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隶、草、行、楷五大类书体
书法的书写形式分为篆、隶、草、行、楷五大类书体,每一大类中又可细分。这些书体都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形成和发展的。了解各种书体的特征和发展概况,有助于人们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深广内涵。篆书篆书分为大篆、小篆两类。大篆主要是指商、周时代的甲骨文、钟鼎文和六国古文字等。小篆是专指秦统一中国后颁行的法定文字,流行于秦汉。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字早在上古时期就已萌芽,在公元前5000年就已有符号文字出现,虽然其文字功能还没有从图画记事的简单作用中摆脱出来,但与后来中国文字的渊源关系已比较明显。甲骨文。甲骨文也称"契文"或"卜辞文字",是指殷商时期占卜记事时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中国书法史上有实证的最古老且相对成熟的文字。钟鼎文。钟鼎文又称"钟鼎款识"、"金文"或"铜器铭文",是商、周时代铸刻在钟、鼎、盘、簋等青铜器上的文字。字凹为款,字凸为识,是立体的文字表现形式。甲骨和钟鼎,商周两代都有遗物,但从书法特征而言,后人多以甲骨文为殷、商文字代表,以钟鼎文为周朝文字代表。从甲骨文演变到大篆是文字第一次重大的改革,有了体统,比较统一了,用起来也方便得多。大篆就是籀文,形体上与甲骨文基本相似,它包括石鼓文等。石鼓是秦国的东西,郭沫若有《石鼓文研究》,曾对其有详细的论述,主要是甲骨文、钟鼎文未变小篆以前的书体,石鼓文是我国已知最古的刻石。小篆小篆即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前221年)后,向全国颁布的官定文字。当时,丞相李斯奏请统一文字,一方面废除六国杂用的古文和区域性的繁字,一方面以秦国通用的籀文(传为周宣王太史籀所作,属大篆)为基础,加以简化改革,成为小篆。为了区别,前人称籀篆为大篆,秦篆为小篆。由
于大小篆是继承和连带的关系,所以有部分文字相近和相同,简化是相对的和总体而言的。由于秦始皇建立的封建帝国,明令以小篆为天下通行的文字,又由于东汉许慎收集全部小篆,所编《说文解字》,流传至今,因而小篆就成了中国古代研究、理解、传播文化的重要中介工具。小篆对中国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具有伟大的功绩。秦代小篆流传下来的文物,还有《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碣石山刻石》和铸刻在诏版、秦权上的文字。据说都是出自李斯的手笔,也是篆书法的标准样板。小篆字体极为规范,偏旁有统一的写法,笔画委婉曲折,粗细均匀,体式圆浑,分间布白调和对称,字形狭长,上部紧密,下部开朗舒展,给人以刚柔相济、爽朗俊健之
感。甲骨贵秀劲,金文贵浑穆,小篆尚柔和,楷行称遒健。小篆用笔,"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语)。篆书用笔也讲求转折、停、顿、按、提、起、住各种方法。而转折停顿,重内蕴而不外露,按、提、起、住的节奏
贵在不着痕迹。汉盛行隶书,篆书较少,多是些题字碑额等。三国时曹魏保存下"三体石经"一种,其中吴写篆有些成就。这以后真书(楷书)兴起,各家书派
都趋向楷书。唐朝篆书只有李阳冰颇有功夫,宋元写篆之人渐多,还出现了不
少篆书刻石、治印、说文之类的书。有名的书家赵孟頫有碑刻篆书传世。明李
冬阳、清邓石如是当时的大名家,以气势磅礴的笔墨,气度恢宏的风雅,学汉
resized
碑额,并有创新,改变了唐朝以来的死板细圆的玉筋体。清末,吴熙载、吴大澄、杨沂孙、范永祺、丁佛言、章炳麟等人,各家都有很多篆书的碑贴和著述。另外,小篆的查认可以看《康熙字典》或《段注说文》《文字蒙求》和近年出
的篆书字典等。相传春秋时写篆书用腾条(当时没毛笔)把一头砸裂沾漆书写,
所以写出字没有明显笔锋,笔划也全是一样粗细的。隶书
650){sized=true;this.width=650;this.style.cursor='hand';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onclick="if(!sized){return
true;}else{window.open(this.src);}"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src="width=650 border=0 resized="true"小篆风行天下后,又渐渐呈现出它在书写行文上的弊端。因为
篆书笔划复杂,写起来费事,传说当时的狱吏程邈因罪被关在监狱里,他把大
小篆的笔划和结体作了简化,把篆书笔划的圆转改为方折。便于书写,速度也
