明确提出词义的理据不等同词的理据。词的理据指用某个词称呼某事物的理由和根据;而词义的理据是指词义形成的缘由,是从发生学角度来探求词义来源(曹炜,2009)。从词的理据意义出发,抓住同义词同一性和相似性这两特征,这样的归类可使凌乱的词汇变得更具系统性,根据词的理据意义建构词汇网络为语言学者掌握起来更为容易。但理据意义并非显而易见,对当地文化背景一定了解进而对其进行分类可使语言使用者更为精确细致表达思想感情,更贴切传达文化内涵。其次,按同一性相似性进行归类可避免词语单调重复使用,更准确掌握其正确用法。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