可以快些了。隶书从秦经西汉到三国,在楷书创造成熟和通行以前都使用它。
但其形体却时有变化和美化。西汉的隶书还保持秦代的遗风,到东汉,特别是
末期,就趋于工整细巧。结体平扁,笔划里边出现了波磔(汉字中的捺),形成
了汉隶的基本形态。晋唐以后至近代,虽然各种书体,特别是楷体盛行,但是
隶书仍然广泛流传,就是由于两汉的隶书结构用笔富于变化,风格多样,艺术
性强的原故,它始终博得人们的喜爱。汉隶是汉代书法艺术特有的成就,字体
的肥瘦大小,结构和运笔变化无穷,各尽其妙。汉隶在书法发展中占有极重要
的地位,上承前朝篆书的规则,下启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楷书的风范。汉代留下
的石刻很多,是我国书法艺术的宝贵遗产。而且现在作为范本临摹的《张迁碑》和《曹全碑》都是碑碣的刻石,是东汉隶书极盛时的精品。此外,至今出土的
汉代碑、碣(小碑)很多,内容多是歌功颂德之词。从字的大小上看,最大的是
浙江跳山摩崖,字大过尺;最小的是"阳三志",题字三四分见方。另外,残石、汉代竹简的墨迹也都非常真实地表现了汉隶的笔法和风格特点。中国书法发展
到隶书,进入了革新的阶段。小篆和定型的隶书相较,字形由狭长变为扁方,
笔画由匀称的弧笔变为粗细结合、笔姿险峻的直笔,曲折处由联绵圆转变为笔
笔分断的方角,字的象形意味大多隐没了。隶书的形成,给以后的草、楷、行
书奠定了基础,给汉字的普及和书法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通常,人们称
初期的隶书为"秦隶"或"古隶",说明其中还保留着篆书的意味。湖北睡虎地秦
墓竹简,就是"古隶"的代表作。草书草书包括章草和今草两种,二者互有其影
响和各自的流派。章草。初期的草书,由隶书演化而来,名为"章草"。一般认
为是书写章奏或章程所用的,比隶书简捷的书体。章草改变了横平竖直,笔笔
间断的隶书写法,成为圆转牵连,粗细交替,形态检束的字体。字右仍有波磔,这是它保留隶意,不同于今草的特征。相传章草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史游所创,流传至今的有他的"急就章"(书奏的折子等),后
人因取其"章"字叫"章草"(前人讲"草",也有草创的意思)。还有一种说法是,后汉章帝喜欢杜度的草书,叫他上奏本章时写成草书,所以叫"章草"。许慎的《说文序》中有"汉兴有草书"的
解释。卫恒的《四体书势》也说:"汉兴有草书,不知作者姓氏。"上述诸家之
言从不同角度说明了章草与隶书的关系及创造的年代。至于"章草"名称的来源,还可以认为是后来有了"今草",为区别而把前一种形式的"特殊"草书叫"章草"。这好像楷书古人叫它作"今隶",把秦、汉之际的隶书叫"古隶";有了李斯的小篆,就把籀文叫做"大篆"一样,因此,"章草"名从《急就章》引出,这是比较
容易解释的。凡是一种书体,必定要经过自然的因革损益,这是在字体发展中
必然出现的现象。它在民间中流传,完善,最后把它固定下来。所以从某一角
度说,它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所创,至多是某人经过一番有系统地整理而已,只
能叫作某人"集大成"。章草的运用是解散隶体,使它趋于简便,至于用笔还是
因袭了隶书的某些笔法。特别是"捺"画的末尾,很是明显。但是其他笔画基本
是后来行书的雏形,不少字已有萦带(连丝)的笔划,开创了草书的连绵笔势,
同时也为隶书向楷书过渡创造了条件,起了桥梁与媒介的作用。后汉张芝的章
草最为有名,今草也是从他开始演变的。因为他书技熟练,所以书写得很快。
张怀廿六《书断》说:"章草之书,字字区别,张芝变为今草,加其流速。拔芽连茹,上下牵连,成借上字字终,而为下字之始…"阐明了今草和章草的区别与关系。章草中隶书的笔法,如横依然上挑,左右波(撇)磔(捺)分明,而圆笔和
一些萦带,是隶书所无而今草常有的。即"气有方圆,法兼使转"的运气法。总
之,写章草,横竖要古朴如隶,笔划萦带处则旋转如今草。这是章草最基本的
笔法。《续书谱》上说:"大凡草书,光取法张芝、皇象、索靖等,章草则解体平正,下笔有源。"指出写时要笔势平正,不要像今草从偏邪取势,在飞动中求平衡,笔法中有隶书渊源,内涵朴厚意境。今草。今草的来源相传是汉朝的张
芝从章草加以变化而成的,当时的书家对张芝非常推崇,称他为"草圣"。前人
因今草是由章草演变而来,章草是今草之"源",所以主张学习今草,必须先从
学章草入手,先学草法,掌握其中规律。现在看来学草书并不须非要学章草,
才能掌握草书的规律。明朝人韩道亨编写《草诀百韵歌》就提供了方便。他把
主要的部首、用法及部首间的区别,用五字一句的顺口溜编写出来,非常明确
地说明了草字结体和行笔中的某些规律,并且还有正楷作对照,便于记忆,如讲"氵"和"讠",这两个部首的区别时用"有点方为水,空挑即是言"。再如说字
的结构特点,用"羞"举例则是"羞见羊踏田",即是由上边的"羊"和下边的"田"
组成羞字,此帖虽不能包罗万象,但引人入门是完全可以的。自看今草以后,
从汉朝到唐朝,都说其源出自张芝,但是又因风格差异而各有特点和派系,从
形体上看,前人把它大致分为三种不同的风格。首先是以张芝、张旭和怀素为
代表的大草、狂草一派:其特点是气势连绵,笔意奔放。古人称张芝的草书为"一笔书",意思是连绵不断如一笔写成。他的草书并非整篇连绵不断,不过都能从锋笔的萦带关系看到其中的顾盼呼应关系,和贯串一气的精神。张旭是学张
芝的,《阁帖》中有张旭的两种帖,笔法、结体和张芝相似。张旭是唐朝吴人,善草书,嗜酒,每次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者用头发蘸墨而书,至醒,自视
以为神,不可复得也,故世称"张颠",又称"草圣"。唐朝文宗时,世人以李白
的诗,斐旻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怀素在《阁帖》中有一帖"真书过钟"与二张风格很像,但和自己的名帖"自叙"帖却不甚相同。而"自叙"帖才真正是怀帖的代表作。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访华时,接见他并赠送一本精装的《怀素自叙帖》。怀素字藏真,在《自叙帖》前有四个小篆大字"藏真自序",
他是湖南长沙人,原姓钱,幼年出家后就一直做和尚,生卒年皆不可考,大概
是唐朝中叶。《自叙帖》是我国书法史上的重要的作品之一,《宝章待访录》《书史》等书上皆有记载,字属狂草,多用中锋,笔划粗细变化不大,融合篆
书笔法而有所创新。刚健有力而又婉转自如;在行款、字形结体上,大、小、斜、正互有呼应,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尽得草书之妙。其帖和李白的诗一样,是一种古典的浪漫艺术,那么富于民族形式的美,不是拘谨古板,而是热情奔放,开朗活泼。如高峡涧水下泻,其气势尤其磅礴。清代杜衍在帖后题诗呼之
曰"狂僧"、"草圣"。是很值得后人学习继承的优秀的书法艺术遗产。怀素之所
以有较大的成就,主要是长期刻苦地学习和实践的结果。他受过颜真卿的指点,又曾到长安、洛阳观摩
了一些"遗编绝简",在学习前人基础上有了自己的创造
和发展,自成一体。史书记载,他曾作漆盘、漆板,在上面练宇,擦了写,写
了擦,以至把板都磨透了。他把用秃的笔埋起来,堆成土堆,名曰"笔冢"。对
于怀素,后代的书法家推崇备至,尽力效法。很为历代推崇的除上举二帖外,
还有《苦笋帖》,潦潦十几字,足见其精神。宋人的《海岳题跋》卷一记载"唐僧怀素自叙,杭州沈氏曾刻版本"。可见,唐宋时怀素的《自叙帖》就为时人所注意,也可知在当时对于书法碑帖上的需求是大量的。宋代的米芾、元康里夔(nao)、鲜于枢等也喜作狂草。其次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的"王体"草书:他们在《阁帖》中有五卷帖,王羲之三卷(6~8)包括159帖,献之有二卷(9~10)共76帖,多是行草夹杂。就草书来看,"二王"的笔法比二张要瘦,更觉清新秀丽。羲之只有《十七帖》(因帖中第一帖有"十七"二字,故名"十七帖")。一种
是纯草书,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大约是在唐朝人们搜集而成的。此外,《姨母帖》《初月帖》《丧乱帖》等也很传神。王羲之改革当时草书中章草的遗迹,
改变了当时影响很大的钟繇书风,建立了自己的风格,并且吸取民间圆转笔势,创造了"王派草书"。王氏父子的书法,特别是草书风靡后世,其流广远,不仅
当时书苑为之震动,现在谈及书法,总要提起"二王",而且他对中外艺坛来说
影响也是巨大的。王羲之是东晋豪门大族子弟,曾跟学钟繇的叔父王廙广学书,后又从卫夫人学书。王羲之刻苦学习和钻研,相传他平时常在胸前划字,所以
衣服总是胸部的地方先破。因他每天练字洗砚,把门前的池塘都染成了黑,
被后人称作"墨池"。这一段佳话,也告诉后人,学好书法和学习其他的技艺一样,是必须勤学苦练的。另外,就是要虚心,要善于发现问题,把技艺推向新
高度。羲之今草在南朝和唐初最为盛行,陈隋间的智永和尚是王的后裔,其今
草最得王羲之神韵,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在全国搜集王的手笔。唐
初李怀琳(邕)、孙过庭,宋代的薛绍彭,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征明等都属此派
代表作家。日本空海僧唐时来中国,携羲之今草而归,对于日本书法的发展影
响极大,日本书界对王羲之的推崇亦是很大的。献之的草书,到盛唐以后大行,他的《鸭头丸帖》很为历代推崇,视为难得珍品,经张旭、怀素发扬光大而成"狂草",宋米元璋、元康里夔、鲜于枢等也喜作
狂草,明末傅山、王铎,更有所发展,书苑上"王体"蔚然成风,二王因而被誉为"书圣"。第三是智永的《千字文》和孙过庭的《书谱序》等:这一派草法极有规矩,字字区分,全不作连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